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合集下载

【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2011年06月20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摘要]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指从原料药材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中药有效成分的得率和后续加工的难易程度。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是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基础,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保守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以及升华法等[1]。

近年来, 一些新的技术, 如超声波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

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这些新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产率高、纯度高、提取速度快等优点,有着广阔美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提取技术;研究进展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保守提取方法1.1 浸渍法浸渍法是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本方法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果用水作为溶剂,其提取液容易发霉变质,须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1.2 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能随时保持相当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浸出液较澄清,缺点是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1.3 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保守浸出方法。

此法简便易行,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且容易发生霉变,一些不耐热挥发性成分易损失。

1.4 回流提取法在应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媒提取时,为减少溶媒消耗,提高浸出效率可采用回流热浸法。

在回流时需要加热,故对热敏感性成分不适用,操作也较繁琐。

1.5 连续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是实验室用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的常用方法。

药学院导师名单 -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工部、研究生处

药学院导师名单 -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工部、研究生处

指导专业 导师姓名 性别 名称 陈忠 赵华军 王兴亚 陆红 王慧铭 姚立 夏道宗 林能明 药理学 郑高利 男 男 男 是 女 男 男 男 男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副教授 2.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 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 副教授 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 教授/主任药 抗癌中药研究 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员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抗癌中药研究;3.中药防治脏器纤 维化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主任药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 2.药物毒理学研究;3.中药治疗代谢 程师 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药及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剂(含炮制、中化、质量)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的研究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及临床效用研究 慢性肝病防治中药药理药效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副研究员 副主任药师 职称 教授/院士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医学]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进展

[医学]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进展
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型化样品前处理技术,它 集采样、纯化、富集于一体,减少了常规液-液萃 取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具有操作简单、模式 灵活多样、成本低廉、富集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 点。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3.1 液相微萃取技术原理及萃取模式 液相微萃技术原理与传统的液-液萃取原
理基本相同,即基于“相似相溶”原理。 LPME发展至今,已有多种模式,如单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作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与被萃取物料接触,使
物料中的某些组分(称萃取物)被超临界流体溶解并 携带,从而与物料中其他组分(萃余物)分离,之后 通过降低压力或调节温度,降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 从而降低其溶解能力,使超临界流体解析出其所携 带的萃取物,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2.2 双水相萃取(ATPE)技术应用实例 2.2.1 赵爱丽等人利用双水相体系对黄芩苷进行分 离纯化。 2.2.2 霍清对葛根素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特性进 行了研究。 2.2.3 张春秀等利用双水相体系在银杏叶中提取银 杏黄酮.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3、液相微萃取技术 液相微萃取(LPME)技术是上世纪90年
(2)黄酮类 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 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黄酮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 氧自由基 ,具有抗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 调节心血管等功效。
(3)萜类化合物 它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 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在自然界 分布很广,挥发油、树脂、橡胶及类胡萝卜 素的组分多属于萜类化合物。有些具有生理 活性,如龙脑、山道年、穿心莲内酯和人参 皂苷等。

