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期刊国际化特征的研究
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启示和借鉴

50—2013年期间收录的44 483 425篇文档中,Reed-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Taylor & Francis 和Sage出版的学术论文数量占到总量的50%以上。
[7]虽然国际化的商业出版巨头在很多科学领域形成了垄断,但在一些特定学科领域由于一些专业化的协会或学会出版平台的存在,如化学领域的美国化学学会(ACS)和物理学科的美国物理协会(APS),这一趋势有些改善。
另外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学术论文的英文化。
根据SCIE截至2023年11月20日的期刊目录统计,目前的89.0%(8435/9481)的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为英文语言,多语言混用的期刊占总数的8.0%(757/9481),而其他单一语言出版的期刊占比都很低,出版语言为中文的期刊仅有16本。
1.2 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国际学术期刊近些年的另一个新趋势是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OA)兴起,OA中的代表有HighWire、PLoS(开创者)、arXiv(bioRxiv,Soc ArXiv,engrXiv,chemrXiv)等。
开放存取这一概念起始于2002年,近些年逐渐成为很多新期刊的商业运行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在互联网时代自由传播科研成果,促进科学信息的无障碍交流。
开放存取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模式,最基本的两种是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和绿色开放获取(green open access)。
期刊的金色开放一般指的是作者将研究成果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HighWire是期刊的金色开放模式的最早探索者,而PLoS系列期刊将这种开放精神最大地规模化。
绿色开放存取是指将研究论文存放在开放存取库中,这可以是一个机构自己的文档存储库或也可以是一个学科专业的文档存储库,如arXiv。
在这种模式的巨大冲击下,其他众多的国际商业化出版平台也不得不将自己旗下的很多期刊开放存取化,以争取优秀学术论文资源。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之浅见

科技期刊的新特点

21世纪科学期刊的主流。随着社会通 讯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计算机网络终 端的发展与普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
增出英文版。 七、新刊增长速度仍在进一步加
快 90年代以来 ,科技新刊的增长速
度尚在进一步加快。据美国鲍克国际 期刊数据库对 1990年期刊动态变化 分析资料表明 ,该年度内出现的科技 期刊 254种 ,而只停刊 23种 ,增长率 高于 20% 的大小类目共有 39个。某 些领域 ,新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 长着 ,如自 1911年开始的超导研究 , 直至 1987年本领域的专门刊物还未 问世 , 90年代以来则相继创刊了《超 导体科学与技术》、《超导电性评论》等 近 20余种的超导期刊。学术期刊增长 速度加快 ,表明世界科学研究规模和 领域正在扩大 ,成果产出量在进一步 上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志》即为英国物理协会与材料研究学 光》等刊则在保留中文版的基础上另
一、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会合作出版。
近年 各国为 使期刊 出版物 规范
四、出版电子期刊已成为一种时
化、标准化 ,实现一次文献编辑与二次 尚
文献加工一体化 ,做了大量工作。绝
长期以来 ,电子期刊一直是指二
大多数国家 都参加了 ISSN 系统 ,对 次 文献检 索期 刊的 电子 版 , 90 年代
其所出期刊 采用了 ISSN 号 , 越来越 初 ,美国科学促进会和俄亥俄联机计
多的科技期刊在发表论文的同时就给 算机图书馆中心制定了一个共同开发
出了关键词、分类号和论文摘要 ,用非 一次文献联机杂志的规划 ,并开发了
英文撰写发表的论文 ,还要编写英文 世界上第一分联机杂志—— 《最新临
文摘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也趋向一致。 床实践联机杂志》。该刊物的一切工
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探讨二

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探讨二乔玉兰【摘要】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公开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每一个办刊人义不容辞的义务,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期刊的质量控制、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期刊选题策划、加大期刊约稿力度、重视期刊发行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和同行共同研讨如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期望能对同行的工作提供借鉴。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s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spre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which also ar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platform that scientific researchers published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 To raise the general level of sci-tech periodical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s incumbent for every person to run the journal. The author,according to his own working practice,dis-cusse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journals,the roles of the experts,journa ls’selected topic planning,the intensity of journal manuscripts,and journal distribution,etc. ,expect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s work.