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无障碍标准

无障碍标准

无障碍标准一、物质环境无障碍1.城市道路应满足各类残疾人的通行需求,提供方便、安全的出行环境。

2.公共建筑应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电梯、卫生间等设施,确保残疾人能够自由进出和使用。

3.公共场所应设置盲文标识、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方便视障人士获取信息。

4.公共停车场应设置残疾人停车位,并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

二、信息交流无障碍1.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应提供盲文、手语等辅助服务,确保听障人士能够获取信息。

2.公共媒体应提供字幕、手语等无障碍服务,确保听障人士能够了解新闻、娱乐等信息。

3.公共图书馆应提供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等资源,方便视障人士获取知识。

三、获得社会服务的无障碍1.政府机构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咨询、受理、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2.社会服务机构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等群体使用。

3.残疾人等群体应有机会获得个性化的社会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四、技能培训和教育的无障碍1.教育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权利。

2.公共培训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

3.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五、就业和职业培训的无障碍1.雇主应积极招聘残疾人,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3.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活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六、文化和娱乐活动的无障碍1.公共文化场所应提供适合残疾人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2.残疾人应有机会参加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七、交通的无障碍1.城市交通应提供方便残疾人的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

2.公共交通工具应设置方便残疾人的设施,如轮椅升降机、扶手等。

3.公共交通场所应设置盲道、轮椅通道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出行。

八、信息和通信的无障碍1.政府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应提供方便残疾人的信息获取服务,包括政务公开、社会服务信息等。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18设备18.1 给水排水18.1.1 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体能、视力、步履、动作等均比健全人或中青年人差一些,因此为他们服务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及设备配件选型,应以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使用和安全为原则。

18.1.2 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的卫生间与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因此,给水排水设计应适合这类群体的要求:1因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者)、老年人等行走不便,所以,卫生间应靠近卧室,方便他们使用。

但给水排水立管有水流噪声,不应靠近卧室的内墙,以免影响他们的休息。

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噪声措施。

2卫生间配置 3 件套卫生洁具,且颜色宜白色,是为了方便视力残疾者、老年人等的识别和使用。

3器具、配件造型及安装要求:1)坐便器(1)坐便器采用挂墙式,可使卫生间空间大一些,且易于清洁卫生;(2)坐便器的高度宜为 450mm,这主要是考虑方便乘轮椅者由轮椅到座便器之间的转换和平移。

该尺度与目前市场上的轮椅高度相近;(3)清洗阀的安装高度宜离地 800mm 高,是为了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操作;(4)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行动迟缓,轮椅、拐杖会撞击管道,因此,给水排水管道应暗敷,明敷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洗面盆(1)洗面盆宜采用挂墙式,或台盆式下部净空高度不宜小于600mm,主要是考虑给残疾人留有膝盖伸入的空间。

(2)洗面盆的冷、热水龙头宜采用光电控制的感应式自动水龙头,或采用杠杆式、揿压式水龙头,这主要是考虑残疾人、老年人握力差,动作迟缓等因素。

如采用自动关闭阀的,则保持开通的时间室大于10s。

(3)洗面盆下的冷、热水管和排水管宜暗敷,要求同本条坐便器的条文说明。

3)浴缸(1)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因此,宜采用平底防滑式浅浴缸。

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进出浴缸方便,浴缸离地不宜太高,一般宜为450mm。

(2)浴缸冷、热水龙头使用时易忽冷忽热,难以调节,故宜采用红外感应恒温龙头。

(完整版)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完整版)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残疾人无阻挡设施建设标准项目建筑入口内容1.入口室外的地面高度2.入口台阶3.入口通行平台宽度4.无阻挡入口和通行平台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标准备注不应大于 1:50必定设轮椅坡道和扶手最小宽度≥ 1.50m应设雨棚门扇同时开启后最小间距离≥ 1.20m大厅前台1.主进门2.棱角3.前台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2.坡道两侧采用感觉门所有棱角必定采用圆角办理采用高低前台设计前台设计需有倾角或镂空应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成弧形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结大厅门能够采用“ L”或“ I ”型拉手。

