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合集下载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摘要:一、引言二、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三、获奖项目简介1.项目一:《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项目二:《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3.项目三:《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四、获奖意义与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多个研究团队凭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和突破性成果,荣获这一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本文将介绍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及部分获奖项目简介。

二、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以下是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1.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3.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三、获奖项目简介1.项目一:《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该项目针对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电子材料,并在器件制备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国际竞争力,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项目二:《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该项目深入研究了生物体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验证,发现了若干关键调控因子,并成功应用于生物系统分析、药物设计与疾病治疗等领域。

这一成果为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3.项目三:《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该项目对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应答机制,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这一成果对我国病毒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有望促进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四、获奖意义与影响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结果充分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一、概述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授予自然科学领域杰出贡献者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每年评选出一批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球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已经结束,评选结果也已经揭晓,本文将就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进行介绍。

二、物理学类1. 一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2. 二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三、化学类1. 一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2. 二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四、生物学类1. 一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2. 二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五、地球与空间科学类1. 一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2. 二等奖科研团队:XXX研究成果:XXX六、总结本文介绍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获奖名单。

这些获奖成果的取得不仅是对科学界的认可,也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这些科研成果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更多科研成果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荣誉,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七、物理学类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物理学类别涌现出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突破成果。

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是xxx科研团队,他们在xxx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物理学的二等奖中,也有不少引人注目的成果。

比如xxx科研团队在xxx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xxx团队在xxx方面的开拓性工作,都为我国的物理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成果的涌现充分展示了我国物理学科研团队在基础研究上的实力和成就。

这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全新的科学知识和见解,有助于激发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关注,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提升。

八、化学类在化学领域,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选中,一等奖获得者是xxx科研团队,他们在xxx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的化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清单大全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清单大全

2016年国家⾃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清单⼤全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会1⽉9⽇在北京⼈民⼤会堂召开,屠呦呦与赵忠贤荣获国家最⾼
科技奖。

屠呦呦是最⾼奖第⼀位⼥性获奖者、也是第⼀位⾮院⼠。

⽽赵忠贤是荣获最⾼奖的第
⼀位40后。

⼤会还颁布了国家⾃然科学奖共42项:其中⼀等奖1项,⼆等奖41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
其中⼀等奖3项,⼆等奖63项。

国家科学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等奖20项(含创
新团队3项),⼆等奖149项。

获奖清单(通⽤项⽬)如下。

点击链接,可以获得各个⾼校统计数据。

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2016年度)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奖励推荐材料质量,便于推荐单位严格审查把关,现将2016年度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内容印发,请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和推荐单位在填写和审查推荐书时严格执行。

形审不合格的项目不予提交评审。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包括:1、所列要紧发觉点(含论文、专著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或提交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但未获奖;2、所列代表性论文专著发表(出版)年限不足三年(即2013年1月1日之后发表(出版));3、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论文专高作者;4、推荐单位(推荐专家)未填写推荐意见或未盖公章(签名);5、完成人未在《要紧完成人情形表》签名且无说明;6. 完成人工作单位、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未在《要紧完成人情形表》盖章;7. 第一完成人未在《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的许诺处签字;8. 代表性论文专著知识产权归国外所有;9. 未提交代表性论文专著内容复印件的,或篇数超过8篇;10. 未提交代表性引文专著内容复印件的,或篇数超过8篇;11. 他引次数统计超出20篇要紧论文专著(含代表性论文专著);12. 完成人“对本项目要紧学术奉献”一栏未写明本人对科学发觉所做的实质性奉献;13. 未按要求提交未列入项目要紧完成人的代表性论文专著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知情同意证明》;14. 未按要求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5. 电子版推荐书与书面推荐书不一致;16. 其他不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那么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

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包括:1、所列要紧发明内容(含专利、论文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或提交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但未获奖;2. 项目整体技术未应用或应用不足三年(即2013年1月1日以后应用);3. 按规定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未提交相关部门审批证明的,或行政审批时刻未满三年;4. 推荐单位(推荐专家)未填写推荐意见或未盖章(签名);5. 完成人未在《要紧完成人情形表》签名且无说明;6. 完成人工作单位、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未在《要紧完成人情形表》盖章;7. 第一完成人未在《要紧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的许诺处签字;8. 完成人未提交旁证材料证明本人奉献,前三位完成人不是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当发明人少于三人时除外);9. 未提交核心知识产权有效证明材料;10. 应用证明法定代表人未签名或未加盖法人单位公章;11. 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制造性奉献”一栏未写明本人对技术发明所做的实质性奉献及支持完成人奉献证明;12. 未按要求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3. 电子版推荐书与书面推荐书不一致;14. 其他不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那么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

201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得者是:
1. 沈士文、吕洪涛、仇敬东、马占山团队,获得《复杂网络的统计物理性质和重要应用》项目的奖项;
2. 梁武生、宋保川、丁云汉、舒新胜团队,获得《孤子寻找和结构识别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的奖项;
3. 侯文耀、姚思文、刘健康团队,获得《高速混凝土交通铺装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的奖项;
4. 张忠孝、刘乐团队,获得《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无线信号传播和接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奖项;
5. 马宜民、王永刚、贾雷团队,获得《海底地震观测全新自主声源方法及其应用》项目的奖项。

这些团队和个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因此被授予了2016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名单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名单

一、前言2016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进步,许多科技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创新被国家科技进步奖项所认可和表彰。

以下是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的名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领域的杰出成就。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柔性透明薄膜电子器件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该项目突破了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的局限,开发出具有柔性和透明性的新型电子器件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为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该项目在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制备工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显著提升,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及应用》该项目研发了一种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及其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极大提升了网络处理能力和效率。

