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报

《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报

202014·V ol.35·№.4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Liu Y, Wan G F. The sit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hanghai for recent years[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 1998,9(2):13-17.[7] 刘飞,慎乃齐,陈华英. 上海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过程与危害[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S1):94-96.Liu F, Shen N Q, Chen H Y . Ground subsidence development and hazards in Shanghai[J].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2001,(S1):94-96.[8] 张云,薛禹群,吴吉春,等. 抽灌水条件下上海砂土层的变形特征和变形参数[J]. 水利学报,2006,37(5):560-566.Zhang Y , Xue Y Q, Wu J C,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sand strata deformation due to groundwater pumping inShanghai[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 2006,37(5):560-566.[9] 魏子新.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应力—应变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1):1-4. Wei Z X. The stress-strain analysis of the 4th confined aquifer inShanghai[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 2002,29(1):1-4.[10] Gong S L, Li C, Yang S L.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Shanghai soft clay and its effect on soil body deformation and land subsidence[J]. 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9,56(6):1051-1056.[11] Zhang Y , Xue Y Q, Wu J C, et al. Mechanical modeling of aquifersands under long-term groundwater withdrawal[J]. Engineering Geology , 2012,125(1):74-80.Effect on land subsidence of controll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 ShanghaiLI Ming-Xia, ZHANG Yun(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Abstract: Long-term and excessive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has led to serious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in Shanghai.Using field data obtained from extensometer groups and observation wells, the changes in groundwater levels in aquifer uni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for the period 2001–2012. The water level in the phreatic aquifer and the first confined aquifer remained approximately stable, while the water level in the second to fifth confined aquifers followed an obvious rising trend over the study period. Moreover, three soft layers remained under compression, bu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hird soft layer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rebound occurred in some area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verall recovery of groundwater, the first to fourth confined aquifers showed clear plastic and creep deformatio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aquifer sand lags behind the variation in the water level. With the groundwater level rising continuously, the soil layer was still compacting, while the fifth confined aquifer behaved primarily as an elastic material, and the sand layer rebounded constantly, although the lag was not as obvious. Four modes we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the aquifer under the pumping conditions between 2001 and 2012. The results of the laboratory creep test showed that the newly developed double-yielding viscoelastic-plastic model is able to simulat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sand.Key words: land subsidence; control of groundwater extraction; sand creep;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constitutive model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出版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2013年度纳入统计的6435种中国科技期刊的主要计量指标平均值为:总被引频次1197次/刊(≥1000次的期刊为2082种)、影响因子0.489(≥1的期刊为631种)、即年指标0.081(359种期刊为0)、基金论文比0.351(336种期刊无基金论文)、海外论文比0.038(≥0.2的期刊共155种,其中英文版120种;2961种期刊无海外论文)、他引率0.92、作者数2.59人/篇、引文数11.33、来源文献量401、地区分布数20、机构分布数204。

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

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

521 0.68
C095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0.641 0.3 6.88
0.42
9730
0.84
E626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0.162 0.74 66.23
0.1
386 0.23
S051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4 0.425
0.85 0.67 0.91 0.9 0.86 0.88 0.85 0.96 0.3 0.87 0.45 0.69 0.92 0.78 0.62 0.94 0.93 0.94 0.54 0.9 0.77 他引 率 0.83 0.8
387
2491
1498
496
2816
4444
42250 参考文 献量
1269 4406 1045 768 549 1394 8162 1072 1568 1147 2388
0.55
0.94
0.66
0.67
0.94
0.78
0.52 基金论 文比
0.62 0.54 0.58 0.37 0.49 0.77 0.25 0.83 0.41 0.25 0.49
R063 半导体技术
0.219 0.73 43.1 0.36 1318 0.39
R062 半导体学报
0.667 0.45 12.85 0.47 5007 0.72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0.134 0.74 49.4 0.26 2068 0.14
N017 爆破
0.413 0.34 10.1 0.33
C060
w k V040 jin T051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旺 过 多项 举举指 标 蜡}合 评 走厦 田扦 专掌
评议 推荐 . 贵刊祉 收录为 。 中田科技 论 文 境
驶 计豫期刊’ ( 中嚼科技拙心 期
椅鞲裳


