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键盘突出症培训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图文ppt课件

术后护理
注意术后护理,如保持刀 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当 锻炼等,以促进康复。
0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包 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 用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
功能锻炼
01
02
03
保守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牵引、推拿等。
康复训练
如腰背肌锻炼、游泳等, 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坐姿,加强腰 部保护,减轻负重等。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 情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 量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
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02
03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患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风险,如胶原蛋白代 谢异常等。
04
疾病分类与分期
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等,手术治疗 则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
分期
根据病情轻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需要卧床休息;缓解期 疼痛减轻,可以进行适当活动。
病例二:手术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年龄:45岁
性别:男性
症状:腰部疼痛,双下肢放 射痛,行走困难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治疗:手术治疗(椎间孔镜 下髓核摘除术)
结果: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生活
病例三:康复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年龄:38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MRI在评估中价值
检查方法
利用MRI技术对腰椎进行多序列、多方位 扫描,观察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结 构的信号变化。
VS
意义
MRI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范 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选 择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简介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技术对腰椎进行扫描, 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和信号变化。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 ,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处方。
建议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 进行3-5次。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增强康复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 的信心和决心。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 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长期随访计划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评估康复效果和调整治疗 方案。
生活方式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以巩固康复效果。
及时处理复发情况
对于出现复发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THANKS内因主要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 变;外因则有长期劳损、外伤、妊娠、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 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 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 多于女性。
发病部位
以L4/5、L5/S1发病率最 高,约占95%。
复发率
本病复发率高,约1/3的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意义
X线平片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检查方法,对于初步判断病情、排除其他腰椎病变具有重要价 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处理方法讲解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缓解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
物理治疗
通过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椎间融合术、 椎板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部署
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多个角 度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更加直 观地了解病情。
发现伴随病变
CT检查还可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伴随 的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病变,为 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
MRI检查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神经 根、硬膜囊等结构,对于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手术后康复训练和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 练,如床上活动、站立、行走等。
佩戴腰围保护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弯 腰、扭腰等动作。
定期随访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评估 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
注意生活细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等 。
01
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担忧,给 予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02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 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
0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 者调整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
家属参与:共同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向家属普及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知识,让他 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治疗方案。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 康复训练,提高患者 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 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业务学习(共27张PPT)

第1页,共27页。
目录
一·慨念 二·分型 三·病因 四·诱发因素 五·临床表现 六·检查 七·注意事项 八·治疗 九·功能锻炼 十·预防 十一·健康教育
第2页,共2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
(3)肢体冷感:少数患者自觉肢体发冷,发凉。
一、概述 以后鼓励病人主动直腿抬高,逐渐增大抬腿幅度和时间,防止神经根的粘连。
多见于青壮年,腰椎各节段均可发生,但以第4~5 根据髓核突出的部位和方向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型:椎体型和椎管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业务学习
腰椎最多见。 3、床的选择,建议卧硬板床休息。
五、临床表现
第3页,共27页。
解剖概要 正常腰椎间盘
椎间盘病变
第4页,共27页。
椎间盘的解剖
由上下软骨板,中心 的髓核及四周的纤维 环构成。
现拇指跖屈力减弱或消失。
第12页,共27页。
六、检查
4、屈颈实验阳性 5、挺腹实验阳性 6、下肢后伸试验阳性
第13页,共27页。
六、检查 特殊检查
1、x线平片 2、x线造影
3、b超
4、CT和MRI 5、其他
第14页,共27页。
七、注意事项
1、提醒患者注意休息,不可久坐久站, 注意保暖。
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3、拇指背伸或跖屈力减弱或消失。 2、直腿抬高及加强实验阳性,严重者在15°以下,本实验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阳性率可达90%以上。
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 3、床的选择,建议卧硬板床休息。
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
(3)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有家族发病的报道,而有些人种的发病率较低。 4、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2024版年度腰椎间盘突出ppt课件

01腰椎间盘突出概述Chapter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定义主要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长期反复外力损伤、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
其中,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同时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弛、软骨板囊性变,最终导致椎间盘突出。
发病机制定义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职业特点地域与气候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其中,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主要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休息后可缓解;腰椎管狭窄症以下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症状为主要表现;腰椎结核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破坏或椎间隙狭窄。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VS02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ChapterX线平片检查方法及表现检查方法表现CT扫描技术及其优势扫描技术优势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手术定位有重要价值。
MRI在诊断中价值检查方法采用腰椎MRI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扫描。
价值可全面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序列的MRI信号特点,判断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如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等)及严重程度。
同时,MRI还可观察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脊髓造影肌电图检查03保守治疗措施与适应证选择Chapter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注意事项物理治疗原理和实践操作指南物理治疗原理实践操作指南01020304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注意事项康复训练方法介绍保守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分析适应证轻度至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优质课件)小讲课(腰椎间盘突出)

(优质课件)小讲课(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从纤维环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引起的诸如疼痛,一侧或和双侧下肢放射痛的一系列综合症状。
有哪些表现呢?
01
腰痛
约91%的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02
下肢放射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神经根受压引起的,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典型坐骨神经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03
马尾神经症状
由于椎间盘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等压迫马尾神经,导致的诸如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演示课件

