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满贯男单冠军

合集下载

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异同

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异同

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异同1923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将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定为四大世界性公开赛,俗称四大满贯赛。

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是四项公开赛中最古老、最享有声誉的一个。

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877年创办,其前身名为“全英草地网球锦标赛”。

首届比赛只设男子单打,冠军奖杯叫“挑战杯”。

后逐渐增设女子及双打项目。

1905年正式开放,美、法等国选手才来参加比赛。

1922年修建了可容纳1.5万观众的中央球场并废除了“挑战赛”。

1968年国际网联同意职业选手参加该项比赛,同时组织者还募集巨额奖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参加。

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温布尔顿的草地球场上举行这一盛大的赛事,参加资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种重大比赛中获胜的得分累计而确定的。

当今的温布尔顿比赛,拥有两个万人球场,加上外围场地外的长凳,观众数量可达3万人以上,而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的人则在5亿以上。

草地球场是温布尔顿的特色。

草地打球,球的速度最快,球落地后几乎没有弧线,相当低平。

在温布尔顿的草地上打球,要求球员有很强的进攻意识,上网击球和底线强攻都是在该比赛中占上风的打法。

赢得冠军的选手多为打法干脆、战术灵活多变的球员。

观众欣赏起来也是相当过瘾。

美网公开赛的历史仅次于温网,于1881年在美国罗得岛新港举行,每年举办一届,通常在8至9月间。

1970年改名为全美公开赛。

场地是硬地球场。

这类球场属于综合类球场,体现速度和力量。

网球中的上旋球在硬地场地上体现的相当充分。

要想在比赛中取胜,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力。

由于美国网球的地位和高额奖金,以及中速硬地场地,吸引了众多好手参加。

它的影响虽比不上温布尔顿锦标赛,却高于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公开赛。

美网是四大网球公开赛中唯一一个在三种场地都举行过赛事的场地(草场、红土场、硬地),更是唯一一个实现了男女选手“同工同酬”的网球赛事。

1997年建成的中央球场可容纳23000名观众,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球场。

什么是大满贯

什么是大满贯

什么是大满贯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首枚金牌产生,丁宁如愿以偿夺冠,这也使丁宁实现了乒乓球大满贯。

在12日的男乒比赛中,马龙打败张继科夺冠军成为第五位男子“大满贯”。

其实“大满贯”一辞来自于日本麻将,简言之4台就是满贯,所以一般我们称在4大公开赛中取得冠军头衔,就称之为“大满贯”。

这里的大满贯所指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单打冠军、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

双大满贯是指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所有世界大赛冠军都拿过两遍的选手。

乒乓球全满贯就是指赢得世界三小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所有冠军,加之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所有冠军,再加之球员所在大洲的洲际运动会所有冠军。

迄今为止,乒乓球界只有9人实现大满贯,男4女5,按实现大满贯的时间顺序分别是:瓦尔德内尔(瑞典人,唯一一个老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年得手)、邓亚萍(年)、刘国梁(年)、王楠(年)、孔令辉(年)、张怡宁(年)、张继科(年)、李晓霞(年)、丁宁(年)、马龙(年)。

年,乒乓球沦为奥运会的正式宣布比赛项目,从那以后,“大满贯”(集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也沦为一名运动员能赢得的最低荣誉的寓意。

能通过三大赛考进“大满贯”状元堂的仅有9名运动员,做为世界乒坛的“顶级学霸”,他们每一次金榜题名的经历都堪称精彩纷呈。

瓦尔德内尔史上第一位“大满贯”年,24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大放异彩,他先是带领瑞典队在男团决赛中5比0完胜中国队,随后又在单打比赛中连克斋藤清、克兰帕尔、格鲁巴和佩尔森,首次捧得圣·勃莱德杯。

年,瓦尔德内尔在千叶世界杯上相继以两个3比2打败陈龙灿和马“”,领到第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

年,27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骑绝尘,先后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以3比0零封金择洙和盖亭,终圆“大满贯”之梦。

刘国梁史上唯一一位先拿到奥运冠军的“大满贯”年,刘国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战胜队友王涛,赢得了三大赛中难度指数最低的男单冠军,打开了异于常人的“大满贯”之旅。