坡道3.坡道侧面4.不同样地址的坡道5.不同样坡度的坡道6.坡道的坡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吻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阻挡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条要求吻合《设计规范》、条要求应平展、不应圆滑坡道应从最底楼层开始(比方,市残联大楼的盲道是从附一楼到五楼)。

通路走道地面项目7.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8.台面1.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2.人行通道和室内地面3.使用不同样资料铺装的地面4.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内容5.门扇向走道开启不小于 1.50m所有突出的台面必定做圆角办理吻合《设计规范》 7.3.1 条要求1.楼道两侧应平展、不圆滑、不松动和不积水有高低位扶手,楼道的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转角的所有棱角做圆角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办理(可用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 15mm×包边办理)。

15mm2.踢脚线高标准备注吻合《设计规范》 7.3.5 条要求350mm,采用6.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7.走道与地面8.走道一侧或尽端1.种类长度不应大于0.10m,距离地面高度应高强度或软小于 0.60m性资料吻合《设计规范》条要求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1.房间门上要有拉手,吻合《设计规范》 7.4.1条则的第 1 ,2,设在凑近合4 条要求页一边300mm处,方便轮椅使用。

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一、设有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标识明显,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二、停车场设有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识明显(新要求);三、对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新要求),具体为:1、室内外导航应提供盲文信息以及文字立体化处理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数字突出或镂空等立体化处理;贴墙指示牌提供相应的盲文指引,标明引导内容及方向;楼层指示牌提供相应的盲文信息,明确场所的功能区域分布;步梯扶手上提供楼层相应盲文信息)。

2、电梯(1)自动扶梯应提供安全语音提示功能。

(2)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内操控面板应为视障者提供带盲文的选层按钮,提供语音播报楼层信息功能。

3、公告信息设备(1)电子公告设备应为视障者提供语音播报功能。

(2)公共广播设备应为听障者提供字幕功能。

4、公共无人值守设备/装置应为听障者提供语音提示的文本显示功能。

5、人工值守窗口/柜台(1)应为视障者提供震动叫号牌、色弱眼镜、助盲卡等一系列的配套设备。

(2)服务窗口应为听障者配备字幕显示滚屏。

6、公共安全(1)应在有风险的位置(台阶、护栏等)为视障者设置语音提示器,为听障者提供闪光装置,进行安全提示。

(2)应在公共服务场所室内适当位置部署声音报警装置,在附近部署闪光报警装置。

7、医院放射科室等警示牌标识应为视障者提供语音提示功能、为听障者提供闪光装置,用于提示警示信息。

8、院区主要出入口处宜设置盲文地图或供视觉障碍者使用的语音导医系统和提示系统、供听力障碍者需要的手语服务及文字提示导医系统。

9、挂号、收费、取药处应设置文字显示器以及语言广播装置和低位服务台或窗口。

无障碍建设标准(一)

无障碍建设标准(一)

无障碍建设标准(一)无障碍建设标准什么是无障碍建设标准?无障碍建设标准指建筑物、公共场所、信息服务、未来社区等方面,为适应残障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的设计与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旨在实现广泛的、非狭窄的、常规的社会参与和有意义的社会包容。

无障碍建设标准的重要性无障碍建设标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能为残障人群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真正实现平等的社会参与权。

同时,无障碍建设标准也能促进城市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生活。

无障碍建设标准的内容无障碍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准的制定和落实;2.路面铺设;3.门的宽度和通道;4.家具和设施的设计和摆放;5.车位和停车场的规划和标识;6.照明和声音的配备;7.建筑物内部的电梯和楼梯;8.空气质量和舒适度;9.标记和标识的规范。

无障碍建设标准要求的执行无障碍建设标准的执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机构、建筑设计、餐饮娱乐等场所、交通运输等各界人士均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无障碍建设标准的落实。

结语无障碍建设标准的规范和标准,涉及一系列方面,其执行需要全社会参与,并全力推进,不断提高无障碍建设规范和标准的质量,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享受更加平等的基础设施。

