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南贡院作文400字
参观江南贡院作文400字

参观江南贡院作文400字
11月23日天气还算不错,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去参观江南贡院。
导游姐姐说江南贡院是古代人考试的地方,而且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当时光号舍就有几万间。
每间号舍约2平方米,每个考生都有一间。
考试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里,可见当时的号舍设计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仔细参观号舍里考生的样子,发现他们造型各异。
据说每个造型的背后都有故事。
从考生的年龄看,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据说有103岁。
不得不佩服呢,真是应了中国一句古语:活到老,学到老。
对了,着重说一下,江南贡院里有一块“魁斗七星图”,听说这块碑里暗藏了十个字。
妈妈帮我查了下,这十个字分别是“正”、“心”、“修”、“身”、“克”、“己”、“复”、“礼”、“鳌”、“斗”。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呀。
能把这十个字悟出来的人,也真是够“牛”的!如在当时据说有中举的迹象呢。
江南贡院就是一个浓缩版,让我们比较形象地了解到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地求学进举的,各时期都有哪些名人轶事。
呵呵,个把小时我还真没记住多少,但妈妈说了,以后会经常带我去的。
有兴趣的小朋友都抽空去看看吧!。
江南贡院作文写样子

江南贡院作文写样子
《江南贡院》
嘿呀,咱今天来说说江南贡院。
我记得呀,那次我专门去江南贡院逛了逛。
一到那儿,那场面,真让我大开了眼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建筑,那房子看着就很有年代感,感觉就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一样。
门口的大牌子特别显眼,上面写着“江南贡院”几个大字。
我走进里面,哇塞,那一个个小房间,就像是一个个小格子似的。
我就在想啊,以前的那些考生们就坐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考试,得是啥感觉呀。
我还凑近了一个小房间看,里面窄窄的,只能放得下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想象一下那些考生在这里面待上几天几夜考试,可真不容易呀。
在贡院里走着走着,我仿佛能听到以前考生们的落笔声、咳嗽声,思绪都飘远了。
我感觉自己也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他们紧张地答题,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奋笔疾书。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看着看着,我越发觉得江南贡院真的很有意思,它就像是一个时光的宝盒,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
等我离开的时候,我还不住地回头看,心里还在回味着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这江南贡院呀,真的是太特别啦,下次有机会我还得来好好看看它呢!
咋样,我说的江南贡院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江南贡院作文写样子

