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化浅论》
浅论城市绿化

展城 市 园林 建设 势 在必 行 。
1 城 市 园林 化的 含义
和 城 市特 色 逐 渐 消失 , 市 面 貌 千篇 发 展 公 园 、 地 , 城 绿 同时 还 要 大 大 扩 展
绿地率 , 其经济标准 应以能保持城市
化建设 , 绿地率及绿化覆 盖率相对偏
由于信息传播和 网络化的发展 , 生 态平 衡为 准 。要加 快 园林 绿地 的建
低 , 造 后 的环 境 质 量 不 高 即是 应 当 造 成 了文化 国际化倾 向的加剧 。城 市 设 步 伐 ,以适 应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的 需 改
维普资讯
・
园林 绿 化 ・
【 文章编号 】 0 5 7 72 0 )4 3 —0 10 —40 (0 8 0 —0 4 2
浅论城市绿化
张 海 娥
( 西省柳 林县 林业 局 , 山西 山 柳林 030 ) 3 3 0
【 要】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 绍了城市 园林化的含义、 摘 建设城 市园林
2 建设 城 市园 林的原 因
21 保 护 生 态 与 环 境 .
一
项 重 大 功 能
城 市 里 高楼 林 立 ,车行 如 梭 , 烟
更 有 利 于 产生 具 有 民 族 化 、 方 化 的 尘弥漫 , 地 工作节奏很快 , 缺乏 自然美 , 效 果 。中 国园林有 着悠 久 的历史 文 化 易 使 人 产 生 抑 郁 感 、 劳 感 , 乏 宁 疲 缺
的 原 因、 园林城 市发 挥 的 作 用 , 并提 出 了创 建 园林 城 市的 几 项措 施 。
浅论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浅论城 市景观大 道植物造 景
张巧莲
( 昌职业技 术学院 ,河南 许 昌 4 1O ) 许 6 O O
摘 要 : 城 市 景 观 大 道 植 物 造 景 既要 体 现 园林 植 物 造 景 的规 划 要 求 ,也 要 体 现 景 观 大道 的特 色。 本 着 彰 显 区域 文
条街 、彩 色树种一 条衔等 特色大 街 ;上 海 ,也 正在加 紧
作 者 简 介 : 张巧莲 (97 16 一),女 ,高级 工程师;主要从 事园林
教学和科研工作 。
分 与 整 体 之 间 的 和 谐 一 致 ;变 化 则 说 明 它 们 之 间 的 差 异 。
统一是 整体 上的统 一 ,变 化则是在 统一 基础上 的有规律 变
贯 化 和 系 统 化 ,从 而 将 人 的 活 动 从 居 住 的 小 盒 子 里 引 出
来 ,带 向其所心仪 的环 境 中,人们在这 样的环境 中生 活 、
工 作 、学 习 也 会 心 情 舒 畅 、陶 之 自然 的 。 所 以 ,景 观 大 道 中植 物 造景 就 显 得 尤 其 重 要 。
口 的景 观 绿 化 投 入 了 相 当大 的 人 力 和 物 力 , 以 改 善 城 市 的 绿 化 档 次 。 如 昆 明 在 原 有 景 观 大 道 的 基 础 上 重 新 增 J 2 条 j o  ̄ 景 观 大 道 ;北 京 因 为 奥 运 会 的 举 办 ,新 添 景 观 大 道 的 建 设 也 都 基 本 完 工 ,而 且 北 京 园 林 部 门在 2 0 年 还 表 示 , 当 年 05
道 、 世 青 赛 景 观 大 道 、 园 林 景 观 大 道 ,上 海 的 滨 江 大 道 、 浦 东 大 道 ,深 圳 的深 南 大 道 都 是 著 名 的景 观 大 道 。
浅论城市景观湿地

关注 。 发展城市湿地 公园 , 不但可 以保 护现有 的湿地生 态系 统, 还能更好地发挥它 的 自然 观光 、 旅游 、 乐等功能。 娱
植物 和动物等 基本要 素 的相互作 用为基 础 。 正是 由于湿地
这些过程 , 才提供 被人类所 利用 的各类 产 品 、 务。 服 湿地可
采用不 同的方式 衡量 其价值 。 易于 理解 的概念是 用货 币 最
量 衡 量这些 湿 地 的经济 价值 , 如标 出一 个市 场价 格 ; 例 当
然 , 可用 非货 币的方式 表现湿 地价值 , 也 比如 : 评估湿 地对 人 类 生活方 式 或社 区 的作用 与 重要 性 。 而 , 然 建立 价值 评 估 体 系 , 了解湿地 生态 系统所 发生 的生态 过程 和其 提供 对 给人 们的经济价值 之间 的联 系是重要 的。
某一 湿地提供 的价值取 决于属性过程 。 例如 , 海岸 湿地 的经常受 控于每 日的潮 汐 , 而洪 泛平原湿 地则受 制于 河流 淡水 水文 等条件 。 而这些地 区会产 生不 同的环境 条件 和野
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 。
从生 态学 的意义 上讲 , 市是 以人 为主体 , 城 由经济 、 社 会和 自然环境 三个子 系统构 成 的复合生态 系统 。 生态 城市 建设 是基 于 可持续 发展 的资源 观 、 益观 、 效 消费 观而 提 出 的一种 全新 的可持续 发展模 式 , 强调经 济 、 社会 、 自然 的协 调发展 和整体生 态化 。 生态 城市 建设是 改变传 统发展模 式
浅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天然林保护