书 .
, ■ j _\
捷劈 渺 粼销 谢

根 据 中 国科 技 信 息研 究 所 最新 发 布 的 2 0 0 8
年 版 中国 科技 期 刊 引证 报 告 中的 数 据 资料 , 在 中
安 徽 池 州 市 1 9 9 6 ~ 2 OO7 年 钉 螺 新 发 现 与 复现 趋 势
( 正 文 见 第19 4 ~
口 秋浦河 一 九华河 。 青通河 口 长江 ■ 尧渡河 口 黄湓河 ■ 喇叭河 口 其他
■秋浦河 ●黄湓河 口黄泥 湖 口龙舒河 ●长 江 口 升金 湖 ■ 白茆水 库 口 兰 桥 大沟 一九华河 一清溪河 口其他
国 6 0 8 2 种 科 技 期 刊 中遴 选 出 中 国 科 技 论 文 统 计
源期刊 ( 中国科技 核 心 期刊 ) 1 7 6 5 种 , 其 中 《
热 带病 与 寄 生 虫 学 》杂 志 以 影 响 因 子 0 . 4 2 9 再 次
位 列 核 心 期 -? lJ , 亦 为4 0 种 预 防 医 学与 卫 生 类 核 心
期 刊 之 一 。 这 些 指 标 仅 是 评 价 学术期 刊 的 几 个 方
面 ,
杂 志 总 体 水 平 的 提 高还 需要 得 到 广 大 读 者 、
作者 、 编 者的共 同持 久 努 力 。 我们 期待在今 后 的
岁月 中, 加 强 相互 沟通 联 系、 保 持规 范严谨 的编
辑传 统 , 为 广大读 者、 作者呈 现 一 份 可 读性 、 实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联合编制的20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板)》于近日出版,该报告共选择了18项指标,其中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主要显示该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标准。

选取论文影响因子在0.4以上的体育学术类期刊。

摘自2013年9月份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行(扩刊版)》。

扩展阅读:《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分为核心版及扩刊版。

其核心版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

为了全面、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结合中国期刊实际情况选用了诸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期等多种指标,根据不同的权重系数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为该
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能够较好反应期刊在其学术领域中的地位。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论文发表向导网与中国众多核心期刊以及省市期刊都有着不错的合作。

高校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排序表说明

高校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排序表说明

高校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排序表说明
本系列排序表中数据摘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著出版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5卷)》。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5卷)》主要对国内出版期刊的引证情况进行统计,以定量的指标数据如实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在中文世界的价值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收录期刊均为学术性期刊,这些期刊均为海内外公开发行,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04年CSCD核心库收录669种期刊,其中中文期刊628种,英文期刊41种。

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又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全部数据来源于CSCD核心库2004年数据。

表中标记“△”为“985工程”建设学校。

指标定义:
发文量是指某一期刊当年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
影响因子是以某一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
总被引频次是指某一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总次数。

2004年高校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
(统计源:CSCD核心库)。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报告(CJCR)已于2019年11月19日更新,我们组织整理了其核心期刊的变化,以供您参考。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收录了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重要期刊(包括自然科学综合,科学,农学,医学,工程技术和化学等6个类别的112个学科)管理)作为统计来源期刊。

《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自然科学引证报告(核心版)》包含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有2049种“中国核心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与2018年版的2029年相比,总数增加了20种(包括29种新的核心期刊和9种不再包括在内的期刊)。

在这29种新期刊中,有10种被选为英文期刊,有19种被选为中文期刊。

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的期刊略有重叠。

2019年版《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引文报告》(核心版)《社会科学》卷精选了中国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重要期刊(包括社会科学综合,人文与艺术,经济和政治等6个类别的40个学科),通讯,教育和统计)作为统计来源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报告(核心版)》社会科学卷包含395种在中国(香港除外)正式出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澳门和台湾)。

与2018年版相比,2019年版增加了一本核心期刊(包括三本新选中文期刊和两本不再包括中文期刊)。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略有重叠。

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报告(CJCR)的开发和发布始于1997年。

CJCR 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文和分析的重要检索评估衡量工具。

该报告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期刊的学术特征和状况,客观地反映期刊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选为“中国核心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是在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基础上选出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

通过使用CJCR提供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的引文和被引情况,并对引文效率,引文网络和期刊自引进行统计分析。