江南贡院作文写样子江南贡院,那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
要说这地方的样子,我这就跟你讲讲。
前几天我特意跑去那里溜达了一圈。
想象一下,一进门,你就会觉得自己穿越了时光机,回到古代的考试现场。
真的是,古人的考试真不是开玩笑的。
首先,贡院的建筑就挺有意思的。
那是一种古老的,典雅的建筑风格。
红墙青瓦,古色古香,你会觉得自己是走进了中国传统的风景画里。
尤其是那些走廊啊,亭台楼阁的,简直就是为读书人设计的,走几步,仿佛都有诗词从脑袋里飘出来。
走廊边上还有不少石刻,雕刻得细致入微,仿佛每一块石头上都有个小故事。
我在贡院的那天,正好碰上了一群游客。
他们穿着现代的衣服,正在一边拍照一边讨论:“哎,这地方真的是古色古香的,古代人怎么考试的?”一个年轻小伙子指着墙上的一些石刻说:“这肯定是古代学霸们留下来的,他们一定是在这里磨砺自己的。
”说实话,我对古代的考试过程也挺好奇的。
贡院里有个展示区,上面写着古代的考试规则。
我看了下,古代考试可不简单,有专门的考官来监考,考生们得住在贡院里,考试前还得隔离一段时间,不让他们跟外界接触,这样才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要是古代的考生知道现在的网课和自学,肯定会觉得我们这代人真是轻松了不少。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贡院里的那些老松树。
那真是岁月的见证者了。
树下坐着几个老人,他们在那聊天,聊到古代考生的辛酸往事,一个老人笑着说:“当年我在这里考过一次,差点被考试规则给搞疯了。
”旁边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那您当时怎么应对的?”老人挥了挥手,笑道:“应对?那时候根本没法应对,只能埋头苦读呗。
”贡院的风景真的是让人放松,走在里面,你会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
那种古朴的氛围,真的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少见的体验。
你可以坐在某个角落,喝茶、读书,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古代的书生,浸淫在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中。
总的来说,江南贡院不仅仅是一个考场遗址,更是一个能够让人回味历史、放松心情的地方。
如果你有机会,真心推荐你去看看,感受一下那种古老的考试氛围,体验一下古人如何“用功”的氛围,肯定能让你大开眼界。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江南贡院,这地界儿,嘿,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你一踏进去,就像穿越回了古时候,满眼的青砖黛瓦,透着股子书卷气,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慢下了脚步,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千年的学子梦。
一说到这贡院啊,头一桩得提的,就是它那气势恢宏的大门。
那门楼子,高得能摸到天似的,两边还蹲着俩石狮子,威风凛凛的,就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学问的圣殿。
你往里头一望,嘿,那院子深邃得跟迷宫似的,一条条石板路,曲曲折折,通往不知道多少个房间,每个房间啊,都藏着一段段寒窗苦读的故事。
再往里头走,就到了那著名的号房区了。
听说啊,当年科举考试的时候,考生们就得挤在这些号房里,一住就是好几天。
那号房小得可怜,转身都费劲,可就是这样的环境,愣是出了不少状元、榜眼、探花。
你说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多大的才情啊!咱们现在的人啊,生活条件好了,可那份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是不是也该学学古人呢?还有那明远楼,那可是贡院的制高点,站上去往四周一望,整个贡院尽收眼底。
据说啊,当年考官们就是在这里监督考试的,生怕有哪个考生作弊。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考试制度虽然严格,但也公平啊,不像现在有些考试,还得拼爹拼妈。
当然了,江南贡院不仅仅是个考试的地方,它还是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历史上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
你走在贡院里,说不定就能感受到那股子文化的气息,仿佛能听到当年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
总而言之啊,江南贡院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座文化的宝库。
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努力,也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江南贡院导游词(通用4篇)

江南贡院导游词(通用4篇)江南贡院篇1历史上南京秦淮河的两岸,一边是勾栏瓦舍,一边是江南贡院,河上有桥相通。
如此安排甚是有趣,才子佳人,各得其所。
如今,勾栏瓦舍早无踪影,贡院还留下些许痕迹。
历史上南京秦淮河的两岸,一边是勾栏瓦舍,一边是江南贡院,河上有桥相通。
如此安排甚是有趣,才子佳人,各得其所。
如今,勾栏瓦舍早无踪影,贡院还留下些许痕迹。
历史上南京秦淮河的两岸,一边是勾栏瓦舍,一边是江南贡院,河上有桥相通。
如此安排甚是有趣,才子佳人,各得其所。
如今,勾栏瓦舍早无踪影,贡院还留下些许痕迹。
乡试的考棚才有资格叫贡院,乡试是省级考试,明清时南京是省会,而江南贡院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贡院,有两万多间房,比北京贡院大上一倍。
如今南京有一所科举博物馆,建在原址的地下,秦淮河的边上。
展览中规中矩,该说的都说了。
在结尾部分是中外名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观点非常对立。
有的说是史之创举,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治国安邦的基石;有的说是毒药毒瘤,不仅拖了社会进步的后腿,而且腐蚀了知识分子的心灵。
科举制度也就是官员选拔制度。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中央集权官僚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有的官员都是给皇帝一个人打工的,官员选拔制度就是给皇帝选拔打工仔,科举是选拔程序,设立门槛和模板。
科举制度历经1300年,仅是在元朝中断过几十年,按理说一个制度能持续了上千年,应该是一个好制度。
换句话说,人们在上千年里,还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制度来替代它。
由此说来,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大问题。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他以极为严厉的手段整肃官员队伍,对贪官斩立决,绝不姑息。
据说被他杀掉的官员有十几万,以至于到了政府机关严重缺员,无人办公的地步,后来有的“带病官员”甚至在狱中戴罪办公。
即使如此,贪官还是层出不穷,前仆后继。
官员大面积贪腐,一定在哪里出了问题,如果科举制度没有问题,那就是教育方针出了问题。
教育方针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江南贡院游记作文

