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英语水平。
1. 引入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故事或歌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课文,例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俗。
2. 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在英语课堂中,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传统节目、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或品尝传统美食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性,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3. 整合传统文化与英语课程传统文化可以与英语课程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个有趣和富有内涵的研究环境。
可以选择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中国古代故事、古诗词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4.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
例如,可以将英语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联系起来,通过研究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5. 创造多元化文化氛围在学校中,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来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研究英语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加他们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效。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优秀5篇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优秀5篇几种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篇一1.愉快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
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进入语境,创造情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兴趣活动。
如:唱歌、游戏、饶口令等。
运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功与快乐总是相伴而行的。
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就应该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步曲方法,尤其对后进生,要多给予肯定评价。
2.演示法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特别是教学一些字母、单词时,利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等创设大量的视觉情景,对儿童反复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反复多遍的听说活动。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演示效果,而尽可能快的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理性阶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字母时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单词的时候可以用实物来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
在新授的Isita...”时,可以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实物来进行对话,并且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去,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学习中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奖励等,让所有的学生在对自身学习的满足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模仿练习法学习英语模仿练习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学生要说得准确,首先必须看得准,听得准。
因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要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说错了及时纠正,并注意将正确的音与错误的音进行比较,反复训练,以免在语音上给学生留下后患。
另外,应鼓励学生课下尽量用所学过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相互对话。
因为我们不是单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而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4.讲授法英语并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那样从小就开始学说、理解和运用。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5篇)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新学期认真学习并落实上级各项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教师个性化课程研发为突破,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本、以实现有效英语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
二、工作目标: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落实教研组各种计划及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交流”的基本形式开展英语教研。
2、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发展性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在教导处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模式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完全转变为以主体的教学,在课堂中完全释放学生的能量,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3、做好集体备课,认真处理好目前难度较大的教材。
集中各组员进行集体商讨,对一些不太好处理的教材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以求方法处理教材,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
4、积极反思交流.通过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形成互动、互助的氛围。
进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共同提高。
5、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要多运用英语拼读规则和儿歌教学法,帮助学生有规律地记忆单词,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语言现象的教学,采用重比较、勤归纳、多运用的原则,使学生熟练掌握较复杂的语言现象。
同时,高年级也要注重阅读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能力。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为了更好地更新观念,转变行为,全体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理论书籍和相关杂志、等。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策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故事、游戏等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文儿歌、英文动画片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听中学、在玩中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板书、示范、讲解、角色扮演、情境导入、教材展示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
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和延伸的英语学习任务;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安排合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适宜的教学节奏下学习英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适宜的难度下学习英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问题一:过于注重语法,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解决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通过实际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问题二:课程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解决策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例如使用游戏、歌曲、故事、动画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问题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角色中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
问题四:学生应试意识强,学习动力不足。
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使他们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
问题五:缺乏文化背景的融入。
解决策略: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节日、风俗习惯等,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问题六: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脱离。
解决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调整教材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问题七:缺乏综合性评价。
解决策略: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价方式外,应增加一些综合性评价方式,如项目制学习、实际应用任务等,综合考察学生的多个方面能力。
问题八:缺乏家校合作解决策略: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供相关建议,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积极的英语学习支持。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采取对应的解决策略,就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及方法探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及方法探析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小学英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程。
在这个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及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的需求。
创新理念1.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基于学生本身的兴趣与需求来推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和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英语学习主动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更像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者。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元化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是不仅仅从成绩上考核学生,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出发,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在不同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科学地评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3.混合式教学混合教学是一种综合利用在线学习、线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通过多种手段,将课堂教学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固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进一步拓宽了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
混合教学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与教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英语。
创新方法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媒体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语言和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工具和素材,让学生在感受英语魅力的同时更容易记忆和理解英语。
2.课堂互动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范文三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范文三篇篇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创造英语阅读的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英语阅读的环境,如放置英语书籍、英语音频、图片、视频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教授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查字典、记笔记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英语阅读不仅是语言技能的练习,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因此教师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如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于作品的评价等,这些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兴趣和对英语的喜爱之情,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3. 个性化教学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同,在教学中就要承认这个事实,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分别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教学,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总之,英语阅读的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师要注重创造英语阅读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篇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小学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英语阅读是对学生语言技能、文化素养以及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
