半蔓型超高产花生品种益花1号的选育
花生新品种白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花 生 品 种 “白 院 花 1号 ” 吉 林 省 白 城 市 农 业 是
要 求 调 整 穴 距 。 机 播 时 根 据 每 公 顷 株 数 调 整 好 种 子
量 , 般 在 10 e h 一 5 k, m 左 右 。 / 34 . 足墒 播种 。 选 分级 粒
科 学 院 20 0 4年 在 地 方 品 种 “四 粒 红 ” 体 中 筛 选 鉴 群 定 经 系 统 选 育 而 成 的 早 熟 、 产 、 病 的 花 生 新 品 高 抗 种 , 系 代 号 为 白 0 —1 品 6 3 8。2 1 0 0年 通 过 吉 林 省 农 作
20 0倍 液 、 . % 扑 蚜 虱 可 湿 性 粉 剂 2 5 0 倍 液 、 0 25 0 1 % 高 效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4 0 0倍 液 等 , 面 喷 0 0 叶 雾 ; 育 中后 期 的 伏 蚜 可 选 用 2 % 快 杀 灵 乳 油 、 生 5 特 杀 灵 乳 油 , 0 辟 蚜 雾 可 湿 性 粉 剂 等 , 用 2 0倍 液 5% 施 0 对 花生 基 部 喷 雾 防 治 ; 育 中 期 叶 斑 病 病 叶 率 达 生 1 % ~1 % 时 , 一 般 在 7月 1 ~3 t 病 ), 0 5 ( 0 0 E发 用 8 % 代 森 锌 4 0倍 液 或 7 % 甲 基 托 布 津 10 0 ~ 0 0 0 0 15 0倍 液 或 5 % 多 菌 灵 10 0~15 0倍 液 叶 面 喷 0 0 0 0
36 病 虫草 害防治 .
系 发 达 , 秆 粗 壮 。荚 果 串 珠 形 , 腰 浅 , 皮 黄 白 茎 果 果 色 , 纹 较 浅 , 实 长 3~5 m, 、 粒 果 居 多 。 百 网 果 c 三 四 果 重 1 1 8 , 仁 率 7 . % 。 果 仁 粗 蛋 白 质 含 量 5 .g 出 06 3 . 9 , 脂 肪 含 量 4 . 2 。 经 田 间 自然 发 病 情 0 1% 粗 9 3% 况 调 查 , 青 枯 病 、 腐 病 、 斑 病 和 根 腐 病 达 到 中 对 茎 叶 抗 以 上 水 平 , 宜 在 吉 林 省 种 植 四 粒 红 的 花 生 肥 20 ~30 gh 0 0 k / m ( N 1 % 、 1 % 、 1 % ) 底 肥 , 据 基 肥 用 量 0 P0 5 K 0 0 作 根 和 植 株 的 长 势 可 进 行 中后 期 叶 面 施 肥 。若 始 花 期 至
花生新品种濮兴花1号及栽培技术

花生新品种濮兴花1号及栽培技术1 濮兴花1号:新型花生品种濮兴花1号是一种全新的花生新品种,它是2016年中央农业机构农作物分类处投入基因组研究基金资金资助研发出来的,最高千分一效益达到1700多公斤,约占所用农药、肥料等投入的2.5倍。
此外,濮兴花1号还具备出色的耐寒性、耐水性、耐旱性以及抗病虫耐受度等优势,能够有效帮助农民应对着有变态的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农作物产量。
2 栽培技术简介濮兴花1号一般采用孢子繁殖的方法,孢子材料应为抗旱、抗病性强、叶片茎果明显发育等优良新品种。
实施栽培时,采用凹地耕翻施肥,每亩土壤肥力指标达到3.5公斤以上后,再种植。
植株的高度大约在25-50厘米,把地一分为三南一北二条种植,种植株距20厘米为宜,切实抓好施肥、播种、防病虫、除草等管理工作,做好肥力维护,保证农作物有良好的生长状况。
3 产量与收获濮兴花1号采用平等配套施肥,正确施用杀虫剂及病菌抗性剂,产量可达每亩600公斤以上,有效运用肥料及杀虫剂,还可提高产量。
收获期一般在12月中旬,选取花生房沿山谷谷林日照量较多的花生田作为收割对象,抓紧时间抢收,以免花生晚期抽穗量大,把部分收获错失。
4 特殊处理濮兴花1号收获后,及时进行清洗,去除大量杂质及泥污,减少贮存损耗。
然后采用酒精浸泡技术进行调理,可有效提高花生的灰分以及油的萃取率。
在除杂前,需要特别关注果皮有没有退褐,有需要及早处理,否则影响成品质量,严重的可能最终影响品种销售。
5 结语濮兴花1号是一种全新的花生新品种,具有出色的产量,高度耐寒性、耐水性、耐旱性以及抗病虫耐受度等优势,非常适合在我国气候条件下种植。
但要特别注意花生新品种的繁殖与栽培技术,希望农民们能够通过正确的栽培方式来种植濮兴花1号,提高他们的农作物的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花生新品种漯花1号栽培技术

花生区域表现具有 良好的适应性 , 产量 高、 出仁率高。
1 特征特性
1 . 1 农艺性状 漯花 1 号为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 , 连续开花。全生育期 1 2 5 d , 株高 3 5 . 1 8 e a, r 第 l 对侧枝 长3 7 . 7 3 e a, r 总分枝数 7 . 6 8 条, 结果枝 数 6 . 3 4 条; 叶片
粒等 , 选用饱满一级子仁作备播 用种 。用作备播种子
的子仁进行药剂拌种 , 可用吡虫啉等稀 释水溶液进行 拌种 , 均匀拌种后风干或晾干 , 不能进行晒种 。 3 . 2 施肥 有条件 的应以农家肥为主 , 并结合使用化 肥。基肥每 h I I 1 2 可用农家肥 2 2 5 0 0 k g 兑加复合肥( 氮:
3 栽培技术
3 . 1 备种 选 用饱 满荚 果种 子 , 播 种前 在泥地 晒种 2 ~ 3 d , 然后进行剥壳。剥壳后子仁去掉霉变 、 出芽 、 杂
椭 圆形 , 叶色深绿 ; 连续 开花 , 花色深黄 ; 荚果斧头形 ,