县 城 发 展 的 首 要 课 题 。 生 态城 市 建 设 是 人 类 文 明进 步 的 标 志 , 城 市 发 展 的 方 向 。介 绍 了生 态城 市 的 是 概念和特点 , 分析 了安 溪 县 生 态城 市 建设 的 必要 性 和 紧 迫 性 , 出 了安 溪 县 生 态城 市 建设 应 遵 循 的 原 和 指 落 实 的 措 施 , 出 了安 溪 县 生 态城 市建 设 的具 体 思路 和 措 施 。 提 关键 词 : 然林 ; 态城 市 ; 路 ; 施 ; 持 续发 展 天 生 思 措 可
目前 , 态 城 市 理论 研究 已从 最 初 的在 城 市 中 生 运用 生态 原理 , 发展 到 包括 城市 自然 生态 观 、 城市 经
环境 问题 , 方 面经 济 发 展 需 要 环 境 、 源 的 支持 ; 一 资 另一 方面 又必 然对 环境 、 资源带 来更 多 的压 力 , 因此 需 要通 过保 护 天然 林 , 展 生态 城 市 来 缓 解 二 者之 发 间的 冲突 , 现环境 与 经济 的 和谐统 一 。 实 坚决 以经 济 发展 、 环境 保 护 和 社会 进 步 三 个生 态 城市 指标 体 系 为 指导 , 设 美 好 生态 城 。在安 溪 建
中 图 分 类 号 :7 8 5 1 1 ¥ 1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5 9 2 1 ) 60 2 —2 10 —6 x(0 0 0 —0 70
l 生 态 城 市
1 1 生态城 市 的 内涵 . 生 态城 市是 一个 崭新 的 概念 , 是一 个 经济发 展 、 社会 进 步 、 态保 护 三者保 持 高度 和谐 、 术 和 自然 生 技
青田县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篇目

附件1:《青田县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篇目》1、高中语文一等奖1、有用、有序、有方青田中学詹鑫2、例谈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策略青田中学颜碧伟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青田县船寮高中罗建勇4、诗乐结合,相得益彰温溪高中谭清和5、中学作文有效性教学初探中山中学程立二等奖1、增进课堂深度的问题类型阐释青田中学王立军2、思维干预:经典文本阅读的催化剂中山中学张媛媛3、也谈教师在语文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船寮高中董仕红4、还语文课堂书声朗朗青田中学季宋杏5、因声求气青田中学刘晶晶6、找准点,巧设问青田中学周燕7、语文新课程中的影视文化教育船寮高中杨华三等奖1、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山中学刘雪玲2、新课标下的作文情感教学温溪高中吴骊芬3、关于课堂问题生发的几点思考温溪高中陈文汉4、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温溪高中王勇艳5、浅谈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职业技术学校郑慧锦6、细化目标,科学设置,提高效率船寮高中章文荣7、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自主阅读船寮高中吕根富8、提问·凝聚学生心神船寮高中章丽玲9、切实关注文本,沉着应战高考青田中学韩凤芹10、让老王活在学生的心中青田中学李国栋2、高中数学一等奖1、浅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中山中学朱献伟2、浅论变式教学的有效性青田中学王振丽3、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提出数学探究问题温溪高中章雪丹4、三视图考查方式初探青田中学潘光勇二等奖1、高中数学分段函数问题归类解析温溪高中陈建媚2、线性规划问题的九大特点中山中学李晓亮3、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实践船寮高中罗时红4、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化归思想船寮高中谢丽丽5、谈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船寮高中杨伟平6、探讨高考中的开放性问题青田中学徐伟三等奖1、新课程理念下例谈课堂问题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石门中学朱雪雄2、例谈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回归教材温溪高中邹春晴3、高中数学几类“忽视”性错题的分析和反思青田中学金巧梅4、导数异错题例析青田中学孙红5、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船寮高中陈燕青6、向量在间几中应用的再认识青田中学刘海霞7、有关圆锥曲线问题中的不等关系青田中学邓少华8、数学成绩退步引发的思考船寮高中杨章平3、高中英语一等奖1、真我风采话写作青田中学徐健建2、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方法探究与实践青田中学舒海琴3、高中英语学困生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与思考青田职业技术学校麻慧燕洪尚雄4、立足教学案例,提高侨乡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船寮高中张