以下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了解学生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调查、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不同阅读习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调整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2.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的运用语言技能,比如:分析英语课文、抓住语法结构、理解生词用法、技巧性阅读、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阅读能力。
3. 丰富阅读素材教师可以通过配合最新的英语阅读材料、课程研发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英语阅读素材,通过不同的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学习语言技巧以及开发语言思维能力。
少儿英语教学方法学习

少儿英语教学方法学习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教学法,教师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语言接龙、角色扮演、拼图、卡片配对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英语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英语。
通过给孩子们创造真实情境,使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对话,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如买东西、问路、介绍自己等。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将视听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影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料进行英语教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四、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交际活动,如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英语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交际教学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五、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五人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合作性,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小组表演、小组竞赛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以上是一些适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灵活运用,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实现小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与途径摘要:“文化意识”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意识”教学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课外活动作为实现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文化意识”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途径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和文明进步而发展的。
正是由于世界上存在有许多不同而又各有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语言又是一面镜子,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一个民族的内涵。
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两者是交叉渗透、相融相合的。
拉多(lado196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因而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要理解和接受另外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在目前国内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小学教阶段,英语的学习意味着要去理解和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习惯。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基于此,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宜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以此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cross culture)意识的同时,使其能正确适当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我们必须要在小学这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就把“文化意识”教学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有文化背景的环境下学到地道的英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教学,也是新英语课程对新世纪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二、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现方式与途径教学实践及理论告诉我们,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与途径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外活动则可作为其重要的实现途径。
(一)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方式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最长。
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对比差异,激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然而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撰对文化项目没有作分门别类系统的介绍,在教材中只是以零星、不完整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教材中那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让学生领会英汉文化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如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打招呼用语,中西方的差别相当大。
中国人通常用“去哪jd?”、“忙吗?”、“吃了吗?”等等表示友好的问候,并不关心答语的实质内容。
而在英国人看来,这些问题是非常奇怪的,也容易产生歧义甚至于文化冲突。
英国人见面问好通常用“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
再如课文中单词“dog”的教学,教师可联系“a lucky dog”这一谚语,向学生介绍“dog”在中西方国家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在英语国家它不单是宠物,更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位重要成员。
“dog”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褒义词,因此英语中还有“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等说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语言背景知识,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其在真实场景下语言运用和交际的能力。
2.巧设悬念,激起探究。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教师要巧妙设疑,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外文化的蕴含和差异。
例如:在教授问候语“how old are you ?”时,教师可请一名学生配合,由学生问老师答,当学生问完“how old are you ?”后,教师只是说:“ah,it’s a secret.”此时,教师便可以问学生:“why is a secret?”这个极其简单又极富挑战性的问题,立刻就把学生引人积极思考的状态——为何老师不直接回“i am…….”而是用“ah,it’s a secret.”代替,其中有何特殊含义。
最后学生在教师更为具体明确的解释中了解到:在英美国家,人们是非常忌讳别人问及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个人活动等私事。
在这里,“it’s a secret.”便是一种回避的方法。
所以,当与外国人交谈时,除非他们毫不介意,否则最好不要问诸如“are you married?”、等这类令他们非常尴尬的问题。
取而代之的应是如“nice day,isn’t it ?lovely day ?”等等。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较自然地导人课文教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课文文化的注意,激发其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更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质量。
3.创设情境,培养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创设典型教学情境,正是进行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
情境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小学生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为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获得对异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
在do you use chopsticks in england ?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多次设置情境,如在参加聚会与外国朋友进行文化差异的对话交流中,教师可设置如下的情境you are now in a party,you are having a new foreign friend.you are chatting,talking about the different culture between countries.这样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中英饮食文化的对比,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强化他们的语言文化认识,也能避免“中文思维交际”。
(二)以课外活动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外是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天地,它比课内更富有吸引力。
课外氛围若是充满了英语气息,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空,创设利有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1.通过学习园地渗透“文化意识”教学。
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英文内容总是兴趣盎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室内设置“英语学习园地”,进行英语文化宣传。
“英语学习园地”应尽量做到“新、奇、趣”,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同时保持学生的兴趣。
园地的内容可以是利于学生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英语诗歌和儿歌。
教师也可根据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一些国外小孩经常玩的游戏,如bingo游戏、猜谜语等。
也可以设置展览台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
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感。
2.通过课外活动提高“文化意识”教学。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
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听报告讲座、参加英语文化知识比赛、开展英语角活动、参加课本剧排练等。
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与一些说英语的外国朋友接触,或者把外国朋友请进校园,让学生亲自感受地道的英语,亲自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多彩多姿,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促进他们参与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跨文化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
3.通过主题活动巩固“文化意识”教学。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
教师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如新年晚会、圣诞晚会、生日晚会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适时地进行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等文化知识的复习巩固。
如在新年联欢会上,让学生齐唱“happy new year”并辅之一定的舞蹈动作,大家互相赠送自己做的贺年卡,送上新年的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某个学生扮演西方儿童人见人爱的圣诞老人,让学生齐唱圣诞歌曲,共同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愿再互赠礼品,感受亲情和友情;在感恩节来临之际,带领学生到郊外野炊,指导学生制作南瓜饼等西方食物来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恩赐。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感知。
同时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总之,“文化意识”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熟悉和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同时,把课外活动作为实现“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文化视野,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英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