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应该怎么办?
孩子撒谎怎么正确引导?

孩子撒谎怎么正确引导?1、学会接受坏消息,鼓励孩子讲真话父母无法接受坏消息这一特点,就等同于给孩子奠定了撒谎的基础。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思考为什么孩子不敢说实话,只有把这个问题想透了,我们才能帮孩子改正这个缺点。
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立下一条规矩:如果孩子承认错误,那么父母就不再斥骂他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弥补过失。
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揪住他们的错误喋喋不休。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再害怕告诉你真相。
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家庭环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鼓励孩子讲真话,这也是帮助孩子改变撒谎这一坏毛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2、告诉孩子诚实是美德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
孩子的美德和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人都会说孩子太善良了,也会不好,因为“人善被人欺”。
但是,他们却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态。
3、家长别帮孩子撒谎,要做正确的选择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心疼和溺爱,孩子耍赖不去上学,家长就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病了,帮着撒谎。
这样的行为是在害孩子,家长的做法让孩子感觉撒谎是对,连父母都帮难道错了吗。
一旦这种观念形成,那么孩子在以后甚至成年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就会用谎言来欺骗别人。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包庇、袒护孩子,更不能帮着孩子一起犯错。
当孩子有这样的要求时,家长一定要拒绝,而不是协助。
4、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成年人有时候在生活中会用说谎的方式解决处理问题,这种方法并不推荐,而且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撒谎。
父母不能去做双标家长,一边要求孩子诚实,一边自己去说谎。
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错误的影响,家长应该避免发生。
5、及时纠正,不纵容,不能过底线当孩子说假话欺骗家长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杜绝这类事再次发生,并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孩子才能及时改正。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就纵容,甚至认为孩子真聪明,把撒谎、欺骗当成一件小事,这样的家长反而是害了孩子。
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管教,孩子才能品行端正,才能教出诚实的孩子。
家长发现孩子(小孩)撒谎(说谎)怎么办?

家长发现孩子(小孩)撒谎(说谎)怎么办?其实,孩子“说谎”,首先错在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到位,管理到位,用爱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用信任架起彼此沟通的桥梁,孩子“说谎”这个事儿根本就不会发生。
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没有定型之法,但解决问题的答案中一定少不了“真爱”这个词。
家长发现孩子(小孩)撒谎(说谎)怎么办?给您支招:一、心态平,烦恼跑。
二、表现静,心脏好。
三、调查细,真相晓。
四、真情多,责罚少。
一、心态要平和,正确认识“撒谎”。
“撒谎”这件事儿,大人们在小时候干过,长大后也干过。
甚至有些事非要用“撒谎”才能解决。
比如说:家里有位亲人检查出癌症,为了避免病人精神崩溃,家里人都瞒着病情,告诉病人是小毛病。
这是不是一种撒谎?有人说,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是善意的谎言。
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等场所,谎言也是“无处不在”的。
一位妈妈让孩子将垃圾袋放在自家门口,准备下楼时扔到垃圾池里。
一位调皮的男孩,一脚将这个垃圾袋踢飞,楼道里满是垃圾。
路过的邻居纷纷谴责这种乱扔垃圾的行为,这位妈妈听到动静走出门外,对众人说:“这不是我家的垃圾。
”一位爸爸爱抽烟,最近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戒烟。
这一天,这位老爸躲在阳台上抽烟,孩子走进阳台,发现了抽烟的爸爸。
爸爸对孩子说:“告诉妈妈,就说爸爸今天没抽烟。
”妈妈今天打牌回来迟了,对孩子说:“今天单位加班。
”其实孩子中午就听到妈妈在电话对麻友说:“下午三缺一,你一定要来。
”上级要对学校进行工作检查,老师布置给学生:“明天要是有客人老师问,你们每天写作业的时间有多长?你们就说没有超过一个小时(其实两个小时写不完);有人问班级多少人?你们就说50人(实际69人)……”……孩子与“谎话”,已不是一天的“相处”。
我们坚决反对孩子“撒谎”,但家长无需在听说孩子“撒谎”时,大发雷霆,暴跳如雷,说出或做下一些于事无补的冲动话语或行为。
当家长您的心态调整好了后,理智战胜了冲动,您才有可能做好下面的工作。
【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毛病

【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毛病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望子成龙的期望,都想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时就会感到无比的不安,尤其是发现孩子说谎时更为惊慌,并立即用严厉的教导希望马上把孩子导正回来,其实孩子说谎都是有原因的,要改掉孩子这个不良习惯,家长应该先找准撒谎原因,再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当孩子有了说谎的坏毛病以后,作为家长我们面对孩子说谎应该怎么办呢?又如何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毛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爱说谎的原因和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1、是“我”恐惧的结果。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因此,为了避免惩罚,就会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而说谎话。
2、心理错觉让“我”误读别人的话。
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
理解性心理错位多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
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
