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简谱乐理基础知识简谱是一种简单直观的音乐记谱法,常用于初学者学习乐理基础知识。
简谱使用的是英文字母表中的A至G来表示音高音符,通过不同的符号和数字来表示音符的音长和音程。
下面是一些简谱的基础知识。
音名:简谱使用A、B、C、D、E、F、G,这七个字母来表示音高音符,其中C位于中央C的位置,依次向上和向下排列。
音长:简谱使用数字0到7来表示音符的音长,其中0表示全音符,1表示二分音符,2表示四分音符,3表示八分音符,以此类推。
例如,一个数字为2的四分音符相当于两个数字为1的二分音符。
简谱中的三种音程:利用简谱可以表示三种基本的音程,分别是大二度、小二度和纯四度。
大二度:使用一个减号 "-" 来表示,例如C和D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大二度,可以用C-D来表示。
小二度:使用一个加号 "+" 来表示,例如C和C#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小二度,可以用C+C来表示。
纯四度:使用一个"+"符号紧挨着一个数字来表示,例如C和F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纯四度,可以用C+4来表示。
简谱的旋律:在简谱中,每个音符都以其音高起敏听,音符之间用一个横线或者垂线相连接,形成一个旋律的图形。
简谱的节拍:简谱中用横线和竖线来表示节拍的划分,横线表示每拍的强拍,竖线表示每拍的弱拍。
例如用"|"来表示一个小节的起始位置,用"||"表示一个小节的结束位置。
简谱的转调:简谱中可以通过升号 "#" 或者降号 "b" 来表示转调,音符后面的升号或者降号会影响该音符后续的所有音符。
例如在C大调的基础上升一个半音,则可以写成C#。
简谱的节奏:在简谱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和数字来表示不同的节奏。
例如,使用数字1来表示一个四分音符,数字3来表示一个八分音符。
这些是简谱的基础知识,它们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式。
简谱乐理知识课件

03
调式与和弦
调式的概念与分类
调式的概念
调式是指由若干个音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以其中一个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 系。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两种,大调式以1(do)为主音,小调式以6(la )为主音。
调式的分类
根据主音与中音的关系,调式可分为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自然小 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六种。
未来趋势
探讨现代音乐风格流派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分析新技术、新潮流对 音乐产业的影响。
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教育体系
01
介绍国内外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现状及特点,分析优劣与挑
战。
教育模式
02
探讨传统与现代音乐教育模式的差异与联系,分析各自的优势
与不足。
创新与发展
03
阐述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如数字化技术、在
和弦的基本概念
和弦的定义
和弦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按照三度关系或非三度关系组合而成。
和弦的分类
根据组成音的数量及音程关系,和弦可分为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其中三 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组成。
常用和弦与进行
常用和弦
常用的和弦包括C、Dm、Em、F、G、Am等,每个和弦都 有特定的色彩和情感表现。
分析中西方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融合与创新
阐述中西方音乐在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创新,如跨 界音乐作品、音乐技术等。
音乐风格流派的演变与趋势
音乐风格流派
介绍各种音乐风格流派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如爵士、摇滚、电 子音乐等。
演变过程
阐述音乐风格流派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变革,分析社会文化对音 乐的影响。
演奏装饰音与其他技巧
简谱乐理知识

简谱乐理知识......................................无论何种乐谱实际上都是人们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标记。
简谱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
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
简 谱 术 语 快 速 查 询**************************************************************************************************音符 音高 节奏 调式 音节 休止符 全音符 全音 节拍 大调 装饰音 二分音符 半音 单拍子 小调延长号 四分音符 8度 复拍子 连音线 八分音符 变化音 2/4拍子 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 升号 4/4拍子 重音记号 三十二分音符 降号 强 弱拍小节线 附点音符还原号顿音符号重音符号****.........................................................................................................****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do ermi fa so la si 。
音名:1 2 3 4 5 6 7 音级:C D E F G A B音阶: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在音符上下都不带点的叫做中音,如我们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
在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
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写法: 1 2 3 4 5 6 7 i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
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
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右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调号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的,这些记号叫做调号。
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
[1] 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 (降)号,可以参考一些简谱图片示例。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音名在XXX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字,也就是“音名”。
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七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CDEFGAB。
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
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
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在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音符的长短(时值)音符有不同的长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其中,全音符时值为四拍,二分音符时值为二拍,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八分音符时值为半拍。