《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公布本刊指标检索数据

《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公布本刊指标检索数据
3 讨 论
[ 5 ] 徐小作 , 李 红华 , 李行方 , 等. 尿 中三氯 乙酸的 自动顶空 一 气相色
谱法研究[ J ] . 中国职业医学 , 2 0 1 0 , 3 7( 2 ):1 5 5—1 5 6 .
( 收稿 日期 : 2 0 1 2—0 8—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2—1 0—0 6 )
医学卫 生类核心期刊 中, 核心影 响因子 0 . 4 6 0 , 学科排名第 3 4 位; 综合评价总分 3 7 . 8 , 学科排名第 3 1 位。( 2 0 1 1 年版 中国科技期 刊
引证报告 ( 核心版 ) 》 中, 本刊在 入选 6 7种 预 防医学卫 生类 核心期 刊 中 , 核心影 响 因子 0 . 4 0 4, 学 科排 名第 3 6位 ; 综合 评价 总分
条件 , 顶空进样 1 m l 进行测 定。3种浓 度批间 R S D为 7 . 3 %~
8 . 7 %, 见表 2 。
之 内重复配制低 、 中、 高 3种浓 度标准溶 液 , 参 照上述 1 . 3测定
表 2 批 间精 密 度 实验 结 果
2 . 6 加 标 回 收 率 实 验
度、 脱羧 时间、 顶 空加温槽平衡时间 、 加温槽平衡温度 等方面去 优化 了实验条件 。实验期 间 , 笔者 曾经选定 了 8 0℃作 为顶空 平衡温度进行线性 范围及精密度实验 , 发现该条件 下线性及精 密度都不理想。这可 能与 C T C专用顶 空瓶盖 隔垫耐热 密封性 能有关 。与其他相关 文献相 比, 本 方法避免 了分光 光度法操作 繁琐且对操作者 的较 大危 害; 采用外 标法定 量 , 极 大地 简化 了 样 品的处理方式 ; 自动顶空 与气质联 用提 高了方法 的灵 敏度 。 本法简便 、 灵敏 、 准确 , 可同 时适 用 于普通人群 、 职业 接触 人群 和 中毒病人的尿 T C A的测定 。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胃肠病学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胃肠病学
-99 -
[33 ] Stama/ades G A , Ioannou P , PeWikkos G , et ad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Wtammatom bowei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 J ]. Mycoses ; 2018 , 91 (9) : 366U76.
[40] PARAMSOTHY S, KAMM M A, KAAKOUSH N O, et
aU MulObonov intensive faecal microbiota tmnspmntation
foe active ulcerative cc/Os: a randomised pmcePo-
conWolled trial [J] Lancet, 2017 , 339 ( 9473 ):
[34] QAMAR A, ABOUDOLA S, WARNY M, et ad Snccharomycre boulardit s/mulaWs intes/nai immunoglobuOn A immune response to Clodiffiche toxin A in mice J J ]. Infect Immun , 2001 , 69 ( 4 ): 276207651
响因子排名居前34% ;在16种消化病学期刊中,核心影响 因子排名上升一位,核心综合评价总分数值亦略有进步,排
名维持第4不变。
《胃肠病学》编辑部
[39] COLMAN R J, RUBIN D T Fecal micmbiotv
tmnspmntation as therapy foe indammaWm bowei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onalysis [ J ].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医学类期刊目录(附影响因
子)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形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了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医学领域有41类学科700
42种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06,其中《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
56种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597,其中《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共4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
30种基础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566,其中仅《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种
35种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00,其中《实用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共9种期刊影响因
14种临床诊断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82,其中《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
14种保健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88,其中《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
5种内科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954,其中仅《中华内科杂志》1种期刊影响因子超
21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51,其中《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
5种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903,其中仅《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种
16种消化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10,其中《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杂志》《中
12种血液病学、肾脏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19,其中仅《中华血液学杂志》1种期
8种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风湿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88,其中《中国骨质疏松
7种感染性疾病学、传染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1.002,其中《传染病信息》《中国感染
23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41,其中《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共6种
24种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95,其中《肠外与肠内营养》《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普外科
7种泌尿外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18,其中仅《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种期刊影响因
16种骨外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915,其中《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
9种妇产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1.007,其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
17种儿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05,其中仅《中华儿科杂志》1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
10种耳鼻咽喉科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731,其中《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共两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

8种皮肤病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528,其中仅《中国艾滋病性病》1种期刊影响因子超
4种性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721,其中仅《中华男科学杂志》1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
32种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70,其中《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共4种期刊影响因子超
22种核医学、医学影像学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51,其中《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放射学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CT和MRI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放射学杂志》
32肿瘤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79,其中《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中国癌症杂志》《中国肿瘤》《中国肿瘤临床》《中华肿瘤防
10种护理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990,其中《护理学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华护理
22种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42,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用预防医学》《中国病毒病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共5种杂志期
22种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783,其中《疾病监测》《中国热带医学》
7种优生学、计划生育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51,其中仅《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1种
26种卫生管理学、健康教育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756,其中《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医院管理》《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共5
49种药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60,其中《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药物评价研究》《药学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现代
26种中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26,其中《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共两种期
17种中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97,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南中
12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75,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
24种中药学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813,其中《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
6种针灸、中医骨伤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1.127,其中《针刺研究》《中国骨伤》《中国针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其影响因子计算公式=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由于学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融合、衍生和变化的,因此一些交叉领域的期刊会重复出现,如《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分别出现在心血管病学类和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类,《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分别出现在临床医学综合类和血液病学、肾脏病学类,《北京中医药》分别出现在中医学类和中药学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