3、“我”用想象代替现实。
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4、“我”的表现欲所致。
孩子在成人的爱抚和逗引下,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便萌生、发展起来。
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表现欲越发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
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小孩经常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小孩经常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1、保持冷静。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再去处理事情,不要让情绪不但对解决事情毫无益处,还伤害了亲子关系。
当父母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保持宽容、平和的态度,让孩子可以敞开心扉地进行倾诉,使得父母对其行为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再对症下药。
2、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父母一味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自然会加剧孩子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
为了逃避责打,很多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撒谎。
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所以孩子逐渐养成了撒谎的习惯。
3、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温情教育。
对于撒谎的孩子,父母必须严肃指出其行为是错误的,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批评,但这种批评绝不能是简单的打骂,而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温情教育。
4、多关注孩子。
父母在孩子正常阶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出现撒谎时,家长要多自我反省,如果是自己没有做好家庭和事业的平衡,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陪伴环境,让孩子心安,时刻感受被爱,快乐成长。
5、父母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在孩子做人做事十分诚恳时,我们要注重奖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诚实之处并及时加以表扬,让孩子体会到诚实的人更受欢迎,爱撒谎则遭人厌恶。
6、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他犯错的时候,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教育他,而是要关起门来教育,因为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内心已经是充满愧疚与煎熬,他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公开批评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
7、循序善诱,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期望的反面。
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该做一番调查核实。
有不少的孩子是在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适得其反。
小孩经常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1、趋利避害的本能。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果承认就会面对父母的教训,他就会不自觉的撒谎以逃脱惩罚,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
孩子总说谎家长该怎么教育

孩子总说谎家长该怎么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家长渐渐的发现,孩子有的时候总会用谎言来隐瞒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父母发现以后,想办法去纠正孩子说谎的行为,可是却总感觉没有什么效果,越是对孩子严厉的要求,孩子说谎的行为反而更加明显。
孩子总说谎家长该怎么教育1、正视错误,端正态度。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正视错误,同时家长也要端正态度,直接指出孩子撒谎这种行为的错误所在。
不要过度焦虑,更不要小题大做,千万不要把孩子撒谎行为变成孩子的唯一标签。
分析孩子撒谎的动机,然后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强化的行为。
2、耐心的引导,积极参与。
当发现孩子说谎话时,家长切记急躁,一定要放平心态,耐心引导,并积极与孩子互动。
询问事情的经过,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
引导、鼓励他的正面发散思维。
通过这种耐心的引导减少孩子的恐惧情绪,从而建立孩子愿意与家长沟通的好习惯。
3、发现诚实,及时表扬。
日常生活中,家长若发现孩子的诚实,一定要急于及时地给与孩子表扬,这种及时表扬可以让孩子获得动力,同时也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诚实的行为,孩子也会慢慢地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4、树立榜样,熏陶感染。
孩子的学习其实是在模仿中形成的,因此家长要想孩子诚实,自己就要成为诚实的人,这样孩子才能诚实,也就是说平时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要总给孩子“空头支票”,这样不光会丧失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同时还会让孩子也变成撒谎,言而不信的人。
孩子总说谎的原因有哪些1、逃避责任,保护自己。
孩子撒谎的原因其实原因就是为了逃避责任,也就是说孩子撒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为时错误,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而选择了说谎掩饰。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长,这时候的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遇到错误时也就会逃避掩饰。
2、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掩护羞耻心。
这类撒谎的孩子一般都是因为出现了攀比心理,喜欢和别人比来比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唯恐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者缺失,而被人瞧不起,于是选择了说话维护自己的尊严,满足自己的虚荣。
孩子说谎话该怎么教育?

