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明_高中作文

合集下载

有关诸葛亮的高考作文(通用10篇)

有关诸葛亮的高考作文(通用10篇)

诸葛亮的高考作文有关诸葛亮的高考作文(通用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诸葛亮的高考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诸葛亮的高考作文1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

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

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

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

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

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

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

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7篇

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7篇

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7篇葛孔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他一生只追随过刘备,可谓死而后已,致力于助刘备夺得天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1诸葛亮可谓是神机妙算,智谋通天。

但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人,但大家似乎将他神化到了一个不可到达的高度。

我们真的应该真真切切的认识他。

诸葛亮凭借他的智谋和胆识帮助刘备完成了三国鼎立,功不可没,为蜀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创造了无尽的传奇,充分地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他还发明了许多机械,可谓是鬼斧神工。

如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等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智是极高的。

他七擒孟获又充分体现了他的仁爱。

他善于用兵,任用贤能,重视人才又体现了他的心虑深远,不得不说他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他被神化了,但却始终实实在在是一个人,我第一次对他产生质疑是在他挥泪斩马谡时,既然他已经知道街亭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地方而且马谡又不能守,为什么又同意让马谡去呢?最后竟还流着泪杀了他。

既然诸葛亮真的如此爱惜这个人才,他就应该坚持不让马谡去。

对于街亭失守后亡羊补牢地杀死了马谡我也是不看好的,虽然不知他到底是什么动机,但这个事却动摇了我心中诸葛亮神一般的地位。

其次就是对蜀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火烧连营。

一把大火烧尽了一切也烧去了一条仁君的生命。

既然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也必定应该与刘备同行,这样也许历史将会被改写,而他只是留守了国内。

而他布下的八阵图则是这次失败的最让我疑惑的地方,据说诸葛亮做了最坏的打算,我却认为比起亡羊补牢,让失败不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一笔划断了蜀国的未来。

最后,先帝去世后诸葛亮打着讨贼的旗号六出岐山,劳民伤财又无结果,最终命丧五丈原,为他闪着金光透着灰芒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以他的才智和自己国家的优势完全可以采用劳兵之计拖垮魏国,自己养精蓄锐最后一举出击。

但他没有,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我想世上没有所谓的神人,人就是人,我们要以客观的角度去审度人生,在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模式的分析,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立场!论诸葛亮高三优秀作文800字2不问政局便知天下三分,不出门户遍晓天文地理。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250字(通用31篇)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250字(通用31篇)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250字(通用31篇)诸葛亮的作文篇1在三国时期,在襄阳古隆的卧龙岗中的茅庐,一位手拿纸扇的男子身在茅庐,却是时时牵挂天下大事。

他,就是诸葛亮。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空城计、赤壁之战,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用空城计吓走了魏军。

他还善于发现敌军的弱点,草船借箭就是个例子。

当时,他夜观天象。

觉得3日后必有东南风。

于是发动了赤壁之战,火烧了曹营百万兵。

诸葛亮,字孔明。

号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他。

他几乎战无不胜,是三国的伟大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军师。

诸葛亮,这么聪明,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吗?诸葛亮的作文篇2我读了潜心学习这篇故事深受启发,诸葛亮虽然没有了老师,但他仍然坚持自学,尽管生活清贫,可在精神上,他确实非常富足的。

他十分关注天下大事,当地的老百姓们都很敬爱他,称呼时都不叫他姓名,只称他为卧龙先生。

他还被人们誉为“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同时他还结实了一批有志于做一番事业的年轻人。

其中就有著名的徐庶。

诸葛亮与这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研习经史,切磋学问,谈古论今,读书吟诗,品评人物。

诸葛亮用大量时间,博览群书,刻苦攻读,诸子百家,即使是逸闻野史,他都不放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诸葛亮的学问越来越好。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才,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诸葛亮的作文篇3诸葛亮(181年9月17日—234年农历8月2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智圣”。

