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破产姐妹》的审美意识形态
试论美剧《破产姐妹》中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试论美剧《破产姐妹》中的意识形态腹语术美剧《破产姐妹》自2011年开播以来,在美国国内的首播收视人数高达1920万,创下了自2001年以来秋季首播集最高收视率的记录,在18至49岁观众群中嬴得了7.0的收视率。
其后观众数目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于约1100万人左右,收视率亦维持在4.0的水平,美国观众对它的喜爱有目共睹,该剧获得了第38届人民选择奖的最佳喜剧类新剧。
面对这样一部收到美国观众热烈欢迎的电视剧,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经历过转变:首播之初,《华盛顿邮报》曾认为该剧不甚理想,仅给出了“C”级的评价,但很快各家主流媒体都对该剧一致赞扬,如《波士顿环球报》、《娱乐周刊》、《洛杉矶时报》等多家报刊杂志都认为该剧正面乐观、机智幽默。
毫无疑问,从任何方面来说《破产姐妹》都称得上是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美剧,那么它何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本文将抛开它喜剧式语言风格的表象,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揭示这部成功美剧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1.讲述故事的年代“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这句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的名言用来衡量《破产姐妹》再合适不过。
这部剧的首播是在2011年,表现的是落魄富家千金和草根女孩共同生活,追求梦想的故事。
我们应该来回顾一下2011年前后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该剧中涉及到两个阶层:穷人阶和层富人阶层,也就是贫与富。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存在贫富的差距,美国也不例外,最近几十年来美国的贫富差一直比其他发达国家大很多,那么美国人对贫富差距的反应如何呢?根据2011年11月美国盖洛普(Gallup Poll)民意测验,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要求政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和减少财富的不平等是特别重要的事;而其他80%的人关心的是如何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
政策的制定者也很少关注国民的收入差距;总统选举和国会议员竞选也很少拿缩小收入差距来说事。
收入不平等并不是选民予以最优先考虑的事。
即使最近三十年,占美国人口总数1/5的贫困穷人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比他们的父辈更为贫困,只能依靠政府救济金来过活的情况下,贫富的差距问题仍然不是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谈谈你看过的一期外国电视剧的结构和叙事方法

谈谈你看过的一期外国电视剧的结构和叙事方法《破产姐妹》的结构和叙事方法一直在社会底层生活的麦克斯与一夕之间从富家千金跌落为餐厅女招待的凯若琳相遇了,生活经历、成长背景完全相悖的两个人如何找到共同的梦想,又如何为之奋斗的呢?这便是美剧《破产姐妹》所要讲述的故事。
结构简单、人物鲜明、场景单调;如果不是人物语言中带有的时代性,很容易将这部开播于2011年秋季的电视剧误认为是一档来自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传统情景喜剧。
没有精致的画面、跌宕的情节、吊足胃口的悬念,《破产姐妹》却将“梦想”隐藏在窘迫的公寓、嘈杂的快餐厅内;藏匿于麦克斯的“毒舌”与荤段子中,凯若琳的“矫情”与丢三落四里。
借助于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挖掘出这部看似市井与底层的电视剧所要表达的“美国梦”主题。
《破产姐妹》中两个主角不仅外型差异很大,说话风格也是各有特色。
凯若琳说话音调偏高,说话的同时伴随夸张的手势。
而麦克斯说话音调较低,喜欢双手叉腰,常用的表情是在凯若琳行为怪异时大眼睛和不屑的撇嘴。
凯若琳的高音调与说话时飞舞的双手,这样的表现向观众意指了她的自信,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她衣食无忧、备受宠爱的成长环境。
与之相反,麦克斯的低沉与很少的手部姿势,来自于她无依无靠的童年和混乱不堪的青春期带来的对一切事物都无所谓的态度。
声音背后蕴藏着个人复杂的情感,如何探析这样的情感则需要一个意指过程。
两位主角找到了共同的梦想,然而她们各自对待梦想的态度并不相同:凯若琳的自信以及从小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够得到的经历,让她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因而即使在圆梦的途中挫折重重,她对待梦想始终保持执着。
与凯若琳的坚定形成对比的是麦克斯的逃避,虽然她内心很渴望有一家自己的蛋糕店,但是从小的悲惨生活让她认为好运不会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在困难到来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的是退缩。
在凯若琳高昂的音调背后暗含着对于梦想的执着,而在麦克斯低沉的音调里潜藏着某种对于成功的逃避。
拥有同样心愿的两个人一个过于乐观,一个过于悲观,如果失去对方都很难到达梦想的彼岸,她们在偶尔嫌弃对方的表象下默默的互相扶持。
电视剧破产姐妹观后感搞笑喜剧