孩子说谎话该怎么教育?1、用正确方法教育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平时家长要用正确方法教育孩子。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撒谎是不正确的行为,当孩子撒谎时,家长要指出问题,并批评孩子。
当然,当孩子表现诚实守信的一面时,家长也要及时表扬孩子。
总之,家长在教育中要让孩子明白,诚实更受人欢迎,而撒谎会遭人嫌弃。
2、证实孩子的谎话。
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进行仔细的调查和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
如果没有调查事情真相就责备孩子,可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3、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让父母情绪不易保持稳定。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如何去做,而不是一直和孩子进行“辩论”。
4、父母树立好榜样。
要想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切实行动告诉孩子,说谎是不对的行为。
5、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精”、“吹牛大王”等标签。
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可能会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说谎。
孩子说谎话的原因有哪些?1、虚荣心作祟。
很多孩子撒谎就是因为虚荣心作祟。
孩子爱攀比,喜欢自己比别人强,想受到关注。
比如,某个朋友说他们家住大别墅,有的孩子可能会撒谎说自己家也住大别墅,尽管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2、模仿心理。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会模仿家长、老师、同学的行为。
如果周边的人喜欢撒谎,那么在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撒谎。
3、自尊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当一些事情有损他们自尊时,他们就会撒谎。
幼儿说谎话怎么办

幼儿说谎话怎么办
当幼儿说谎话时,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冷静:幼儿说谎话并不罕见,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
应或批评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不安或受惩罚。
2.了解原因: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幼儿说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害怕受到批
评、想得到奖励或者逃避惩罚等。
了解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处理问题。
3.给予正面引导: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幼儿正面引导,告诉他们说谎是不好
的行为,但不要过于强调惩罚或恐吓孩子。
相反,可以强调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
4.建立信任关系:家长和老师需要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
心和支持。
当孩子意识到家长和老师是他们的盟友时,他们更有可能说出实话。
5.适度惩罚:如果幼儿经常说谎,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度惩罚,例如限制他们
的某些活动或撤销一些特权。
但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应该是合理的、适度的,并且要与孩子的行为相对应。
6.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需要为幼儿树立好榜样,表现出诚实和真实的品质。
当孩子看到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时,他们更有可能模仿并学习这些行为。
总之,当幼儿说谎话时,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孩子纠正这一行为。
保持冷静、了解原因、给予正面引导、建立信任关系、适度惩罚以及树立榜样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孩子撒谎怎么办教你三招

孩子撒谎怎么办教你三招第一招:大人不要第一时间指责或惩罚。
大人听到或发现孩子撒谎,一着急就反应过激。
可是,我们要知道,大人们越着急,孩子越会说更多的谎言。
这取决于人性的“不认输”的第一心理反应。
第二招:给小孩悔改的时间。
一般来说,小朋友在强大的压力下,大脑的杏仁核会迅速选择让孩子逃避“攻击”或“处罚”,那么孩子就会更容易撒更多的谎。
相比之下,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压力降温,帮助孩子更理性地行动。
“晚上睡觉前告诉我”给了孩子台阶,能帮助孩子未来说实话。
第三招: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能信口开河,我们必须言而有信,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诚信无欺。
因此,想要帮孩子纠正撒谎的坏毛病,家长首先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行。
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哪些?原因一:模仿心理。
如果爸妈是经常说谎的人,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说谎,模仿爸妈说谎。
例如你明明在家,这时有人邀请你打牌,然而你对朋友撒谎说不在家,有事出去了,孩子听到你这话时,就学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时,也采取跟你一样的方式。
原因二:满足需求。
当孩子想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买玩具时,家长不给,而他又非常想要,就会偷偷拿父母的钱去买,之后被发现后拒不承认。
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是为了买零食,有的是为了买玩具,需求很多,但方式大同小异。
原因三:逃避责任。
如果你的惩罚教育很严厉,那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而选择说谎,这就是大人的问题了。
我们常见的是孩子打破杯子了,往往会将责任推给比他小的人,或者干脆不承认是自己打破的。
孩子内心是惶恐不安的,目的很单纯就为了逃避责任。
教育孩子撒谎时容易进入的误区有哪些?误区一:不了解清楚原因。
各位爸爸妈妈在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一定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
要清楚的了解到孩子说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误区二:严厉批评。
面对孩子出现说谎这种不良习惯时,家长首先做出的反应是火冒三丈,小小的孩子,怎么还学会说谎了?免不了一顿严厉批评,但这样并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说谎应该怎么办?
