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8课《艺术品》(第2课时)word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2、运用艺术上的巧合,续写本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性中的丑。
教学重点:1、语言描写。
2、人物性格。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麦琪的礼物》讲了一对贫贱夫妻在圣诞节上互赠礼物的故事,他们肯为爱牺牲、付出,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故事,契诃夫的《艺术品》。
二、听读课文。
思考:你认为怎样的物品才算艺术品?它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要点提示:无功利、供欣赏、审美性、艺术性。
(展示一些艺术品)三、走近作者。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他是一位幽默讽刺大师,其作品情趣隽永、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复述故事。
--萨沙为感谢医师救命而送祖传女铜烛台,但医师认为有伤风化转送别人,礼物在几个人手中转送,后来又回到了医师的手中。
3、细读课文,了解课文情节结构。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医师为主人公叙事。
萨沙送礼医师受礼礼物转送礼物返回五、问题探究。
1、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说什么?--反应模式是高兴的接受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他人。
2、文中的医师、律师、演员喜欢这件礼物吗?他们为何都要将礼物转手他人?--喜欢。
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象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
3、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什么态度?小说想以此表现怎样的主题?--作者对他们的表现持讽刺的态度。
小说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虚伪性。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艺术品》教案北师大版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艺术品鉴赏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1.课文《艺术品》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了解课文《艺术品》的主题和作者背景。
-掌握课文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2)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课文中有许多专业的艺术术语和复杂的句型,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艺术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和评价艺术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传承我国的艺术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文关键词汇:创作过程、理念、意图、解读。
-本文句型: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描述、理念的表达、作品的解读。
6.艺术品的保存和保护
-本文重点知识点:艺术品保存和保护的方法、延长艺术品的寿命。
-本文关键词汇:保存、保护、防潮、防虫、防光。
-本文句型:艺术品的保存方法、保护措施、延长寿命的策略。
7.我国的艺术文化和传统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艺术品》教案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艺术品》教案北师大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艺术品》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艺术品》课件1(第2课时)

(一)朴素、自然。
(二)含蓄、冷峻。 (三)简洁、凝练。
课文小结
小说通过一个古铜大烛台充满喜剧性 的离奇经历,塑造了柯谢尔科夫医师、乌 霍夫律师、喜剧演员沙希金等僵化保守的 形象,讽刺了俄国沙皇统治下庸俗、虚伪 的社会风气。
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
退出
研读课文
当然,以不写出来为好。
一是表明其骤然涌现的第一反应过于强烈, 以致抑制了语言的表达。 二是前述的多种原因使他觉得说不请楚, 即使说了也没有用,舌头打住了。 三是无须写出,读者也能感受到他瞬间的惊
讶与不安,同时也给读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
研读课文
课堂练习
在上节课续写故事结尾的基础上,继续修改或 重新构思故事结尾:如果烛台继续送下去,接下来
有哪些相似之处? (1) 运用巧合的手法。 (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 尾声都即高潮。
研读课文
四、(齐声朗读结尾段)当萨沙再送烛台 时,你认为医师想说什么?写出来好,还是 不写出来好? “天哪!这是我前面刚刚送走的!”“天 哪!你怎么又来了!”“萨沙,你叫我说什 么好呢!”之类包含第一反应的表达。
艺术品
契诃夫
第2课时
情 境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整 体 感 知
研 读 课 文
课 文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研读课文
复习回顾 一、复习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要点: 1.作者。 2.情节及线索。 3.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研读课文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要点:与《麦琪的礼物》进行
对比,理解《艺术品》的写作特点,并续写小说结尾。 三、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
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体会医师、律师等人的内心活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艺术品》教案1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得出中心。
六、由文章看作者,得出写作特点。
七、学生小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会主题。
板书设计
大烛台 外表不实用、淫恶
质地贵重
人 外表很贵重
内心却很丑恶
作业布置
全品练习册
课后反思
3、如何处理一个见不得人的物品呢?
送给:大恩人——好朋友——坏蛋——古董商——大恩人
身份:救命者——医 师——律师——演 员——古董商
4、开头的愁眉苦脸为何?
5、最后写律师给演员、演员给老太婆的过程否?