网纹深 ; 种仁椭 圆形 , 种皮深红 色, 无油斑 、 无裂纹 ; 每 k g 果数 6 2 8 个、 仁数 1 4 0 5 个, 百果 重 1 9 7 . 6 6 g , 百 仁重 8 8 . 0 8 g , 出米率 7 4 . 4 0 %。种 子休眠性强 , 抗 旱性 中等 , 耐涝性中等; 结果集 中, 易收获 。 1 . 2 抗病性 2 0 0 8 年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 定: 漯花 1 号叶斑病抗性 中等 。2 0 0 9年经山东省花生
是破膜要早 , 在花生顶土时就要进行破膜引苗; 二是破 膜时晴天一般要在 8 : 0 0 以前 1 7 : 0 o 后为宜 ; 三是破膜 时要注意把整株植株完全引在膜上 ; 四是对于有缺苗 的 现象要及时进行补种 ; 五是要注意预防苗期蚜虫危害。 3 . 5 开花结荚期管理 漯花 I 号在始花至盛花期要保
锦引花1号高油酸花生栽培

锦引花1号高油酸花生栽培花生油酸与亚油酸比值低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极易氧化酸败。
锦州农科院从美国引进选育的锦引花1号花生新品种,油酸含量高,在正常气温情况下储藏1年无氧化酸败,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
1.品种特性锦引花1号属中熟中粒型花生,生育期148天,株型为匍匐型,最大结荚范围12厘米。
出苗较慢,比白沙1016晚3~5天,绿秧成熟。
主茎高19.3厘米,侧枝长34.9厘米,总分枝8.4个。
交替开花习性,花期长。
叶片椭圆型,绿色。
单株结果数14.4个,单株产量20克,百果重150克,百仁重55克,出米率78%。
荚果葫芦型两室。
籽仁粉红色,椭圆型。
粗蛋白质含量24.52%、粗脂肪含量42.27%。
该品种主要特点:①油酸与亚油酸比值高,油酸含量94.21%、亚油酸含量3.47%,比值为27.2∶1,抗氧化能力强,耐储藏、不酸败变质。
②抗逆性强,高抗叶斑病。
③稳产性好,2003~2004年在山东、辽宁平原、坡地种植,平均亩产150~200公斤,稳产性好。
④经济效益高,该花生在国际市场每吨价格比白沙1016高300美元,即每公斤花生米价格比白沙高2.40元以上。
2.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中等以上肥力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秋翻耙压,早春顶浆起垄,防旱保墒。
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
播种前分级选种,每亩用花生专用发芽灵10毫升加益丰收15毫升对水15公斤,浸花生籽仁12~14公斤,浸4~6小时捞出阴干播种,也可催芽播种。
辽西地区4月末到5月初播种,不宜超过5月5日。
播种深度4厘米左右,播种时用甲拌磷防治地下害虫。
垄宽0.55米,穴距7.5厘米单粒播种,每亩保苗15000株。
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锄草,注意该花生为匍匐株型千万不可高培土迎果针,最后一次趟地应浅趟或不趟,不能深趟。
在始花期前和结荚期分别喷施益丰收叶面肥增花保果。
6月下旬发现蚜虫及时防治。
6月末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开花。
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漯花1号的选育

据2000-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花生油的年均产量为230万t ,占国产植物油的25%,花生平均种植面积占5种主要油料作物面积的34%,但是总产量占5种油料作物总产的50%(不含大豆), 花生无论从产量还是产油量均居油料作物首位。
此外,花生不仅产量和出油率在传统油料作物中遥遥领先,而且营养丰富,又是耐旱作物,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利于提高我国山岭薄地、干旱贫瘠之地的利用率,缓解国家耕地紧张的压力;并且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油料作物,花生油的品质好,国际竞争力强,发展花生生产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根据我国花生生产及市场对花生新品种的需求,结合我国花生的未来发展趋势,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适应我国北方大花生区域花生生产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漯花1号。
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漯花1号的选育周彦忠 姬小玲 谢连芳 郭玉生(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漯河 462300)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82102120006)4.2 春季肥水管理 与生产上其他品种相比,轮选987返青早、秆矮、成熟晚。
因此田间管理应突出一个“早”字。
要在小麦返青后期土壤解冻后, 春生1叶露尖至春生2叶露尖时浇水追肥,根据麦苗长势定施肥量,每hm 2可追尿素225kg 。
春季第2水推迟至5月初即小麦挑旗前后浇灌,随浇水追尿素150kg,并注意施肥时避开露水。
要改变在小麦起身期前后第1水将所有氮肥一次大量施用的做法。
第3水在5月下旬小麦灌浆初期浇灌。