2. 《高能密度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该项目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 《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该项目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成功在多个城市进行了工程示范,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高速铁路重大技术与工程示范》该项目在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和工程示范,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结语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的名单展现了我国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和突破。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成果涌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高效工业气体传感技术及应用》该项目通过对工业气体传感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高效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检测与监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

三大奖221项通用项目获奖名单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发明奖、自然奖)

三大奖221项通用项目获奖名单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发明奖、自然奖)

三大奖221项通用项目获奖名单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进步奖、发明奖、自然奖)
来源:科奖在线(ID:kejijiangli)
2016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共计授奖279
项,
其中:
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
41项;
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3项(专用项
目3项),二等奖63项(通用项目47项、
专用项目16项);
科技进步奖171项,特等奖2项(通用项
目1项、专用项目1项),一等奖20项(通
用项目8项、专用项目9项、创新团队3项),
二等奖149项(通用项目120项,专用项目
29项)。

现在将通用项目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
(通用项目 132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名单
(通用项目 47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42项)。

2016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6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6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主要分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个类别。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鼓励和奖励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科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级别。

2016年,获得特等奖的项目为“脑的线粒体与囊泡运输功能调控的关键机制研究”,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有“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基础与诊疗新技术研究”、“中国古陆陆缘大陆边界带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是鼓励和奖励实现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级别。

2016年,获得特等奖的项目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有“降低浮游动物值守环控舱氨氮排放技术与装备”、“大规模基因工程制药关键技术与装备”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鼓励和奖励在科技创新和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级别。

2016年,获得特等奖的项目有“空间站在轨试验与数据获取关键技术研究”、“城市道路大规模快速采集与高精度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等。

以上是201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奖项和获奖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化学组
生物分子界面作用过程的机制、调控及生物分析应用研究
樊春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李根喜(南京大学),
宋世平(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王丽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李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1
化学组
氧基簇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组装策略
杨国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任晓兵(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二等奖
张立学(西安交通大学),
丁向东(西安交通大学),
杨森(西安交通大学),
刘文凤(西安交通大学)
38
材料科学组
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与宏观尺度组装体的功能化研究
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
二等奖
梁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怀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姚宏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材料科学组
储能用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协同机理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部
二等奖
周军(华中科技大学),
胡先罗(华中科技大学),
袁利霞(华中科技大学),
沈越(华中科技大学)
40
工程技术科学组
纳米/纤维混凝土多功能特性与机理
李惠(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
二等奖
欧进萍(哈尔滨工业大学),
杨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二等奖
陈家华(北京大学),
唐叶峰(北京大学),
龚建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8
信息科学组
氧化物阻变存储器机理与性能调控
刘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刘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管伟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龙世兵(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材料类相关项目)
项目
序号
评审组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专家)
初评建议
等级
5
物理与天文学组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一等奖
曹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吴宜灿(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邱励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黄群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蒋洁琼(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王明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二、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材料相关通用项目)
二等奖
付前刚(西北工业大学),
李克智(西北工业大学),
黄剑锋(西北工业大学),
张雨雷(西北工业大学)
36
材料科学组
荧光传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设计及功能构筑
钱国栋(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二等奖
崔元靖(浙江大学),
杨雨(浙江大学),
徐绘(浙江大学),
王智宇(浙江大学)
37
材料科学组
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
罗国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陈继新(东南大学)
34
材料科学组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的原理与构筑
周济(清华大学),
李龙土,徐叙瑢,雷清泉
二等奖
赵乾(清华大学),
李勃(清华大学),
孙竞博(清华大学),
宗瑞隆(清华大学)
35
材料科学组
长寿命耐高温氧化/烧蚀涂层防护机理与应用基础
李贺军(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刘峰(华中师范大学)
7
物理与天文学组
磁电演生新材料及高压调控的量子序
靳常青(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望贤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清青(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邓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禹日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化学组
高效不对称碳-碳键构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白华(清华大学),
吴穹(清华大学)
13
化学组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
胡文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刘云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洪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汤庆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董焕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4
化学组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上海市
二等奖
徐明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钟羽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冯陈国(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孙兴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
化学组
碳碳键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
涂永强(兰州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樊春安(兰州大学),
张辅民(兰州大学),
王少华(兰州大学),
张书宇(兰州大学)
韩宝国(哈尔滨工业大学),
肖会刚(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新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41
工程技术科学组
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
姜澜(北京理工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曲良体(北京理工大学),
李欣(北京理工大学),
王素梅(北京理工大学),
李晓炜(清华大学)
43
工程技术科学组
新型核能系统的中子输运理论与高效利用方法
项目
序号
评审组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专家)
初评建议
等级
8
医药卫生组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创制中的应用
王锐(兰州大学),
甘肃省
二等奖
袁建成(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泉(兰州大学),
马亚平(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建(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邦治(兰州大学)
杨长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衡月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小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
物理与天文学组
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与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陈宏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程建平(清华大学),
陈金辉(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王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2
信息科学组
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及集成
彭练矛(北京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张志勇(北京大学),
丁力(北京大学),
王胜(北京大学),
梁学磊(北京大学)
33
信息科学组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及器件
洪伟(东南大学),
吴培亨,贲德,段宝岩
二等奖
郝张成(东南大学),
许锋(南京邮电大学),
于吉红,卜显和,苏成勇
二等奖
郑寿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孙燕琼(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漫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程建文(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2
化学组
化学修饰石墨烯可控组装与复合的基础研究
石高全(清华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徐宇曦(清华大学),
李春(清华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