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肺结核
病例分析——肺结核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核病一、概述1.概念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
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
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
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二、诊断要点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病原学检查①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②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③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2)影像学检查① X线胸片文档Word`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肺结核、肠结核-病例分析

肺结核、肠结核-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者,男,38岁,工人。
咳嗽,消瘦1年多,加重1月入院。
1年前患者出现咳嗽,多痰,数月后咳嗽加剧,并伴有大咯血约数百毫升,咯血后症状日渐加重。
反复出现畏寒、低热及胸痛,至3个月前痰量明显增多,精神萎靡,体质明显减弱,并出现腹痛和间歇交替性腹泻和便秘。
10年前其父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患病期间同其父密切接触。
体格检查:体温38.5℃,呈慢性病容,消瘦苍白,两肺布满湿性��音,腹软腹部触之柔韧。
胸片可见肺部有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及结节状阴影,痰液检出抗酸杆菌。
入院后经积极抗结核治疗无效而死亡。
尸检摘要:全身苍白,消瘦,肺与胸壁广泛粘连,胸腔、腹腔内均可见大量积液,喉头粘膜及声带粗糙。
两肺胸膜增厚,右上肺一厚壁空洞,直径3.5cm,两肺各叶均见散在大小不一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灶。
镜下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区,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回肠下段见多处带状溃疡,镜下有结核病变。
分析题:1、根据临床及尸检结果,请为该患者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用病理知识,解释相应临床症状。
3、请说明各种病变的关系。
4、结合实际,请提出对这类疾病的防治方案。
参考答案:1、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小叶性肺炎。
依据:病史;咳嗽、咳痰、消瘦、咯血、胸痛、腹泻便秘;胸片、痰液检查所见;尸检结果。
2、小叶性肺炎及肺结核时炎症刺激支气管、炎症渗出→咳嗽、咳痰;全身消耗腹泻便秘→消瘦;溃疡型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泻便秘腹痛腹软;结核累及胸膜→胸痛;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肠结核→腹水。
肺内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两肺湿性��音。
3、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肺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结核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小叶性肺炎。
4、隔离;抗结核治疗;对症营养。
病例分析初步诊断 - 副本

由简要病史得出最早诊断[病例摘要]男性,63岁,工人,发热、咳嗽五天诊断左侧肺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病例摘要]男性,4个月,咳嗽35天,气喘12天。
诊断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病例摘要]女性,59岁,间断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咯血2个月。
诊断 1.肺结核(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病例摘要]男性,30岁,低热伴右侧胸痛一周诊断右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性大[病例摘要]男性,35岁,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6月余诊断左肾结核、左附睾结核、前列腺结核、膀胱挛缩[病例摘要]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心力衰竭)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3.肺部感染[病例摘要]男性,60岁,心前区痛一周,加重二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初发劳力型)[病例摘要]男性,65岁,持续心前区痛4小时。
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摘要]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摘要]男性,75岁,间断上腹痛10余年,加重2周,呕血、黑便6小时诊断 1.胃溃疡,合并出血(呕血,黒粪多考虑胃的病变)男性,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性大 3.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病例摘要]女性,49岁,大便次数增加、带血3个月诊断结肠癌(直肠癌有不尽感)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与消化性溃疡区别规律性上腹痛)诊断胃癌(注意时间长短年龄)男性,52岁,上腹部疼痛2日诊断:急性胰腺炎[病例摘要]男性,44岁,工人,右上腹疼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一月诊断肝癌(原发性,肝细胞性)[病例摘要]男性,53岁,无痛性、进行性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半月入院诊断梗阻性黄疸:胰头或壶腹周围癌可能性大[病例摘要]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诊断梗阻性黄疸待查:胆道肿瘤胆道结石待除外[病例摘要]男性,1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2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4分(易与病毒性肝炎混淆)[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4分[病例摘要]男性,9岁,浮肿、血尿10天,进行性少尿8天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性肾功能不全[病例摘要]女性,67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诊断1.糖尿病2型:白内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病例摘要]男性,65岁,间断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发热(考虑为肾盂肾炎)32年,再发加重2天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病例摘要]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贫血症状)加重伴心慌1个月来诊。
肺结核病例分析范文