可猜想,有意味,写法不流于重复。
6、律师送法与意识和小伙子的方法相似否?
外表身份不同,本质一样。
7、用一个物品检验出了什么?
一引入新课
一、读课文,引入新授。
二 新课教学
二、明确文章结构。
说话——对话 ,仅插入一段对艺术品的介绍。
三、读课文,感知对话中人物的手段和性格。
1、小伙子的手段:感大恩——表恳切——显贵重——吹其美——吹捧人——用威逼——表真诚
2、医师的人品:爱病人——高风格——讲廉洁——有尊严——顾影响——有礼节——讲情理(实质呢?)
8、艺术品
课 题
8、艺术品 契诃夫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运用艺术上的巧合,续写本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人性中的丑。
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 2、从人物性格品主题。
认识人性中的丑。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熟知内容,了解情节。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艺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习艺术可以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从而培养出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
《艺术品》作为九年级的必修教材,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艺术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2)学习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3)了解艺术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敏感性,用深度、广度、高度的角度进行艺术品的分析,理解其内涵、外延。
(2)能够通过艺术品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获取艺术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艺术品做出评价以及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3、情感目标(1)通过艺术品,能够感悟艺术的力量,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
(2)能够发现生活的美,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用自己的创造力实现美的追求。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艺术品的定义和分类2、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和评价3、不同艺术品的鉴赏4、艺术品与历史及社会背景四、教学策略1、情境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情境与学生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艺术品的兴趣和热情。
2、问题导向学习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究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培养能力。
3、情感驱动教学法通过艺术品的鉴赏,让学生感知艺术作品的情感内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
五、教学活动1、艺术品分类教师先介绍艺术品的分类,然后给出一组选自不同时期和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品的图片,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分类。
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图片的分类是否合理,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品的分类方法。
2、艺术品鉴赏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艺术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并用各种手段来分析,如用绘画、雕塑、音乐等方法来分析艺术品的形式,用符号、象征等方法来分析艺术品的寓意与思想,最后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这个艺术品的评价。
北师大版九上《艺术品》word教案

《艺术品》教学设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王慧君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艺术品》(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这个班共有61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偏多。
学生来自学校周边小区以及稍远的不同村社。
初三了,同学们都比较刻苦.班级同学能够认识到初三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思想上比以前更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在开学初表现得还较好。
但是,城郊的大部分同学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和懒散的学习态度,不能持之以恒,在行为习惯方面不够自觉,需要老师时刻督促的情况。
城区学生习惯相对较好,同时语文基础也好一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这一单元的课文是同一体裁不同构思方式的比较阅读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麦琪的礼物》《艺术品》《悔的边缘》《百合花》四篇文章都是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多多少少都有某些巧合现象,但他们的结尾构思却各具特色:《麦琪的礼物》结尾是出乎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悔的边缘》属于无结尾式结尾,《百合花》属于高潮式结尾。
《艺术品》是属于高潮循环式结尾,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
方法与技能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课文。
(2)品味赏析精彩的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理解小说主题。
(3)运用艺术上的巧合,认识情节的精巧,续写小说结尾。
道德情感目标:认识人性中的虚伪和世俗的一面,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分析语言描写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六教学课时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年夏天,金安苑小区对面的仁和广场上摆放着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绚烂、造型精致美观的瓷器,请问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回答:观赏的欣赏的)因为它们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带来了精神或心灵上的愉悦,这些瓷器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品,而是(学生:艺术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契诃夫写的小说《艺术品》,看看人们通过作为礼物的艺术品表现了怎样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8艺术品》word教案 (2).doc

