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钢中的作用
钢材中微量元素介绍

钢材中微量元素介绍钢材材质成份解析一、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含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二、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三、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四、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五、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六、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铜在钢中的作用概述

铜在钢中的作用概述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铜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腐蚀性,所以在建筑、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金属材料中,铜也常常与其他金属合金化,其中与钢的合金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铜在钢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改变钢的性能,还能够给钢带来新的特性和用途。
下面将对铜在钢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铜在钢中的加工性的改善。
铜在钢中能够起到晶粒细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钢的塑性和韧性。
铜还能够减小钢的冷脆倾向,使得钢的冷加工性能得到了改善。
向钢中添加适量的铜元素,能够提高钢的加工性,使得钢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从而扩大了钢的应用范围。
铜在钢中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提升。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而钢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差。
向钢中添加适量的铜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样,制成的铜合金钢不仅能够具备钢的强度和硬度,还能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从而在电力、电子、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铜在钢中的耐蚀性的增强。
钢是一种易于生锈的金属材料,但是向钢中添加适量的铜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
由于铜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所以铜合金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大气、水等介质的侵蚀,延长了钢材的使用寿命。
铜合金钢在建筑、海洋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铜在钢中的强化作用。
铜元素和钢中的碳元素结合形成固溶体,能够显著增强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了钢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这样,制成的铜合金钢能够应用在更高的应力和更恶劣的环境下,其使用范围大大扩展。
铜在钢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改善钢的加工性能,还能够提高钢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蚀性,同时还能够增强钢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铜在钢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随着对金属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铜合金钢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铜在钢中的作用概述

铜在钢中的作用概述作者:卞小龙王永霞杨金业刘鹏鹏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26期摘; 要:文章从含铜钢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抗菌性能方面论述了铜在钢中的作用,将铜加入钢中并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材料的强度,硬度、伸长率和屈强比会得到改善;铜在钢中能提高基体的整体电位,使得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含铜钢中的富铜相具备抗菌杀菌作用。
关键词:含铜钢;时效处理;力学性能;耐蚀性能;抗菌性能中图分类号:TG151.1; ; ;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6-0041-02Abstract: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copper-bearing steel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fter adding copper into steel and undergoing proper heat treatment, the strength, hardness, elongation, ratio of yield strength to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was improved. The overall potential of the matrix was increas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 was improved,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was given by copper-rich phase.Keywords: copper-bearing steel; aging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y; antibacterial property1 概述钢铁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
硅 (Si)
锰 (Mn)
镍 (Ni)
铬(Cr)
钼(Mo)
铝 (Al)
铜 (Cu)
对钢性能的影响 是钢中常见元素之一,在炼钢过程中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钢中常含有0.20%~0.30%的硅。如果钢中硅含量超过0.50%~0.60% 时,硅就算作特殊的合金元素,这种钢就称为“硅钢”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故可广泛用于制造重负的弹 簧钢。在凋质结构钢中,硅不仅能增加钢的淬透性,还增加钢淬火后的抗回火性。因此,常被用作调质结构钢的合金元素,并可用于制造 承受重负荷的较大截面零件的无镍铬、高强度、高韧性的高级调质钢。硅和其他合金元素如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钢抗腐蚀和抗高温 氧化的作用,可用于制造无镍低铬的不锈耐热钢。含硅1.0%~4.5%低碳和超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可做电气制造业中的硅钢片。 在热处理时硅易于促使石墨化、产生脱碳现象,故在弹簧中,常加入钨、钒、铬等元素来加以防止。也用于制造耐磨的石墨钢或模具钢。 但钢中含硅量较高时,在焊接时喷溅较严重,有损焊缝质量,并易导至冷脆,会增加镀锌时锌对铁的破坏作用 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因此,钢中含0.30%~0.50%的锰是经常的。在碳素钢中加入0.7%~1.8%或以上的锰时,就算是特殊钢“锰 钢”了。这种含锰量较高的碳素钢的力学性能,要比一般含锰量的好得多,不但有足够的韧性(在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之下),且有较高的强 度和硬度,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故在低合金结构钢中,含锰钢种发展十分迅速。利用锰和硫化合所生成的硫化锰 (MnS)夹杂,有使切屑易于碎断的作用。所以在钢中可加适量的锰和硫来生产易切削钢。此外,锰在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工具 钢、耐磨钢、无磁钢、不锈钢、耐热钢中,也获得广泛的应用。但锰能使钢的抗腐蚀能减弱,对钢的焊接性能也有不利的影响 能使钢强化,改善钢的低温性能,特别是韧性,还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镍钢的抗锈性也很强,具有较高的对酸、碱和海水的耐腐蚀能 力,但在高温高压下对氧介质的抗腐蚀能力无明显效果,反会造成脱碳促使钢腐蚀破裂 。 一般国产低合金结构钢中不加入镍。镍在高 含量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但镍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稀缺,所以作为钢的一种合金元素,应 该只在不能用其他元素来获得所需的性能时,才考虑使用镍。譬如需要在高强度时具有高韧性的重要用途的结构钢,在低温工作条件下具 有高韧性的钢,高合金铬镍奥氏体不锈耐热钢,以及要求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钢等 加入钢中能显著提高钢的抗氧化作用,增加钢的抗腐蚀能力。并能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磨性。由于铬加入钢中能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及物理和 化学性能,因此在各种用途的合金钢中,普遍含有不同数量的铬。由于目前我国铬资源较少,故因尽量节约使用,特别是在大量生产的结 构钢中,应当少用或不用铬 是一种贵重的合金元素,在我国是富产,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储量却并不丰富。钼在钢中的作用,可归纳为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 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矫顽力,提高在某些介质中(如硫化氢、氨、一氧化碳、水等介质)的抗蚀性与防止点蚀倾向等。故在结构钢、弹簧 钢、轴承钢、工具钢、不锈耐酸钢、耐热钢(也称热强钢)、磁钢等一系列的钢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铬钼钢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较 贵重的铬镍钢来制造各种重要的机件,由于钼增加钢的热强性,所以钼含量较高时,也会增加热加工的困难 是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并且能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铝对氮有极大的亲和力,含铝的钢渗氮后,在钢种表面牢固地形 成一层薄而硬的弥散分布的氮化铝层,从而提高其硬度和疲劳强度,并改善其耐磨性。铝还具有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可作为不锈耐酸钢 的主要合金元素。在钢的表面镀铝或渗铝,可提高其抗氧化性。 铝和铬、硅复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和耐高温腐蚀能 力。铝还适用于作电热合金材料和磁性材料。但是,铝会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在钢中加入0.20%~0.50%的铜,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可以使低合金结构钢和钢轨钢获得优良的抗大气腐蚀性能,并且也有利于提高 钢的强度、耐磨性和屈强比,而对钢的焊接性并没有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建造桥梁、船舶、汽车、机车车辆、化工石油设备及高压容器等 的主要钢类。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2%~3%的钢,可以提高其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蚀性。但铜是稀缺金属之一,也是战略物资,因此一般 不应在炼制中有意地加入。不过由于钢中含铜无法从冶炼过程中去除,而我国又有丰富的含铜铁矿,所以可以利用含铜铁矿来发展含铜钢
钢铁中金属元素的溶解方法和作用