肺结核病例分析范文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但也可能侵犯其他部位。
本文将对肺结核的病例进行分析。
病例概述:患者X,男性,35岁,来医院就诊,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并出现胸痛、乏力等不适。
症状出现已有3个月,之前曾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物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疾病史。
病例分析:1.症状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并出现胸痛、乏力。
长期咳嗽和咳痰是肺结核常见表现,其胸痛可能是由于肺部组织受损引起,乏力可能与感染状态有关。
这些症状与肺结核的典型表现相符。
2.既往疾病史: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疾病史,这提示该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与其他疾病无关,更可能是肺结核引起的。
3.检查结果分析:对该患者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发现右上肺段出现颗粒状阴影,病灶周围伴有轻度纤维化。
这与肺结核的X射线特征相符,即肺内出现颗粒状阴影,并可伴有纤维化。
此外,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均呈阳性,进一步支持了肺结核的诊断。
4.治疗方案:在确诊为肺结核后,对于该患者可以采取口服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初始的4个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昔明、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治疗时间通常为6个月以上。
5.随访观察:对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药物副作用等。
随访期间可以进行肺部CT扫描、痰培养等检查,以及评估肺结核的疗效和复发风险。
结论:根据病例分析,该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反应表明其患有肺结核。
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肺结核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认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最后,对于有类似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病例分析摘要2

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者,女,36岁。
因头痛、呕吐、发热急诊入院。
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
慢性病容,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有压痛。
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颈强直。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化验检查:WBC 9.2X109/L,N:0.5,L:0.14。
脑脊液压力高,细胞数高,查见抗酸杆菌。
X线检查:双肺上部各有一结节状阴影,边缘见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分析题:1、根据所学知识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病理学知识解释相应症状、体征、化验结果。
参考答案:1、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
依据: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高、查见抗酸杆菌;X线所见。
2、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升→头痛、呕吐;结核累及脑膜→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浸润性肺结核→X线所见;感染、脑脊液中抗酸杆菌及中枢神经受损→发热。
小叶性肺炎--病例分析患儿,男,3岁。
因咳嗽、咳痰、气喘9天、加重3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65次/min,呼吸30次/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165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分类:嗜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
X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竭。
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病例分析——肺结核

病例分析——肺结核病例分析,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特别是肺部。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患病和死亡。
本次病例分析的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近期出现了一系列与肺结核相关的症状。
患者一开始出现久咳不止、久咳有痰、乏力等症状,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咳嗽加重,伴有咳血和呼吸困难。
他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
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医生发现患者左肺下基底段叩诊实变音,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根据症状和体征,医生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肺结核,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
患者接受了胸部X线检查和痰液培养以确认诊断。
X线检查显示患者左肺下基底段出现局部纤维化和空洞,这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
痰液培养结果显示分支杆菌阳性,进一步证实了肺结核的诊断。
经过确认诊断后,患者接受了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方案,包括联合用药和定期随访。
联合用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
患者需每日口服药物,并在药物治疗的前两个月内逐渐减少依靠其他人的生活,以避免感染他人,同时也减少疾病的传播。
治疗持续了6个月,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体重也开始回升。
胸部X 线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并且湿性啰音和叩诊实变音已经消失。
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尽管肺结核的治疗结果通常是良好的,但这种疾病却不容忽视。
迟诊、误诊以及未能按照规定完成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对于肺结核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肺结核的传播,除了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外,公众教育和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人们应该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病人共用食具和薄荷糖等物品。
此外,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结核菌血清学检测是掌握个体结核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传播。
总之,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肺结核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肺结核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肺结核病患者的分析,探讨了临床路径的应用和重要性。
经过详细的病例描述和临床路径分析,我们对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患者病情描述某男性患者,40岁,无明显过敏史,主要症状为咳嗽、低热、盗汗等,伴有乏力和食欲减退等现象。
查体发现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并在X光胸片中发现双肺出现斑片状阴影。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初步怀疑为肺结核。
二、诊断及治疗过程2.1 诊断过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进一步进行痰液培养和TB-性状实验确认,结果显示为结核杆菌阳性。
2.2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了6个月的标准抗结核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
三、临床路径设计与应用3.1 临床路径设计以该患者为基础,我们制定了一份肺结核的临床路径。
在该临床路径中,明确了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各个环节,规范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时间节点,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3.2 临床路径应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进行了操作,及时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并进行了系统的护理措施。
通过严格遵循临床路径,我们有效地管理了患者的病情,使其获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四、疗效评估及护理措施4.1 疗效评估经过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咳嗽、低热等症状消失,体检结果也显示病变阴影明显减轻。
结核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4.2 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环境、合理的饮食、合理用药、密切监测病情等。
此外,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教育,增强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合作意识。
五、结语通过对这一肺结核病例的分析和临床路径的应用,我们深刻认识到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卫生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合理制定和应用临床路径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病例分析肺结核范文