无障碍建设标准的盲区尽管无障碍建设标准已得到广泛的推广,但仍然存在一些盲区,无法完全满足残障人群的需求。

例如:1.建筑物内电梯的门太窄,无法容纳轮椅等较大型移动设备;2.手持设备的无障碍应用程度不够,如无法使用手势等功能;3.商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不足,导致无法顺利进入、购物、用餐等;4.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迭代和更新,不断推进无障碍建设标准的完善,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无障碍建设标准的未来展望未来,无障碍建设标准将不断发扬光大,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将给无障碍建设标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无障碍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社会资源。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1.楼梯和台阶
符合《设计规范》7.5.1条要求
2.楼梯和台阶的踏步
楼梯:最小宽度0.28m,最大高度0.15m
室外台阶:最小宽度0.30m,最大高度0.14m
扶手
1.扶手
符合《设计规范》7.6.1条要求
1.楼道高位扶手距离地面:850mm,低位650mm。
2.楼道高低位扶手在转角处不能中断,扶手为木质,形状为椭圆型。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5.门扇向走道开启
符合《设计规范》7.3.5条要求
350mm,采用高强度或软性材料
6.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
长度不应大于0.10m,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0.60m
7.走道与地面
符合《设计规范》7.3.7条要求
8.走道一侧或尽端
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

1.类型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1,2,4条要求
2.安装在墙面的扶手托件
应为L形,扶手明挂牌
4.应急安全标志
应安装在高低位扶手之间
可安装夜光指示装置
5.语音提示设备
扶手处应设有语音提示设备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厕所
洗面台
洗澡间
1.公用
符合《设计规范》7.8.1条要求
1.低位设置呼救装置。
2.小便槽要使用感应开关,架设支撑架。
·踢脚线:350mm。
·过道扶手高位:850mm,低位:650mm。
·洗面台高位:800mm,低位:720mm。
·盲道提示与门的距离:900mm。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无障碍标准),是指为了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对建筑物、交通设施、公共场所、社区设施等实施的一种规范性要求。

无障碍标准在我国的实施,旨在促进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化改造和新建,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使用门槛,提高公共设施的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在无障碍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保证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便达到良好的无障碍化效果。

无障碍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建筑、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包括门厅、走廊、电梯、卫生间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地面、斜坡、台阶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另外,无障碍标准还要求在建筑物和公共场所内提供辅助设施,如触摸屏、语音提示等,以方便盲人和听障人士的使用。

无障碍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包容和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无障碍标准的实施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无障碍设施标准要求

无障碍设施标准要求

无障碍设施标准要求
无障碍设施标准要求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的社会融合和生活便利性。

这些标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无障碍设施符合以下要求:
1. 建筑物和公共场所应提供无阻碍进入和使用的通道和通道,例如斜坡和扶手。

2. 公共交通工具和站点必须配备易于进出的设施和便利设施,如无障碍的上下车斜坡和标有盲文的提示牌。

3. 有关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标志和指示牌必须清晰易读,并提供大字体、对比明显和易于理解的信息。

4. 室内和室外环境应提供适当的照明和明显的视觉对比度,以满足视觉障碍人士的需求。

5. 建筑物内应提供无障碍电梯或斜坡,以确保垂直移动无障碍。

6. 公共厕所、易于操作的水龙头和卫生设施等必须提供便利设施,以满足身体障碍人士的需求。

7. 公共场所和设施应提供足够的无障碍停车位,并确保便利设施充足,如无障碍通道、盲文标志和便利设施。

8. 建筑物的出入口和紧急出口必须方便易用,并配备触摸屏幕和语音提示等无障碍技术设备。

9. 所有无障碍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可用性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无障碍设施标准要求建筑物、公共场所和设施提供无障碍的进入、通行和使用条件,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公共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房间门上要有拉手,设在靠近合页一边300mm处,方便轮椅使用。
2.房间门要有自动回位装置,回位速度应慢。
3.大厅门可以采用“L”或“I”型拉手。
4.房间门的踢脚线高度为:350mm。
2.净宽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3条要求
3.门扇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5,6条要求
楼梯