2009年四大满贯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得主的技战术指标统计分析

2009年四大满贯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得主的技战术指标统计分析

l 平均 虽网
6 73 1 1 8 17 8 8 6 29
平 均
6 55 1 18 21 8 12

参 考 文 献 I】 9 国网球 公开 赛官 方 网站l中: u .s e. ge_ / dx 10 美 1 / uo n r/nUSi e. t / p o n
场 比赛 中运 动员打 出的制胜分要达 到4 . 5 分左 右,这 点在法 网和温 6 网 中显得尤 其突出 。网前 得分率要达到 7 . 2 %,一场比赛的总得分在 8 法网和温 网中要达 ̄ 1s g2分才 有可能取得胜 利 ,而在美网和澳 网中稍 低一些 ,但是 只有场均 比赛 运动 员得分达到 l 1 才 能够在四大满 2. 吩
4. 1 %。只有温 网的 回发球 得分牢 略显低 点 ,只有3 . 2 4 %,这 可能 跟 3 草场有关系 。四大满 贯赛事 中破发 成功 率之间 相互之 问 f > . )不 05 P 0 存在明显差异 ,平均破发 成功率 是4. 8 %。网球 比赛 中取矬不光要 保 1 住 自己的发球 局。关键还要 能破 掉对手的发球 竭 ,因此 . 大的破 发 强

( )研 究 对 象 。2 0 年澳 大 利 亚网 球公 开 赛冠 军 纳 达 尔 ( 1 09 7 场 ),2o ̄红 土大满贯 法网公 开赛冠军费德 勒 ( 场 ),20 年美 o9 7 09 国网球公开球 冠军德尔 ・ 波特 罗 ( 场 ), 0 9 7 2 0 温布 尔登网球公开 赛 冠军费德勒 ( 场 )共2 场 比赛 。 7 8 ( ) 2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 献资料8 篇以及o 美 9 国网球 公开 赛官 方网站 h p / w . o e . g n U / dx t l 9 t : wu pn r e S n e . m ;0 澳 t/ w s o/ i h 大利亚 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hp/ w . s a ao e . m e— U i e . t : w a t l n pn o / A /t x t / w ur i c n  ̄ d h l 9 t ;0法国 网球 公开赛官方网站ht/ w .l da o. m e— R m t :w wra gr so / F p/ on r c n /dx t ;0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 官方网站ht/ w .i l o . i e.ml 9 n h t : wwmb dn p/ w e o g e G /dx tl r / n B i e . m 。②对 比分析法 。 n h 对官方网站发布的技战术 指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 ,从众 多复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介绍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介绍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介绍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连夺四大满贯的壮举,完成职业生涯全满贯,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介绍,希望对你有用!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简介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Djokovic),1987年5月22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

2003年,德约科维奇转为职业球员,开始职业生涯。

20xx 年,世界排名升至第三。

2021年,首次获得澳网冠军。

2021年,获得澳网、温网和美网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一。

20XX年,勇夺法网冠军,并实现跨年连夺四大满贯的壮举,完成职业生涯全满贯。

20XX年12月22日,德约科维奇第5次获ITF年度冠军。

20XX年11月23日,德约科维奇战胜费德勒,第五次问鼎年终总决赛冠军。

20XX年1月31日,德约科维奇击败英国选手穆雷夺冠,这是德约科维奇第六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20XX年7月15日,20XX 年ESPY体育颁奖典礼于美国洛杉矶举行。

德约科维奇获最佳男网球运动员奖,这是德约科维奇第4次获奖。

20XX年6月6日,德约科维奇击败英国选手穆雷,生涯首夺法网冠军,就此集齐全部四大满贯冠军头衔,成就全满贯荣耀。

截至20XX年1月8日,德约科维奇已经赢得包括12个大满贯、30个大师系列赛和5个年终总决赛在内的67项ATP单打桂冠。

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早年经历德约科维奇出生在一个有体育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曾是前南斯拉夫的滑雪运动员。

这个家庭里一开始没有人打网球。

1991年,德约科维奇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家经营的披萨店外正在修建网球场,小德靠给工人送外卖得以进入球场打球,这成了改变小德人生方向的一笔,开始学习网球。

