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学习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知识准备: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历史的足迹。
1、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上有哪些代表人物?2、每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3、伽利略是如何证明其观点的?学生讨论,教师借机导入新课.推进新课一、理想实验的魅力自主探究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1.力推物动,力撤物停.2.力撤物不停.供选用器材: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等.学生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以下操作:1.桌子上铺毛巾,小车放在毛巾上,推它就动,不推就停;2.将毛巾换成玻璃板,或直接用桌面,把小车在桌面或玻璃板上推一下,它运动一段时间才停下来.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说一下他的操作过程及看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结论.结论:既然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现在哪里呢?下面用小球来做个对比实验.实验探究A.使斜槽下端与桌子上铺好的毛巾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毛巾上滚动的距离;B.使斜槽下端直接与桌面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距离;C.使斜槽下端与桌面上的玻璃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玻璃上滚动的距离.通过观察对比实验,让学生分析实验,总结实验:接触面越光滑,小球滚动的距离越远.结论:(教师补充)伽利略的理想实验:A.对称斜面,无摩擦小球滚到等高.B.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越远.C.把另一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物体将匀速运动下去.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力不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棉布
木板
分析:同一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上滚下来,若不考虑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相同)的。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速度减小得越。
进一步推理可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将,(即:永远保持状态)。
【边学边练】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经验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了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A.立即静止B.减速飞行C.加速飞行D.匀速飞行
9.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物体速度很大,惯性很小B.物体质量很大,惯性很小
C.物体的体积小,但惯性大D.物体受力大,但惯性小
10.如果物体不受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能继续前进,因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物体永远保持运动
C.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5.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
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车辆靠右侧行驶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 带
6.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
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
学点三惯性
1.阅读课本P18,图8.1-3,思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自主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经过科学总结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预习案一、预习范围:第十二章第五节,即课本第44页至第46页二、预习时间:15分钟三、预习方法:①以教材为准,先通读教材,再查阅资料;②联想旧知、联系生活、边阅读、边思考、边梳理;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等方式。
四、预习检测:1.伽利略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2.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得出的.五、我的问题:合作探究案探究点一维持运动需要力吗?●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内容.针对“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这一事实,结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①问题一;此实验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此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保持不变,其控制方法是: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从静止开始滑下。
②问题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用什么方法来实验改变?实验中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大小,改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小车从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
④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⑤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
推理法是分析物体在理想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1.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设计:8.1牛顿第一定律

将做;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这是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的。
它是在__ _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来的。
2、物体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外力作用时就要一直保持___________,物体原来是运动的不受外力作用时就要保持___________.2. 惯性(一)思考: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后)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后)倾。
这是因为汽车突然刹车停止时,乘客身体的下部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会保持,所以身体会向倾。
请你分析分析汽车突然开动时的情况?师生交流归纳,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物体由于惯性从而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二)读以下材料: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师生交流归纳: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且物体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三)用鸡蛋、杯子、硬纸片演示惯性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硬纸片被抽出来时,上面的鸡蛋由于仍然要保持原来状态,所以它不随纸片移动,最后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掉落到水杯中。
师生交流归纳:这个实验说明: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不一定)具有惯性。
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总保持状态。
(2)运动与力的关系是: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2) 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2)班级姓名【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惯性。
2、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导学准备】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指出力不是原因,而是改变原因。
3、叫惯性。
【导学过程】1、活动一、请你仔细观察书18页的演示实验,用力扳弹性钢片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物理现象? 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活动二、将一个小物体,如钢笔冒放在纸条边上,用铅笔猛击纸条,观察小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②③3、对惯性的说明:(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
(3)、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的作用”,更不能说惯性力,而应该【】1、解释下列惯性现象:(1)当客车突然启动后,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倾倒,这是因为车启动前,人和车是_____的,启动后,脚受到阻力随车_____,而脚以上的部位由于有 _____ ,要保持原来的_____ 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行进中的车若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紧急刹车,车上的乘客又会向_____ 倾倒,这又是因为紧急刹车前,人和车是 ____ 的,刹车时,脚受到阻力随车一起 ____ ,而脚以上的部位由于有 _____ ,要保持原来的 _____ 状态,所以会向_____倾倒。
(2)洗衣机脱水时,衣服和水被一起甩出,当碰到桶壁时衣服会____________,但衣服中的大量水分因为具有____________,还要继续____________,所以水和衣服会脱离开来,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3).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在撞地之前,锤柄和锤头是的。
锤柄在地上撞击时由于受到外力,运动状态由变为____,而.锤头具有____________,还要继续____________,结果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4)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后,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学达标】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或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原来运动的物体,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2、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杯子,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 (会或不会)随之运动,这表明杯子有 .3、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_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
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③表格设计
实验次数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最大、较大、较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最远、较远、最近)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导学案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意义: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三)惯性
1、叫做惯性。
2、(1)惯性是一种,不是;
(2)物体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有关。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我的疑惑?
四、我来试一试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由此可推理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2、正在运动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பைடு நூலகம்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惯性?你知道哪些惯性现象?
二、课内探究
(一)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的原因
1、提出问题:
展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原因的解释。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学科物理编制人导学案编号 2 课型新课课题第八章运动和力§8.1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具有惯性。
3、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惯性的实例重/难点理解惯性\惯性的应用、惯性与什么有关导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导学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注意: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才水平面上的初速度_____。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这说明小车收到的阻力越____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___。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惯性:有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________的特性叫做惯性。
注: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关。
3、惯性简答题思路:①原状态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情况③由于惯性④物体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⑤所以,……。
例:a:走路时,被石头绊住,人往前倒,为什么?二、惯性应用(1)①走路时,被石头绊住易摔倒;②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③出手后的篮球仍向上运动;④快速行驶的车突然刹车时往往要滑行一段才能停下来;⑤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⑥汽车刹车时身体前倾;⑦泼水;⑧怕打身上的灰尘;(2)应用:例:掸落衣服上的灰尘;用锹往车上扔土;跳远助跑;自行车不蹬也能往前运动。
(3)危害:例:刹车时,车滑行一段才停,易造成事故;急刹车时,乘客往前倒,易撞伤。
飞机投弹时,要在到达目标正上方之前投掷三、练习1、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无关的是()A、甩掉手上的水B、出膛的子弹虽不受火药的推力却仍向前运动;C、汽车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D、在地上滚动的足球运动一段后停了下来2、下列是应用惯性的是()A、向车上装土,锹停了,土仍运动到车上;B、保龄球出手后仍向前运动击中目标;C、跳远时助跑;D、从行驶的车上跳下在跟车跑几步再停下3、举例:应用惯性:();防止惯性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牛顿第一定律
科目物理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时间2015
主备审核授课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
【情景引入】
备注踢出去的足球,脚是否还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为什么他还在运动?
足球最终会慢慢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主学习】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力和运动两种对立观点:
(1)亚里士多德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他施加力
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运动要靠力
来维持”。
(2)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
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3)总结:力不是的原因,而是原因
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
棉布
木板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小球将会怎样运动?
二.顿第一定律内容:。
该定律中研究的对象是。
成立的条件是。
能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为什么?
三、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应用:
(1)汽车安装安全气襄(2)汽车安装安全带(3)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4)拍打衣服可除尘
以上现象中,防止惯性的现象利用惯性的现象
四.当堂训练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或。
2.关于力学知识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B.速度变慢逐渐停止;
C.速度大小不改变但方向改变;D.作匀速直线运动.
4.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小;B.不发生变化;C.变大;D.立即变为零.五.教、学后记(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