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合集下载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第一篇:纳税评估案例蛛丝马迹藏玄机〔评估对象〕某某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服务站,微机代码23569874,税务登记号码为231923)业的资料审核分析不能公式化,评估人员要对评估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特征进行分析,了解行业特点,熟悉行业财务制度,掌握行业税收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审核分析中发现疑点。

3.加强税法宣传,优化税务服务,使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强化公开办税,开展信息交流,使纳税人能够了解纳税评估工作,从而能自觉执行税收政策,规范纳税申报,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江苏省溧阳市国税局葛树瑾金国华王洪才)第五篇: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内容提要: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年,经济性质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2*万元,经营范围为:汽车座椅、门内饰板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业务。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在武经开发区国税局缴纳。

武经区地税局对该纳税人进行202*年度纳税评估时,发现该户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业务量较202*年度有较大增长,但其202*年度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增长幅度却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匹配,遂将其列为评估对象。

经举证约谈和实地核查,共计补缴个人所得税34392.12元。

分析选案:评估人员对该企业202*年度个人所得税查账户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该企业202*、202*两个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202*年主营业务收入2518万,202*年主营业务收入3745万,同比增长48.73%),与其个人所得税入库金额的增长(202*年入库113134.00元,202*年入库124539.00元,同比增长10.08%)不匹配,存在着隐瞒收入以及随意列支扣除项目的嫌疑。

举证约谈:针对上述疑点,评估人员向该企业送达了《税务约谈通知书》。

要求该企业对个人所得税申报异常情况进行解释,并按规定要求提供工资表和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

某工业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1]

某工业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1]

某工业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湖北省某工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2亿元。

主要从事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兼营烟草物资、烟机零配件经营及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工资发放标准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工效挂钩方案。

该公司2005年的经营范围无变动、经营规模与上年相比无重大变化,但申报的应纳所得税额却大幅下降,对此异常情况桥口区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其2005年度的所得税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纳税评估,共调增计税所得额667.56万元,调增所得税220.30万元,抵减申报多预缴的133.46万元后,追补所得税86.84万元,加收滞纳金1.86万元。

二、案例介绍1.分析选案该公司申报2005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576万元,较2004年应纳所得税970万元下降40.62%。

据日常征管了解的情况,该公司属烟草行业,盈利水平稳定、2005年的人员结构、经营环境未有变化、销售业绩也无大的波动,税负大幅下滑属异常变化。

因此将其作为重点评估对象实施所得税纳税评估。

评估人员从税收征管资料中提取2004年和2005年两个年度的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指标,制作对比分析表如下:初步审核:从上表对比分析看,该公司2005年的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与主营收入之比)大幅下降;主营收入略微下降、毛利额变动不大,但期间费用增长近30%。

初步分析期间费用的增长不符合经营常规,税前扣除可能存在未按规定列支的问题。

进一步结合两年的会计报表——利润表进行核对,发现:①期间费用增长主要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上,占期间费用增长总额的92%。

②年度申报的附表4反映计入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工资支出为2749万元,较上年增长27%,2005年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工资薪金无调整。

③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65.25万元,较上年增长102.56%,申报表无相关事项扣除或调整的数据反映。

确定纳税疑点:(1)工资薪金税前列支可能超标未调整;(2)“营业外支出”中有无应作纳税调整的事项挤入其他项目扣除。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第一篇:纳税评估案例蛛丝马迹藏玄机〔评估对象〕某某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服务站,微机代码***-*****,税务登记号码为*****w***-*****。

〔基本情况〕该单位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为公用事业,创办于1968年9月,注册类型为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某某,财务负责人某某,联系电话*****。

征管方式为纯营业税户,征收方式为查帐征收,申报方式为上门申报。

该单位注册资本为24xx元,xx年度销售收入为*****.69元,xx年度帐面利润为914.38元,上年资产总额为***-*****.88元,上年负债总额为***-*****.07元,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81元,xx年度入库地方税金费720XX 年.06元,xx年1-10月入库地方税金费*****.12元。

〔确定评估对象的依据〕根据水利站报送的财务报表和征管信息系统中相关涉税信息资料分析,该单位存在以下疑点:1、今年1-9月份收入为*****.09元,去年全年收入为*****.69元,今年与去年相比收入差距较大;2、今年1-9月份申报地方税额为*****.12元,去年申报地方1/ 23税总额720XX年.06元,今年与去年相比税额差距较大;3、xx年帐面利润仅914.38元,这与同行业的盈利水平明显不符。

根据上述疑点,评估人员将该单位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

〔评估分析和约谈询问过程〕一、寻踪觅迹查疑点评估人员带着疑点,对辖区内某某水利站、某某水利站等同行业进行了走访座谈,详细了解了近两年我县水利工程的总体情况。

随后,评估人员又到县水利局和陈集镇政府对陈集水利站近两年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掌握了陈集水利站近两年的水利工程项目和工程预算金额。