土壤干旱是本地春季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应视具体情况浇第4水。
4.3 叶面追肥 饱满度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关系到种子田单产的高低;它也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最易受环境影响,人为管理也最容易产生效果的指标。
通过后期叶面喷肥可以有效提高饱满度。
轮选987成熟偏晚,易受干热风危害而早衰秕粒,因此必须叶面追肥。
方法是以1%磷酸二氢钾+碧护溶液在5月中下旬每隔7d 喷雾1次,共喷2~3次。
锦引花一号的特点及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锦引花一号的特点及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孟祥波【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127-128)【作者】孟祥波【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121017【正文语种】中文锦引花1号花生新品种是锦州农科院与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青岛东生公司合作,从美国引入AT-201花生,经过山东和辽宁3年的驯化和提纯培育出的适合我地区种植的新的兰娜型花生品种。
该花生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在20以上,其产量比主栽品种白沙1016增产5%以上,高抗花生叶斑病,抗氧化能力强,在正常气温情况下储藏1年无氧化酸败,此类花生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
1 品种特性锦引花1号属中熟中粒兰娜型花生,全生育期在辽宁为148天,株型为匍匐型,最大结荚范围12cm,出苗较慢,比白沙1016晚3~5天,绿秧成熟。
该花生主茎高19.3cm,侧枝长34.9cm,总分枝8.4个,开花习性交替开花,开花期长。
叶片椭圆型,绿色。
单株结果数14.4个,单株生产力20.0g,百果重150g,百仁重55g,出米率78%。
荚果葫芦型、两室。
籽仁粉红色,椭圆型。
粗蛋白含量24.52%,粗脂肪含量42.27%,油酸含量94.21%,亚油酸含量3.47%,油酸与亚油酸比值27.2。
该品种主要特点:1.1 抗氧化能力强该品种油酸与亚油酸比值高,抗氧化能力强,其油酸含量为94.21%,亚油酸含量为3.47%,比值为27.2。
所以,耐储藏、不酸败。
1.2 抗逆性强该品种高抗叶斑病,抗叶斑病为一级,在生育期间基本无叶斑病,不需防治。
1.3 稳产性好该花生经2003年和2004年两年在山东和辽宁的平原、坡地种植,其平均亩产均为150~200kg,表现了较好的产量稳定性,适宜能满足其生育积温的辽宁各花生生产区种植。
1.4 经济效益高该花生在国际市场上每吨价格比白沙1016高300美元,即每公斤花生米价格比白沙高2.40元以上。
2 产量表现2003年锦引花1号在山东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17.6kg,籽仁169.7kg,比对照种白沙1016荚果增产5.1%,籽仁增产9.3%;2004年,锦引花1号在辽宁省北宁市、锦州南站新区、锦州农科院3个点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锦引花1号平均亩产荚果178.8kg,籽仁139.4kg,比对照种白沙1016荚果增产5.5%,籽仁增产9.7%。
优质早熟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选育

5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51 精 选 地 块 , 衡 施 肥 花 生 忌 重 茬 , 注 意 轮 作 . 平 要
倒茬 , 选择 土 质疏 松 、 土层深 厚 、 力较 高 、 势平 坦 、 肥 地 排灌 方便 的地 块 繁种 。前茬 收 获后 ,及 时整 地 ,耕 深 2 ~ 0 m。施肥 以腐 熟 有机 肥 为 主 , 53e 配合 氮 、 、 、 磷 钾 钙 等化 肥 . 一般 每 h 人 粪 尿 2 5 0 3 0 0 g 土杂 肥 m施 20 ~ 00 k 、 30 0 3 50 g草 木 灰 10 ~ 20 g过 磷 酸 钙 2 5 00 ~7 0k 、 5025k、 2~ 3 0 g 尿 素 2 5 g 硫 酸钾 3 .k 。 0k 、 2k 、 75 g
南 各 地种 植 。 可辐 射 到安徽 、 北 、 并 湖 河北 等邻 近省份 。
同时 .围绕 育种 目标 ,连 续两 年在 优异 单 株 中优 中选
优 。 取 饱果 率 高 、 粒饱 满 、 选 子 早熟 的优 良单 株 。2 0 01 年株行 比较 .选 定综 合性 状优 异 的株 行 9 0 … — 7 2 0 12 5 20 0 2年 、0 3年 分别 进 行 了株 系 和 品 比试 验 , 20 在 20 0 3年 品 比试 验 中 . 白沙 1 1 比 0 6增 产 1 .% . 81 比豫 花
物, 在农 村经 济 中 占有 非 常重要 的地 。 随着 农 业种 植
3 品 质 分 析 及 抗 性 鉴 定
据农 业部 农 产品质 量监 督检 验测试 中心 ( 州 ) 郑 测
试 ,驻 花 一 号 蛋 白质 含 量 为 2 . % .脂 肪 含 量 为 47 0 5 . %, 酸 含量 为 3 .%, 油 酸含 量 为 3 - 33 0 油 8 6 亚 84 % 经