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卧龙先生。

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

223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

辞世后追谥为忠武侯。

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我看诸葛亮作文8篇

我看诸葛亮作文8篇

我看诸葛亮作文8篇我看诸葛亮:我对诸葛亮的看法五丈原上,秋风萧瑟,蜀国病危的丞相仍摇着那一袭鹅毛扇,但双眼已失去了往日叱咤风云的英雄之气,取而代之的,是茫然若失的神情。

自我的生命,恐怕也快要如这秋风中的枯叶,消亡了吧?他想。

自从先主三顾茅庐以来,已快三十年了。

南征北战、北抗东和……于是,天下人看到了一个年未而立就火烧曹操的诸葛亮,看到了一个令孙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诸葛亮,看到了一个以一座空城一张古琴吓退十万大军的诸葛亮……但是,天下人看不到的,是蜀国丞相的缕缕白发。

他又回想起那折《后出师表》来,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八个字写下时,他的千钧重的心忽然放下了。

他早就明白自我的结局必定是劳顿沙场而死。

三十年的时间,他已经支透了他的全部生命、全部智慧。

而这些,是为了蜀汉,为了天下。

若是让他再选一次,他会选取避而不出,隐于山林么?他会选取游山历水,诗剑风流么?不会的。

他望着又落下的一片秋叶,默默地想。

但他的生命还不够,还不够啊!他还要北定中原,还要……最后一片秋叶落下了,将士们操演的呐喊声传来,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名扬天下的蜀相的遗体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那传奇人物脑间最后闪过的一行字,亦是他一生的写照。

我看诸葛亮:我看诸葛亮诸葛亮自古以来就一向受到人们的广泛评论,深受人们的爱戴,出于茅庐的他辅佐实力单薄的刘备成王霸业,忠贞地献上自我的谋略,为蜀国打拼了一片天下。

他的聪明才智和忠贞不虞让许多人都为之钦佩。

小时侯就听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也看过一点《三国演义》的电视剧。

所以,诸葛亮在我的心中总是神秘的,出神入化,无所不能。

他是一个神奇的人,隐居于山中未能与外界接触,却能熟知当时的情形,对外界了如指掌。

应对刘备的提问,他将时局分析得相当透彻,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那样的周密,面面俱到。

另外,他对于与曹操,孙权的关系方面的把握也做了相当精妙的解析。

最后还做出人并将荆州的地理环境,作为蜀国的国土,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取荆州,文关系都进行了严密的分析。

诸葛亮议论文_高二诸葛亮议论文作文

诸葛亮议论文_高二诸葛亮议论文作文

诸葛亮议论文_高二诸葛亮议论文作文大家一定都读过《三国演义》,那你最佩服故事中的哪一位人物呢?我最佩服故事中的主角——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因为他实在是太聪明了,自己一个人舌战群儒。

再来回顾一下书中精彩的篇章吧,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起来看看关于诸葛亮议论文_高二诸葛亮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查阅!诸葛亮的范文1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

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

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六年级】著名人物作文800字 孔明设人心

【六年级】著名人物作文800字 孔明设人心

【六年级】著名人物作文800字孔明设人心孔明(181年-234年),字孔明,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河南南阳义阳(今南阳市邓州市),早年曾随郑玄学习《周易》、《易经》,后又从荀彧学习军事。

曾向东吴荀攸推荐诸葛亮,因此成为诸葛亮的门生。

孔明以“能因任事而任其事”著称,被誉为谋略家中的谋略家。

他为蜀汉主持军政,功绩卓著,被后人誉为“卧薪尝胆”的代表,他主持的蜀汉政治、经济、文化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他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著有《后出师表》、《前出师表》等文学作品。

孔明设人心,是孔明实践出来的一种谋略方法。

在战争中,他经常设法争取对方心中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方的战斗意愿,先轻松地取胜。

孔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第一,获得民心。

孔明懂得,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赢得民心,使自己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进而团结人民积极参与战争。

