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的横断面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症状的影响因素

第 44 卷第 11 期 2023 年 11 月安徽医学Anhui Medical Journa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症状的影响因素李健 杜小红 刘萍 方燕 张家庆[摘 要] 目的 探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 )症状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HFpEF 症状的45例患者作为HFpEF 组,同时选择同期无心衰症状的45例患者作为非HFpEF 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心脏超声指标、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及透析前血压的差异性,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MHD 患者发生HFpEF 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下面积(AUC )评价NT-proBNP 对MHD 患者发生HFpEF 症状的预测效能。
结果 对NT-proBNP 经自然对数转换为Ln NT-proBNP 后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HFpEF 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比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 )水平、Ln NT-proBNP 水平、左心房内径及体质量增长率均高于非HFpEF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药物使用率低于非HFpEF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二元logisitc 回归分析显示Ln NT-proBNP 与体质量增长率是MHD 患者发生HFpEF 症状独立危险因素(P <0.05),而使用ARB 药物是独立保护性因素(P <0.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 预测总体MHD 患者发生HFpEF 症状的AUC 为0.776(95%CI : 0.678~0.873),最佳截断值为2 326.5 pg/mL ,灵敏度84.4%,特异度64.4%。
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观察

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观察引言25羟基维生素D,是指人体内由肝脏和肾脏合成的主要维生素D 代谢物质,是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物质。
最近的研究表明,25羟基维生素D还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抵抗病原体侵袭和维持免疫稳态方面。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反复发作。
有研究表明,25羟基维生素D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一定联系。
缺乏维生素D的人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维生素D的补充可能有助于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探索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可能关联性。
过去的研究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免疫系统的状态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来揭示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探讨25羟基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25羟基维生素D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25羟基维生素D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最终为临床实践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2000字】2. 正文2.1 25羟基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25羟基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机体内通过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入得到。
它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认为是免疫调节剂。
最近的研究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25羟基维生素D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可以调节炎症反应,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横断面调查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横断面调查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01. 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在中年体检人群中的横断面调查02. 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影响的横断面调查研究03. 北京市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视网膜血管直径的横断面调查04. 某院三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05.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的评估:2016年来自医院横断面调查06. 上海市6~15岁学生屈光状态的横断面调查07. 安徽地区多中心住院病人肠外营养使用状况横断面调查研究08. 武汉地区2010-2014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研究09. IL10RA基因突变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患儿肠道菌群特征横断面调查10. 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感知歧视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11. 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状况横断面调查12. 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3. 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高血压治疗情况横断面调查14. 某市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的横断面调查15. 上海市某区公立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研究16. 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17.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多中心横断面调查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慢性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横断面调查19.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分析20.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横断面调查及数据挖掘研究21. 2014年贵州省遵义地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22. 北京市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程度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3. 2013~2015年安徽省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情况的横断面调查24. 中国三甲医院湿疹患者瘙痒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横断面调查25. 重叠综合征与肺血栓栓塞症发病率的横断面调查26.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基于北京高校横断面调查27. 云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2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9. 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的横断面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30. 中医药研究人员对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报告规范认识现状的横断面调查31.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报告32. 基于蒙特勒标准诊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33. 182例胃肠管置入情况横断面调查结果与分析34. 哈尔滨市649名孕妇饮酒情况的横断面调查35. 1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治疗意愿的横断面调查36. 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横断面调查研究37. 2147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分析3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横断面调查39. 单中心1000例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横断面调查40. 