优质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选育与示范推广汇总201

优质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选育与示范推广一、项目名称:优质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选育与示范推广二、推荐等级:贰等奖三、项目简介:本项目为“优质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选育与示范推广”,属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类研究领域。
主要内容:驻花一号是以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花生品种白沙1016为母本,以高产、早熟、优质、多抗的花生品种中花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高代鉴定选育而成。
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当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推广项目。
2010年3月被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登记,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驻花一号突出特点:1.产量表现:2004年区域试验,6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亩产荚果232.14公斤,亩产籽仁171.19公斤,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7.05%和11.9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5年继试,7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亩产荚果231.65公斤,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9.25%,居参试种第三位。
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5.33公斤,荚果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3.95%,籽仁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7.76%,居第一位。
2.适应性广:根据2004-2005年河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汇总结果,驻花一号在2年区域试验中,品种主效应均显著高于对照豫花6号,表明其丰产性优于对照;2006年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驻花一号表现出丰产性好、优质等特性,对黄淮各生态类型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抗性强:根据2004-2006年河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抗性鉴定结果,驻花一号中感花生网斑病、感叶斑病、中抗病毒病,抗性均强于对照豫花6号,并且抗旱耐渍、抗倒。
4.品质优良: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测定,该品种脂肪含量达到53.30%;蛋白质含量达24.70%,油酸含量为38.6%,亚油酸含量为38.4%,符合外贸优质出口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蔓型超高产花生品种益花1号的选育
陈耀全1,2 刘广军1,2
(1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汝州 467500;2河南益人花生科技研究院,郑州 341000)
摘要:益花1号是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采用汝选07-16为母本、汝花98-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培育的半蔓型超高产花生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半蔓型;高产;花生;益花1号;选育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迅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持续增加,并居世界首位,在保障油脂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
近年来,我国花生生产遇到2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农村劳动力,花生种植成本逐渐增加;二是我国目前几乎所有的品种均为直立型的花生品种,亩播种量较大,种子成本较高[2-3],此外,直立型的品种在实现机械化收获上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4]。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比较不同株型花生品种的亩用种量与产量的关系,发现半蔓型花生品种不仅更适合机械化收获,还能在显著地降低亩用种量的基础上获得高产,由此,公司成功地培育出国内第1个半蔓生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益花1号。