为了获得民心,孔明经常执行土地改革、赈济灾民等利民政策,处理民间矛盾,消除民间怨气,赢得大众的爱戴之心。

第二,依靠将领。

对于孔明而言,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必不可少的。

孔明在任用将领时,除了要求勇猛、机智、能吃苦外,更重要的是电影人才。

他派出的每一个将领,都是经过反复考察,逐渐成长起来的。

孔明非常善于发掘优秀人才,并将其培养成一支精湛的军事力量。

第三,善用谋略。

孔明善于用奇兵,常常于意料之外,从侧面出击,以取得胜利。

具体的做法包括:遣谍探敌情、虚张声势、破敌军的精神、以假乱真、以诈避实等等。

孔明善于利用敌方心理,引导对方做出自己想要的行动。

第四,注重利益。

孔明认为,在作战行动中,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对手的利益,从而掌握局势,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只有利益得到了保障,才能实现战争的目标,从而获得胜利。

孔明的谋略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对敌方心理的准确洞察和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充分掌控基础上。

因此,他的战略胜利是建立在精准命中敌方心理上的,被文化名人李敖称赞为:“孔明是‘华丽漂亮地考虑军事战争和政治经济’的人。

历史人物一一诸葛亮作文

历史人物一一诸葛亮作文

历史人物一一诸葛亮作文
在我的童年中,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值得我来学习,比如说深明大义的蔺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有谋的项羽等等,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非常聪明的,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周瑜限三天时间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知道第三天有大雾,便在第二天向朋友接了二十条船。

第三天晚上利用船从河上度过,去了曹操的营地,他们敲锣打鼓。

正好当时有大雾,,曹操还以为是周瑜的兵来偷袭,就命令弓箭手放箭,诸葛亮在船上放上稻草人,箭就射在了稻草人的身上,他在另一边也放上了稻草人,他命令士兵掉转船头,让另一边的箭射在稻草人身上,不一会儿,十万支箭就不翼而来了,然后他又来到周瑜的营地,安心的睡觉了。

第四天早晨,他把箭交给周瑜就走了。

本来周瑜想把他杀了,但是诸葛亮算出周瑜要杀他,所以便让刘备派赵云来接她,他便坐着船走了。

还有一次,刘备死后,有诸葛亮来守城,正好,司马懿带着兵来攻城,这时,诸葛亮城中没有兵,就大开城门,然后把古筝放在城墙上,自己弹古筝吓走了司马懿,,司马懿看到这一幕,还以为诸葛亮有足够的兵力,并没有攻城,带着兵马回营地去了。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值得我学习,我长大了一定要向诸葛亮一样爱动脑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精选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作文(5篇)

精选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作文(5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作文(5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ZZ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因此刘备得到他的帮助而三顾茅庐,他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所以决定帮助刘备统治天下,北伐中原。

他向刘备提出了建议,"东结孙权,北伐曹操"。

他打了胜仗,指挥了以智取胜的战役,最令我难忘的———草船借箭。

那时,孙权和刘备联盟,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想要加害他,就想出计策,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策,将计就计,对周瑜说:这是重要军事,十天太慢,我保证三天。

,就任凭都督处治。

,诸葛亮会观天象,算准了天有大雾,于是他向鲁肃借了六十艘小船和稻草。

鲁肃是周瑜,敬佩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把小船和稻草借鲁肃。

诸葛亮上了船,带领600多名士兵,驶向曹营。

曹操看到多船,不知少人,慌忙让人放箭。

不一会,雾散了,箭也有十万多只了。

诸葛亮回到营里,周瑜又惊又气,对诸葛亮的嫉妒"更上一层楼"。

这件事,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三气周瑜"等引人入胜的故事,都了诸葛亮格魅力。

他不仅吸引着我,也吸引着人。

我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做梦都想有他的。

真是这样,那该多好啊。

古往今来“人才”层出不穷,令人们赞不绝口、惊叹不已。

如诸葛亮,无人不知,无人不钦佩他的才智,当然他也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蜀国的丞相,他一生都忠于蜀汉,并为刘备出谋划策。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我相信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忠诚与才智,只靠刘备的实力是无力形成三国鼎立的。