1993年,德约科维奇7岁的时候,南斯拉夫地区著名的网球教练杰莲娜·格里奇相中了这位天才,她认为德约科维奇身上隐约可以看到塞莱斯当年的潜力和野心。

运动员介绍

运动员介绍
籍: 日本 生日: 1990 年 9 月 25 日 主要战绩: 2004/2005 世界青年滑冰锦标赛冠军 2004/2005 世界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6/2007 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第二 2007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第二 2007/2008 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第二 2008 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第一 2008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第一 2008/2009 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第一 2009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团体赛女单第一 2010 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冠军 2010 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样滑冰女单亚军 2010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冠军 浅田真央原本是学习芭蕾舞,不过后来在 1995 年与姐姐浅田舞一起转而学习花式溜冰。在 2002 年 日本全国锦标赛中, 岁的浅田真央在自由滑第二个跳跃动作中成功完成后内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结环三周 12 再接后外点冰三周跳。不过根据 ISU 的规定,浅田真央未满 16 岁,所以无法成为日本参加 2006 年冬季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 3 位代表之一。2005 年获得大奖赛总决赛青年组冠军、中国杯第二名和巴黎站冠军以 及世青赛冠军,2006 年虽然因为未满 16 岁没有获得参加都灵冬奥会的资格,浅田真央但是她在同年摘得 了花滑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青赛亚军。在刚刚举行的 2009 年世界花滑团体赛短节目中,浅田真央创造 性地将阿克塞尔三周跳(既三周半跳,triple Axel jump,3A)这一高难跳跃放在其中,并且凭借高难度 和完美发挥赢得个人职业生涯短节目最高分 75.84(技术分 44.40,节目内容分 31.44),总成绩突破了 200 分大关。 ISU 世界女子花样滑冰最高排名: 1st 现 ISU 女单世界排名:2rd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第四名

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介绍

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介绍

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介绍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介绍,希望对你有用!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简介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

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

费德勒拥有ATP史上最长连续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237周,2004–2008年间),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18次冠军,10次亚军,四次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截至2015年11月23日世界排名第三。

费德勒不仅在网球领域取得成功,亦在慈善和商业领域活跃。

2017年1月29日,在澳网男单决赛战胜纳达尔,收获第五个澳网冠军、第18个大满贯冠军。

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早年经历罗杰·费德勒1981年8月8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罗伯特·费德勒(RobertFederer)是瑞士人,母亲琳娜(Lynette)是南非人,由于双亲的关系,他同时拥有瑞士与南非国籍。

3岁(1984年)时,跟随着父母亲到网球俱乐部,因而第一次接触到网球。

8岁(1989年)时,开始在家里附近的老男孩网球俱乐部(为红土球场)打球。

在求学期间,同时参加了网球和足球两项运动,两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好,但到了11、12岁时,不得不从中选择一样时,他选择了网球。

14岁(1995年)时,费德勒进入瑞士国家网球中心接受训练。

然而,为了能够更专心于网球,16岁(1997年)时,费德勒决定结束学校生涯。

1998年,登上了青少年排名世界第一。

在该年的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进入半决赛。

同年拿下了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青少年组的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冠军。

在同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中则进入决赛。

同年,在迈阿密的橙碗中,也是网球青少年时期的最后一场比赛,打败阿根廷的哥里亚拿下冠军,以青少年组年终世界排名第一结束球季。

网球四大满贯

网球四大满贯

Thanks!
网球四大满贯
09级体教四班120寝室 黄兢 尹衡 于运 伍梦威
简介
网球四大满贯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简称。历史上首位网球四 大满贯的得主是唐纳德布吉,他在1938年获得。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简称澳网 法国网球公开赛(France Open ),简称法网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Wimbledon Championships), 简称温网 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简称美网
费德勒捧得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奖杯
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是每年度第4项也是 最后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通 常在8月底至9月初举行,赛 事共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 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 男女混合双打五项,并且也 有青少年组的比赛。自 1978年开始赛事在纽约 USTA国家网球中心举行。目 前男、女单打的冠军都可获 得高达1百万美元以上的奖 金.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是网球四大满贯 赛事之一,简称“澳网”,是四大满贯赛 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通常于每年一月的 最后两个星期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 本举行。澳大利亚公开赛自1905年创办以 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不 过与另外三项四大满贯赛事相比,澳网还 是最年轻的。赛事目前由澳大利亚网球协 会(Tennis 6Australia)主办。澳大利亚 网球公开赛是由澳大利亚网球运动中心管 理的,每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四大公 开赛中最早开始的赛事,赛事安排在1-2 月份。
பைடு நூலகம்
男单冠军——纳达尔

网球四大满贯的历史

网球四大满贯的历史

网球四大满贯的历史现代网球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伯明翰。

在20世纪中,网球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并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

最受关注的网球比赛是每年举办的四项网球四大满贯赛事。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网球四大满贯的历史,欢迎大家阅读:网球四大满贯的历史【国际网球联合会】国际网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网联)筹建于1911年。