台阶
·踢脚线:350mm。
·过道扶手高位:850mm,低位:650mm。
·洗面台高位:800mm,低位:720mm。
·盲道提示与门的距离:900mm。
内容
标准
备注
其他
高低位IC卡电话;高低位食堂售饭窗口;镂空可视教室门;声光呼救器;运动场、培训教室采用聋哑人助听感应线圈。
备注:本要求参照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行业标准,以及《成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制定。
基本原则:
·通行无阻,使用方便。
·逢棱必圆,有高有低,有倾有镂,声光合一。
符合《设计规范》7.3.1条要求
1.楼道两侧有高低位扶手,楼道的转角的所有棱角做圆角处理(可用包边处理)。
2.踢脚线高
2.人行通道和室内地面
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和不积水
3.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
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
4.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
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
2.安装在墙面的扶手托件
应为L形,扶手和托件的总高度为70-80mm
3.扶手的起点和重点处
应设盲文说明挂牌
4.应急安全标志
应安装在高低位扶手之间
可安装夜光指示装置
5.语音提示设备
扶手处应设有语音提示设备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厕所
洗面台
洗澡间
1.公用
符合《设计规范》7.8.1条要求
1.低位设置呼救装置。
2.小便槽要使用感应开关,架设支撑架。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5.门扇向走道开启
符合《设计规范》7.3.5条要求
350mm,采用高强度或软性材料
6.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
长度不应大于0.10m,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0.60m
7.走道与地面
符合《设计规范》7.3.7条要求
8.走道一侧或尽端
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

1.类型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 1,2,4条要求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建筑
入口
1.入口室外的地面高度
不应大于1:50
2.入口台阶
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3.入口通行平台宽度
最小宽度≥1.50m
4.无障碍入口和通行平台
应设雨棚
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
门扇同时开启后最小间距离≥1.20m
大厅
前台
1.主进门
采用感应门
大厅门可以采用“L”或“I”型拉手。
4.不同位置的坡道
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7.2.4条要求
5.不同坡度的坡道
符合《设计规范》7.2.5、7.2.6条要求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坡道的坡面
应平整、不应光滑
7.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
不小于1.50m
8.台面
所有突出的台面必须做圆角处理
通路
走道
地面
1.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
2.棱角
所有棱角必须采用圆角处理
3.前台
采用高低前台设计
前台设计需有倾角或镂空
坡道
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
应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成弧形
坡道应从最底楼层开始(例如,市残联大楼的盲道是从附一楼到五楼)。
2.坡道两侧
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3.坡道侧面
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2.冲凉房的水温开关要有高低位区别
3.浴缸的周围要安装支撑支架
盲道
1.人行通路
应设盲道
2.入口、服务台(接待室)、楼梯、电梯、厕所等位置
应设提示盲道,符合《设计规范》8.2.1条要求
标志
无障碍标志
符合《设计规范》8.1.1条要求
电梯和升降平台
1.配备电梯
必须为无障碍电梯
1.电梯门采用透明设计,能从外面看到里面,最好采用单向镜。
3.坐便器旁架设支撑装置,并安装吊环,低位有呼救器。
2.专用
符合《设计规范》7.8.2条要求
3.洗面台
1.要有高低位区分,高位:800mm,低位:720mm
2.要设计支撑架,下水走向要尽量靠墙
3.低位洗面台的下沿要弧线镂空
4.洗面台的镜子要能调整倾斜度
5.低位洗面台的水龙头应采用感应式
4.洗澡间
1.更衣间的衣柜锁上下都要低位安装
2.电梯间外的上下楼按键要有盲文提示。
3电梯内的楼层按键要有盲文提示,采用高低位设计和凹陷式按键。
4.电梯内要有语音楼层提示,采用中英文语音。
5.电梯内有高低位扶手。
2.候梯厅
符合《设计规范》7.7.2条要求
3.电梯轿厢
符合《设计规范》7.7.3条要求
4.升降平台
符合《设计规范》7.7.5条要求
项目
1.楼梯和台阶
符合《设计规范》7.5.1条要求
2.楼梯和台阶的踏步
楼梯:最小宽度0.28m,最大高度0.15m
室外台阶:最小宽度0.30m,最大高度0.14m
扶手
1.扶手
符合《设计规范》7.6.1条要求
1.楼道高位扶手距离地面:850mm,低位650mm。
2.楼道高低位扶手在转角处不能中断,扶手为木质,形状为椭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