电视剧破产姐妹观后感搞笑喜剧《破产姐妹》观后感:搞笑喜剧中的真情与成长作为一部搞笑喜剧,《破产姐妹》给我带来了欢笑和愉悦。
它以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主角为中心展开,讲述了两位破产的女孩麦克斯和卡罗琳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的故事。
虽然这部剧的主要目的是带给观众欢乐,但其中也不乏深入探讨人生和友谊的情感内核。
剧中的麦克斯可谓是一个“犀利”且乐观的女孩。
她曾被生活打击过许多次,但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她经常用黑色幽默和女友卡罗琳一起度过晚上的时光,让人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与此同时,她也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
这种乐观、坚韧和自信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强而积极的榜样。
而与麦克斯相比,卡罗琳则是一个出身富家的华丽女孩,懵懂且充满梦想。
然而,当她突然陷入失去财产和地位的困境时,她不得不重新开始。
卡罗琳的坚强非常令人钦佩。
她虽然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和自立。
她勇敢地面对着困难,反而展现出了不服输的精神。
《破产姐妹》在喜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和友谊的真挚。
麦克斯和卡罗琳虽然性格迥异,但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理解和支持。
这种友谊的关系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他们的团队力量强大,无论面对生活挑战还是工作中的困境,麦克斯和卡罗琳总是相互携手面对。
此外,《破产姐妹》也引入了一些社会议题,通过搞笑的手法去讽刺和揭示社会现象。
剧中的餐厅工作环境、社会阶级和性别刻板印象等问题都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喜剧元素,观众在欢笑中也能思考这些社会问题,提升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总的来说,电视剧《破产姐妹》不仅仅是一部搞笑喜剧,它所表现的真情与成长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无论是麦克斯的乐观坚韧,还是卡罗琳的勇敢追求,都在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我。
同时,友谊的力量和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也为这部剧增添了更多的深度。
正因为如此,《破产姐妹》成为了一部不仅仅有笑点的搞笑喜剧,更是一部让人感受到生活真情和人生成长的作品。
学学破产姐妹的美妆法则,我的女王派我做主

学学破产姐妹的美妆法则,我的女王派我做主
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是人群中最闪耀的那颗星,但是出身我们无法选择,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富二代、白富美,《2 Broke Girls》里的姐妹花为我们诠释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女王生活。
即使破产,也可以重新来过!在糟糕的生活里,用美丽的微笑挑战新的每一天。
且看这对姐妹花如何击破难题,笑对人生!
《破产姐妹》的服装变化并不是很多,多数以餐厅服为主,让我们看看这红黄相间的“土服”如何被演绎出女王范儿!
1,立体双颊。
Caroline的颧骨非常明显,显得面部立体而精致,那淡粉的腮红与甜美温雅的笑容让我们看到她曾经曼哈顿上东区名媛生活的影子。
2,诱惑红唇。
Max随时展现着她的傲人胸脯,不管什么衣服都会露出迷人的沟。
另一个与身材同样火辣的就是红唇,仿佛热情地在做出邀请,透露出自信的诱惑魅力。
3,璀璨细节。
Caroline有一串珍珠项链,Max有一条金属质地的项链,饰品是妆点面容必不可少的亮点,犹如派对舞会上的亮粉一般重要。
破产姐妹观后感

破产姐妹观后感《破产姐妹》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由Michael Patrick King创作,于2011年至2017年间在CBS电视台播出。
该剧以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角麦克斯和卡罗琳为中心,讲述了她们在纽约布鲁克林一起经营杂货店努力摆脱破产的故事。
通过幽默有趣的对话和情节,剧中呈现出了友谊、努力和梦想的主题。
这部剧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鲜明的角色个性。
麦克斯是一个天生的喜剧天才,她总是用自己的无厘头幽默让人捧腹大笑。
卡罗琳则是一个美丽但运气不佳的富家女,总是充满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主角的碰撞和互动,给剧集增添了无穷的趣味和笑料。
不仅如此,剧中的配角也各具特色,为整个剧集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麦克斯和卡罗琳的好友奥莉维亚是一个为人直爽、嘴不饶人的女强人,她的出现总是为剧情带来更多张力。
而汉克和厨师奶奶则是两位憨憨萌萌的角色,为剧中增添了更多的笑点。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特质,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羁绊让观众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故事。
在《破产姐妹》中,除了喜剧元素外,还传递了一些价值观和情感。
剧中的两位女主角都经历了人生的困境和挫折,但她们并没有放弃。
她们相互扶持,坚持追求梦想,从破产的边缘逐渐走向成功。
这种勇气和坚持的精神无疑是观众们所喜爱的。
此外,《破产姐妹》还涉及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困、阶级差距和女性意识等。
剧中的两位女主角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克服这些问题,并起到一定的正面示范作用。
她们向观众展示了虽然生活困难,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够战胜困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破产姐妹》的剧情编排紧凑,每一集都有独立的情节,但同时也融入了整体的剧情发展。
剧中的对白幽默风趣,一针见血,不仅仅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更是在探讨和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总而言之,《破产姐妹》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情景喜剧,它不仅有优秀的剧本和演技,更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鲜明的角色个性。
观众在欣赏剧集的同时,也会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鼓励自己在生活中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破产姐妹观后感女性的力量与梦想