初次产检孕妇对HBV感染和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横断面调查41. 斑秃患者生活方式的横断面调查42. 护理分级模式对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合格率的影响的横断面调查分析43.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一项横断面调查44. 广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的横断面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45. 汕头地区城乡中小学生立体视状况的横断面调查46. 2016年武汉市33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47. 利用横断面调查提升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研究48. 赣州地区基层医院维持性血透血管通路现状横断面调查49.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症监护室中,物理治疗师给插管通气的患者吸痰时采用的方法和辅助措施:一项横断面调查50.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治疗用药特点的横断面调查51.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科应用状况的横断面调查52. 167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53.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54.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帕金森病患者对诊断流程不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55. 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横断面调查分析56. 重庆地区医学与非医学生器官捐献认知的横断面调查57. 水痘应急接种对上海市闵行区水痘爆发疫情控制效果的横断面调查分析58. 儿童饮食行为习惯与肥胖关系的横断面调查——基于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儿童健康的队列研究59. 全科医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源:一项横断面调查60. 湘西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及静态生活方式研究——基于大样本横断面调查61. 助力生态文明推进健康中国62. 中国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现状及认知度的横断面调查63.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分析64. 环保部发布《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和《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65. 抗洪期间某部官兵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横断面调查66. 贵阳市多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现状横断面调查67. 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68.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人员HCV感染现状横断面调查69. 河北某村HCV感染横断面调查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70. 中国西部某二级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中常见非PCV13血清型菌株的横断面调查71.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儿童胃镜检查适应证及其与胃显著病变的相关性分析72. 不同类型中医体质身体质量指数(BMI)、肺活量(VC)横断面调查73. 环境与健康标准正式纳入国家环保标准体系74. 2017年2月我国东部四省份家禽H7N9流感横断面调查75. 横断面调查的论文报告规范76. 汕头地区城乡中小学生双眼水平融合力的横断面调查77. 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调查及随访研究78. 广西地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横断面调查79. 2015年云南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80. 产后1月内乳母及婴儿益生菌制品使用情况的横断面调查81. 3984例男性新兵PDQ-4人格障碍问卷的横断面调查82. 医院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83. 中国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的Meta分析84.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功能减退关系的横断面调查85. 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86. 人群横断面调查应用型本体的构建及生物医学本体存储与应用平台的建设87. 信阳地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况的横断面调查88. 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现状的单中心横断面调查89. 阿德福韦酯治疗两年以上低血磷发生情况的横断面调查90. 慢性肾脏病3~5D期贫血状况的单中心横断面调查9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家医院横断面调查分析92. 住院患者490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93. 心房颤动的中医临床证候学横断面调查研究94. 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横断面调查95. 某三甲中医院近2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对比研究96.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97. 某中医院2016年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98. 陕西省某县规模场奶牛结核病阳性率横断面调查99. 痛风证候及体质横断面调查研究100. 孕前男性和夫妻双方共同补充叶酸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横断面调查样本量

横断面调查样本量篇一:样本量计算1.估计样本量的决定因素1.1 资料性质计量资料如果设计均衡,误差控制得好,样本可以小于30例; 计数资料即使误差控制严格,设计均衡, 样本需要大一些,需要30-100例。
1.2 研究事件的发生率研究事件预期结局出现的结局(疾病或死亡),疾病发生率越高,所需的样本量越小,反之就要越大。
1.3 研究因素的有效率有效率越高,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数值差异越大,样本量就可以越小,小样本就可以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反之就要越大。
1.4 显著性水平即假设检验第一类(α)错误出现的概率。
为假阳性错误出现的概率。
α越小,所需的样本量越大,反之就要越小。
α水平由研究者具情决定,通常α取0.05或0.01。
1.5 检验效能1检验效能又称把握度,为1,β,即假设检验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为假阴性错误出现的概率。
即在特定的α水准下,若总体参数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别,此时该次实验能发现此差别的概率。
检验效能即避免假阴性的能力,β越小,检验效能越高,所需的样本量越大,反之就要越小。
β水平由研究者具情决定,通常取β为0.2,0.1或0.05。
即1,β=0.8,0.1或0.95,也就是说把握度为80%,90%或95%。
1.6 容许的误差(δ)如果调查均数时,则先确定样本的均数( )和总体均数(m)之间最大的误差为多少。
容许误差越小,需要样本量越大。
一般取总体均数(1,α)可信限的一半。
1.7 总体标准差(s)一般因未知而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
1.8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采用统计学检验时,当研究结果高于和低于效应指标的界限均有意义时,应该选择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就大; 当研究结果仅高于或低于效应指标的界限有意义时,应该选择单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就小。
当进行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时,其α或β的Ua 界值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表即可得到。
2.样本量的估算由于对变量或资料采用的检验方法不同,具体设计方案的2样本量计算方法各异,只有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进行预实验确定估计样本量决定因素的参数,便可进行估算。
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管理

中国
美国
• 中国一项纳入47204例CKD患者的大型横断 面调查发现,中国CKD患病率为10.8%,据 此估计,中国成人人群中有1.2亿CKD患者1
• 美国一项大型横断面研究纳入12077例 CKD患者的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报告进行 分析,发现美国CKD患病率为14%,据此 估计美国有3140万CKD患者2
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管理
目录
1
中国透析患者贫血现状及危害
2
国内外指南对CKD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推荐
3
合理治疗达标获益
目录
1
中国透析患者贫血现状及危害
2
国内外指南对CKD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推荐
3
合理治疗达标获益
中国与美国CKD患病率相近且均较高
(%)16 12 8 4 0
CKD患病率 14
10.8
LVEF(%) LVMI(g/m2 )
* vs ≥11.0 g/dL, p<0.05
70%
* *
60%
50% 59.6%
62.1%
66.9%
40% ≤8.9 g/dL 9.0-9.9 g/dL ≥11.0 g/dL