该品种的培育成功对加速我国花生品种类型的多样化,降低亩用种量和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择 母本汝选07-16是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自行创制的高产半蔓型育种材料,该育种材料属交替开花型,荚果为普通型,单株果数多。
父本汝花98-1是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自行创制的高产高油花生育种材料,该品种属连续开花型,荚果为普通型,含油率达54.32%。
1.2 选育过程 2008年以汝选07-16为母本、汝花98-1为父本,采用花生套龙骨瓣授粉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收获杂种。
2009年种植F1,全留;2010-
2013年种植F2~F5,采用系谱法和混合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选择株型半蔓、荚果数多且整齐的性状进行单粒混收,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株行鉴定。
2014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主要按株型半蔓紧凑、分枝多、结荚多且均匀整齐等目标性状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出优良单株并形成稳定株系。
2015-201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定名为益花1号;2017-2018年进行多点试验和高产示范。
2018年获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410027。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全生育期135d,交替开花,半蔓型,主茎高48.0cm,第一对侧枝长51.0cm,总分枝数9~10个,结果枝数7.0个,单株饱果数30个左右。
叶片椭圆形,叶色绿。
荚果普通型,荚果缩缢程度弱,果
基金项目: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项目(农办种【2018】12号)
参考文献
[1] 王金陵,杨庆凯,吴宗璞.中国东北大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9
[2] 郭泰,刘忠堂,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156-160 [3] 盖钧镒,熊冬金,赵团结.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与种质基础(1923-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4] 陈祥金,吴纪安,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彬,谭娟,魏然.极早
熟大豆品种金源71及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9(4):72-73 [5] 陈祥金.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黑河38生产技术.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157-158
[6] 张维耀,付亚书,姜成喜,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曲梦楠,
高陆思,孙艳杰.大豆新品种绥农43.中国种业,2018(4):72-73 [7] 郭泰,王志亲,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郭美玲.油用大豆新
品种合农63选育与转化应用.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8):10-14
(收稿日期:2019-05-06
)
嘴明显程度弱,表面网纹细中,百果重250g 。
籽仁椭圆形,种皮浅红色,无裂纹、无油斑,口感细腻,食味好,百仁重81g ,出仁率68%。
该品种结实性强,荚果成熟一致性好,农艺性状良好,利于机械化收获。
2.2 品质性状 2017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益花1号籽仁含油量53.3%,蛋白质含量24.1%,油酸含量43.2%,亚油酸含量35%,茎蔓粗蛋白含量15.79%。
2.3 抗性表现 2017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抗病性鉴定,益花1号中抗锈病、青枯病,轻感叶斑病,田间抗旱性较强。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年在汝州进行第1周期品种比较试验,花生春播,不起垄栽培,地力中等,种植6000穴/667m 2,重复3次。
益花1号每667m 2干荚果平均产量552kg ,
