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会议纪要

医疗质量管理会议纪要会议主题: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日期: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xx会议室会议主持:xxx会议记录:xxx会议参与人员:xxxx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会议主持人首先致欢迎辞,感谢各位参与本次会议的人员的到来,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和议程,着重强调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共同探讨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改善方法。
2.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会议进行了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针对当前医疗行业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包括患者满意度低、医疗事故频发、医疗纠纷增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建议。
3.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与会人员就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了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高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才能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4.医疗质量管理的改善方法和措施会议对如何改善医疗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包括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等。
与会人员就具体的改善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5.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会议讨论了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认为医疗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医务人员都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质量负责。
同时,建议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医疗质量管理的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会议进行了一些医疗质量管理的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旨在通过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加深与会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
7.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确定责任人,并建立相关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8.会议总结会议主持人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次会议提出的建议和决定进行了概述。
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录

唐山市丰南区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录时间: 2016年3月29日地点:四楼会议室主持人:董建成参加人员:医疗质量委员会全体委员主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大会议程:第一项:医务科董建成科长向大家汇报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反馈。
第二项:主管院长点评。
第三项:院长讲话。
进行大会第一项:医务科董建成科长汇报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
董:各位院长、各位主任大家好,下面汇报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药比、合理用药问题。
2016年上半年不合理用药总结1 、非手术病例主要存在的问题:①个别药物使用适应症不当,如:无细菌感染、发热,用头孢呋辛酯片口服每次0.25g2/日。
②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和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0.4mg,2/日一起雾化吸入,疗程2015/12/1到2015/12/6。
分析:说明书中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无吸入用药途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水溶性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且其半衰期长,全身副作用大;如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选用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
2 、手术病例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①预防用药的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 I类切口:手术部位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考虑预防用药: 1 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3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 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
我院大多数清洁手术并不存在上述因素,但几乎全部选择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且疗程长大于24小时。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区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2019年10月10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我院根据“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严格每一项医疗操作,我院以医疗质量委员会第3次会议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医疗质量委员会主任何主任主持,医疗质量委员会成员全部参加。
虽然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我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没有出现一起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但在医疗安全上还存在一定的隐患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改进。
存在问题:一、病员反映服务态度欠佳的情况1、对门诊挂号收费处人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表示欠满意;2、药房工作人员的告知说明方面欠详细;3、门诊医技科(检验科及B超室)工作人员态度生、冷、硬等。
二、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查看病人次数不够1、个别病员反映主管医生每天查房次数不一,有时只有一次,病员想咨询问题或了解情况较难;2、其它医生的协作精神不够,不是自己只管的病员就不愿意管及回答;3、护士查看病员时不仔细,只管询问一下“你有啥不舒服的没有?”,随后就走掉了,同时做事马虎,敷衍了事。
三、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不详细1、较多病历住院记录中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欠缺或不够;2、首次病程记录对诊断依据的记录或描述不够规范,部分缺少鉴别诊断内容;3、主治医师及以上查房记录流于形式,缺乏对病人个体诊治方案等的针对性分析,缺乏指导意义;4、部分危重急疑难病人缺少抢救或讨论记录等。
四、抗生素使用不合理1、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2、由于我院系专科医院,抗生素的品种有限,故使用中有些受局限及欠合理性;3、围手术期用药欠合理及规范。
五、医患沟通有待进一步落实1、门诊医师在与病员交流时,告知欠详细,致使病员诊疗后“埋怨”离开。
2、门诊人流病人签字时,医师告知内容很少,直接让其签字。
3、住院病人在入院后,医师告知病情不详细;个别医师直接询问病员意愿就让其签字决定诊疗方式。
年度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年度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202*.6.27
地点:七楼中医科
主持人:zz(门诊部主任)
参加人员:
会议内容:
1、会议由zz主任主持,对20xx年上半年门诊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做了评价。
有的科室工作人员不重视病史的确认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制度执行不好,缺乏沟通技巧。
2、目前存在的门诊病历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认真,现病史不能围绕主诉书写,病程记录出现流水帐,缺少一些阳性检查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Zz主任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3、原因分析: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医护人员素质等内容,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
