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彭阳县生态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对彭阳县林业生态建设转型机制建设的思考

对彭阳县林业生态建设转型机制建设的思考摘要通过对彭阳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不良现象的分析,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全面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作风转变,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重造轻管向重造重管转变、提高造林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彭阳县林业转型机制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转型机制;建设;宁夏彭阳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目前,彭阳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天然草原退化、重造轻管、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将林业建设融为“五位一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科学治理,推广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是全体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目前,我国掀起了全社会重视林业、全民搞林业的热潮,涌现出大批以个体、联户、独资、合资等形式的“绿化公司”、“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助推现代林业产业加速发展。
林业建设单位上至国家林业局,下至国营林场、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工作环境、体制、机制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现象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重造轻管、重造轻防;部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干劲,工作不担当或担当不够,庸、懒、散习惯依然严重,导致造林标准、质量低,造劣质林、失败林,造成年年造林年年补,若干年后依然变化不大的旧模样。
3 对彭阳县林业转型机制建设的建议3.1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全面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近年来,受经济建设的冲击,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一切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设及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念文件、抄笔记、应付检查,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些党员干部根本不参加组织学习,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
对彭阳县林业生态建设转型机制建设的思考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8期作者简介常金贵(1978-),男,宁夏彭阳人,工程师,从事苗圃育苗、林木培育、经果林栽培管理、生态公益林营造、森林防火、管护等林业建设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011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目前,彭阳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天然草原退化、重造轻管、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将林业建设融为“五位一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科学治理,推广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是全体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2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目前,我国掀起了全社会重视林业、全民搞林业的热潮,涌现出大批以个体、联户、独资、合资等形式的“绿化公司”、“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助推现代林业产业加速发展。
林业建设单位上至国家林业局,下至国营林场、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工作环境、体制、机制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现象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重造轻管、重造轻防;部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干劲,工作不担当或担当不够,庸、懒、散习惯依然严重,导致造林标准、质量低,造劣质林、失败林,造成年年造林年年补,若干年后依然变化不大的旧模样。
3对彭阳县林业转型机制建设的建议3.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全面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近年来,受经济建设的冲击,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一切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设及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念文件、抄笔记、应付检查,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些党员干部根本不参加组织学习,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