当时草地网球正在世界上迅速发展,一些设有网球协会的国家迫切需要一个国际机构负责协调和组织国际性比赛。

1913年3月1日,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了全体会议,正式宣告国际网球联合会成立。

最初的12个成员国是:澳大利亚(代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英国、荷兰、南非、俄国、瑞典、瑞士。

西班牙向大会提交了赞同信而未派代表出席。

至1990年初,在国际网联注册的已有156个网球协会。

其中有92个正式会员和64个非正式会员。

中国网协是在1980年被接纳为该组织的正式会员的。

国际网联总部设在伦敦。

国际网联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有关网球比赛的一切事务;制订与修改网球规则;为发展中国家的网球教练开设培训班;协调世界青年、成年和老年网球比赛。

例如每年都要组织100多次青年级比赛,还组织16岁以下的国际男、女青年团体赛,取名“世界青年杯赛”。

国际网联负责组织世界上的两大团体赛,即戴维斯杯赛(男子)和联合会杯赛(女子);负责指导四大公开赛,即温布尔登、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网球公开赛;负责奥林匹克网球比赛最后阶段的比赛等等。

国际网联的任何决议都是由管理委员会通过全体会议制定的。

管理委员会每两年改选一次,除执行主席和执行副主席外,其他委员均为名誉身份。

管理委员会成员中有四大公开赛所在国的代表;至少有一名来自亚洲、南非、巴拿马运河以北国家的代表和两名来自欧洲的代表组成。

1989年起,增加了一名来自非洲的代表。

高级官员包括执行副主席、常务委员和督导,以及负责男子网球、女子网球、财政、发展和管理部门的官员,这些部门均设在伦敦总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德斯(捷克斯洛伐 克) 吉梅诺(西班牙) 纳斯特塞(罗马尼亚) 比约·博格(瑞典) 比约·博格(瑞典) 潘纳塔(意大利) 维拉斯(阿根廷) 比约·博格(瑞典) 比约·博格(瑞典) 比约·博格(瑞典) 比约·博格(瑞典) 维兰德(瑞典) 诺阿(法国)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维兰德(瑞典)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维兰德(瑞典) 张德培(美国) 戈梅兹(厄瓜多尔) 库里埃(美国) 库里埃(美国) 布鲁格拉(西班牙) 布鲁格拉(西班牙) 穆斯特(奥地利) 卡费尔尼科夫(俄罗 斯) 库尔滕(巴西) 莫亚(西班牙) 阿加西(美国) 库尔滕(巴西) 库尔滕(巴西) 科斯塔(西班牙) 费雷罗(西班牙) 高迪奥(阿根廷) 纳达尔(西班牙) 纳达尔(西班牙) 纳达尔(西班牙)
3:0 阿瑟-阿什(美国) 3:0 罗斯维尔(澳大利亚) 3:0 罗斯维尔(澳大利亚) 3:0 纽康比(澳大利亚) 3:1 康纳斯(美国) 3:1 纽康比(澳大利亚) 3:1 艾摩德森(澳大利亚) 3:1 3:0
塔纳尔(美国) 古库拉提斯(美国) 维拉斯(阿根廷) 维拉斯(阿根廷) 蒂切尔(美国) 科里克(南非) 科里克(南非) 维兰德(瑞典) 维兰德(瑞典) 埃德博格(瑞典) 未举办 埃德博格(瑞典) 维兰德(瑞典)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贝克尔(德国) 库里埃(美国) 库里埃(美国) 桑普拉斯(美国) 阿加西(美国) 贝克尔(德国) 桑普拉斯(美国)
