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92例的疗效观察

最大9 2岁 , 平均年龄 5 5岁 : 程最 短 3天 , 病 最长 1 5天 , 平均 6
例, 总有效率 10%。 0 带状疱疹西 医认为 由水痘 2带 状疱 疹病 毒 引起 ,
天。皮损位居 头、 颈部 2 面、 3例 , 胁 背 部 3 胸 0例 , 腹 部 2 腰 1
例, 下肢部 1 5例 , 头面及胸胁背 部 同时出现 多处皮 损 3例 ; 其 中疱膜破裂而 引起 糜烂 者 2例 , 因糜 烂 而 继发 化脓 感染 者 1
21 0 0年 I 第 1 1月 2卷
第 6期
Ju l f la,S reni otw s e i , l 0ma 0 i T u 0 ns u eI 0! Mit h h
!
o! Q Q v 2
・I 05 ・ 1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带状 疱 疹 9 2例 的疗效 观 察
王
[ 关键词 ] 带状疱疹 ;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1 5 . 2 [ 文章编 号】 17 7 9 (0 0 0 6 2— 13 2 1 )6—10 0 15- 1 [ 文献 标识码] B
D i1. 9 9ji n 17 79 . 0 00 . 3 o:0 36 /.s .6 2— 132 1. 60 5 s
止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的毒性 和破 坏作用 , 减少后遗神经
痛 的形成 , 抗病毒药 : 常用 的有病 毒灵 0 2 , . g3次/日口服 ; 聚肌 胞注射液 , 每次 2 l肌 肉注射 。 次/ 阿昔洛韦用 0 9 m, 1 日; . %生理
盐水或 5 %葡萄糖水稀释至 10 l 0m 按体重 每 8 时 5~ lm / 小 O g
k, g静滴 1小时以上 , 7~1 共 0日, 静脉 滴注 , 1次/日; 甲钴胺注 射液成人一次 0 5 g1次/日, .m , 一周 3次 , 内注射 J 肌 。为了增
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 bt c】 O J t e one i tt ic e eoa mn er tetf e e z t A s at r be i T vsg eh cn ae c om cb a i it e m nohr so e i cv i ta e li l f tf l enh ta p s rn
《 海南 医学)00年第 2 卷第 1 期 21 l 5
HAN NME I A O R A IA D C LJ U N L
V 1 1 O 1 uut00 o. .5A g s21 2N
・
临床研 究 ・
甲钴 胺 治 疗 三 叉 神 经 分 布 区 带 状 疱 疹 2 O例 疗 效 观 察
Ef c f me o a a n n t e t e t n f h r e o t r i r g m i a e v it i u in a e ・ f t o c b l mi e i h r a me t o e p s z s e n t i e n l n r e d s rb t r a GUO i e o Y —
c e F—MP hddi S n Q.Fl w u ots ted eecsbtentetog u sw r s n cn P< .5) e o p3 m n , h i rne e e h r p e i i at( 0 0 . l h f w w o e gf i
N n et ame tgo p lf n u aga o e o t e t n ru et e r li.Otew s ainso o to ru a ayn e re e rli. f h r h r ie5 p t t c nrlgo ph dv rigd ge so n uaga e f f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11-11T15:24:29.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8期作者:马莉[导读] 带状疱疹指的就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产生感染而引发的损害神经与皮肤十分普遍的病症,其大多都能够得到自愈。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 贵州贵阳 550018)【摘要】目的:研究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治疗的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的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都优于A组患者(P<0.05)。
结论: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说,在运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后,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治疗效果与质量,并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甲钴胺;普瑞巴林【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128-02带状疱疹指的就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产生感染而引发的损害神经与皮肤十分普遍的病症,其大多都能够得到自愈。
现阶段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十分多样,但是,许多都不具有十分明确的效果[1]。
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与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出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的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的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作为B组。
A组中,男性39例、女性9例;年龄34~84岁,年龄平均(59±9.33)岁。
应用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29例临床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29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8例带状疱疹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阿昔洛韦;甲钴胺;带状疱疹;临床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导致带状疱疹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易遗留严重的后遗神经痛[1],笔者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对29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笔者所在诊所收治的58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7版人卫出版社《皮肤性病学》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2],将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7±19.3)岁,病程(5±3)d,发生部位在头部7例,躯干部15例,四肢8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3±16.1)岁,病程(4±2)d,发生部位在头部4例,躯干部19例,四肢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昔洛韦(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3020657),0.8g/次,5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甲钴胺片(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865)0.5mg,3次/日。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治疗中,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效果情况。