彭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彭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摘要根据彭阳县发展生态文明的县情,从坚持生态立县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加强资源保护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相关制度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正确教育引导提高全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等方面总结了该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以期为该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宁夏彭阳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83-01多年来,彭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改土治水,植树造林。
经过近30年的扎实苦干和不懈努力,全县生态环境明显地改善,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县林木的累计保存面积达到13.2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5.04万hm2,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25%。
彭阳县生态建设多次受到区、市及国家各部委的表彰奖励,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认可,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当前全县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建设“生态彭阳”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明的方向,进一步提升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步伐,是当前乃至今后摆在彭阳人民面前的一项战略重点。
今后,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找准创新突破口,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打造“生态文明大县、生态文明强县”。
1 坚持生态立县,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论证、不断深化县情认识、逐步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生态立县”为首的20字建县方针。
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了生态建设“813”提升工程,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2009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以“大花园、大果园”为蓝图的“生态家园、致富田园、和谐乐园”的宏伟构想。
宁夏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宁夏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彭阳县位于六盘山东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土地总面积2528.65km2,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12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其中耕地面积6.69万hm2。
1983年10月建县,现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3.5万人。
年平均气温7.7℃,无霜期158天,降水量350-550毫米。
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
面对这一现状,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立足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建骨干工程42座,中、小型淤地坝97座,小型水保工程22687座,林木覆盖率、水平梯田、治理程度分别由建县初的3%、3万亩、11.1%提高到28.7%、59.8万亩和73.5%,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1、坚持立足实际,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建县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县委、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坚持恢复植被、改土治水,走生态建设的路子,先后提出了白岔流域“三三制”农业经营模式(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1335”家庭单元模式(户均1眼井窖,人均3亩基本农田,户均3头大家畜,人均5亩经济林);“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立体治理模式(山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山坡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干支毛沟修建谷坊、塘坝、水窖,拦蓄径流发展灌溉,并适当开发沟坝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彭阳县委、政府抢抓机遇,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彭阳山川秀美”的目标。
同时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把流域建设和生态移民、“大花园、大果园”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以水定产、保障口粮、保持水土、培育经济支柱产业、开发现代农业”的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流域建设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彭阳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彭 阳县 基层 林业 建设 机构 稳定 , 队伍 整 齐。 1 有 个县 林
业站 ,1 个乡镇林 业站 , 2 共计 人员7 人 , 中乡镇林 业站 6 8 其 0
人 , 专 以上 学 历7 人 , 大 6 中专 学历 2 ; 人 高级 工 程 师5 , 人 工
程师2 人 , 5 助理工程 I 4 人 , 术员2 k 1 6 技  ̄ i )。
明显 。
h 改 良低 产 山杏林 6 66 h 发展 桃 、 、 、 桃等 经 m, 6 .7 m , 李 杏 核 济林 7 66 h , 种育 苗 面积达 2 0 m2森林 资 源 累计保 4 .7 m。各 4h o 存面积 1 .7 m , 29 万h 森林 覆盖率达 2 .%。 28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A h i giS iB l2 1 ,7 1 ) n u r c. u1 0 l (0 A . . 1