* vs ≥11.0 g/dL, p<0.05 160
*
140
*
120 143.3
100
非透析患者与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 P<0.001
1(2%0 ) 100
98.24
80 52.05
60
40
20
0 非透析患者
透析患者
HD组和PD组贫血患病率
12(0 %)
100
100
P<0.05
89.36
80
60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DAMTS-13变化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关系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 ADAMTS-13 变化 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关系
孔祥静 肖达平 徐静琳 韩颖敏
关键词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是治疗尿毒症常用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行 MHD 患者常用的血 管通路,但 AVF 血栓形成是影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正常进行、AVF 失功的主要原因[1-2]。 AVF 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其中凝 血系统异常、炎症反应有主要促进作用[3]。研究发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ADAMTS-13)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微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通过检测尿 毒症 MHD 患者血浆 ADAMTS-13 水平,旨在分析其 与 AVF 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表 3 Logistic 回归分析尿毒症 MHD 患者发生 AVF 血栓的 影响因素
指标
B SE W ald P OR 95%CI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073 0.105 0.487 0.485 1.076 0.876~1.322
ADAMTS-13
-0.397 0.101 15.489 约0.001 0.672 0.551~0.819
病者;(3)合并视听功能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 据。以均数依标准差(x依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
神疾病、语言交流障碍者;(4)既往有肾移植、腹膜透 数据,组间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数据用
析、HD 史者。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PTH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PTH研究进展
史亚男;李忠心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净化》
【年(卷),期】2018(017)005
【摘要】低转运性骨病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骨病类型之一,其重要特征为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低下.PTH相对不足、活性维生素D的过度应用及甲状旁腺切除术等医源性因素、高龄、糖尿病、酸中毒等多种因素均为低转运性骨病可能的病因.研究显示,PTH水平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有关.VDR具有四个多态性位点,其中BsmI位点多态性与血液透析患者PTH水平相关,“B”等位基因可能为血液透析患者血PTH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总页数】4页(P313-316)
【作者】史亚男;李忠心
【作者单位】10110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10110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5
【相关文献】
1.维生素D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吴慧;张春伟;王永清;李燕林
2.维生素D受体Bsm I基因多态性及VDR mRNA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J], 罗雄燕;唐中;赵岩;曾小峰;袁国华;武丽君;陈龙;杨明辉;刘宁涛;库尔班江;谢传美;廖涛;史冉庚
3.维生素D受体及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J], 马晓莉;杨云振;汪静;王燕;郑冬菊
4.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李明;李宁宁
5.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J], 薛芳; 盛波; 朱雪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关联研究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关联研究引言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视的发病原因复杂,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外,营养也被认为与近视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维生素D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不仅参与钙和磷的代谢调节,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近期的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
然而,目前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关联,以期为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视的发病原因复杂,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外,营养也被认为与近视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维生素D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不仅参与钙和磷的代谢调节,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近期的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
然而,目前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关联,以期为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之间的关联。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近视风险存在关系,但具体的关联机制尚未明确。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近视患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可能的生理学和分子机制。
另外,我们还将考虑其他潜在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近视的相关性。
最终,我们期望研究结果能够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 D 的横断面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王萍 1 ,刘平2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25 羟
维生素D3(25(OH)D3) 分布情况,分析血清25(OH)D3 水平与多种指标的相关
性。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统一检测88 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空腹血清
25(OH)D3 水平(患者检测前停用钙剂或活性维生素 D 制剂2 周)以评估维生素D
储备及分布情况,根据血清25(OH)D3 水平分为正常、不足、缺乏 3 组。
对
血清25(OH)D3 水平与患者年龄、透析时间、矿物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全段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的相关性进行多元
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88 例患者血清25(OH)D3 水平为(20.14 ± 15.78) μ
g/L 。
25(OH)D3 正常16 例(18%) ,不足31 例(35%) ,缺乏41 例(47%) 。
多元逐步回
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 与透析时间、年龄、PTH 具有相关性(分β别为
0.522 ,-0.340 ,-0.218 ,P分别为<0.01 ,0.01 ,0.05) 。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
析特别是透析时间较短的患者维生 D 缺乏及不足较高,应加强维生素 D 的补充
及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以提高其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认识。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3(022)003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血液透析;维生素D;横断面;相关性
25 羟维生素D3(25(OH)D3) 是维生素 D 的活性代谢产物,轻至中度的维生素 D 缺
乏与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力衰竭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 ]。
对于维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25(OH)D3 不足及缺乏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通过检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