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6月,结束于2022年11月,将82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联合组在普通组基础上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普通组和联合组治疗效果对照中,普通组总有效率为35(例)85.36%,联合组总有效率为40(例)97.56%,(x2=10.529,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治疗中,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效果带状疱疹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该种病症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产生感染而对神经与皮肤造成损害的一种病症,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发生皮肤发热和疼痛等情况,对其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现阶段中对于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治疗较多,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对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治疗中,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效果情况,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2]: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中将82例患者进行分组和对比,其中普通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为41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84岁,均数为59.03±4.12岁;在41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3例,女性占据人数为18例。
联合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与普通组数据相同,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83岁,均数为58.39±4.25岁;在41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4例,女性占据人数为17例。
(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可进行组间对比。
1.2方法1.2.1普通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指导患者服用0.3g加巴喷丁胶囊,第一天一次性服用完0.3g,第二天分两次服用完0.6g,第三天以后分三次服用完0.9g,连续服用14天。
神经阻滞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7月第07期 临床分析与探讨— 675 —流腮在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发病率最高,2010-2012年流腮发病数在丙类2.2.1 时间分布 2006-2012年龙里县各月份均有流腮病例报告,4月份是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21.78%, 3-7月、9-10月两个时段的发病数相对较集中,依次占总发病数52.44%、18.96%,11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低谷,占病例数11.85%,3月与82.2.2.1 性别分布 2006-2012年龙里县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675例,男性410例,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51.64/10万,女性265例,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35.65/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55:1,男女性别报告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X 2=22.36,P<0.001)。
2.2.2.2 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流腮病例发生,发病主要年龄为1-15岁的儿童,共619例,占发病数91.70%,其中4-8岁和10-14岁年龄组病例数较多,为361例、163例,依次占总病例的53.48%、24.15%。
15岁以上随着年龄 占16.30%(110/675),幼托儿童占15.41%(104/675),农民占4.30%(29/675),其他职业占1.48%(10/675),学生托幼儿童占总病例77.93%。
2.2.3 地区分布 2006-2012年龙里县辖14个乡镇均有流腮病例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居前4位的依次是龙山镇、水场乡、麻芝乡、羊场镇,分别占全县报告病例数的18.22%、14.51%、10.07%、9.33%,龙山镇为县城所在地,流动人口大,人口基数最大,发病数最多,民主乡病例最少,占0.59%。
2.3 暴发疫情2006-2012年龙里县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11起,发病数273例,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6起,占疫情数54.54%,发病数138例,占暴发疫情病例数50.55%,占报告流腮总病例的20.44%。
阿昔洛韦合甲钴胺治疗眼部带状疱疹23例体会
0 . 5 mg ,每 日 3次 口服 ;眼部疱疹并发结膜及 角膜炎 时局部 点 阿昔 洛韦眼液 每 1小 时 1次 ,病情缓 解后改 为每 日4— 5 次 ;并 发虹膜睫状体 炎 时用 阿托 品眼膏 充分散 瞳 ,适 当应
痊 愈 :皮疹完全 消失 或仅 留下暂 时性 色 素沉着 ,疼痛 消失 ,结膜无 充 血 ,无 角膜 炎 及虹 膜 睫 状体 炎等并 发 症 ; 好 转 :皮疹部分 消退 ,疼 痛 消失 ,结 膜轻 度充 血 ,角 膜炎 及 虹膜睫状体炎症状 明显减轻 。
4 结 果
韦和甲钴胺 治疗 后治 愈率 达 9 1 . 3 % ,好 转 率 为 8 . 7 % ,疼 痛消失时间平均 5 . 4 d ,疱疹消失 时间平 均 6 . 2 d 。虽然 阿昔 洛韦能迅速控制 病毒 的播 散控制 新发 水泡 、促 进结 痂 ,减 少角膜炎及虹膜 睫状体 炎等并 发症 ,但单 用阿昔 洛韦 对缓
治疗 。结果 :治愈 2 1 例 ,好转 2例。随访 4 周无后遗神经痛及复发 。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 甲钴胺治疗眼部带状疱疹l 临床效果较好。
【 关键词 】 眼部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甲钴胺 【 中图分类号 】R 7 7 7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4 )0 5- 0 0 8 9 - 0 1
~
数患者皮肤病损痊愈 后疼 痛仍继 续称 为带状 疱疹 的后遗 神
经痛 ,易复发 ,不易 治愈 。病 程 多为 4—6周 ,甚 至更长 。
本病诊断特点是患 者有 显著 的病变 局 限于一侧 、不超 过面 中线并沿三又 神经分 布 区域 出现皮肤 病变 、成 簇疱 疹 、逐