2 5
彭 阳县 生态 林业 建 设现 状 、 问题 及 对策 建议
张步 春
( 阳县 草庙 乡林业 工作站 , 彭 宁夏彭 阳7 6 0 ) 5 50
摘 要 : 对 彭阳县森林 资源绝 大部 分 为生态公益 林( 针 占全县 森林 资源9% 5 以上 ) 商品林全 为农 民 自 的事 实, 且 有 使 集体 林权 制度 改革 的方 向 、 步骤 、 方案 实施 等 已迫在眉 睫 。 同时对有 收 益的 集体 经济林 的林 权管 理也 进入投 石 问
12 林业基层 管理体 系建设 . 经多 方争 取 、 方 协调 ,2 0 年 秋 季对 乡镇 林 业 站进 各 07 行 了机构 改 革 , 镇林 业 站人 员 归林 业局 垂 直管 理 , 地 乡 驻 乡镇 , 重领 导 , 双 为单 独设 立 机构 , 挂 “ 生动 植物 保护 加 野
对彭阳县“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的思考

对彭阳县“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的思考摘要介绍了彭阳县“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813”生态提升工程;思考;宁夏彭阳“813”生态提升工程是彭阳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林情,围绕“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项生态综合系统工程,计划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创建8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30 000个生态户。
1工程实施情况工程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紧紧围绕各项目标指数,从打造生态户、生态村庄入手,以实施退耕造林、荒山荒沟造林及城镇、乡村、道路、庭院四旁绿化造林为具体建设内容,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
1.1大力实施城乡大环境绿化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2007年,围绕年初制定的计划,把打造24个县级、4个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和草庙新农村综合示范点作为工程建设重点,采取大苗造林、针阔结合、乔灌搭配的方式,当年共栽植各种绿化苗木20种36.5万株、经济林苗木9种20.4万株、花冠木5种1.7万株,启动实施生态户16 027户,完成城镇、村部、机关、学校、宗教场所、景点、村庄绿化207处,道路绿化211.3km,折合造林面积1 166.67hm2。
在遭遇罕见大旱天气的情况下,全县采取了多种抗旱保苗措施,使绿化苗木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了80%。
经济林苗木由于栽植面广,平均成活率仅达到48%。
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思路,把生态村庄作为工程提升的一个治理单元,计划在全县12个乡镇打造100个生态村庄、创建3 000个生态户、绿化道路29条93km,房前屋后植树215.33hm2。
围绕上述建设内容,县林业局与各乡镇紧密配合,全力提升城镇、庄点、道路、学校及生态村庄绿化治理水平。
1.2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为抓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对林业在实施生态彭阳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对林业在实施生态彭阳建设中作用的思考摘要介绍彭阳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阐述生态彭阳建设思路的确定,分析林业在实施生态彭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生态彭阳建设的实施。
关键词生态彭阳;林业;建设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2′~106°58′,北纬35°4l′~36°17′。
西连宁夏固原,东、南、北环临甘肃的镇原、平凉、环县等市县。
地形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3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 248~2 418 m,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1 彭阳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从考古和历史记载反映,彭阳各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特别在气候温暖湿润时期,先后有众多游牧民族在此活动。
而当今大面积的荒山,主要是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过度放牧、开垦、砍伐和战争)等影响而形成。
自然气候变化是环境演变中最活跃的因子,在时间尺度不长的情况下,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主要受制于自然气候变化。
自然气候变化是影响彭阳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
气候干冷时期,雨量减少,易出现严重干旱和蝗灾,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有较大影响,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易受到破坏。
人类活动是影响彭阳生态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战乱频繁,彭阳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同时受到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弱,诸多原因导致彭阳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又加剧环境恶化。
2 生态彭阳建设思路的确定1983年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科学规划发展,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和“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坚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治穷致富,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彭阳县生态恢复和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彭 阳县 位 于 宁夏 东 南 部边 隅 , 地 处 黄 土高 原 中部 丘 陵