3:1 3:0 3: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953, 1955, 197
1960, 1962, 196
瓦林卡(瑞士) 阿瑟-阿什(美国) 艾摩德森(澳大利亚) 塔纳尔(美国) 古库拉提斯(美国) 蒂切尔(美国) 科达(捷克) 卡费尔尼科夫(俄罗斯) 约翰森(瑞典) 纳达尔(西班牙) Rafael Nadal
15 埃默森(澳大利亚) Roy Emerson 16 克劳福德(澳大利亚) Jack Crawford 17 安德森(澳大利亚) James Anderson 18 奎斯特 (澳大利亚)Adrian Quist 19 威尔丁(新西兰)Anthony Wilding 20 伍德(澳大利亚)Pat O'Hara Wood 21 罗尼-希斯(澳大利亚)Rodney Heath 22 布罗姆维奇 (澳大利亚)John Bromwich 23 塞德曼 (澳大利亚)Frank Sedgman 24 库珀 (澳大利亚)Ashley Cooper 历届澳网男单冠军统计 排 国家 开放时代 总计 名 18 美国 1 13 50 澳大利亚 2 6 6 瑞典 3 6 5 瑞士 4 5 4 塞尔维亚 5 4 2 阿根廷 6 2 2 捷克斯洛伐克 7 2 2 德国 8 2 2 俄罗斯 9 2 2 南非 10 2 1 捷克 11 1 1 西班牙 12 1
3:1 3:1 3:0 3:2 3:0 3:1 3:0 3:0 3:1 3:0 3:2 3:1 3:0 3:2 3:1 3:0 3:1 3:0 3:2 3:1 3:2 3:0 3:2 3:1 3:0 3:1 3:0 3:0 3:2 3:2 3:1 3:1 3:0 3:2 3:1 3:1 3:1
纳斯塔塞(罗马尼亚) 普罗伊斯(法国) 皮利奇(南斯拉夫) 欧兰提斯(西班牙) 维拉斯(阿根廷) 索罗门(美国) 戈特弗莱德(美国) 维拉斯(阿根廷) 佩斯(巴拉圭) 古库拉提斯(美国) 伦德尔(捷克) 维拉斯(阿根廷) 维兰德(瑞典) 马克安诺(美国) 伦德尔(捷克) 珀恩佛斯(瑞典) 维兰德(瑞典) 李康特(法国) 艾德伯格(瑞典) 阿加西(美国) 阿加西(美国) 科达(捷克) 库里埃(美国) 贝拉萨特吉(西班牙) 张德培(美国) 史蒂希(德国) 布鲁格拉(西班牙) 克雷切亚(西班牙) 梅德维捷夫(乌克兰) 诺曼(瑞典) 克雷特加(西班牙) 费雷罗(西班牙) 沃尔科克(荷兰) 科里亚(阿根廷) 普尔塔(阿根廷) 费德勒(瑞士) 费德勒(瑞士)
1922, 1924, 192 1906, 1909 1920, 1923 1905, 1910 1939, 1946 1949, 1950 1957, 1958
1936, 1940, 194
三、历届法网男单冠亚军
时间 1968 1969 1970 冠军 罗斯维尔(澳大利亚) 拉沃尔(澳大利亚) 科德斯(捷克斯洛伐 克) 比 分 亚军 拉沃尔(澳大利亚) 罗斯维尔(澳大利亚) 弗兰奴洛维奇(南斯拉 夫) 比分 6–3, 6–1, 2–6, 6–2 6–4, 6–3, 6–4 6–2, 6–4, 6–0
Last title 2003 1976 2002 2014 2013 1979 1990 1996 2005 1982 1998 2009
2014 1970 1976 1977 (1) 1961, 1963, 196
1931, 1932, 193