掌华二等奖1、翻译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青田中学曾伟琴2、培养积极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青田中学包金仙3、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温溪高中丁飞雪4、任务反馈教学法在新教材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青田中学徐克华5、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青田中学潘利华6、反思性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中山中学唐静三等奖1、浅谈任务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石门中学陈巧燕2、让高中英语教学走进生活中山中学王喜文3、浅谈巧用哲学原理助力英语写作教学温溪高中李怀荃4、浅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艺术船寮高中罗益平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模式青田中学宋永娟6、如何掌握考试策略,从容应对高考英语听力船寮高中赵碧君7、情感激励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船寮高中龚春香4、高中思想政治一等奖1、也谈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强化船寮高中赵国东2、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三善”策略青田中学胡志娟二等奖1、试析城市中学生的感恩教育青田中学蔡敏杰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漫谈政治课学习方法指导温溪高中谢华芬3、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外国语学校周春伟三等奖1、时事教育,政治新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船寮高中朱坚武2、浅谈“地域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青田中学彭志伟3、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生活化初探船寮高中陈丽5、高中历史一等奖1、让历史回归生活中山中学朱永媚二等奖1、历史教育中创新教学的有效性船寮高中马其凤2、鉴“史”思“今”,走向未来船寮高中楼红妃三等奖1、历史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青田中学刘慧英2、有效提问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效率青田中学张庆安3、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青田中学周军6、高中地理一等奖1、高中地理读图选择题判读的应对策略青田中学徐作强二等奖1、浅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策略---例谈晨昏线的判读温溪高中陈伟平杨苏平2、浅议新课程视野下地理生活化教学船寮高中胡慧清三等奖1、灾害的地理与演练的教学策略温溪高中陈传奉2、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船寮高中陈德芬3、浅谈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地理问题情境青田中学季永兵4、提高地理综合题得分的策略石门中学范晓丽7、高中物理一等奖1、刍议有效物理课堂的创设青田中学吴庭松2、浅析自行车转弯时的向心力青田中学徐永华3、科学探究的教学探索和体会青田中学禹继志4、让“边角材料”成为机械波教学中的亮点青田中学饶军民二等奖1、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叠加思想温溪高中喻平波2、例析物理学中STS问题的求解方法及策略船寮高中季胜军3、谈谈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温溪高中张品4、浅析物理高考中的估算题青田中学周家本5、新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青田中学徐孟彪6、精心创设提问,提高教学效益青田中学周林军三等奖1、审视物理实验优化课堂实效船寮高中刘冬英2、四段教学模式的构件船寮高中周王军3、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特色船寮高中邬苏军4、深挖井广蓄水——论探究的探究船寮高中毛晓燕5、一道几何光学题的解法探究青田中学熊愿英6、物理教学的优化=生动的教学+愉悦的体验青田中学倪文娟7、从《无极》到“有效”教学青田中学王云浩8、教完一轮新课程后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再思考青田中学龙以军8、高中化学一等奖1、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