“ 走丝 绸 古 道 、 寻远 古 文明 、 访 皇甫 故 里 、 探 红 色 热土 、 赏自 然景 观 、 享 清凉 彭 阳 ” 的文 化旅 游 品牌 。 新建、 维修 和 改 造皇 甫 谧文 化广 场 、 乔家 渠 民俗 风情 园 、 无 量 山石窟 等人 文 生态 旅 游景 点 , 形 成了集 爱 国主 义教 育 、 民俗 感 受 、 田园休 闲 、 果
坚持 把科技 作 为生态建 设 的支撑 , 全 面推 行科技 承包和 目标管 理 , 建 立集 科技 培 训 、 示范 、 推广 为一 体 的服 务机 制 , 加 强 实用技 术 推 广应 用 , 提 高 生 态建设 水平 。 治理 模 式从 零 星的单 一 治理 到 以小 流域 为单 元 的综合 治理 , 连 片集 中 、 一 次 到位 的生 态 治理模 式 , 由点 到面 , 梯 次推 进 。
3 存 在 的 问题 3 . 1 生 态 恢 复 压 力 大
立足 生态 优 势 , 着眼 农 民持续 增收 , 把生 态效 益 和 经济 效益相结合 , 因势 利 导 , 大力 调 整林 业 产 业 结构 , 着 力推 动
生态 型林业 向生态 经济 型林业 转变 。 大力培 育退 耕还林 后续 产业 , 制定 了《 彭阳县 2 0 1 0 -2 0 1 5年 林 果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 ,
1 . 3 培育产 业 , 不 断 推 动 生 态 建 设 良性 发 展
渡. 农 业综合 产 出实现 翻番 。
2 . 3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日趋 完 善 。 社 会 影 响 力 不 断 增 强
通过 限额 采伐 、 低效林 改造 、 拓宽 造林绿 化领域 等措 施 , 林 业 生 态体 系初 步形 成 , 保 水 固土 、 涵养 水 源成 效 明 显 , 林 区生物 种群 日益 丰富 。 2 . 4 生态旅 游逐 步兴 起 。 生态 文明水 平显 著提 升 在 生态 建 设 中 , 打 造 了一批 自然 景 观优 美 、 生 态环 境 良 好的 示范 流域 . 已成 为人 们休 闲观光 的好 去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21期
Vol.10No.21
南方农业
South C h ina A gricu ltu
2016年7月Ju 1.2011
关于彭阳县生态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王会平\杨伟A
(1.宁夏彭阳县茹河林场,756500; 2.宁夏彭阳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林木检疫站,756500)
摘要生态建设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开展的人工设计,通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生态系统自然规律, 将自然与人工结合起来,达到和谐与高效,确保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分析彭阳县现实情况的基础 上,介绍并总结了其在生态建设上所取得的若干成绩,并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进而为其他 地区进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林业建设;问题;对策;彭阳县中图分类号:X 321 文献标志码:B D O 1: 10. 19415/j . cnk i . 1673-890x . 2016. 21.148
1当地自然生态情况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
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 和环县。
位于东经 106°32,~106°58,、北纬35°41,~36°17,。
全县山地、丘陵、残塬、沟台较多,塬面破碎,沟壑密 度为1.5 ~ 3.0 km /km 2,水土流失严重。
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呈波状倾斜,海拔1 248 ~ 2 416 m 。
境内水平地带性土壤为黑垆土、山地灰褐土、粗骨 土、新积土,以黑垆土为主。
黑护土面积233 862.21 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92.49%;山地灰褐土面积16 500 hm 2,占 土地总面积的6.5%;粗骨土及新积土面积1 135 hm 2,占土 地总面积的0.5%。
黑垆土分布在海拔高度1 248 ~ 2 000 m 的全县12个乡镇,土层厚度60 cm 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 高,是较好的农业生产土壤;山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 2 000 ~ 2 418 m 的黄卯山
±M 厚度30 - 60 cm ,土猶
机质丰富,适合林业的发展;新积土主要分布在红茹河的 谷地、坝地,肥力较低;粗骨土主要分布在古城、新集的 阳法,土层厚度小于30 cm ,局部岩石裸露,肥力低下。
全县植被类型为半干旱干草原区,属森林草原向灌 丛草原的过渡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灌丛、草 原、草甸等,草地植被覆盖度40% ~ 50%,全县森林覆 盖率25%。
全县主要以乔木树种为主,灌木次之,乔木 树种有5科7种,杨树、刺槐、柳树占绝对优势,灌木树 种较为复杂,主要有山桃、沙棘、柠条等;人工林遍布 全县12个乡镇,包括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及园林花卉树 种,品种繁多。
2014年底,彭阳县总人口为26.47万人,其中农贴口 22.93万人,人口密度105人/km 2。
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收稿日期:2016-05-08
作者简介:王会平( 1976-),男,宁夏彭阳人,大专,林业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农林建设。
37.7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2_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529.5元,林业总产值 28 342万元。
全县交通便利。
境内公路里程1647 km ,其中国 道67_91〇11、省道861〇11、县道105_7 1〇11、乡道488_9]〇11、 村道880.2 km 、专用道18.8 km , 12个乡镇的通油路率为 100%, 44个行政村的通等级(四级砂砾公路以上)公路 率为73%[11。
现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平惠公路横 贯南北,309国道纵穿东西,宝中铁路越境而过的东进西 出、南来北往的交通网络。
2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2.1森林资源增长快,人居环境改善显著
在治理以后,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由2008年初的
12.32万W J f 加到13.32万hm 2,治理小流域106条1 779 km 2。