个别工作人员在工作、服务、质量、法律等意识方面欠缺
4、整改措施:
(1)强化门诊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狠抓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狠抓工作规范的落实。
(2)加强年轻医务人员的学习及培训,规范其医疗行为,提高门诊病历书写质量。
(3)认真做好医患沟通,履行告知同意签字制度,做到告知到位,记录到位签字到位。
(4)依法行医,加强门诊各类人员职责,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
规范门诊病历书写工作,认真执行医疗文件书写标准,改善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0xx年6月27日。
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委员会会议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委员会会议记录会议日期:[日期]主持人:[主持人姓名]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2.前次会议纪要审查3.医疗质量与安全情况汇报4.讨论患者反馈及投诉情况5.报告医疗事件及调查结果6.提出改进措施并讨论7.其他事项8.下次会议安排9.会议结束会议记录会议日期:[日期]会议地点:[地点]1.会议开场会议于[时间]正式开始。
主持人欢迎与会人员,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议程。
2.前次会议纪要审查与会人员共同审查了上次会议的纪要,并确认无需修改。
纪要被批准。
3.医疗质量与安全情况汇报质量与安全部门的代表向委员会汇报了最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情况。
汇报内容包括:医疗事故发生情况医疗错误的统计数据临床护理指标的达成情况与会人员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就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进行了交流。
4.讨论患者反馈及投诉情况与会人员讨论了最近收到的患者反馈及投诉情况。
讨论重点包括:反馈与投诉的主要内容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有效性委员们就如何改善患者体验以及减少投诉情况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5.报告医疗事件及调查结果质量与安全部门代表向委员会报告了最近发生的重大医疗事件,并提供了针对这些事件进行的调查结果。
委员们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疑问和建议,并就进一步改善医疗过程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6.提出改进措施并讨论基于前述汇报和讨论,与会人员共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并对每项措施进行了讨论和评估。
讨论的重点包括: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施措施的时间表和责任分配监测和评估改进措施的方法委员们对改进措施的完善和实施计划达成了一致意见。
7.其他事项委员会成员提出了关于医疗设备维护和更新的建议,并要求质量与安全部门进一步研究。
主持人提醒与会人员注意医疗相关法规的变动,并要求大家密切关注。
8.下次会议安排下次会议定于[日期],地点将另行通知。
9.会议结束会议在[时间]圆满结束。
主持人感谢与会人员的参与,并宣布本次会议正式结束。
以上为本次会议记录,请各位委员审核,如有遗漏或错误之处,请及时指正。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会议时间:2021年10月15日会议地点:医院行政会议室会议主持:黄院长与会人员:医院各科室负责人、质控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等会议内容记录如下:一、会议开场会议在黄院长的主持下准时开始。
黄院长首先对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出席表示感谢,随后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二、医疗质量报告质控科主任李医生针对最近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汇报。
他详细介绍了近期的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与会人员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三、感染控制和消毒工作感染控制科主任王护士针对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工作进行了汇报。
她强调了医院各科室在消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如何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提出了建议。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加强相关工作的部署和督导,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四、医患沟通和投诉处理院长办公室主任张秘书就医患沟通和投诉处理工作进行了汇报。
她介绍了最近接到的部分患者投诉案例,并对处理情况进行了说明。
与会人员认为医患沟通至关重要,希望医院能够加强对医患关系的管理和维护,提升患者满意度。
五、其他事项会议最后对医院的其他工作进行了简要安排和部署。
各科室负责人就近期的工作重点和计划进行了汇报,大家互通信息,相互学习,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共同努力。
六、会议总结黄院长对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感谢,他强调了医院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
以上为会议记录,谢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出席和支持!。
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
![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https://img.taocdn.com/s3/m/fe7cd7dff111f18582d05aab.png)
2017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南安市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时间:2017年9月10日16:00地点:旧门诊楼五楼小会议室主持人:蔡忠雄副院长记录:王惠萌(医务科科长)参会人员:全体委员会成员会议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新一轮等级医院的评审,我们完善了院、科两级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加强了医疗安全工作监管,定期召开相关医疗安全的各专业委员会会议。
议程:1、各位科主任结合等级医院的评审准备,简要汇报一下第三季度科室工作,针对科室在等级医院评审准备方面、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方面以及病历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作一个交流性的发言。
2、医务科科长作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主要从各科按等级医院要求安全开展医疗技术的情况、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处方与病历质量、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及建议。
3、医院管理委员会成员相继发言,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院长总结:刚才,各位科主任对本科室的医疗安全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医务科对第三季度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总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医疗安全管理里工作有所提高,医疗安全方面做得较好,这些成绩,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
今年,我们在医疗安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等级医院的评审,加强了病历点评制度,强化了“三基”培训与考核,注重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加大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和投诉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安全生产,创建平安、稳定、和谐的医院环境。
并对2017年第四季度各科室关于医疗安全的相关工作做了布署:医务工作各有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有法规意识,要熟练掌握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要注重协同配合,共同将医疗安全工作做到位,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二、强化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巩固基础医疗质量;三、医院“二甲”评审工作迫在眉睫,由医务科科长主抓医疗安全工作的开展;四、将质控工作常态化,医疗质量督查组定期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质控检查,建立初步的质控体系,尽量做到公正、公平。
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录4

3、医疗质量治理。
(1)建立健全质控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3)严格要求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切实提高了病历内涵质量。
4.医技质量治理。