我国快速萃取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快速萃取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快速萃取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佚名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8(30)6
【总页数】1页(P798-798)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国际;萃取;水;专家鉴定;微波辅助;吉林大学;有效成分【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R366
【相关文献】
1.我国第一台动态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在津研制成功/我市目录服务和鉴别授权系统产业化项目投产/中药对照品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智能仪表产业化项目投产/双孚万吨级双酚A生产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700热轧带钢生产线填补国内中宽带钢空白/己烯共聚拉伸缠绕膜专用料打破了国外垄断/超声波法检测中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方法的研究获得成功/"光电通"传真机低功耗电源实现绿色环保/天津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评审/以科技促进滨海新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GP-CY6-300型液压剖层机填补国家空白 [J],
2.中药活性成分快速萃取新方法 [J],
3.中药活性成分实现快速萃取 [J],
4.吉林大学中药活性成分实现快速萃取 [J],
5.我国成功研制中药活性成分快速萃取新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名单与主要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名单与主要实...
中药化学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刘建勋
在中药化学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大孔树脂吸附技术;2、中药指纹图谱技术;3、树脂残留测试方法。
中药化学实验室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李光荣
在中药化学的主要实验技术:1、色谱柱、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技术;2、超滤柱或膜分离技术;3、中药复方新药质量标准控制技术;4、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5、中药物质基础化学分析方法。
中药药理实验室
重庆中药研究院
徐嘉红
在中药药理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心、脑血管病中药主要药效实验技术;2、中药免疫、抗炎实验技术;3、小鼠自发活动三维检测系统;4、电刺激迷走神经咳嗽模型。
中药药理实验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曰庆
在中药药理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非感染性、支原体性前列腺炎实验动物造模技术;2、益智中药主要药效学实验技术;3、心脑血管病中药主要药效学实验技术。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辽宁中医学院
沙明
在中药质量分析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染色体分析技术;2、HPLC指纹谱技术;3、导数光谱技术;4、中药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沈阳药科大学
崔征
在中药质量分析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中药和复方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技术;2、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生药鉴定技术;3、酶标技术。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喜军
在中药质量评价与血清药物化学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1、药材质量生物学分析技术;2、中药及复方的质量标准技术;3、中药成分提取分离鉴定技术;4、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5、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技术。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惠云

国自然 中药药效物质

国自然 中药药效物质

国自然中药药效物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自然)是中国为推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而设立的科研项目资助机构。

其中,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中药药效物质是指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能够产生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

对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旨在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国自然在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方面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深入探究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其与人体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作用原理,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通过国自然的支持,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对中药进行系统的研究。

这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活性筛选、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等方面。

总之,国自然对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平台,有助于深入探索中药的奥秘,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中药复方中的多种活性成分研究

中药复方中的多种活性成分研究

中药复方中的多种活性成分研究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而成的药物。

其中,不同中药之间可能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是中药复方发挥药效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中药复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非常重要。

首先,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化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

药理学方法主要用于评价中药复方的药效和机制,包括体外和体内实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用于研究中药复方对细胞和基因的影响。

其次,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

例如,黄芩和黄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人参含有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分化和增殖等方式发挥药效。

此外,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相互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中药复方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相互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例如,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强人参皂苷的免疫调节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中药复方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最后,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为中药复方的合理配伍提供依据。

中药复方中的每种成分都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中药复方的药效。

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揭示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从而指导中医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

例如,通过研究中药复方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相互作用,可以确定中药复方中各成分的合理比例和用药方法,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复方的药效和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微量活性物质高效识别技术瓶颈破解

中药微量活性物质高效识别技术瓶颈破解

中药微量活性物质高效识别技术瓶颈破解中国医药报北京讯记者白毅报道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庾石山教授、石建功教授等开展的“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识别与获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解决了中草药微量药效物质高效识别、快速锁定与定向获取的技术难题,科学诠释了中草药微量药效物质的关键作用,在基于微量活性物质的创新药物研究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寻找中草药有效成分一直是现代中草药研究的核心。

研究团队发现,某些中药的个别微量成分显示出显著的药理活性与独特的化学结构。

然而,这些微量成分是否是有效成分、能否代表该中药的特定功效呢?为此,在国家首批“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支持下,研究团队历经13年,深入系统地开展了中草药微量物质研究,创建了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识别、获取与评价的新技术体系,实现了中草药微量活性成分的高效识别、快速锁定和定向获取,为揭示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在中药(复方)中的关键药效作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认识中草药药效物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团队应用新技术体系从50种中草药中获得了400余个微量化合物,其中6个微量活性化合物被国际权威期刊《Nat. Prod. Rep》遴选为热点报道,为新药发现提供了新的源头;揭示了天麻等8种中草药的微量关键药效物质,开辟了中草药研究的新热点;遴选出多个功能独特的具有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和有效组分。

相关研究发表论文9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等7国授权的国际专利1项;帮助10家中药企业解决了中成药中微量药效物质的阐明、微量毒性成分质量控制及限度检查等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中药企业的品种改造和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