新教师的困惑:
我们班是小托班,班级中的孩子年纪小,喜欢黏在我身边说这说那,十分天真可爱。
一次,小海拉着我的手说:“昨天我和妈妈去海边玩了!”我十分奇怪,昨天小海明明来上幼儿园了,晚
上也不可能去海边呀,难道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说谎了吗?类似的事情在不同的幼儿身上又发生了几
次,有的幼儿还会说一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来向我或家长“告状”,甚至让家长产生了孩子受欺负
的误会。
我十分困惑,孩子说谎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新教师加油站老教师的解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天生会说谎,但说谎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有的因为害怕惩罚而说谎;有的渴望父母的关怀,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说谎;还有的会把自己的愿望通过谎言表现出来。
但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切不可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应该细细询问孩子原因,再寻找引导方法。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放学后,总要细细地询问孩子这一天的情况,而且他们总觉得孩子不会说谎,会把一天的生活如实地反映给父母。
所以,很多父母只要听说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就会立即打电话质问老师。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都不能如实地反映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而且有时候还会有意说谎。
在我从教的19年时间里,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下面说说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希望给新教师以启发。
我们班有个女孩子名叫可儿,平时遇到一点小事情就喜欢“打小报告”。
有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可儿突然之间话变少了,也不爱“打小报告”了,还变得爱哭了。
一天晚上,我非常意外地接到可儿妈妈的电话,她非常气愤地对我说:“吕老师,可儿刚刚哭着告诉我她在上厕所的时候被皓皓摸屁股了!”“啊?不会吧?”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太可能,因为大班的孩子都是男孩女孩分开上厕所的。
听我这么说,可儿妈妈的语气更加激动了:“可儿说三个老师都知道这件事。
”“啊?”我把白天班上发生的事情快速地在大脑里过了一遍,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印象。
但当务之急先要安抚好可儿妈妈的情绪,于是我说:“可儿妈妈,你别着急!明天一上班我就去了解情况,弄清楚了就给你打电话。
”“吕老师,我还是比较信任你的,那我明天等你电话。
”可儿妈妈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第二天上午,可儿笑嘻嘻地趴在我的膝盖上,我把她搂到怀里问道:“可儿,听说昨天有男生摸你屁股,这是真的吗?”“是的,我上厕所的时候,皓皓摸我屁股啦!”本来笑嘻嘻的可儿立刻一脸委屈地回答我。
为了把事情弄清楚,我把皓皓也叫了过来。
“皓皓,可儿说你昨天上午在厕所里摸她的屁股了,有这回事吗?”皓
59
2016.10
60
皓的性子比较急,听我这么一说,立刻大叫起来:“我没有。
”“你有。
”可儿小声说。
“你撒谎。
”皓皓叫道。
“你有,我在厕所里刚刚穿好小裤头你就伸手摸我了。
”“你撒谎,老师!可儿撒谎。
”两个人吵了起来。
这时,可儿开始哭了,皓皓因为着急脸涨得通红,一直冒汗。
我心想,两个孩子看起来都不像在说假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可儿,皓皓,你们两个都认真想一想。
”我刚说完,皓皓就急着说:“吕老师,我想起来了,昨天下午起床之后,我和明明闹着玩的时候,不小心撞到她了,我当时还跟她说对不起了。
”“是这样的吗?可儿。
”可儿支支吾吾地说:“好像是他说的那个样子,我当时站在窗户边上看外面,他就摸我了。
”“我没有摸你,你撒谎,是我不小心撞到了你,我明明跟你说对不起了。