获得过“全国造林绿化”“全国经济林建设”“全国生 态建设”“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 县”和“全国园林县城”等称号[2]。
2003年被国家环保 总局列为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 议把“在黄土高原同类型地区推广彭阳经验”确定为十 大重点办理建议案之一。
2007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 记视察了全县生态建设情况,在了解阳洼流域治理状况 后,总书记十分欣慰地说:“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已经 显现了。
彭阳虽小,但是生态治理保护成效显著。
今后 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改善宁夏生态环境。
” 2008年8月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大沟 湾小流域综合治理时说:生态治理要有“一张蓝图绘到 底”的决心,又要不断丰富新的内容。
要实行山水草、 林田路综合治理,一代接一代干下去,改变生态环境, 最终让农民致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 华仁先后三次亲临彭阳县视察,对彭阳县生态经济社会 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彭阳的发展方向, 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 的f 目心和决心。
2.2林果产业发展力度大,农民收入显著提升
通过大力发展林业,让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促使山区群众传统耕种习惯得以转变,农业从以往 单一发展方式逐步过渡到林果、草畜、蔬菜、劳务四大 特色产业及二、三产业,让农业综合产出得以翻倍。
2.3森林生态功能越来越完善,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
在实行低效林改造、限额采伐及扩大造林绿化范围 以后,建立了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在涵养水源和保水 固土上取得了巨大成效,林区生物种群越来越多,享受 国家生态补偿的公益林面积达2.45万hm2。
2.4生态旅游发展加速,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生态建设的加快,形成了一批具备良好生态环 境、优美自然景观的示范流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观光 的场所。
通过与农家乐及“山杏花节”等结合,打造了 多个生态观光旅游景点,如长城塬、大沟湾、无量山石 窟、任山河战斗遗址、六盘山景观苗木园区及皇甫谧文 化旅游景点和阳洼等,以“红色”和“绿色”为品牌的 “一线双色”旅游业格局由此形成[3]。
3存在的问题
虽然彭阳县近几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很多成 效,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有 以下几点。
3.1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还很重
在气候、自然条件等影响之下,造林困难重重,造 林成本也越来越高,很多地区气候干旱,降低了造林苗 木的成活率,每年有很多区块需要补植补造,导致生态 环境建设质量偏低。
3.2林牧矛盾非常突出
彭阳县实施禁牧封育政策后,生态管护力度逐步加 大,不过因为北部少数乡镇还有一定数量的羊畜,且草 畜产业发展速度很慢,为做好舍饲圈养措施,严重影响 了退耕地产草量,草畜不平衡矛盾极为突出。
个别地方 还存在偷牧的问题,禁牧封育容易反弹,让生态治理成 果巩固任务显得非常艰巨。
3.3林业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效果差
特色林果业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缓慢,缺乏较 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不多,综合 技术服务能力不强,需要尽快加强后续产业开发与培育工作。
此外,很多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很少主动参与到 林业建设中,尤其是在新建经济林和退耕抚育管理等方 面,认识不正确。
3.4资源开采破坏环境
在开采砂石、煤炭和石油的过程中,严重破坏了林 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在开采石油的过程 中,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当前彭阳县政府虽然与企业 落实了治理责任,不过油田破坏性和掠夺式的开采,很 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为生态造成的损失,为当地农民生产 带来了不利影响。
3.5生态工程建设经费匮乏
一些国家投资项目,因为地方财政不足,无法将配 套资金落到实处,在林业上的投入较少,标准不高,总 量较少。
4对策建议
一是将退耕还林工程纳入到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同时提升补偿标准。
并争取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提升 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速度,促进林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 加大资源管护力度,严格落实禁牧封育、森林防火等资 源管理责任制。
在彭阳县实行禁牧封育的过程中,禁牧 封育力度逐步加大,为养殖户提供项目扶持,确保实行 禁牧封育后提升养殖户的收人,实现“禁得住、不反 弹”的目标。
此外,进一步加强中幼林抚育,将林地征 占使用及林木采伐限额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森林资源的 连续性,为林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重视林果产业 培育。
在政府协调以后,把杏产业纳入自治区特色优势 产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合理提升环境治理费征 收标准,让生态环境治理有足够的经费。
五是提高生态 建设项目标准,弥补地方配套资金缺口,提高造林质 量;加大造林投资力度,建立造林基金,完善造林机 制,确保造林成效。
参考文献
[1] 齐联,尹萍,温雅莉,等.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的标志[N].
中国绿色时推2008-01-17.
[2] 焦玉海.林业发展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N].中
国绿色时报,2009-01-09(001).
[3】余遵本,李学军.把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支柱[N].
中国绿色时报,2009-01-23(00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