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潘忠泉【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dniso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and indomethec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algia following herpes zoster.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neuralgia following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43)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3).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10 mg three times daily, mecobalamin 500 μg three times daily, and in-domethacin 25 mg two times daily for 15 day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500 μg three times daily and indomethacin 25 mg two times daily for 15 days.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7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5.12%), P<0.05. No marked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Predniso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and indomethecin are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ing neuralgia following herpes zoster.%目的评价强的松片联合甲钴胺片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强的松片10 mg,3次/d;甲钴胺片500 μg,3 次/d,吲哚美辛片25 mg,2 次/d,疗程15 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3 次/d,吲哚美辛片25 mg,2 次/d,疗程15 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83.72%)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024)010【总页数】3页(P1462-1464)【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强的松片;甲钴胺片;吲哚美辛片【作者】潘忠泉【作者单位】东莞市大朗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5237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带状疱疹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老年或免疫力低下人群,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1-2]。
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毛妮;张蕾;吴坤【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7(026)027【摘要】目的研究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采用口服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口服卡马西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及4周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lβ)、IL-6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LSI-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TNF-α、IL-1β、IL-1β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TNF-α与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且更安全.【总页数】3页(P3042-3043,3048)【作者】毛妮;张蕾;吴坤【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11【相关文献】1.电水针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2.大剂量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3.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疗效观察4.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疗效观察5.中频脉冲及超短波治疗仪配合祛风通络法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痛”,由此分类求出PPI或总的PPI。S卜
MPQ将感觉、情感和评价这3个因素分别量化,此表
刘国伟等旧1对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行手术治 疗,病理显示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节段性脱髓鞘、
轴突变性,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
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疼
痛的部位等描述词,以及上述VAS(0—10级)描述
参考文献 [1] [2] [3] 王国林,王子千,王家双,等.中枢与周围神经痛治疗学[M].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16—346. 刘国伟,王宜花,刘学宽,等.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
受甚至依赖,部分患者经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治愈,
但遗留慢性神经痛,究其原因,为受损感觉神经元没 得到及时修复治疗。
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别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
1。
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戈2检验,尸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一例遗留三叉神经分布
区神经痛,而对照组有5例遗留不同程度三叉神经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SF—MPQ的选词阳 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感觉分、情绪分、 总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 (PPI)评分得分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SF—MPQ.Fellow
up 3 month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
of the treatment group left neuralgia.Otherwise 5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had varying degrees of neuralgia. Mecobalamine has significantly effect
4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ere the
randomly,group treated with meeob&L铷tiline
vitamin B12,Oth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same.‰sim.
Be-
senso-
plified
[4]Maesawa
outcomes
stereotaetie
neuralgia[J].J
Neurosurg,2001,94:14-20.