【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635-638)【关键词】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办刊质量【作者】乔玉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1在21世纪,各种新理论和新知识层出不穷,旧的办刊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对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为 数 不 少 的 编 辑 部 人 员结 构 存 在 不 合 理 现 象 , 有 的 编 辑 部 成 了收 容 站 , 些 单 位 里 难 于 安 排 工 作 的人 推 给 了编 辑 部 , 致 一 导 占相 当 比例 的 编 辑 的学 历 、业 水 平 、 语 水 平 达 不 到 编 辑 岗 专 外 位 的要 求 ,而 条 件 稍 好 的年 轻 人 由于 种 种 原 因 又 不 愿 意 从 事 编 辑 工 作 。 由此 形 成 了编 辑 出 版 队 伍 整 体 质 量 不 高 、 数量 不 足
1 学术水 平 翻约 我 目科技 期刊 走 向目 际化
科 技 期 刊 国 际 化 的 表 现 形 式 为 内 容 国 际 化 和 形 式 国 际 化 。形 式 国 际 化 包 括 编 委 国 际化 、 稿 国际 化 、 营 国 际 化 等 , 审 经 我 国改革开放近 3 0年 , 形 式 上 做 到 上 述 几 方 面 应 当说 条件 在 已基 本 具 备 。 而 运作 管理 和 论 文 国 际 化 是 科 技 期刊 国 际 化 的 核 心 内容 , 一 个 综 合 性 问 题 , 仅 是 对 上 述 几 方面 国 际 化 水 是 不 准 的检 验 ,而 且 受 该 领 域 学 术 水 平 是 否 达 到 了 国 际 一 流 水 平
【 一 关| 一 }
期刊 出版 国际化
科 技期刊 向国 际化发展是 推动 国民经济 建设 的需要 , 是 科 技 进 步 和 学 术 交 流 的 需 要 ,也 是 我 国 出版 界 要 尽 快 融 入 世 界 出版 大 家庭 的 需 要。经 过 多 年 来 的不 懈 努 力 , 国 已经 拥 有 我 了一 批在 国 际 上 有 影 响 或 者 比较 有 影 响 的科 技 期 刊 , 这将 对 我 们 自 己 的期 刊 尽 快 走 上 国 际 化 轨 道 起 到 良 好 的 示 范 和 催 化 作 用 。从 我 国 目前 的形 势 看 , 论 是 出 版 界 业 内人 士 , 是 出 无 还 版 部 门 的 管 理 层 ,均 一 致 支 持 现 有 的科 技 期 刊 启 动 及 加 快 国 际化 步 伐 , 系 列 鼓 励 机 制 和 优 惠 政 策 已经 或 即将 出 台 。这 对 一
当代科技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及动因研究

摘要当代科技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及动因研究作者简介:张延茜,性别,女,1984年4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周世祥副教授,2009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经济和技术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科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逆转的重要趋势。
科技全球化是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和强度加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中指出,“科技全球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地区)科技共同协调与融合的发展过程,表现为科技问题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全球化、科技体制的全球化以及科技影响的全球化,即科技活动的主题、领域和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科技活动成果实现全球共享,以及科技活动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科技全球化历史演变的分析,科技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发展阶段。
20世纪最后三十年新技术革命迎来了科技全球化的深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技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当代科技人才的全球性流动,包含流动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流动方向不再单一和流动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当代科技活动的全球性组织,主要有四种主要组织形式,即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发展,国际技术联盟的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日益增强,国际大科学项目的合作。
三是当代科技成果的全球性扩散,体现在科技成果扩散形式的多样化,科技成果扩散数量和速度的不断增加,科技成果扩散中存在的壁垒问题。
因此,科技人才的跨国界流动加快、全球性的科技研发活动增加、科技成果的全球性扩散加强,即当代科技活动已不局限于一国之内,科技人才与资源、研究对象和项目、科技政策、研究成果、科研制度安排、甚至科技影响和作用都带上了国际性的色彩,具有全球的影响力。