此外,音乐中还有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
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i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
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
附点音符附点音符是指在原有音符时值的基础上,增加一半时值的音符。
例如,四分音符加一个附点后,时值就变成了六分音符。
简谱乐理知识课件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 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 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 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二、音符的高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 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 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 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 “˙”、“︰”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 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 其下方代表低音。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 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 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 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 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 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 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 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 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 容易了。
音符长短的表示方法:
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 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 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 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 横线(减时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常用的记号:
常用的记号:
调号、拍号、速度记号
重音记号、连音线、换气记号、 小节线、小节
终止线
反复记号
简谱常识(乐理知识第一部分)

例 1—8
4 4
错误。
例 1—9
4 4
二、延长号: 用“
正确。
”来表示,她只能够记载音符和休止符的上边,表示按作品风格、演奏者的
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一般只增长原音符或休止符时值的一倍) 。延音 记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或双竖线上, 前者表示小节间的片刻休止, 后者则表示乐曲的结 束或告一段落。 三、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简谱中的变音记号只能作为临 时记号。 变音记号共有五种: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 5.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 临时记号只对它右边的本小节内的同高度的音以及被同音高连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 节的音有效,其余则无效。在多声部的乐曲中,临时记号只对一个声部有效。
在简谱中一律记在音符的上边,且尖端指向音符。 “▽”表示跳音, “ 跳音, “▼”表示短跳音(又称顿音) 。
例 1—11 记谱 实际演奏
例 1—12 记谱 实际演奏
例 1—13 记谱 实际演奏
-9-
3.滑音记号: 滑音用斜浪线与斜箭头表示,标记在音符的右边或两个音符之间。 “ 示自低至高滑行(即上滑音) , “ 4.持续音记号: 持续音有两种,一种使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由短横线加空心三角来表示。前者表 示该音稍加强奏并充分保持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加强奏,同时各各音稍有分离。持续音 记号与断音记号一样,都要记在音符的上边且尖端对准音符。 5.琶音记号: 将和弦中的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称为琶音(有时是也叫分解和弦) 。琶音是 用垂直的波浪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 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 (这种琶音又叫竖琴式琶音, 因为它的演奏效果很像用手指快速地扫过竖琴琴弦时发出的声音) 。它与分解和弦有明显 的区别,就是分解和弦的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比竖琴式琶音长得多。 二、力度、速度记号: 1.力度记号: (1)强弱程度固定的: forte(略写 f ) mezzo forte(略写 mf ) fortissimo(略写 ff ) piano(略写 p ) mezzo piano(略写 mp ) pianissimo(略写 pp) (2)逐渐改变强度的: crescendo(或记号 poco a poco crescendo diminuendo(或记号 poco a poco diminuendo (3)改变强度的: sforzando(略写 sf 或 sfz ) 2.速度记号: (1)慢速: Largo
简谱乐理知识课件

音符高低的表示方法:
三、音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 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 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 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 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 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 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 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 容易了。
音符长短的表示方法:
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 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 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 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 横线(减时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一、音 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 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 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 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 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 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 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 “˙”、“︰”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 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 其下方代表低音。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 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常用的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1、简谱音高