评估人员综合多方面信息,初步确定该单位自xx年至今承建县镇水利工程项目8个,工程预算总金额达600万元,而自xx年至今企业实际申报收入只350万元,即使剔除未完工程企业仍然存在隐瞒收入现象。

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

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

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目录湖南省国税局:《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辽宁省国税局:《找出4S店经营中的利润蓄水池》北京市地税局:《外围证据———掌握企业收入的一把钥匙》江苏省南京市国税局:《透过往来款项看外资房地产企业亏损原因》山东省邹平县国税局:《用证据来印证约谈结果的可信度》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税局:《评估与辅导并重———在约谈中解决企业问题》大连市金州区国税局:《梳理疑点,在评估中还原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青岛市国家税务局:《拓展信息触角增强评估实效》重庆市地税局:《数字图像实时监控,矿业评估科学便捷》湖南省地税局:《评估不匹配数据,发现企业账外收入》湖南省国税局:《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企业基本情况湖南省娄底市某贸易公司系2004年8月成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3100万元,现有职工68人,是一家主要从事生铁、钢材、水泥批发的企业,在娄底市批发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代表性。

2006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因此,娄底市国税局将该公司确定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对象。

疑点采集评估人员调阅了2005年度、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报表及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分析比较了近两年的税收和财务指标,查阅企业发票开具情况和税款抵扣情况。

通过初步分析,发现以下疑点。

疑点1.企业2006年度销售收入313034862.5元,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167349819.15元,2006年与2005年相比销售收入增加145685043.35元,销售收入变动率为87%,大大超过±30%的预警值范围。

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疑点2.企业2006年增值税应纳税额1763393.45元,税负0.56%,比2006年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的1.2%低0.64个百分点,税负差异幅度(与同行业比)为-53%,与企业2005年增值税税负率1.05%相比,2006年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税负率差异幅度(与上年比)为-46%。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某公司是一家标准纳税人,该公司为了评估自己的纳税情况,决定进行纳税评估。

下面是该公司的纳税评估案例:该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生产手机和电脑。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该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亿人民币,利润为500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在评估纳税情况时,首先要计算销售额和利润的纳税额。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所得税额 = 计税利润 * 税率。

所得税额要在该公司年度报表中列示。

根据上述数据,该公司去年的计税利润为5000万元,税率为25%,所以所得税额为1250万元。

除了计算销售额和利润的纳税额外,企业还需要计算增值税的纳税额。

增值税是对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增加的价值进行征收的税。

根据税法规定,增值税税率为17%。

该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亿人民币,根据税法规定,销售额需要扣除成本后才能计算增值税。

该公司的销售成本为7000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该公司去年的增值税额为(1亿- 7000万)* 17% = 1530万元。

除了所得税和增值税外,企业还需要计算其他税费的纳税额。

例如,企业需要缴纳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等。

根据税法规定,这些税费的计算公式不同。

以印花税为例,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印花税额 = 印花税税率 * 契税价格。

契税价格是指交易价格或其他价格。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该公司去年没有进行契税价格相关的交易,也没有其他需要缴纳的税费。

那么,该公司的其他税费纳税额为0元。

综上所述,根据该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和利润,以及相关税法规定,该公司的纳税额为所得税1250万元和增值税1530万元,共计2780万元。

纳税评估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纳税负担情况,合理规划和预测税务成本。

对于该公司来说,根据去年的纳税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所得税是销售额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较大,需要提前规划和预测,以减少税务成本;- 增值税是企业销售额的一部分,需要在销售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可以通过合理的销售成本控制来减少增值税负担;- 其他税费的纳税额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关注,以避免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一种税种,是利润所得税。

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纳税评估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应纳税额。

下面以公司为例,来具体探讨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案例。

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家居用品的企业。

根据过去几年的经营数据和市场情况,该公司预测今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并预估利润率为10%。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该公司应按照销售额的10%计提预缴企业所得税。

公司首先需要计算出今年的利润额。

根据预估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可以计算出今年的利润额为5000万元*10%=500万元。

接下来需要计算出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所以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为500万元*25%=125万元。

这个数额应在每季度按照一定比例提前缴纳。

除了预缴企业所得税,该公司还需要确定最终的实际纳税额。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额进行的。

所以在年末,该公司需要根据实际利润额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结算。

如果实际利润额小于预估利润额,那么该公司可以申请退税;如果实际利润额大于预估利润额,则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

假设公司年末的实际利润额为550万元,超出了预估利润额50万元。

根据企业所得税率25%,该公司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额为50万元*25%=12.5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在纳税评估中首先根据销售额和利润率预测利润额,并计算出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然后在年末根据实际利润额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结算,如果实际利润额大于预估利润额,则需要补缴税款;如果实际利润额小于预估利润额,则可以申请退税。

当然,在纳税评估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税收优惠政策、抵扣项目等。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抵扣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合法降低应纳税额。

总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预测和评估,企业可以准确掌握纳税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 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基本情况湖北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私营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7月在我局办理税务登记。

