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气体浓度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隧道有害气体防治—基础知识

隧道有害气体防治—基础知识
使用含铅汽油的机动车,尾气中含有铅微粒,人吸入后 ,铅微粒能积蓄在人体中,它可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生 殖系统和骨髓的造血功能。
尾气中的碳氢化物,尤其是环芳烃中的苯并芘是强致癌性 物质,它主要吸附在飘尘、炭烟等微粒物上,然后通过呼吸 道进人肺组织。这些碳氢化物吸入人体后,在人体内具有长 期积累效应。
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
2、公路隧道
CO设计浓度 ①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时,
CO设计浓度可按表1取值;采用纵向通风方式 时CO设计浓度可按表1所列各值提高50ppm取 度(m)
≤1000
≥3000
δ(ppm)
250
200
铁路隧道通风标准
2、公路隧道
CO设计浓度 ②交通阻滞(隧道内各车道均以怠速行驶,平
隧道有害气体分类
2、有害气体危害
2.6 H2S
目前,隧道巳广泛应用于城市的污水排放领域,隧道内 由于污水而产生的气体有CH4、CO2、及H2S等,主要以H2S气 体为主。 H2S作为污水道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对混凝土侵烛 起主要作用,H2S对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腐蚀机理为:
H2S气体对隧道结构的侵烛作用表现在混凝土和钢筋的 破坏上。 H2S气体渗入混凝土孔隙时,溶解在液相中与水泥 石中的氢氧化钙、铝酸盐及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 的钙盐、 铝和铁的水化物,增大混凝土酸化层的内应力, 最终引起混凝土结构自表面开始破坏。 。
隧道有害气体分类
2、有害气体危害
2.4 S02
S0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硫酸味的气体,并有强烈的刺 潋性,不助燃也不自燃,易溶于 水。由于S02与呼吸道潮湿 的表皮接触后能形成硫酸,对呼吸道器官有腐蚀作用, 使喉咙及支 气管发炎,呼吸麻痹,甚至引起肺气肿。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井下气体检测仪是用于检测井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设备,主要用于矿井、隧道和地下工程等环境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气体的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气体的数值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氧气(O2)、甲烷(CH4)等。

针对不同气体,国际标准组织和相关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数值标准。

例如,H2S的国际职业接触限值(TLV)为10 ppm(克/百万),CO的TLV为35 ppm,O2的TLV为19.5%,CH4的TLV为1%。

这些数值标准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时不受到损害。

2. 环境气体:除了有害气体,井下环境中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环境气体,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二氮(NO)、臭氧(O3)等。

这些气体的数值标准与有害气体的标准略有不同。

例如,CO2的国际TLV为5000 ppm,SO2的TLV为2 ppm,NO的TLV为25 ppm,O3的TLV为0.1 ppm。

这些数值标准旨在评估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3. 参考值:以上提到的数值标准主要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和相关行业的建议制定的,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井下气体检测时,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判断和操作。

除了以上的数值标准,井下气体检测仪还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精确性: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高精确度,能够准确测量目标气体的浓度,并给出准确的数值。

这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2. 可靠性:井下环境常常较为恶劣,如高温、潮湿等,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耐用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易操作性: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并能够提供清晰的报警信号,以及时警示工作人员有关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管理制度各单位: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

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

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一、监测内容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

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

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

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

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金鸡岭隧道、和田坪岭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瓦斯(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S)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二、人员配置各隧道工区成立以架子队队长为组长的隧道施工有害气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有害气体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各工区至少配备2人进行全天24小时的有害气体监测。

(建议各工区领工员或技术员),分白班与夜班。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有害气体监测的及时性及精确度。

一发生情况直接,撤离作业人员并向有害气体管理组领导汇报。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

