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仿真冲刺练(一)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冲刺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冲刺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高考语文冲刺模拟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ǔ 包扎zhā矫揉造作jiǎo 强颜欢笑qiǎnB.倾轧yà 媲美bǐ轻手蹑脚niè 间不容发jiānC.胜券juàn 模具mú顺心遂意suí 人心惶惶huánD.拙劣zhuō 掣肘zhǒu飞来横祸hèn 匡正时弊kuān解析:A项,“扎”应读作zā;B项,“媲”应读作pì;C项,“券”应读作quàn,“遂”应读作suì。
答案:D.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缄默绩优股险相环生目不暇接B.糟糕消声器嬉笑怒骂金瓯无缺C.澜言圆舞曲不蔓不枝芸芸众生D.蛰居耍笔竿步履蹒跚真知灼见解析:A项,相—象;C项,澜—谰;D项,竿—杆。
答案:B①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②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③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断彼此________的思念。
A.萌动调剂地久天长B.涌动调节地久天长C.萌动调节山长水远D.涌动调剂山长水远解析“萌动”指“植物开始发芽,事物开始发动”,“涌动”多用来形容人的心情。
所以排除A、C选项。
“调剂”指“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调整;或者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置药物”,“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因为题目中有“紧张”两个字,后面跟“忙和闲”意义,排除B选项。
“地久天长”指“友谊和情谊”,适用于人,“山长水远”指“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据此也可以排除A、B选项。
确定答案为D项。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21年法国电影的目标是全面告别电影胶片时代,所有影院实现数字化。
2023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预测冲刺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预测冲刺卷含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是鲁迅一直非常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他写作《拿来主义》的时候,不少人对文学遗产不敢接触,中国的、外国的旧文化都不要,好像一接触就会被染污、被俘虏过去,不得了。
他们也说要成为新人,也说要创造新文艺,可就不懂得:“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指责这种人为“孱头”。
鲁迅讲过很多话,摆事实,讲道理,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的害怕。
第一,他认为避忌旧文化,是衰病、无力、缺乏自信的表现;壮健、有魄力、富于自信的人是决不会这样的。
他说:“无论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他说像这类人物,如果再不振作,就会更加衰弱下去,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丧失活气了。
他又说:“我们吃东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时又要怀疑,那就不行了——老年人才是如此;有力量,有自信力的人是不至于此的。
”他说汉唐虽有边患,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时,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而一到衰弊陵夷的时刻,神经就衰弱过敏,对外国东西,便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了°我们究竟是甘心当弱者,还是应该努力做强者?第二,他认为文艺上的创新必须择旧,一味害怕,是绝不行的。
他说:“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他在论新木刻时,又指出有两条路:一条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另一条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冲刺卷1word版本

高考冲刺卷(一)(见专题活页检测P45)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7·河南许昌、新乡、平顶山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王仁湘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
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或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
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
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
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
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
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有像良渚文化玉器上雕刻的那些神面,神面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显出庄重与威严之感。
从良渚人制作的神面看,有的神面是有体有面的完形,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面。
大量的神面都是这样简化的结果,而最经典的简化,就是最后只留下了神的一双眼睛。
玉琮上许多的神面,只有眼或嘴的刻画,或者连嘴也不见了。
这样看来,对于良渚人来说,神的眼睛应当是最受他们关注的。
若干件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传世品玉神面,是研究者经常提到的一些藏品,如美国福格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也都有龇牙瞪眼的模样。
这些收藏品的年代并不容易确定,有的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有的可能晚到商周之际。
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玉器往往被归入新石器时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近在山西曲沃羊舌村西周晋侯大墓中出土的一件神面玉饰,玉神面扁平形,正面阳刻狰狞兽面,臣字形大眼,上下均有一对獠牙龇出。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仿真冲刺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仿真冲刺练(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恨(zēnɡ)卡.壳(qiǎ)摭.拾(zhé) 威风凛.凛(lǐn)B.桔.梗(jié) 溃.脓(kuì)皲.裂(jūn) 博闻强.识(qiánɡ)C.毛坯.(pī) 恫.吓(dònɡ)旮.旯(ɡā) 如鲠.在喉(ɡěnɡ)D.悭.吝(qiān) 干瘪.(biě)岿.然(kuī) 切.肤之痛(qiē)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摭(zhí)拾;B项,溃(huì)脓;D项,切(qiè)肤之痛。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没有避讳“北漂”的经历,那时每天四处奔波,备尝艰辛,常常遭遇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坚持追求梦想,终于迎来展露头角的机会。
B.与人交往时要心胸宽广,对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要多包容,这样才能消除歧见与隔阂,增进了解,彼此融恰友好地相处。
C.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怅,感受“蓦然回首”的怦然心动,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绯恻。
D.这部经济学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揭示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A项,展露头角—崭露头角;B项,融恰—融洽;C项,缠绵绯恻—缠绵悱恻。
答案 D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语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真正从公心出发,从公正着眼,就不会被花言巧语蒙蔽,从而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B.国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纪录片呈现怎样的状态,中国纪录片化茧成蝶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报编辑就这些问题深度访谈行走在中国纪录片前沿的知名导演周兵。
C.《公羊传》的主要仁政主张有:一是主张宽民力,不奢靡,不妨民;二是薄赋敛,反对横征暴敛;三是实仓廪,重民食,这三点仁政主张的核心就在以民为本。
【二轮复习】语文高考冲刺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
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
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
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