4 4 4 3 2 2 2 2 2 2 2 2 2 1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2
4 4 4 3 4 2 2 2 2 2 2 2 2 3
1995, 2000, 200
2004, 2006, 200
2008, 2011, 201
1983, 1984, 198 1973, 1975 1978, 1979 1981, 1982 1985, 1987 1989, 1990 1991, 1996 1992, 1993 1994,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科达(捷克) 卡费尔尼科夫(俄罗 斯) 阿加西(美国) 阿加西(美国) 约翰森(瑞典) 阿加西(美国) 费德勒(瑞士) 萨芬(俄罗斯) 费德勒(瑞士) 费德勒(瑞士) 德约科维奇(塞尔维 亚) 纳达尔(西班牙) 费德勒(瑞士) 德约科维奇(塞尔维 亚) 德约科维奇(塞尔维 亚) 德约科维奇(塞尔维 亚) 瓦林卡(瑞士)
一、历届澳网男单冠亚军
时间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 1977 (2)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冠军 拉沃尔(澳大利亚) 比 分 亚军 吉米诺(西班牙) 克雷利(澳大利亚) 阿瑟-阿什(美国) 安德森(澳大利亚) 帕鲁恩(新西兰) 邓特(澳大利亚) 康诺斯(美国) 纽考比(澳大利亚) 维拉斯(阿根廷) 罗伊德(英国) 马克斯(澳大利亚) 萨德里(美国) 比分 6–3, 6–4, 7–5 6–4, 9–7, 6–2 6–1, 7–5, 6–3 7–6(7–2), 6–3, 7–5 6–3, 6–7, 7–5, 6–1 7–6(9–7), 6–4, 4–6, 6–3 7–5, 3–6, 6–4, 7–6(9–7) 6–7, 6–3, 7–6, 6–1 6–3, 6–3, 6–3 6–3, 7–6, 5–7, 3–6, 6–2 6–4, 6–4, 3–6, 6–3 7–6(7–4), 6–3, 6–2 6–2, 7–6(7–1), 6–7(1–7), 6–4 6–3, 6–3, 6–2 6–1, 6–4, 6–4 6–7(5–7), 6–4, 7–6(7–3), 6–2 6–4, 6–3, 6–3 — 6–3, 6–4, 3–6, 5–7, 6–3 6–3, 6–7(3–7), 3–6, 6–1, 8–6 6–2, 6–2, 6–2 4–6, 7–6(7–3), 5–2 retired[k] 1–6, 6–4, 6–4, 6–4 6–3, 3–6, 6–4, 6–2 6–2, 6–1, 2–6, 7–5 7–6(7–4), 6–4, 6–4 4–6, 6–1, 7–6(8–6), 6–4 6–2, 6–4, 2–6, 6–2 6–2, 6–3, 6–3
3:2 3:1 3:0 3:0 3:2 3:0 3:0 3:2 3:0 3:2 3:2 3:0 3:0 3:1 3:1 3:1 3:0 3:1 3:1 3:0
沃尔维克(澳大利亚) 7–5, 7–6(7–4), 6–3 丹顿(美国) 丹顿(美国)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卡伦(南非) 维兰德(瑞典) — 卡什(澳大利亚) 卡什(澳大利亚) 米歇尔(捷克斯洛伐 克) 埃德博格(瑞典)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 克) 埃德博格(瑞典) 埃德博格(瑞典) 托德-马丁(美国) 桑普拉斯(美国) 张德培(美国) 莫亚(西班牙)
3:0 3:1 3:1 3:0 3:1 3:0 3:0 3:1 3:1 3:1 3:1 3:2 3:0 3:0 3:2 3:1 3:1
里奥斯(智利) 恩奎斯特(瑞典) 卡费尔尼科夫(俄罗 斯) 克莱门特 (法国) 萨芬(俄罗斯) 舒特勒(德国) 萨芬(俄罗斯) 休伊特(澳大利亚) 巴格达蒂斯(塞浦路 斯) 冈萨雷斯(智利) 特松加(法国) 费德勒(瑞士) 穆雷(英国) 穆雷(英国) 纳达尔(西班牙) 穆雷(英国) 纳达尔(西班牙)
8–6, 6–2, 2–6, 7–5 4–6, 6–3, 6–1, 6–1 6–3, 6–3, 6–0 2–6, 6–7(1–7)[g], 6–0, 6–1, 6–1 6–2, 6–3, 6–4 6–1, 6–4, 4–6, 7–6(7–3) 6–0, 6–3, 6–0 6–1, 6–1, 6–3 6–3, 6–1, 6–7(6–8), 6–4 6–4, 6–1, 6–2 6–1, 4–6, 6–2, 3–6, 6–1 1–6, 7–6(8–6), 6–0, 6–4 6–2, 7–5, 7–6(7–3) 3–6, 2–6, 6–4, 7–5, 7–5 3–6, 6–4, 6–2, 6–2 6–3, 6–2, 6–4 7–5, 6–2, 3–6, 7–6(7–3) 7–5, 6–2, 6–1 6–1, 3–6, 4–6, 6–4, 6–2 6–3, 2–6, 6–4, 6–4 3–6, 6–4, 2–6, 6–1, 6–4 7–5, 6–2, 6–1 6–4, 2–6, 6–2, 3–6, 6–3 6–3, 7–5, 2–6, 6–1 7–5, 6–2, 6–4 7–6(7–4), 7–5, 7–6(7–4) 6–3, 6–4, 6–2 6–3, 7–5, 6–3 1–6, 2–6, 6–4, 6–3, 6–4 6–2, 6–3, 2–6, 7–6(8–6) 6–7(3–7), 7–5, 6–2, 6–0 6–1, 6–0, 4–6, 6–3 6–1, 6–3, 6–2 0–6, 3–6, 6–4, 6–1, 8–6 6–7(6–8), 6–3, 6–1, 7–5 1–6, 6–1, 6–4, 7–6(7–4) 6–3, 4–6, 6–3,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