”皓皓生气地用手指着可儿。
事情开始有点头绪了,我看看哭泣的可儿,再看看着急的皓皓,做最后的确认:“可儿,你再认真想一想,皓皓说的是真的吗?”“是的。
我感觉屁股被人摸了一下,当我转过身的时候,皓皓就站在我身后,他跟我说了对不起,可是我不想原谅他。
”可儿说。
这下事情的经过总算弄清楚了,但让我奇怪的是,可儿为什么当时没有向我“打小报告”,而是回家向妈妈哭诉呢?“可儿,你怎么没有告诉老师呢?老师觉得你最近心情不好,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一边给可儿擦眼泪一边问。
可儿小声告诉我:“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每次他们吵完架,爸爸就走了,好几天都不回来,妈妈天天哭,我看了好伤心,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了。
”从她的话中不难听出,父母的争吵让年幼的可儿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她开始担心爸爸妈妈会不要她,甚至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为了重新找回爸爸妈妈的爱,可儿用撒谎、装可怜来引起妈妈的注意,想让妈妈多关心她,多陪陪她。
我知道这次撒谎事件的根本问题在可儿的父母身上,我必须和可儿的父母谈一谈。
中午休息时间,我把这次的事情认真梳理了一遍后,分别给可儿的妈妈和爸爸打了电话。
当可儿妈妈听到女儿的担忧时,自责地哭了起来,她开始反省自己这段时间对可儿的态度,最后在我的劝说和开导之下,可儿妈妈表示以后在可儿面前会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会以积极的
态度尽快和可儿爸爸沟通好,减少对女儿的伤害,多花时间陪女儿。
而可儿爸爸接到我的电话沉默了很久,最后和我说:“吕老师!对不起!让您费心了!我没有想到会给可儿带来伤害。
”一个星期之后,可儿妈妈和爸爸一起来送可儿上学,可儿妈妈把我拉到一边说:“谢谢你!吕老师,有你真好。
”
这是一个孩子有意说谎的典型事例,事例中的孩子因为父母经常吵架,不安感与日俱增。
为了找回父母的关爱,孩子故意歪曲事实,用说谎的方式来引起妈妈的注意,希望爸爸妈妈像从前那样爱护她。
新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但是教师不必担忧,应该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说谎”这个问题。
当然,孩子说谎的情况有很多种,我简单地总结为无意识说谎、为了引起注意说谎、为了避免处罚而说谎三种类型。
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供不同的教师引导建议。
无意识说谎:帮助孩子分清现实与想象
托班的孩子往往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相符的谎话。
比如新教师提到的小海,他明明没去海边玩,但他会说“我去海边玩了”,这种说谎属于无意识说谎,因为托班的孩子年龄小,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时期,他们有时分不清想象与现实。
所以,面对孩子的这种谎话,教师没必要去纠正,只需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他逐渐分清现实与想象。
为了引起注意说谎:多给予孩子关爱
出现这种类型的说谎,大多是因为孩子缺乏关爱。
像上述事例中的可儿一样,很多孩子因为受家庭或其他环境影响而感到不安。
这种情况下,父母和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让他感受到爱,因为身边亲近的人给予孩子的爱与信任是孩子最好的良药。
为了避免处罚而说谎: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诚实有的孩子只要犯了错,父母就会严厉地处罚他。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会为了避免受到处罚而选择说谎。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一起制订教育方案,当孩子出现为了避免责罚而说谎的情况时,教师或父母要好好和孩子讨论说谎行为产生的后果,鼓励孩子诚实,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犯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幼儿园 吕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