主要以固溶体存在,硅化物有MnSi或FeMnSi;少量以硅酸盐及游离SiO2形式成为非金属夹杂;在高碳钢有少量SiC。
单质硅与HF作用,与其他酸不起作用,能溶解强碱;硅化物能溶解于酸,难溶硅化物需用HNO3-HF或H2SO4-H3PO4溶解。
硅含量高时,溶解过程产生硅酸沉淀,为消除硅酸影响,一是加HF成SiF4其他逸出,二是脱水产生SiO2沉淀滤去。
Fe3P是硬而脆的物质,磷含量高形成Fe3P,增加钢的冷脆敏感性,产生焊接裂纹。钢中磷高于0.1%会发生以上危害。
S
主要以硫化物存在钢中,有大量锰存在时形成MnS和FeS。在钢中分布有偏析。
硫化物一般易溶于酸中,在非氧化性酸中生成硫化氢逸出,在氧化性酸中生成硫酸盐。
硫在化学分析中,通常表现在气体容量法定碳时,必须要考虑良好的脱硫剂,否则会使碳含量结果偏高。
浓硝酸对铁有钝化作用,所以在溶解镍钢时,镍含量低用硝酸(1+3)或盐酸(1+1);含镍高的用硝酸(1+3)。
主要是离子有色对比色有影响。镍的隐蔽剂除氰化物外,很少有与之络合能减少镍离子的颜色隐蔽剂。因此需考虑试样空白或通过分离镍而消除其影响。
使钢具有韧性、防腐抗酸性、高导磁性,使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增加硬度。
钨高时极易水解产生混浊,将其分离较困难,用钨酸形式分离还会有吸附,消除此影响方法有:一是加磷酸、酒石酸或柠檬酸掩蔽,二是冒硫酸或高氯酸烟时钨酸脱水后过滤,三是强碱使钨酸转变为可溶性的钨酸钠。
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红硬性、热强性,增加耐磨性。
Al
主要以金属固溶体存在,可以形成AlN, Al2O3,(FeMn)O·Al2O3,CaO·Al2O3和·AlOxNy夹杂物。
N
主要以氮化物如Fe4N,Mn3N2,AlN,BN,TiN,VN,CrN等,只有极少数成为固溶体。
不锈钢钢螺栓的铜锌含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不锈钢钢螺栓的铜锌含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螺栓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元件,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锈钢钢螺栓因其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汽车等领域。
然而,不同种类的不锈钢钢螺栓在成分上存在差异,其中铜和锌的含量被认为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不锈钢钢螺栓中铜锌含量的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将介绍不锈钢的特点以及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钢螺栓的组成和性能,并阐明铜锌在不锈钢钢螺栓中所扮演的角色。
进一步地,我们将研究铜锌含量对不锈钢钢螺栓性能的影响。
从塑性和强度方面来看,铜锌含量可能会对材料的可延展性和强度产生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铜锌含量对抗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最后,本文将比较分析各类不锈钢标准中对铜锌含量的要求。
我们将重点讨论ASTM、DIN和GB这三个主流标准,并对其要求进行详细比较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旨在提供有关不锈钢钢螺栓中铜锌含量的全面了解,以更好地指导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发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先介绍概述,在此之后,我们将详细讲解文章结构和目的。
2. 不锈钢钢螺栓的铜锌含量:2.1 不锈钢的特点和用途: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主要由铁、铬、镍和少量其他元素组成。
其特点包括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耐高温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工等领域。
2.2 钢螺栓的组成与性能:钢螺栓由不锈钢制成,常见的材料包括304型不锈钢和316型不锈钢。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力。
2.3 铜锌在不锈钢钢螺栓中的作用:铜和锌是不锈钢中常见的合金元素,它们在不同比例下对于不锈钢钢螺栓具有一定影响。
一方面,添加适量的铜可以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增强其对氧化物和酸性介质的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锌的加入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同时改善材料的可焊性。
3. 铜锌含量对不锈钢钢螺栓性能的影响:3.1 塑性和强度方面的影响:适量添加铜和锌可以增强不锈钢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使其更易于加工成型。
各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从物理冶金学原理可知,合金的化学成份决定其各种热处理状态和加工处理状态下的金相结构和组织。
以化学成份为基础,加上金相结构和组织决定着该合金材料的性能。
为了比较系统地理解众多不锈钢牌号的异同和各种合金元素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下面介绍不锈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铬、镍、硅、锰、钼、铜、铝、氮、钛、铌和碳对其金相结构、组织和性能。
一、合金元素的影响1、铬、镍、铝、为形成铁素体的元素,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合金元素。
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足够量的铬(w cr≥12%),既可使钢在氧化性介质中产生一种与基体组织牢固结合的铬铁氧化物(F e Cr)2O3的钝化膜;又能提高钢在电介质中的电极电位,从而使化学稳定性得到提高。
硅和铝同样能使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其中铝的作用比铬还强烈。
在奥氏体型耐热钢中,这些元素均能提高其抗氧化性。
在18-8型不锈钢中,当硅的质量分数从0.4%提高到2.4%时,钢在980℃时抗氧化性能提高22倍。
如果硅含量过高,会严重恶化稳定奥氏体型钢的焊接性,故必须严格控制硅在钢中的含量。
铝在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中,可以提高其室温和高温的强度。
2、镍为形成奥氏体的元素。
能使合金表面钝化,扩大钢在酸中的钝化范围,但不能改善其对稀硝酸的耐蚀性。
它能提高不锈钢抗硫酸、盐酸等腐蚀介质的性能,是耐蚀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如果单独使用镍作为不锈钢合金元素,其质量分数要高达24%才能得到全奥氏体组织,但这是极为不经济的。
而在低碳铬不锈钢(w cr>17%)的基础上,只需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镍。
即可获得耐蚀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也好的室温下稳定的奥氏体组织,既能满足钢的耐蚀性要求,又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钢种。
3、钼和铜钼是形成铁素体的元素。
在铬不锈钢中加入钼,可以提高钢在非氧化性介质中的稳定。
它的独特之处是能抵抗氯离子(Cl-)产生的点腐蚀;同时也能提高奥氏体型钢的热强性,改善奥氏体钢短时塑性和持久塑性,对焊接有利。
铜片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有哪些?