当代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主要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在各国通过对本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来推动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而全球问题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必须共同参与,加强了全球性的科技合作,促进了科技全球化的深化,而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呈现出综合化、一体化等新特点,其内在要求也是科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实证研究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实证研究作者:杨俊丽来源:《图书馆界》 2012年第6期杨俊丽(郑州大学图学馆,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期刊势必在国际化道路中求生存、谋发展。
该文选取了国内研究期刊国际化的文献,以文献类型、年代、来源期刊、作者、机构及高频关键词等指标对目前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的诸多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探讨如何加快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并在国际化视野中发现我国期刊的改革发展路径。
[关键词]期刊国际化;科技期刊;编辑学报[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14-041引言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传播工具和展示科学进步的重要窗口,是衡量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期刊若想跻身于世界期刊强者之列,势必要融入国际全球化行列,在国际化道路中求生存、谋发展,这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共识。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一直是我国期刊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研究课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期刊界首次提出国际化的概念,目前期刊编辑部已纷纷将期刊国际化作为近期或中期的发展目标。
但是什么是期刊的国际化?期刊的国际化有什么特征?当前我国期刊的现状要达到国际化还有什么差距?这都是我国期刊工作者和期刊管理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研究人员对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很多探讨,目前的研究观点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国际化的内涵;二是国际化的指标;三是国际化的策略。
关于国际化的内涵,高宏[1]、余党会[2]、李丽[3]等人已对此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曹明[4]对期刊的国际化指标进行了研究;赵基明[5]阐述了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保障措施为论文水平国际化、稿件来源国际化、发行市场国际化、编样出版效率国际化、论文投审网络化。
本文试图以国内关于期刊国际化的文献作为研究视角,探讨目前我国期刊国际化的总体现状,以期找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领先期刊的差距,并根据我国国情,探讨如何加快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最终在国际化视野中发现我国期刊的改革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企业国际化研究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
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源动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减少成本,增加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企业国际化则能够拓展企业的市场,开拓更多的商机,实现跨国经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因此,科技创新和企业国际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企业国际化研究,就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在其科技创新基础上实现国际化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其国际化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科技创新对企业国际化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对企业国际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安全的产品,并降低成本。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海外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更广泛的用户信赖和支持。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支撑。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需要面对诸多的挑战,如文化差异、法规不同等问题,而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比如,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可靠、更安全、更环保等特性得到了海外市场的广泛认可,而这些并不能轻易地被模仿。
同时,通过医疗、通信、金融等行业的科技创新,各国之间的信息沟通已经趋向高速、高效、高清晰模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可以借此拓展海外市场。