城市隧道施工安全隐患查找及纠正台帐

城市隧道施工安全隐患查找及纠正台帐
城市隧道施工安全隐患查找及纠正台帐
为了确保城市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我们特制定本台帐,以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找及纠正情况。
表格1:安全隐患查找记录表
序号
检查日期
检查部位
存在隐患
检查人员
整改措施
整改负责人
整改完成日期
1
2022-01-01
A区隧道入口
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超标
3
施工现场照明不足,存在视觉安全隐患
增加照明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明亮
2022-01-12
孙八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本台帐的建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请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并及时更新台帐信息。
张三
增加通风设备,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李四
2022-01-10
2
2022-01-02
B区隧道中部
临时支架不稳定,存在坍塌风险
王五
加强支架固定,增加支架稳定性
赵六
2022-01-15
3
2022-01-03
C区隧道出口
施工现场照明不足,存在视觉安全隐患
钱七
增加照明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明亮
孙八
2022-01-12
表格2:安全隐患纠正记录表
序号
隐患描述
纠正措施
纠正日期
整改负责人
备注
1
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超标
增加通风设备,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2022-01-05
李四
需持续关注通风效果,定期检查
2
临时支架不稳定,存在坍塌风险
加强支架固定,增加支架稳定性

隧道施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流程

隧道施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流程

隧道施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流程1.施工前,应对隧道内空气中的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Before construction, toxic and harmful gases in the tunnel air should be monitored.2.需要准备检测仪器,如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等。

Detection instruments such as multi-functional gas detectors need to be prepared.3.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ion instruments.4.进入隧道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Wea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hen entering the tunnel.5.开启检测仪器,让其进行自检。

Turn on the detection instruments and let them conduct self-tests.6.检测仪器应检测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可燃气体浓度等。

The detection instruments should measure oxygen concentration,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hydrogensulfide concentration, flammable gas concentration, etc.7.监测是否有毒气体的泄漏或浓度超标。

Monitor for leaks or excessive concentrations of toxic gases.8.如发现高浓度的毒有害气体,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I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oxic or harmful gases are found, emergenc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mmediately.9.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撤离现场。

高海拔隧道施工氧气含量及有害气体浓度分析及防治措施

高海拔隧道施工氧气含量及有害气体浓度分析及防治措施

高海拔隧道施工氧气含量及有害气体浓度分析及防治措施作者:孙天顺吕义生刘杰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9期【摘要】以青海某隧道施工为例,对施工过程各工序的氧气含量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分析,得出作业循环中CO2浓度变化规律、出渣和钻爆过程施工环境质量最差、CO和NO2 超出浓度限值,其中CO浓度超标最严重。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海拔;隧道;氧气;有害气体;浓度1 前言高原缺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海拔隧道建设的绊脚石,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CO2、SO2、CO和NO2)在通风不利的条件下,这些气体经常在隧道施工作业面聚集,造成施工环境恶劣。

在氧气及有害气体对隧道施工影响方面:梅稚平等[1]研究了地下硐室有害气体检测方法及可能的成因,提出有害气体的防范应尽量避开有毒气体地区,或采取封堵、引排、加强通风、选择合适的炸药及合理的钻孔爆破工艺等措施。

邵俊江等研究了公路隧道施工有害气体特征及来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李玉兰[3]研究了高原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高海拔隧道施工过程缺氧及有害气体的毒性对施工人员的健康的威胁和对施工进度的延误,应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研究施工过程中氧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测试分析对指导通风设计和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有重要意义。

2 高原环境缺氧程度及有害气体浓度限值修正2.1缺氧的定义适合人类生存的氧气浓度为20.96%(标准状况下)。

人们通常把氧气浓度低于18%的状况定义为缺氧状态,但在氧气浓度高于18%时施工作业依然存在危险。

因此,《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对“缺氧”定义重新进行了调整,将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由18%提高到19.5%。

在高原,即使O2的含量达到20.96%,仍然会出现缺氧的症状。

原因在于,氧分压是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氧分压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氧浓度或大气压力的降低,从而使人体缺氧状态。

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的降低使得同等氧气浓度的大气氧分压也随之降低,对人体而言,海拔升高的和氧气浓度减少具有同等效果。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模版(2篇)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模版各单位:为了防止金鸡岭和田坪岭两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

避免因有害气体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隧道工程安全造成毁灭性灾害。

切实保护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特制订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通风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一、监测内容瓦斯是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

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

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

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

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金鸡岭隧道、和田坪岭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瓦斯(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S)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二、人员配置各隧道工区成立以架子队队长为组长的隧道施工有害气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有害气体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各工区至少配备____人进行全天____小时的有害气体监测。