病例分析肺结核范文肺结核,又称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它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
肺结核表现为持续咳嗽、咳血、低热、盗汗、消瘦和乏力等症状。
在世界范围内,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对健康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个肺结核病例并进行病例分析。
病例概述:患者为一名32岁的女性,持续咳嗽、咳血和低热症状已有3个月,患者有轻度消瘦和乏力。
患者没有既往病史,家族中没有人患有结核病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无吸烟史,也无长期暴露于结核杆菌的环境。
病例分析:1.主诉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持续咳嗽、咳血和低热,这些症状提示了肺结核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还有轻度消瘦和乏力,这可能是由于结核病引起的全身症状。
2.既往史分析:患者没有既往病史,这可能排除了一些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家族中没有人患有结核病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这减少了结核病传染的概率。
3.生活史分析:患者没有吸烟史,也没有长期暴露于结核杆菌的环境。
这些因素减少了结核病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病的可能性。
4.体格检查分析:在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有轻度消瘦和乏力。
此外,患者的肺部听诊可能会发现异常呼吸音或干湿性啰音。
5.辅助检查分析:在患者的辅助检查中,X射线胸部片可能显示肺部阴影或穿透性病灶。
痰涂片和培养可能显示结核杆菌的存在。
6.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肺结核。
然而,为了确认诊断,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杆菌DNA检测或结核杆菌培养。
7.治疗方案分析:一旦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应立即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药物。
治疗周期通常为6个月至1年,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总结: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通过病例分析可以初步诊断为肺结核。
对于这种疾病的确诊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或结核杆菌培养。
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
核病
一、概述
1.概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
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
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
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诊断要点
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
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范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
②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③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胸片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呈现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近的粟粒状阴影。
继发型肺结核的常见X线表现包括浸润性病灶,如云雾状,边缘模糊,密度相对较淡;干酪样病灶,密度相对较高,且不均一;空洞即形成不同形状的透亮区;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如条索、结节状、斑点状病灶,边缘清楚,密度相对较高。
病变分布以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常见。
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均考虑为活动性病灶。
浸润病灶
纤维钙化与空洞
②胸部CT
3)结核菌素(PPD)试验
将PPD(结素纯蛋白衍生物)5U(0.1m1)注入左前臂内侧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皮内,使局部形成皮丘。
48~96小时(一般为72小时)观察局部硬结大小,判断标准为:硬结直径<5mm阴性反应,5~10mm一般阳性反应,10~19mm中度阳性反应,≥20mm或不足20mm但有水疱或坏死为强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表示感染,在3岁以下婴幼儿按活动性结核病论;成人强阳性反应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应进一步检查;阴性反应特别是较高浓度试验仍阴性则可排除结核病;菌阴肺结核诊断除典型X线征象外,必须辅以结素阳性以佐证。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三、鉴别诊断
1.肺癌
中心型肺癌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需与结核球鉴别。
肺癌多见40岁以上男性嗜烟者,多有刺激性咳嗽、间断血痰;周围型肺癌病灶边缘清楚,有切迹和毛刺。
结核灶常有钙化,周围可有卫星灶。
结核菌素试验癌肿多阴性,结核病多阳性;癌胚抗原肿瘤时增高。
痰结核杆菌、细胞学检查、胸部CT检查与纤支镜检有助于鉴别。
2.肺炎
细菌性肺炎需与干酪性肺炎鉴别,支原体肺炎和过敏性肺炎需与浸润型肺结核早期鉴别。
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除高热、寒战外,唇有疱疹,咳铁锈色痰,痰结核杆菌阴性,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
支原体肺炎咳嗽剧烈,红霉素或四环素族治疗有效。
过敏性肺炎肺内阴影游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3.肺脓肿
需与空洞型肺结核鉴别,前者有误吸史,起病急,高热、咳大量脓臭痰,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
痰结核杆菌阴性,抗生素治疗有效。
4.支气管扩张症
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前者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史,X线胸片或无异常或肺纹理增粗、呈卷发样阴影,痰结核杆菌阴性,胸部CT有助诊断,必要时支气管造影可以确定。
5.其他发热性疾病
如伤寒、败血症、白血病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鉴别。
淋巴瘤与结节病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需与肺门或气管旁淋巴结结核鉴别。
四、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2.痰涂片、痰培养
3.结核菌素试验
4.X线胸片
5.结核抗原,抗体检查
6.血沉
7.胸部CT
8.其他:纤维支气管镜、肿瘤标记物,痰找肿瘤细胞等。
五、治疗原则
1.抗结核化学治疗
最为重要。
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临床上有结核中毒症状、痰菌阳性、X线胸片上凡渗出型和渗出增生型病灶、干酪型肺炎、干酪灶和空洞(净化空洞除外)都是活动性的征象,具有化疗的指证。
2.对症治疗
对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高热时可酌情,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咯血应针对不同血量进行积极处理。
六、题例
病例摘要:男性,30岁,技师,因低热伴咳嗽1个月来诊。
患者于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低热,下午明显,体温最高不超过38℃。
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无咯血和胸痛,自认为感冒,服用各种抗感冒药和止咳药,无明显好转,因工作忙未去医院检查,但逐渐乏力,工作力不从心,有时伴夜间盗汗。
病后进食和睡眠稍差,体重稍有下降(具体未测量),二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结核和支气管、肺疾患史,无药物过敏史。
平时不吸烟,有肺结核接触史。
查体:T37.8℃,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状况无明显异常,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气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