另外,科技创新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品牌形象对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还可以让企业在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更有个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科技创新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然而,科技创新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企业国际化来说,如果科技创新不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期刊 , 首先其所 刊登 的文献必须具备国际高质量
的科学信息 , 其信息能与国际前沿同步 , 并能有效说 明国际上 的最新 动态 以及科 技成 果 。国际化 范 围内
的稿源征 收是 实现科 技期 刊 国际化 的基础 。
2 . 作者国际化。作为国际化 的科技期刊, 其作 者不应当局限于国内, 而是应 当遍及全球 各个 国家 的优秀科技文献作者。作者的国际化是衡量科技期 刊国际化 水准 的重 要 指 标 。通 常 来说 , 国 际化 的作 者 在进行 投稿 之时 , 其 通 常 会相 应 的选择 与其 论 文
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纸质出版物作为传统的期刊 发行形式 , 普及性较强 , 其符合 多数人 的阅读 习惯 , 具有悠久的历史 ; 电子出版物具有 占用体积小 , 同时 检索 功能 较 强 的特 点 J , 但其 不能直接进行阅读 , 且受场所 以及时间的限制 ; 网络版期刊作为信息科 技发展的产物 , 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以及其独特的 竞争优势, 并能快速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 不受 传统媒体的限制 , 实现科技期刊 的动态传播。实施
Vo 1 . 2 9
To r a l No . 3 2 6
关于科技期刊 国际化特征的研究
王 静
( 《 电力系统 自 动化》 杂志社编辑部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3 )
摘要 : 随着全球 经济体制一体化步伐的加 快 , 国际化 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发展 所 面, l 盘的必然趋 势。科技期刊在 实施 国际化 的进程 中仍 旧存在 多方面因素 的制 约, 因此 , 本文将主要进 行分 析科技 期刊在其 国际化发展 过程 中所呈现 出的特征 , 以及 实
1 2 3
际编排 为标 准 , 其 不 仅 有利 于 期 刊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的
进 期 刊在 国际 的交 流 与传 播 。其 次 , 随着 时代 的 发 展, 科 技 的进 步 , 多介 质 已经成 为科 技期 刊发展 的重 要途 径之一 , 不 同的介质 具有不 同的特点 , 其 间更 能
水 平较 为一致 的期 刊 进行 发 展 , 因此 科 技期 刊 的国
、
( 一) 科技 期 刊 国际化 的 内涵
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目标 , 必须把握科技期 刊国际化的本质。从广义上来说 , 科技期刊 国际化 主要是说其期 刊的学术层次 已经达到 国际先 进水 平, 并于国际较为前沿 的科技期刊形成有效 的信息 交流 , 并 在交 流 的过 程 中不 断提 升 自身 的期 刊 质 量
即稿源以及科技信息国际化 、 作者 国际化 、 专家审稿 国际化 、 文字用语 国际化 、 编排 国际标准化、 读者 国
际化 。
( -) 科技 期 刊 国际化 的特征 由于 科 技 期 刊 的 国 际 化 具 有 多 方 面 的 内 容 展
现, 因此其所呈现出的特征也是多方面的。具体描
竞 争 的加剧是 国际化 市 场 的 主要 发 展 特征 , 而期 刊 的质量 以及水 平是其 对外 竞争 的核 心竞争 力 ; 因此 , 科 技期 刊在 国际化 发 展 过程 中 , 国际化 的 专 家审 稿 更 能有 效地提 升期 刊 的国际化 水准 。 4 . 文字用 语 国 际化 。作 为 国际 化 的科 技 期 刊 , 其 应 当采用 国际化 的文字 用语 。我 国科技 期 刊对 于 国 内市 场而 言 , 其 发行文 字必 然采用 中文 ; 而在 国际 化 过程 中 , 英语 作 为较 主要 的国 际交流语 言 , 其 在期
有效传播 , 同时也有利于其在 国际数据库中的储存 、
检索 以及利用 ¨ 。
6 . 读者国际化。读者作 为知识接 收载体 , 是科 技期刊的服务主体 ; 国际化 的科技期 刊其服务对象 不应 当仅仅 局 限与 国 内, 而 应 当是 国际中不 同 国家 、
地域 的读者 。
二、 实现 科技期 刊 国际化 的有效措 施
2 0 1 3年第 0 2期 第2 9 卷 ( 总3 2 6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 UR N AL OF E D UC AT I O NA L I NS T I TU T E OF J I L I N P R OV I NC E
No . 0 2, 2 0 1 3
以及服 务水平 , 从 而 在 国际上 形 成 一定 的声 誉 以及 影 响 J 。从狭 义上 来 说其 主要 包 括 六方 面 的 内容 ,
际化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国际化作者的论 文 水准 。 3 . 专家审稿 国际化。审稿作为期刊编辑工作 中 的重要 环节 , 其 直 接关 系 到 期 刊 的质 量 以 及 水 平 。
现 期 刊 国 际化 的有 效 实施 措 施 。
关键词 类号 : G 2 3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3 ) 0 2 —0 l 2 3 —0 2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 , 我 国科技期 刊国际化程度 与发达国家相 比差之深远 , 因此 , 在推进我国科技期 刊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面对复杂 的国际竞争环境 , 我国科 技期刊又将采取怎样的措 施从而有效 实现 国际化。笔者将结合 日常工作 经 验, 首先阐述对于科 技期刊国际化本质 以及特征的 把握 , 进而针对性地 提出我 国科技期 刊又将如何具 体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科技期 刊 国 际化 的 内涵及 其特 征
述 如下 。
刊的国际化传播过程 中具有较 大的优势 , 从而更能
引起 国际 间的广泛 交流 。
1 . 稿源以及科技信息国际化 。作为国际化的科
5 . 编排国际标准化。科技期刊的编排应当以国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 0 1 -1 4 作者简介 : 王 静( 1 9 7 5 一) , 女, 江苏南京人 , 《 电力系统 自动化》 杂 志社 , 编辑 , 中级 , 研究方向 : 科技期刊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