老年人为什么 • (2)内分泌紊乱:影响骨的代谢。例如,当性激素分泌
减少,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盛时,引起包括腰椎的骨 质疏松、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在此基础上,腰椎负荷突然 增加,就有可能引起腰痛症状。 • (3)体型改变:老年人体型如果过于肥胖,则身体前部 重量增加,使得腰椎前凸增加,一方面使关节突关节发生 劳损,引起退行性改变;另一方面,腰部伸肌为适应前凸 曲度的增加逐渐先松弛,而后又收缩,从而引起腰痛。如 老年人体型过于瘦,则不仅内脏易下垂,而且可引起关节 囊、韧带全盘性松弛(包括腰部),导致下腰椎失稳,从 而产生腰腿痛症状。 • (4)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腰痛多 以酸痛为主,且伴有活动受限、不灵活,稍许活动后疼痛 减轻,但腰部过多活动或负重后疼痛逐渐加重。老年人的 腰痛并非全部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所致,某些情况如内脏疾 病、脊髓肿瘤、腰椎结核等也可引起老年人腰痛。因此, 对老年人的腰痛要认真细致地加以鉴别,以免误诊、漏诊。
• 2.西药:镇痛,消炎止痛,消肿,营养神经 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甘露醇静滴消 肿治疗,或者使用局部治疗方法如骶疗技 术。
骶疗技术
• 骶疗技术:即骶管注射疗法,也称骶管冲 击方法,国外称为液体刀疗法。它是利用 骶管解剖特征使药物经骶管作用于脊柱病 变部位,从而成为治疗腰、腿疾患的液体 疗法,达到消除神经根炎症的水肿的作用, 缓解疼痛。
• 根据现代医学观点,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主要机理是:(1)使突出物复位,回纳。 (2)调节后关节紊乱并使之复位,相对扩大椎间 孔,以解除神经根压迫。(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消除炎症反应,松解粘连,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 (4)放松腰腿部肌肉,缓解疼痛。
2024年度腰椎间盘突出症PPT演示课件

28
处理方法指导
• 康复训练: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提高腰椎稳定性
2024/3/24
29
处理方法指导
手术指征
对于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椎间融合术、椎板切除术等。
2024/3/24
30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肌力减退
受累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 力减退,表现为肌肉无力或萎缩
。
反射异常
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反射弧出现 异常,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
2024/3/24
13
04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4/3/24
14
诊断依据和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疼痛部位、 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2024/3/24
体格检查
疼痛管理
使用镇痛药物、物理治疗等方 法缓解术后疼痛。
并发症预防
注意预防术后感染、深静脉血 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 强腰部肌肉锻炼,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2024/3/24
21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2024/3/24
22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并发症类型
危险因素 腰椎管狭窄
包括腰部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 试验等,以评估神经功能。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可明确腰椎 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15
鉴别诊断及误区提示
2024/3/24
与腰肌劳损鉴别
腰肌劳损多表现为腰部酸痛,无神经受压症状。
与腰椎管狭窄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
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
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
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
三、椎间盘突出 (protruded) 椎间盘组
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
原椎间盘组织相连,其基底连续部直径大于超出
椎间隙的移位椎间盘部分。
四、椎间盘脱出 (extruded) 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
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脱出
柱侧弯;脊柱生理弯曲度变直诱发的脊柱生理曲度变直。
生理曲度变直常见于年轻人中的长期久坐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二)生理因素
•
1、年龄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在中年30-
50岁最高。青岛医学院209列病人中20-40岁占
64.46%,40岁以上占34.92%,近年有不断年轻
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
此裂隙位于椎管内。
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盘纤维环
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
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
盘突出症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盘退变。
•
(七)疾病
•
有些疾病会导致动脉硬化加剧,影响腰椎间盘而导致
椎间盘退变,最常见的如糖尿病。
•
(八)妊娠
•
怀孕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Laban在
调查49760列分娩后妇女,发病率为1万。且多发于多次
妊娠的女性。怀孕时候的腰部负荷增大是主要原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
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
髓核突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可以有:
•
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
②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
• 腰椎间盘突出病因
•
更多腰椎间盘突出病因,请进入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论
坛进行讨论:/default.asp
•
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但是导致椎
间盘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是有些
因素与其有关。
•
(一) 脊柱的结构因素
•
脊柱畸形,包括脊椎的对称或者不对称的移行椎,脊
③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
•
④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
⑤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
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外在因
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
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
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
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
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
腰5-骶1间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
外伤性因素通常不会即刻发生疼痛,当神经压迫出现水肿
和无菌性炎症时,疼痛才会出现。儿童和少年的椎间盘突
出与急性外伤有关。
•
2、运动 通常认为一般运动有益于腰椎间盘的营养供
应,而现在已经认识到剧烈运动与腰椎间盘的退变有关。
但是一些运动如打网球、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对腰椎
间盘有好处。
•
3、要穿 早在1935年pease首先报告在腰穿后发现椎
• 【病因学】
•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
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
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
()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
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①椎间盘在成人之
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
间盘狭窄。腰穿,是一种医疗手段,常由于手术麻醉、抽
取脑脊液检查、椎管内造影检查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六)吸烟因素
•
腰椎间盘的营养依靠椎间盘周围血管提供,椎间盘是
一种缺少血液供应的组织,通往椎间盘的血管极小,烟内
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腰椎间盘的血液供应,使椎间
化的趋势,我们临床见过9岁的病人。
•
2、身高 男性超过1.8m,女性超过1.7m及较大
的腰椎指数和肥胖时,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高。
•
3、性别 腰椎间盘突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
2:1,美国椎间盘的发病率男为3.1%;女为1.3%;
芬兰的发病率男为1.9%,女为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一组7000人的职业调查,以下职业者发病率高:
•
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者
•
司机
•
从事长期弯腰劳动者
•
长期负重者
•
长期站立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五)外伤因素
•
1、急性损伤 如腰扭伤,椎体滑脱,脊柱骨折,椎体
压缩等,可以引起椎间盘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髓核突出。
• (三)种族和遗传因素
•
1、种族 印地安人,爱基斯摩人、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低
•
2、遗传 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曾有报告,15年内发现同一家族中有
血缘关系有两人或者更多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统计有20户24列,有阳性家
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大约高出5倍。
•
(四) 职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