破产姐妹观后感女性的力量与梦想《破产姐妹》观后感:女性的力量与梦想电视剧《破产姐妹》以其幽默而真实的描绘,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剧中两位主角,Max和Caroline,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但她们共同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与梦想。
通过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该剧不仅为女性权益发声,同时也向人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首先,剧中的Max是一个坚强且有魄力的女性角色。
她曾经风光一时,但如今却以担任侍应生为生。
然而,她从未在困境中妥协,她以坚忍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面对一切。
Max的坚强和乐观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她告诉我们,即使生活中有无数的困难,我们也应该勇敢面对,保持笑容,不屈不挠。
与Max不同,Caroline是一个温柔而富有梦想的女孩。
她来自富有的家庭,但由于父亲的经济危机,她陷入了贫困。
然而,Caroline没有沉沦于现实的苦难中,她保持了她的梦想,并一直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Caroline的才华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她激励着观众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不因困难而退缩。
正是因为Max和Caroline的截然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的性格塑造,使得剧中的群体动力更加突出。
她们互相帮助,携手努力,最终在困难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她们的团结和友谊成为该剧的核心,也强调了女性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破产姐妹》在呈现女性力量和梦想的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困境。
在剧中,Max和Caroline不仅面临起步困难,还面对着各种性别歧视和社会压力。
她们在一次次的挫折后永不放弃,不断向前,为自己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这不仅是她们个人的力量,更是成千上万女性的集体力量。
不仅如此,《破产姐妹》也以其幽默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剧中的幽默元素和搞笑情节不仅给人带来欢乐,更是一种戏剧手法,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并关注到剧中所传递的女性力量和梦想的主题。
这种有趣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剧集的观赏性,更使得该剧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破产姐妹》的观后感

《破产姐妹》的观后感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的表达和故事的叙述,传递给观众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破产姐妹》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题材和精彩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破产姐妹》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小餐厅,主要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主角,卡罗琳和麦克斯,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成为室友,并决定一起开创自己的事业。
影片以幽默而夸张的方式,展现了她们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摆脱困境的故事。
首先,这部电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它独特的幽默感。
影片中的笑点不仅仅来自于对话和情节的搞笑,更多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讽刺,以及角色之间的互动,带给观众一种深入的思考。
尤其是卡罗琳和麦克斯这两个角色,一个是富家女失意后的无助和自卑,一个是背负家庭负担却乐观坚强的女孩,两者的对比和碰撞,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电影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
影片中,卡罗琳和麦克斯的经历可以说是许多人的写照,她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种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的手法,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不禁思考起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困境。
电影中的餐厅工作和服务行业,也成为了一个微观的社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现象。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精心构思的剧情,将观众带入了卡罗琳和麦克斯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在情感上的表达,电影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情感描写,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变化和成长。
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在电影结束后,对角色和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这部电影的成功还要归功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卡特·丹宁斯和贝丝·贝尔饰演的卡罗琳和麦克斯,完美地诠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卡特·丹宁斯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卡罗琳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贝丝·贝尔则以她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和气质,赋予了麦克斯更多的生命力和魅力。
破产姐妹观后感