课题:《艺术品》《艺术品》(1课时)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朗读课文。
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
2. 体会本文精彩的与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3.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续写本故事。
评价任务:采用朗读的方法,初步感知内容。
小组合作,借助问题完成目标二的达成度。
教学设计: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麦琪的礼物》,请问,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了一对贫贱夫妻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故事,他们肯为爱牺牲、付出,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
今天我们还将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故事,契诃夫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1.作者简介《艺术品》选自《》,作者______.是______世纪___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____国的_______, ____国的______被并称为________________.契诃夫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2.读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腋下( ) 擤鼻子( )撩人心弦( ) 乌烟瘴气( )神采焕发( ) 战战兢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情节萨沙为感谢医师救命而送祖传铜烛台,但医师认为有伤风化转送别人,礼物在几个人手中转送,后来又回到了医师的手中。
2、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明确:反应的基本模式是高兴的接受后经国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
3、文中的医师、律师、演员喜欢这件礼物吗?他们为何都要将礼物转手他人?明确:喜欢。
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的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
北师大版语文九上《艺术品》word教案

艺术品教课方案(一)讲堂教课要求:【教材剖析】小说构想奇妙新奇,一件裸女烛台的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从头又回到它的原点,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
契诃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重视仔细和全面地描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经过风趣风趣略带嘲讽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教课目的】1.感觉作者淡淡的风趣和辛辣的嘲讽。
2.体会细节描绘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课要点】构想精良、深沉的艺术细节。
【教课难点】风趣风趣背后的思虑。
8 艺术品(第 1 课时)【教课建议】1.文学知识导入。
教师播放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图片。
教师经过介绍文学知识导入:《项链》的作者莫泊桑、《麦琪的礼品》的作者欧·亨利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短篇小说家,再加上我们今日课文的作者契诃夫,他们并称为欧洲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艺术品》更是充足弘扬契诃夫一向的风格——开朗的欢喜、淡淡的风趣和辛辣的嘲讽。
2.作者简介。
借助多媒体展现作者资料及图片。
3.检测预习字词。
可用多媒体投影。
4.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来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5.剖析课文。
指引同学对以下问题进行剖析:(1)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特别奇妙,请试着从伏笔、结局、构造几个方面来剖析它的奇妙之处。
(2)萨沙、律师、演员等人物的形象是经过大批的细节描绘来表现的,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细节描绘之处,并加以剖析。
8 艺术品(第 2 课时)【教课建议】1.复习导入。
教师指引学生回想上节课内容,回首《艺术品》中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手法,学生已能领会到契诃夫在这篇课文的嘲讽、风趣,这节课里将详细剖析风趣感的由来。
2.谈论沟通。
(1)请学生谈论小说经过对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嘲讽、批评了什么?(2)请大家谈论小说结尾处萨沙再送烛台,医师为何呆若木鸡?(3)请试着补出医师原想说的话,并进一步商讨是说出来好仍是不说出来好?(4)请学生假想一下烛台还可以再送下去吗?其原由是什么?3.拓展延长。
比较课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与《麦琪的礼品》相像和不一样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品》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的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2、感受作者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嘲讽。
【导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熟读文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
A荫庇yīn 思忖cǔn 瘦削 xuē眩晕xuàn B裣衽liǎn 舟楫 jī周匝zā滑稽jíC迷惘 wǎng 愀然qiǎo 租赁 lìn 怪癖pǐ D亵渎xiè颤栗chàn 奢望 shē抽噎yē3、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
A走头无路自惭形秽白皙馈赠 B 漫不经心摧枯拉朽凛冽帷幕
C皎尽脑汁气喘吁吁憩息啜泣 D一泄千里趋之若骛装潢曙光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 ( )
A、班长发表的无稽之谈有情有理,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B、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徜徉在空旷的大街上,整理自己烦乱的思绪。
C、精心设计人生,合理规划事业,让人生和事业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D、秋日的香山呈现出她独特的魅力,枫叶五彩缤纷,让人流连忘返。
二、整体感知
1、烛台再次回到医师的手中,这合理吗?为什么?
2、试着体会下列语言描写所揭示出的人物心情。
(2分)
⑴他(医师)想,“丢掉未免可惜。
……可是留下也不行。
……嗯!……这就成了难题!该把它送给谁,或者捐给谁呢?”
⑵他(律师)大笑道,“啊,见它的鬼,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儿!妙极了!迷人啊!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可爱的东西的?
【达标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撩.人心弦()乌烟瘴.气()绞.尽脑汁()
马嘶.()抽屉.()耸.起()僵.住()2、文章中医师“挠着耳背”“嗽一下喉咙”“擤鼻子”等举动表现了他什么心理?