江南贡院游记作文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部,是明清两代考试的场所。
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科举考试场所。
它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贡院。
在我心中,贡院是神圣而又庄严的。
踏着青砖石瓦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江南贡院。
踏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上面刻着“江南贡院”四个大字。
牌坊的周围是一圈青砖砌成的围墙,墙上刻着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格子,格子上写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字。
我好奇地走进了围墙内,围墙内一片绿色,绿油油的树叶、绿绿的草、黄黄的花。
一阵微风吹过,树叶轻轻地飘动着,似乎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我沿着石板路一直向前走去。
看到了“进士科”四个大字,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考生坐在贡台上奋笔疾书……再往里走就是“乡试”两个大字了。
—— 1 —1 —。
游江南贡院小学生作文

游江南贡院小学生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来到南京,兴致勃勃地游览起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就在秦淮河的岸边。
它始建于南宋,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
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两万多间,明清两代在江南贡院应试的著名人物更是不胜枚举。
进入江南贡院,我首先来到了大殿。
大殿里陈列着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实物和资料,有历次科举的状元名单,有中榜后的捷报,更有考生的文章。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的画像和简介,如唐寅、郑板桥、施耐庵等,他们都是在江南贡院应试,最终走向全国,走向更大的历史舞台。
出了大殿,就来到了考试的`号舍。
号舍一间连着一间,每间约3平方米,宛如一个巨型的蜂巢。
在8月的盛夏,考生们要住在号舍内进行连续三天的考试,中途不得离开。
所以说科举考试不只是才华的比拼,更有意志和耐力的考验。
出了号舍,就是贡院的花园。
花园里种植着各种花草,艳丽多姿,生机勃勃。
当年,结束了三天考试的考生们,看到如此美景,一定会倍感心旷神怡吧。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
我的家乡是有着“文化之乡”和“礼仪之乡”美称的无锡,无锡的贡院也是全国闻名的,它是明清时期朝廷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无锡的锡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江南贡院,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科举考场之一。
它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整个建筑共有三进,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块高约6米、宽约3米的巨幅石刻匾额,上书“江南贡院”四个大字。
这块匾额是明朝状元黄观在任江苏按察使时写下的。
“江南贡院”四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
这块巨匾是由当年江南贡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撰写,现在这副巨匾还悬挂在“江南贡院”的大门上。
巨匾下端刻有“天下之才皆入此门”八个大字,据说这是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所题。
走进大厅,我们便看到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他站在孔子像前,面带微笑。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江南贡院作文400字
11月23日天气还算不错,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去参观江南贡院。
导游姐姐说江南贡院是古代人考试的地方,而且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当时光号舍就有几万间。
每间号舍约2平方米,每个考生都有一间。
考试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里,可见当时的号舍设计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仔细参观号舍里考生的样子,发现他们造型各异。
据说每个造型的背后都有故事。
从考生的年龄看,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据说有103岁。
不得不佩服呢,真是应了中国一句古语:活到老,学到老。
对了,着重说一下,江南贡院里有一块“魁斗七星图”,听说这块碑里暗藏了十个字。
妈妈帮我查了下,这十个字分别是“正”、“心”、“修”、“身”、“克”、“己”、“复”、“礼”、“鳌”、“斗”。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呀。
能把这十个字悟出来的人,也真是够“牛”的!如在当时据说有中举的迹象呢。
江南贡院就是一个浓缩版,让我们比较形象地了解到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地求学进举的,各时期都有哪些名人轶事。
呵呵,个把小时我还真没记住多少,但妈妈说了,以后会经常带我去的。
有兴趣的小朋友都抽空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