破产姐妹观后感《破产姐妹》这部美剧,就像一杯加了超多料的鸡尾酒,让人在欢笑和感动中沉醉。
剧中的麦克斯和卡洛琳,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布鲁克林的小餐馆里共同打拼,梦想着有一天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纸杯蛋糕店。
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却从未放弃过希望和努力。
麦克斯,这个出身贫寒、从小就饱尝生活艰辛的女孩,仿佛对一切都满不在乎。
她总是用犀利的言辞和冷漠的外表来保护自己那颗其实无比柔软的心。
她的童年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美味的食物,甚至没有一个安稳的睡眠环境。
但她却有着一手做纸杯蛋糕的好手艺,这成为了她和卡洛琳梦想的起点。
记得有一个情节,麦克斯为了节省开支,在超市里跟一群大妈们抢打折的商品。
她那灵活的身手和坚定的眼神,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她把抢到的便宜食材小心翼翼地放进购物篮,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这不是一些廉价的商品,而是珍贵的宝藏。
回到家后,她又精打细算地安排着每一顿饭,试图用最少的钱让自己和卡洛琳吃得饱饱的。
她一边煮着面条,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这破面条可一定要争气啊,让我们吃了有力气去赚钱!”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既觉得好笑,又有一丝心疼。
而卡洛琳,曾经是个富家千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然而,家庭的变故让她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
从天堂跌落到凡间的她,并没有被挫折打倒。
她穿着从二手店淘来的衣服,依然昂首挺胸,自信满满。
她努力学习着如何适应底层的生活,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让人佩服。
有一次,卡洛琳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精心准备了简历,穿着她认为最得体的衣服去面试。
可面试官却因为她的家庭背景而对她充满了偏见。
卡洛琳没有当场发飙,而是微笑着离开了。
回到家后,她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泣,但很快就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她说:“这点挫折算什么,我可是卡洛琳,我一定能行!”那一刻,我被她的坚强所打动。
这两个女孩的友情也是剧中最动人的部分。
她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麦克斯会在卡洛琳失落时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而卡洛琳则会在麦克斯自我怀疑时给予她坚定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破产姐妹》的审美意识形态
2011年9月19日,《破产姐妹》在CBS开播,它主要围绕着Max· Black 以及Caroline·Channing相爱相杀,并一起为她们共同的梦想:‘开一间纸杯蛋糕店。
’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故事。
故事是从Caroline·Channing从富家千金变成布鲁克林的一家低档餐厅的服务员开始,然后就是在这家餐厅里,她遇到了身材热辣却自带毒舌体质的Max。
在我看来,故事的开头还是十分扣题的,第一:显而易见的,Caroline·Channing因为自己的父亲被抓进监狱,所以破产了,从曼哈顿名媛变成了布鲁克林的服务员;第二:Max本身的生活状态跟破产差不多。
最直观的地方就是,她连牛奶都喝不起,只能喝乳制品、她连自己最喜欢的糖果和饼干,都要等手头宽裕了,才买来犒劳自己。
由于这部剧的讲的是生活在布鲁克林的破产姐妹的故事,这样的设定使得这部剧穿上了一件“黄暴”的衣服。
从第一季开始,每一集都充斥着各种荤段子,这种荤段子不像中国的荤段子那么内涵,他们都是直接把生殖器官挂在嘴边的。
这无一不是在彰视着布鲁克林这些底层人民的生活形式。
所以刚来到布鲁克林的Caroline·Channing无疑是这里的清流,而她也跟着Max开始学习这里的生活方式。
最好的例子就是第一季的第三集,她跟着Max学会了如何去二手商店买衣服。
但是,由于Max自带的毒舌体质,两个女生之间免不了相爱相杀,不过两人还是莫名的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为梦想奋斗。
其实,在每一集结束都会显示她们的存款数额,着似乎象征着她们与梦想的距离。
所以总的来看,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两个女生为梦想奋斗的励志故事的,最起码,它一开始的主旋律是这样的。
可是,《破产姐妹》从第三季开始慢慢的崩坏了,编剧开始吃设定和灌水。
最直观的地方是出现在Max身上的,Max一开始的设定是纽约大学的艺术生,在第三季就变成连高中结业证都没有的人,吃设定吃的很厉害,为了剧情而乱编。
还有故事的主旋律都变了,从第三期后面的剧情开始,Max和Caroline就一直在为生活的鸡毛蒜皮的事烦,而且就想着谈恋爱。
第五季就直接提都不提她们的cupcake事业了,就去了LA享受了会短暂的富人生活,顺便埋下情种。
第六季就直接存款余额清零,两姐妹各种嫁给了有钱人老公,过上幸福又快乐的生
活。
《破产姐妹》到后期已经不是一个励志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了,而是一个讲述了一对姐妹花通过努力奋斗发现,自己奋斗让日子变化不如嫁给一个有钱人让日子变好来得快。
这已经脱离了它的初衷,所以CBS在《破产姐妹》第六季,Max 和Caroline嫁人后就没有再续订了,而她们的故事以她们嫁了有钱人后就结束了,Max最后没有成功的开一间纸杯蛋糕店,Caroline也没有真正的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