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 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2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2 1.(xx·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刘孝绰①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2.(xx·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9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9一、(xx·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②鄙黩:轻贱侮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尠有屈.焉屈:屈辱。
B. 鸠.率僧旅鸠:聚合。
C. 将加大辟.大辟:死刑。
D. 遗.其珍物遗:赠送解析A项屈:屈服。
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拂衣而.出倚歌而.和之C. 遂得免焉.风雨兴焉.D.复还于.蜀且贰于.楚也解析B项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仿真冲刺练(一)1

仿真冲刺练(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恨(zēnɡ)卡.壳(qiǎ)摭.拾(zhé) 威风凛.凛(lǐn)B.桔.梗(jié) 溃.脓(kuì)皲.裂(jūn) 博闻强.识(qiánɡ)C.毛坯.(pī) 恫.吓(dònɡ)旮.旯(ɡā) 如鲠.在喉(ɡěnɡ)D.悭.吝(qiān) 干瘪.(biě)岿.然(kuī) 切.肤之痛(qiē)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摭(zhí)拾;B项,溃(huì)脓;D项,切(qiè)肤之痛。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没有避讳“北漂”的经历,那时每天四处奔波,备尝艰辛,常常遭遇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坚持追求梦想,终于迎来展露头角的机会。
B.与人交往时要心胸宽广,对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要多包容,这样才能消除歧见与隔阂,增进了解,彼此融恰友好地相处。
C.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怅,感受“蓦然回首”的怦然心动,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绯恻。
D.这部经济学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揭示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A项,展露头角—崭露头角;B项,融恰—融洽;C项,缠绵绯恻—缠绵悱恻。
答案 D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真正从公心出发,从公正着眼,就不会被花言巧语蒙蔽,从而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B.国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纪录片呈现怎样的状态,中国纪录片化茧成蝶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报编辑就这些问题深度访谈行走在中国纪录片前沿的知名导演周兵。
C.《公羊传》的主要仁政主张有:一是主张宽民力,不奢靡,不妨民;二是薄赋敛,反对横征暴敛;三是实仓廪,重民食,这三点仁政主张的核心就在以民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
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
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
”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
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
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
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
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
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
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解析C项,强加因果,前后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解析弄混了“目的”和“策略”,原文:“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答案 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解析D项,“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史学大师许倬云魏承恩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倬云的大名。
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
那时候,只知道许倬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倬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
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
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
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
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
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
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湾,考取台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
当年的台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
许倬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根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
许先生说:“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
这样就给我一个相当大的刺激,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
这所世界顶尖的学府不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
在那里,许先生选课的范围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
选读宗教学的只有他,老师照样认真上课。
他住院开刀,教授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带着书到病床前去教,一边讲,一边讨论。
听到这里,我就想:很多人在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但不是先应该问中国大学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吗?许先生说,他选修了那么多似乎和历史学不相干的学科,“但我是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看,这样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
”许先生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
1970年起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杜克大学等校的讲座教授,著有专著十余种,论文百余篇。
近年来,又常在中国大陆讲学,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
他是海峡两岸和国际史学界公认的耆宿。
听了他的自述,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次见面聊天,许先生就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是我研究历史的“一日师”。
我去学校上课之余,经常会去他那里拜访,聆听他的教诲。
有一次,《明报》编务总裁高信疆听我说起许倬云在香港,就说和他是很熟的朋友,要我帮他约一起吃饭聊天。
参加那次餐聚的除了许先生夫妇外,还有耀基师夫妇和哲学家劳思光。
我在他们中间算是小字辈了。
很多年过去了,当晚吃了什么佳肴美味早已忘记了,但大师的风采则历历在目。
上一次见到许先生已经是十多年前了。
我有事去台北,听说他也在,就打电话约了时间去看望。
言谈之中,他知道我跟随南怀瑾先生在学佛,就说怀师早年在台湾时,自己曾跟随殷海光去拜访过两次,因他的学问路子和南不合而没有再去,但殷老师对他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许倬云谈话录》里,称南怀瑾是奇人,有吸引力。
前年我和老友、中研院副院长王汎森博士聊天。
他说,殷门弟子对这一说法大不以为然。
我说,十多年前就听许先生说过,事后特地向怀师求证。
老人家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殷海光跟他学打坐的情景。
这也算为我尊敬的许先生辩诬吧。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17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我从9岁就开始读古文。
研究考古学的,古文基础一定要好,这比读近代史的要求要多些。
但是有一点,读近代史不如我们舒服。
读近代史的会被材料淹死。
我们清汤寡面,材料并不多,但你要用心思去组织它,在说不出话的地方砸出话来,挑战性很高。
(《专访历史学家许倬云:我以学科为界,不以国家为界》)②北宋的张载,曾说过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方向或维度。
(《许倬云: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台湾、大陆,许倬云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都是一样巨大的,他的《汉代农业》在美国“中国史”专业被列为必读书目。
B.许倬云随和健谈,不摆架子,与作者初次见面,就畅谈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这让作者很受感动,之后多次拜访求教。
C.虽然和南怀瑾大师的治学略有不同,见面机会也不多,但是许倬云还是认为南怀瑾是奇人,很有吸引力,并对他的学问钦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