该企业主要生产商品混凝土销售,型号有:C1,C15,C20,C25,C30,根据增值税有关规定,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征收率为6%,该企业由东西湖区局流芳税务所管辖。

二、疑点问题分析(一)商品混凝土纳税人生产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商品混凝土的工艺流程是:生产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是将原料:水、水泥、石料、砂、粉煤灰加减水剂、膨胀剂进行搅拌形成商品混凝土,由于税法规定生产商品混凝土企业采取简易方法征收,尽管生产混凝土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但不允许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进项抵扣,所以生产商品混凝土企业不需要在原料购入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通过了解,混凝土的生产流程一般如下:原料配比混合——搅拌——送工地浇灌全部原料为:水泥、石料、砂、减水剂、膨胀剂加水动力:电。

成品不能久放,一般不超过5小时,所以不存在有存货,但有损失的现象。

不同产品的电耗基本相同,不同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基本相同。

(二)行业生产相关指标分析根据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行业的生产情况了解,每生产一立方商品混凝土的原料配比稍有不相同,采取模型分析法对采集该企业基础数据归纳汇总,运行投入产出比进行测算和运用电耗、水、直接人工工资等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不同品种的商品混凝土所耗用的水、电、直接人工工资基本相同,上下浮动10%左右。

二是原材料和销售数量难以监管。

三是每一型号之间的价格基本相差10元。

鉴于以上情况,确定以上水耗、电耗、直接人工工资为主来测算生产量核实销售收入。

(三)以水电费缴费凭证、工资进行分析1、评估期生产(销售)量(立方)=评估期间用电量(或金额)/生产每立方所耗用电量(或金额)。

评估期生产(销售)量(立方)=评估期间用水量(或金额)/生产每立方所耗用的水量(或金额)。

2、直接人工工资核定法以评估期直接人工工资额为依据进行测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国税局企业所得税评估案例
-----山东某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山东某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注册资本9000万元,注册地址聊城开发区牡丹江路东首。

该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购销及进出口业务;金属制品加工、制造、销售及本企业产品出口经营业务。

拥有职工40人。

2009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3,554,543.14元,应纳所得税额888,635.79元,预缴866,974.04元,年度申报补缴21,661.75元。

二、确定评估对象及信息采集
根据省局评估工作重点,评估人员利用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系统,通过自定义发起评估,结合征管系统提取了纳税人各类信息资料,对该企业进行了信息采集和数据校验工作。

通过对采集信息的数据校验,提取了供纳税评估分析的可行性数据,确保了案头审核分析的准确性。

提取的主要数据如下:
(1)2009年营业收入494,385,741.49元,营业成本471,397,267.4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01,972.56元,销售费用7,524,469.98元,管理费用5,916,324.41元,财务费用5,560,858.90元,营业利润3,484,848.24元。

(2)
月份收入-不包括废

成本毛利毛利率
三、举证约谈
评析过程中,对该公司存在的疑点,评估人员首先向企业下达了《税务事项通知书》,与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约谈。

初步排除问题:资本性支出列入当期费用,超标准扣除“三项费用”,财产损失未按规定扣除,多计提折旧费用,迟计计税收入,投资收益不计收入,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不计收入,视同销售行为不计收入,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资产评估增值等未计收入模板结论,超标准扣除业务招待费,开办费、无形资产未按规定进行摊销,多结转销售成本,超标准扣除捐赠支出,
固定资产盘盈未计收入,虚计不征税收入,超标准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

其他问题根据相关问题模板进一步核实。

成本、费用环节存在虚列成本费用疑点。

四、实地核实
(1)业务招待费调整问题。

该企业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09年发生额为1170047.24元,其税前扣除标准为702028.34元(1170047.24*0.6与494385741.49*/0.005孰低),应纳税调增468018.88元,该企业自己纳税调增69694.90元,应再调增398323.98元。

(2)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摊销超年限问题。

该企业土地使用权账务处理中是按照10年摊销,但是企业土地证使用权期限是50年,按照税法规定应按照50年摊销,907381.60/10-907381.60/50=72590.53元,应纳税调增72590.53元。

五、评定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113134.94元,并加收相应的滞纳金4808.23元。

六、管理意见
1.数据采集要全面、准确,对在评估系统审核分析环节中进行数据校验时显示的缺失数据要全面、准确的采集、录入,这
样才能保证对各个方法、模板审核分析的准确性。

2.税管员在日常监控中应掌握企业的购进、生产、销售等情况。

纳税评估工作与日常监控管理要相互结合,在管理中搞好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运用评估解决问题。

3.约谈是纳税评估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约谈需要纳税人配合,因此评估人员的事前准备及约谈技巧都很重要。

本案中,充分运用了约谈手段,初步掌握了原材料及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针对疑点,运用实地核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税收管理员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纳税辅导,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因不懂税收政策造成的失误,做到事前辅导、事中管理、事后监督,避免企业发生财务问题处理不当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