比对照豫花34增产17.9%;果仁平均产量375.36kg ,比对照豫花34增产17.9%,居参试品种首位。
2016年在汝州进行第2周期品种比较试验,花生春播,起垄栽培,地力中等,种植6000穴/667m 2,
重复3次。
益花1号每667m 2干荚果平均产量574kg ,比对照豫花34增产17.9%;果仁平均产量390.32kg ,比对照豫花34增产18.0%,居参试品种首位。
3.2 多点及高产示范 2017年在汝州小屯镇杨寨村示范3.33hm 2,
经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河南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每667m 2鲜荚果产量1427.38kg ,折合干荚果667.3kg 。
2018年在睢宁县姚集镇武宋庄村示范
3.33hm 2,
经睢宁县农业委员会组织现场验收,每667m 2用种8kg ,
但平均产量达410.1kg ;同年参加由河南商丘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花生新品种集中展示,经河南商丘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益花1号在所有参试的27个品种当中,平均产量425kg ,居第3位。
2018年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中试示范
1.3hm 2,
田间表现良好,经扶余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组织现场验收,每667m 2
平均产量477.2kg ,均比当地多个主推品种显著增产。
其中,比主推品种308每667m 2增产133.7kg ,
增产率达38.9%;比主推品种9616增产114.8kg ,增产率达31.6%;比主推品种维花8号增产99.0kg ,增产率达26.2%;比主推品种
小日本增产27.2kg ,增产率达6.0%。
2018年在汝州小屯镇杨寨村示范15.87hm 2,
河南种子管理站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河
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及河南经济作物推广站等相关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每667m 2平均产量达
641.8kg ,相关验收结果在《河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区域和土壤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等黄淮海地区及东北花生产区种植。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通透性强、肥力较高的沙壤土或黄壤土种植,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最为适宜。
最好实行轮作,避免连作感染病虫害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4.2 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粒选分级,剔除芽粒、霉粒、秕小粒,大小粒分级播种,精选种子,确保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
足墒播种,麦套或夏直播可播后浇蒙头水。
播种时要注意播深一致,一般在4~5cm 。
4.3 合理密植 益花1号属半蔓交替开花型花生品种,合理疏植更能有效地发挥其增产潜力。
春播一般每667m 2为5000~5500穴,
麦套一般为5500~6000穴,每穴2粒。
高水肥地块宜采用大小垄种植,中低水肥可采用等行距种植,用种量在8~9kg/667m 2。
4.4 加强田间管理 在花生苗期采用蚜虱净或阿维菌素及时防治蚜虫和蓟马。
在花生开花和结荚期,当叶斑病病叶率达5%时,叶面喷施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倍7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在结荚期若发现地下蛴螬、金针虫等为害时,可用辛硫磷等农药防控。
4.5 适时收获 当益花1号荚果的内果皮多半变成黑褐色时,应及时收获、晒干,防止花生在荚果内发芽、霉变,影响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顺立,穆国俊,杨鑫雷,侯名语,刘传斌,陈焕英,孟庆荣,何美敬,刘立峰.适宜机收花生新品种冀农花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 术.种子,2015,34(10):107-108
[2] 邓丽,谷建中,任丽,李阳,殷君华,苗建利,郭敏杰,张博.高产稳产抗病花生品种开农1792的选育.中国种业,2017(5):56-57[3] 董文召.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及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08(7):70-71
[4] 刘海龙,周玉萍,王绍伦,孙晓苹,吕永超,陈晓姝,李春雨,李莉,高华援.高油花生新品种吉花20选育报告.东北农业科学,2018,43(5):11-12
(收稿日期: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