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一系列童叟皆知的著名事件,足以看出诸葛亮才智过人,并且他对蜀汉的忠心也丝毫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个大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孔明
街上的灯火熄灭了多时,守夜的士兵也已更替几回,就连月亮也微微闭上了玉盘似的眼睛。

而你,却依旧在批阅一卷卷的奏折。

顶着伏龙之号的你本是南阳躬耕的隐士,心系天下,韬光养晦。

与公威吟诗,句句是你的理想;和元直对弈,步步都是你的妙计。

你等待着忧国忧民的君王,将篡汉的奸贼赶出皇都。

你甚至做好了光复汉室后的打算——与家人一起,重回南阳。

你盼着的明君终是到了,三次拜访哭着把你请到了新野,你镇定地说出几句策略,便把自负的元让被烧得丢盔弃甲。

你巧设计谋,舌战群儒,慷慨献锦囊,让原本逃亡的玄德连获荆益二州,原本混乱不堪的中原被鼎足三分。

你是智慧的化身:赤壁之上,携手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你是忠臣的代言:白帝之下,受托刘备,泣涕时,蜀汉百废待兴。

其实你早已知道,刘备已经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只想守住蜀汉,做个天子;你也早就知道,如今天下三分,蜀汉最弱,只余下益州十几城池,终将不敌。

你悔恨,悔恨没有随先帝东征,使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你伤心,伤心刘禅忘了你是鞠躬尽瘁的忠臣,空投两份出师表,敌不过李严一句谗言。

你没有忘记从前,你要复兴汉室;你没有忘记从前,你要巩固蜀权。

七擒孟获让你认为到了消灭曹魏的时机,六次北伐,二出祁山。

1 / 3
可惜你却忘记了马谡只是一介谋士,大意让你失了街亭;你忘记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划,太过谨慎让你失了先机。

但你最不该,最不该忘记的,是本应在军中出谋划策的你,不应充当将领,统率三军,最后落得个穷兵黩武,病死军中的悲凉境况。

但是,你不后悔。

是的,你也不必后悔。

罗贯中为了心中的大汉民族,道听途说,七真三假,写成了千载盛传的三国演义。

你成了他笔下的天神,你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人们不会去想,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的仲达得知你废寝忘食阅览公文时那不屑的否定;人们不会去想,十万汉兵的家庭为了北伐大业而支离破碎,最终也没有一点成效;人们更不会去想,你北伐最后的结果,只是再次被夺去武都和阴平!
你本不想这样的,但你不能忘记往昔的誓言,你对光复汉室的执着使你亲手毁灭了自己。

但你依旧还是明智的,嘱咐姜维待你死后蜀汉必须休养生息,不可再用兵。

遗憾的是姜维也忘记了,依旧是不停地北伐、北伐,伐去了益州——大汉最后的基业!
英雄惟恨死不得其所,不得其时。

你为了自己的夙愿在历史的车轮上艰难的行走,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

或许,早故的公瑾和老去的子龙将军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但是,你不后悔。

是的,你也不必后悔。

世事本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你的忠心,你的才智,你的正直,我们都明白你是真正的英雄,只是最后错了,败了。

但不知道你想过吗?当天下苍生与汉室大义冲突时,你究竟为什么会这么做?
2 / 3
曾经的曾经,有人问过我:“江山社稷重要还是百姓和乐重要?”于是我想起了你。

一定很痛苦的,在这两者间挣扎,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理想中的盛世。

谁有能预知未来呢?既如此,便不必回答,用自己的行动,作为无声的答案。

你一定是感慨万千的,在你的一生即将结束之时。

我想,我也是的,当我读你时。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