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促进髓鞘形成‘3 J。
(收稿日期:2010一05—04) ・37・
万方数据
fore
McGill pain
scale(SF—MPQ)had
no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rap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x
targets(numbers
4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甲钴胺肌肉注射,对照组予VitB。:肌肉注射,其 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第14天接受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的测评,并对所 有患者是否后遗三叉神经分布区神经痛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sF—MPQ的选词阳 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感觉分、情绪分、总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前述指标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于对照 组,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一例遗留神经痛,而对照组有5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痛。结论甲钴胺治疗三叉神 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可显著缓解急性疼痛,并对预防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力,更容易被
转运到神经细胞的细胞器内,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
和蛋白的合成,参与髓鞘、突触、线粒体和核糖体膜
的修复,促进髓鞘卵磷脂的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 轴索再生。在对于临床外周神经损伤病人修复的研 究中发现,弥可保组神经纤维感觉电位恢复率为 50%,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3.3%,有作者认为弥可保 促进外周神经损伤病人修复的机制是增强神经细胞
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往往疼痛剧烈,镇痛 药物常常疗效不理想,部分患者带状疱疹治愈后遗
留三叉神经分布区神经痛,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笔者以甲钴胺治疗急性三叉神经分布 区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1)岁,病程(2.2±1.7)d;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 例,女9例,年龄(51.1±6.6)岁;病程(2.1±1.8)
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mg/kg,iv
两组患者均予阿昔洛韦10
drip,Bid,疗程14—21 d,阿昔洛韦软膏涂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06年8月至
抹患处,卡马西平片0.1—0.2 g,"lid口服,尼美舒利 片0.1 g,Tid口服,治疗组予甲钴胺(即弥可保,日本 卫才株式会社生产)0.5 mg,im,Qd,疗程14 d,对照 组予VitBl20.5 mg,im,Qd,疗程14
nerve
Objective
distribution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eobal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in
Ilrea and preventing the
or
neuralgia.Methods
acute
on
Conclusion only relieve
herpes
zoster
in trigeminal
nerve
distribution
a啪.It
Can
not
pain but also prevent the neuralgia. zoster;Neuralgia
【Key words】Mecobalamine;Herpes
分布区神经痛,经菇2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
表1患者治疗前、后SF—MPQ得分均值(i-/.s.分)
3讨论
本研究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量表(SF— MPQ)评估甲钴胺对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急性 期疼痛及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疗效,SF_MPQ是在 MPQ基础上简化而来一J,由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
【关键词】 甲钴胺;带状疱疹;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Effect of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0)15卅36—02
nerve
mecobalamm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in trigeminal
distribution area.GUO Yi—
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2.7±7。
作者简介:郭艺华(1973一)。男,湖北省荆州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36・
万方数据
V01.21
No.15 August 2010
II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0年第21卷第15期
学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孑±s)表示,组间
tO
hua,&)ⅣG历f—bin,LAN
University,Zhongshan
Li—mei.Department
ofNeurology,Xiaolan Hospital Affiliated
Southern
Medical
528415,Guangdong,CHINA
To
【Abstract】
trigemirud
‘海南医学)2010年第2l卷第15期
HA矾AN
M暇DICAL JOURNAL
Vol-21
No.15
August 2010
・临床研究・
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郭艺华,宋志彬,兰丽梅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摘要】 中山528415)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及其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
类对疼痛的描述词以及PPI和VAS组成。所有描述 词均用0—3表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和
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并潜伏于三叉神经节的细胞内,当病毒携 带者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增殖引起的三叉神经分布区
皮肤疱疹,并使绝大多数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部分 患者疱疹治愈后遗留慢性神经痛经久不愈,目前将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
d。
2010年1月符合病例人选要求的患者共40例,均为
典型的急性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均伴疱疹病 毒感染所属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剧烈疼痛,病史及临
床表现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无心、肝、肾功 能衰竭合并症,并能完成所属组治疗疗程及3个月 随访。采用单盲对照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3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 第14天由专人运用简化McGill量表判定疼痛程度, 并对两组患者是否遗留神经痛随访3个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
理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7(3):133—135. 胡韶地,顾玉东。王欢,等.弥可保对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临
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15(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