简谱用七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调式中的七个自然音级,即用1、2、3、4、5、6、7来代表do、re、mi、fa、so、la、si,这七个数字就是简谱中的音符。
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圆点(叫做高音点)表示高一个八度,在音符下方加一个圆点(叫做低音点)则表示低一个八度。
若在上方加两个圆点,即表示高两个八度,在下方亦是如此,依此类推。
不带点的音符称为“中音”,带高音点的音符称为“高音”,带低音点的音符称为“低音”。
为了演奏(演唱)的方便,一般将乐曲音域的中音区记成不带点的音符(中音),这样可以减少一些记谱符号,看得更清楚。
do、re、mi、fa、so、la、si只说明了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没有规定每个音的绝对音高,所以在乐曲开头的地方(和转调的地方)要用调号标明某一个音的高度,以便据此推断其它所有音的音高。
调号的形式是“1=C”、“6=A”、“2=D”等;用作调号的音是调式主音,“1=C”就意味着这首乐曲是C大调(或C宫调式,关于民族调式的概念,下面将会介绍),“6=A”意为A小调(或A羽调式),2=D意为D商调式。
不过,近来更常见的标记方法是无论什么调式都用“1”来作为调号的基准音,即“1=C”、“1=D”、“1=E”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目了然,人们常说一首歌是“C调”、“D调”,就是指“1”的高度;其主要的缺点是不能反映乐曲的调式,容易在说法上和概念上造成混乱。
例如,一首“1=C”的小调歌曲,其调性是a小调(因为主音的高度是A);
临时变化音记号(升、降号)的写法和用法与五线谱完全相伺,可参见前面的章节。
2、简谱时值
简谱以四分音符作为基本音符,通常将四分音符称作“一拍”。
在基本音符的后面或是下面的小横线起到改变时值的作用;在基本音符后面的小横线称作“增时线”,每一个增时线代表一个基本音符的时值单位(即一拍),下例分别为一拍、二拍、三拍和四拍:
其中的a对应于五线谱的四分音符,b对应于二分音符,c对应于附点二分音符,d对应于全音符。
在基本音符下面的小横线称作“减时线”,每一条减时线将基本音符的时值减少一半;下例为半拍(即八分音符)和四分之一拍(即十六分音符)的写法:
同五线谱完全一样,简谱也可以用附点来改变基本音符的时值,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简谱没有全音符和二分音符(这两种音符是用增时线来表示的),所以附点只用在四分音符和小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上;附点音符的写法和名称与五线谱是一样的,不必赘述。
3、简谱体止符
简谱用“0”表示休止,0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即一拍)。
改变基本音符时值的三种方法,即增时线、减时线和附点,同样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4、简谱五声调式
顾名思义,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
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
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是按照五度上行的关系得出的;假定从do开始,即为:
do→so→re→la→mi,为了方便起见,下面我们用简谱来叙述(所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简谱知识”这一章中)。
将这五个音顺序排列起来,便得到一个五声音阶,音阶内部的音程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其中的每个音都有一个名称:
五个音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调式的主音,由此产生了五种调式:
宫调式:1 2 3 5 6(1)
商调式:2 3 5 6 1(2)
角调式:3 5 6 1 2(3)
徵调式:5 6 1 2 3(5)
羽调式:6 1 2 3 5(6)
在调式名称的前面再加上调高,就构成了完整的调性名称。
例如宫调式,1=C对称为“C宫调”,1=D时称为“D宫调”,1=E时称为“E宫调”……;又如徵调式,5=C时称“C徵调”,5=D时称“D 徵调”,5=E时称“E徵调”……;其它调式依此类推。
以五声调式为核心,还有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即由六个音或七个音构成的调式。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五个音称作“正声”(或正音),新加入的音称作“偏声”(或偏音)。
偏声分为四种:
变宫:宫音下方的大二度,假如1是宫,变宫为7;如果4是宫,变宫就是3。
清角:角音上方的小二度,假如3是角,清角为4;如果6是角的话,清角就是b7。
变徵:徵音下方的小二度,假如5是徵,变徵为#4。
闰:宫音下方的大二度,如果1是宫,闰就是b7。
五个正音和七个偏音的关系是:
1 2 3(4)(#4) 5 6 (b7)(7)
宫商角清变徵羽闰变
角徵宫
这四个偏音加入之后,产生了大量的调式,例如:加清
角和变宫的七声宫调式:1 2 3 4 5 6 7 1
加变宫的六声羽调式:6 7 1 2 3 5 6
加变宫的六声徵调式:5 6 7 1 2 3 5
加清角和闰的七声徵调式:5 6 b 7 1 2 3# 4 5
加变宫和变徵的七声徵调式:5 6 7 1 2 3# 4 5
不同的调式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如果平时多留心,从听觉上判断调式并不困难。
如果我们要从理论上分析、确定一首音乐作品(这里指的是中国民歌或是用民族调式写成的作品,用大、小调体系或其它欧洲调式写的作品不在此列)的调式,应该做的事情是(1)找出调式主音:大多数情况下,乐曲是结束在主音上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看结束音是什么,再将旋律唱一遍,看看调式是不是围绕这个音进行的,如果不是例外的话,主音就可以确定了;(2)列出调式音阶:将乐曲中出现的所有的音从主音开始向上排列,直到高八度的主音为止,这样就列出了这个调式的音阶;(3)确定宫音: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调式的主音,但是仍然不知道调式的名称,这就需要先知道宫音的位置(从而知道其余各音的名称)。
五声调式有一个特点,主音上方、宫音和角音之间有一个大三度音程,由于这个“宫—角大三度”是五声性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所以很容易判断,可以据此找出宫音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列出调式的音阶之后,如果其中只有一个大三度,那么它肯定是宫—角大三度,下方的音就是宫音。
如果在音阶中发现两个大三度,其中一定有一个是由偏音(相对不稳定的音)构成的,需要找出这个偏音,排除一个“虚假”的大三度,再确定宫音的位置;(4)明确了主音、音阶、宫音、调高四个因素之后,就可以说出乐曲的调性了。
下面是山西民歌《交城山》,我们用它做例子来看一看分析的步骤:
(1)找出主音在这个例子中,开始的音和结束的音都是“5”,主音是毫无疑问的;
(2)列出音阶乐曲中所有的音按照出现的顺序为:5,#4,3,6,2,1,7,共七个音;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其音阶为:5,6,7,1,2,3,#4,5;(3)确定宫音在这个音阶中有三个大三度,5—7、1—3和2—#4,分析一下旋律,我们可以看出#4只出现了一次,能够肯定不是正音,7虽然出现了三次,但是都不在强拍位置,只是作为经过音使用,也不是正音,因此5—7和2—#4是“虚假”的,1—3是宫角大三度,1为宫音;各音的名称为:
5 6 7 1 2 3 #4 5
徵羽变宫商角变徵
宫徵
(4)根据调号“1=G”,可知主音5的音高为D,所以这首曲子是D徵调式,完整地讲,是加变宫和变徵的七声D徵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