医技科室积极与临床科室做好协作关系,加强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学习,要为临床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确保临床医师的正确诊断和用药。
5.药品质量治理。
毒、剧、麻、精神药品的采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药房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严禁假冒、伪劣药品入库,杜绝了药品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事件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记录人: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 间
201
参加人员:
会议内容:
1、7月9日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大会”,查摆安全隐患,三层住院停业整顿,7月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由业务院长、临床各科室主任轮流讲课,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2、医院感染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
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唐山市丰南区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会议记录时间: 2016年3月29日
地点: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董建成
参加人员:医疗质量委员会全体委员
主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大会议程:
第一项:医务科董建成科长向大家汇报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反馈。
第二项:主管院长点评。
第三项:院长讲话。
进行大会第一项:医务科董建成科长汇报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
董:各位院长、各位主任大家好,下面汇报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病历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药比、合理用药问题。
2016年上半年不合理用药总结
1)、非手术病例主要存在的问题:
①个别药物使用适应症不当,如:无细菌感染、发热,用头孢呋辛酯片口服每次0.25g2/日。
②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和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0.4mg,2/日一起雾化吸入,疗程2015/12/1到2015/12/6。
分析:说明书中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无吸入用药途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水溶性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且其半衰期长,全身副作用大;如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选用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
2)、手术病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①预防用药的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部位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
我院大多数清洁手术并不存在上述因素,但几乎全部选择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且疗程长(大于24小时)。
②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I类切口)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我院个别病例遴选的抗菌药物不恰当,个别病例没有联合用药指征选择了联合用药。
③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该包括整个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短(≤2个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一剂即可。
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所选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追加一次。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我院预防用药大多数超过48小时。
二)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
给药频次不够,如:前列腺增生并尿储留,膀胱结石,左肺下叶轻度炎症,泌尿系感染。
用头孢孟多纳静滴,每次4.0g,1/日,疗程2016/1/22到2016/1/26。
分析:注射用头孢孟多钠成人一日剂量为2.0-8.0g,分3-4次给药(用药频率不适宜,头孢孟多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一日多次给药。
)。
我院今年上半年不良反应上报率为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住院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0%,其中有5%的患者可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死亡。
(二)专科专治问题。
1、收治病人不规范
1)、部分医生为了科室或个人利益“积极”收治病人,未及时建议病人转诊。
2)、对不属于本专业治疗范围的疾病,未及时邀请主要疾病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变更治疗方案。
发展下去不利于专科发展;安全隐患严重,会引起更多纠纷。
2、如何解决收治病人不规范问题
1)、如乱收病人,此病人的住院费用如数划拨给应收科室,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科室进行罚款惩罚,罚款费用数为此病人住院费用;
2)、加强门诊、急诊的协同会诊;
3)、避免互相推诿。
二、病历质量问题。
(一)2016年1-3月份病历质控情况总结
1-3月份共抽查出院病历2083份,甲级病历1926份,乙级病历157份,丙级病历0份,甲级率92.46%。
病历存在的共性问题:
1、首页:科主任未签字。
2、入院记录:现病史书写不规范,缺与本次住院有关的或有鉴别意义的重要阴性症状记录。
查体缺主要阳性体征。
专科查体病变部位左右混淆。
初步诊断不全、不规范。
3、鉴别诊断选择有缺陷。
4、病情评估内容与诊断不相符。
5、上级医师查房无针对性分析,未体现教学意识。
6、无术者术前查房记录。
7、术后第三天应术者或上级医师查房。
8、手术记录:病变部位左右混淆,缺术者签字。
9、手术同意书无医师签字。
10、输血同意书无医师签字。
整改措施:
1、发现问题及时与科主任及管床医生沟通,随时整改。
2、各科室病历评估情况每月进行排名,并在院内网公布。
3、按规定给予奖惩。
4、举行病历书写培训及评比活动。
四、医技科室
加强集体阅片,开展必要的病历讨论。
大会第二项:主管院长李香巨、梁伟讲话。
李院长讲话:今天的会开得非常好,非常及时,董建成科长刚才讲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工作总结非常详细,也针对医院的一些问题做了整改措施,我表示赞同。
另外,我总结一下:1、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2、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应更细化,更具体;3、工作开展不规范、不连贯、不系统;4、质量与安全隐患大、水平不高。
以下是我针对这4点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和整改措施,应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方案;明确各科室的奖惩制度,针对专科专治的问题实行通报需奖惩的医师。
梁院长讲话:
梁:针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指标与监控我也统计了一下,门诊工作量同比上升15.68%,住院人数同比上升9.17%,手术例数同比上升12.26%等。
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治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第三项:请丁院长作指示
丁院长: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已经过往了。
可以说,过往的一年我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定期质量检查: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纳入质量检查内容:
(1)首诊医师负责制的管理:检查接诊医师处理病人及时全面、疑难危重病人请示上级医师,他科问题邀请相关会诊情况,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记录、疑难、死亡病例、术前讨论记录本的内容,了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
(2)加强前五位住院病种的管理:要求各科上报本科前五位病种并熟悉。
(3)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诊疗方案,下发24个病种的临床路(4)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周进行二次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有效降低了缺陷病历率。
2、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医疗安全事故的防范,对医疗安全进行逐一排查,尤其是关键环节和重点部门,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强化机制,完善管理,确保了医疗安全。
我院虽然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今后,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