【拓展延伸】
一个坏蛋的自白
[澳大利亚]维基·诺姆
(1)对,你说的没错——我是个坏蛋——很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知道,但我不介意,“坏蛋”这个词听起来还蛮响亮的,不是吗?
(2)我可以想象,陶妮和她的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她父母历数我的缺点,希望好女儿远离我这个坏蛋,他们希望陶妮一周、一个月,最好永远都不要再跟我接触。
我曾在半夜听见他们窃窃私语:“一定要让陶妮跟某某断绝关系……”他们不知道,其实我就躲在隔壁陶妮的书房里,他们的谈话我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还说我是个癞皮狗,死缠着陶妮不放。
(3)真滑稽——我是癞皮狗?打开天窗说亮话,是他们的好女儿死缠着我不放。
选择我,完全是陶妮自愿的。
是的,我和陶妮有过几次分手。
但每次都是她先来找我,跟我恢复关系的。
陶妮根本无法抗拒我的吸引力——她知道,我也知道。
(4)但她的父母却不开窍,没完没了地唠叨,不断地警告,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5)陶妮对父母的絮叨置若罔闻,她根本不在乎我的过去,她知道我干过可怕的事,也知道我有多么危险,但这些让她觉得更刺激,
(6)没错,恨我的人很多。
实话实说,我杀过人,还会继续杀人,要我改变本性,除非大阳打西边出来。
但是陶妮喜欢与我亲近,她沉醉于嘴唇与我接触的感觉,她迷恋我身上的味道,必须承认,这个女孩子真心诚意地爱着我,尽管她才16岁。
(7)陶妮是个可爱的女孩,她有闪光的蜜色长发,土耳其玉石般的眼睛。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跟我在一起她将受到伤害。
这是我的本性。
归根结底,我会伤害到跟我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只不过他们一开始感觉不到罢了。
我很有耐心——慢慢地介入,渐渐地熟悉,几周,几个月……最终他们会发现已经离不开我了。
这时,他们就成了我的忠实奴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虽然有时候他们的生命因为我而变得很短暂)。
没错,我是个坏蛋。
陶妮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白我们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8)哦,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陶妮正在商店里四处找我呢!你不用皱眉头,她知道我杀过人,但此时此刻,还是义无反顾地伸出乎,把我从华美的香烟盒里抽出来,放到唇边,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再温柔地吐出一串白色的烟圈。
1.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中心?
2.这篇文章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使文章充满黑色幽默,这种手法是()
A、巧用误会
B、欲扬先抑
C、象征
D、借物喻人
3.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陶妮是可爱的女孩,她有闪光的蜜色长发,土耳其玉石般的眼睛。
4.细读文章的第(2)段,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父母”会历数“我”的哪些缺点?
5.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下面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陶妮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白我们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6.如果你是陶妮,听了这个坏蛋的自白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写出一两条来。
参考答案
【温故互查】略【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略2、B 3、B 4、C二、整体感知1、一方面,就文章而言,作者为了让这个烛台回到医师手中设了几处伏笔。
在一开头,萨沙就声言自己的母亲是收购古董的商人,这为最后烛台被当作古董收购准备了条件。
其次,萨沙在
送礼的时候就为烛台只有一个而不是一对而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就萨沙母子而言,救子之恩、救己之情无以言表,母子俩人倍感激动,唯有用最好的东西来报答。
铜烛台作为祖传之物,其贵重不言而喻,可遗憾的是只有一只,好事成双,当母子再遇铜烛台定会高价收回再送恩人。
2、⑴表现了医师接受艺术品后的矛盾心理。
⑵表现了律师见到艺术品的惊喜。
【达标测试】1、略2、感动两难,觉得裸女烛台确实挺好,但又觉得不够文雅,有伤风化,只好推却萨沙母子的盛情,而想拒收这件礼品。
【拓展延伸】1.香烟是个害人的东西。
2.A 3.描写陶妮的可爱、美丽和健康,反衬出香烟的危害之大。
4.合乎题意即可,如:有害健康、养成坏习惯、污染环境等。
5、合乎题意即可,如:哈哈,她的健康可捏在我手里! 6.合乎题意即可,如:香烟,你真是个坏东西,我一定会远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