铜片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有哪些?一. 铜片作为脱氧剂铜片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广泛应用作为脱氧剂。
脱氧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钢中的氧气,防止氧气的直接溶解和析出,减少钢材的氧化损失。
铜片作为一种优质脱氧剂,具有很强的脱氧能力和可靠性。
它能与钢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铜,有效地减少钢材冶炼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二. 铜片作为合金中的添加元素铜片在钢铁冶炼中还常用作合金中的添加元素。
铜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与铁可以形成固溶体,能够改善钢材的耐蚀性和强度。
在不同的合金配方中,添加适量的铜片可以调节合金的性能,使其更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三. 铜片作为热传导介质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在钢铁冶炼中经常被用作热传导介质。
通过将铜片与钢材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钢材的温度均匀性,减少温度梯度,避免热应力造成的变形和开裂。
同时,铜片还可以加速钢材的冷却速度,提高冶炼效率。
四. 铜片作为防腐剂铜片在钢铁冶炼中还具有防腐的作用。
由于铜具有较高的电偶极电位,能够与钢材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保护性的铜氧化物膜层。
这层氧化物膜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减少钢材与环境中的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的接触,有效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五. 铜片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导电材料铜片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还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导电材料。
铜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内的导线、电路板等导电材料。
铜片的导电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高性能导电材料的需求。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铜片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不仅作为脱氧剂和合金元素,帮助改善钢材的性能,还可以作为热传导介质,提高冶炼效率。
此外,铜片还能起到防腐和导电材料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
铜片的应用不仅促进了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也为各个领域的制造业提供了优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