(建议各工区领工员或技术员),分白班与夜班。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有害气体监测的及时性及精确度。

一发生情况直接,撤离作业人员并向有害气体管理组领导汇报。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与检测方案

萧县凤山隧道及北延道路市政工程(K0+000至K4+131.27)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案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萧县凤山隧道及北延道路工程项目部2015年04月04日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案一、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生产过程中对财产与人的健康、生命造成危害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三方面。

其中化学因素的影响危害性最大。

而有毒有害气体又是化学因素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部分。

有毒有害气体分为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两大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急性中毒的有机气体三大类。

其中刺激性气体包括氯气、光气、双光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氨气、臭氧等气体。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

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对眼和上呼吸道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二氧化氮等,对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

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慢性损伤。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通常先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咽干、咳嗽、胸闷等症状,随后这些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经过几小时至3天不等的潜伏期后症状突然重现,很快加重,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等,可因肺水肿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症等导致残废。

窒息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氰氢酸、二氧化碳等气体。

这些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组织细胞缺氧各不相同。

一氧化碳进入体内后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以致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从而组织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隧道运营阶段有害气体检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运营阶段有害气体浓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隧道运营阶段环境中有害气体检测,检测参数有CO浓度、O2浓度、NO浓度、CO2浓度、SO2浓度、NO2浓度和硫化氢浓度等7个参数。

2 检测时标准(1)《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布点方式)(2)《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D70/2-02-2014;(判定依据)(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二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布点方式,频率)(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GBZ2.1-2019将于2020-04-01实施)。

(判定依据)3仪器设备4检测目的(1)检测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评价隧道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为隧道的使用以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准则和决策依据。

(3)明确隧道环境有害气体检测参数方法,为现场检测提供依据。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应该根据业主委托的检测工作要求,了解隧道基本概况,隧道现场作业性质、作业时间、工况及车辆运行情况相关信息;2收集隧道相关资料,包括隧道施工设计图纸,通风设计说明。

6现场检测6.1检测方法6.1.1按GBZT206-2007检测时6.1.1.1检测点的确定(GBZT206-2007(9.1)P3)根据密闭空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圆柱形密闭空间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内,检测点距离密闭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超过1m,设上、下组两个检测点;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上的密闭空间,上下两点距顶部和底部不超过1m,设上、中、下一组三个检测点。

水平直径在8m以、增设一组或多组检测点。

两个相邻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非圆柱形的密闭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检测点。

隧道施工(半月)检查确认表

5
隧道逃生与救援系统
逃生管道:隧道掌子面至二衬之间,必须设置刚度、强度及抗冲击能力满足安全要求的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内径不小于0.95米。
洞内应急物资:开挖面20米范围内必须储备应急照明灯、食品、饮用水和必要的急救药品、小型自救工具等,并进行明显标示和定期更换,确保有效期使用。反坡施工隧道必须配备足够排水设备和救生设施。
作业台架(施工作业台(支)架应按要求设计、检算与审核;台架应牢固可靠,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安全网和上下工作梯,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机具(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先检查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钻机牢固可靠,注浆管接头及高压风水连接牢固)
2、预制场应设置废水废油、生活污水等净化设施
3、场地内专人每日清扫、洒水,保持场地整洁
4、设置沉淀池、循环池、加压泵,养生水能循环利用
11
标志标牌
平面布置图、指路牌、工艺流程图、质量检验标识牌、安全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标识标牌有无损坏移位
12
掌子面开挖
Ⅳ级围岩:每循环开挖支护长度≤2榀钢架间距
Ⅴ、Ⅵ级围岩:每循环开挖支护长度≤1榀钢架间距
2、隧道施工通风风速不得大于6m/s;每人供应新鲜空气不得小于3m3/min,内燃机械作业供风量不宜小于4.5m³/(min.kW);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得小于0.15m/s,导洞内不得小于0.25 m/s。
3、长及特长隧道应配备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通风机应装有保险装置,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通风管沿线应每50-1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主风机间歇时,受影响的工作面应停止工作;通风管安装作业台架应稳定牢固,并应经验收合格;风动机械与软管连接时检修人员应配备防护眼镜、胶皮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