浅见青田中学李玉央2、高中化学教学中表达能力的培养青田中学吴媛媛二等奖1、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些体会船寮高中王江东2、影响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青田中学解世峰3、科学设计随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船寮高中项正民4、加强高中化学复习的有效性——谈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有效性温溪高中张学凡三等奖1、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温溪高中厉望亮2、刍议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创设温溪高中王亚莉3、从探究性实验命题看复习策略青田中学朱安权4、浅析学生粗心背后潜在的深层次原因船寮高中叶郁峰5、变式教学在苏教版《烷烃命名》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船寮高中孙永丽6、浅析无机推断题的突破中山中学陈正兵9、高中生物一等奖1、培养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青田中学李瑞芝2、刍议生物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船寮高中鈄玮玮二等奖1、新课程下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及其应对策略中山中学何文利2、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复习效率青田中学林利三等奖1、生物课堂学生活动设计之我见青田中学夏喜容2、一个微笑,会带来一个春天青田中学陈茹意3、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的一点体会温溪高中曾国勇4、让兴趣激发学生的生物求知欲船寮高中陈婷婷10、高中通用技术一等奖1、激发和巩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船寮高中赵大珠2、浅析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创新青田中学杨朝阳二等奖1、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技术素养——浅谈如何开展通用技术课教学青田中学钭挺相2、技术和设计教学中的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温溪高中喻平波3、关于网络探究学习用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探讨青田中学李胜强三等奖1、让CAI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活起来船寮高中覃崇凤2、通用技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温溪高中刘光灿3、关于“案例分析”的分析——浅谈苏版通用技术教材中“案例分析”的处理船寮高中刘军伟4、浅谈通用技术教师的转型青田中学杨朝阳11、初中语文一等奖1、让阅读成为写作的“隐形翅膀”万阜乡校刘利军2、浅谈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华侨中学郑建中3、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冷区章旦中学教育集团王剑锋4、磨练雏鹰,寻找飞翔的天空温溪高中邹海华5、以石击石,以思激思青田二中梁晓勇6、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口”的文章海溪乡校陈海峰7、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坡度设计之初探华侨中学洪飞华8、巧妙启导生成,课堂轻盈灵动温溪一中王牡药二等奖1、因材施教,汲取精华培育健全人格海口镇中吴美华2、浅谈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船寮镇中章永伟3、国俗语义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温溪高中朱晓林4、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船寮镇中王蓉5、探寻可再生资源的作文评改方略高湖镇中叶峰6、立足文本,“迁”读于写东源镇中詹珍伟7、优化课堂教学,拓展课外阅读青田二中曹立萍8、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中山中学张金毅9、探究式学习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华侨中学潜丽10、有意义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开展章旦中学教育集团程荣华11、语文教育要让学生的语言精神起来章旦中学教育集团聂志红12、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章旦中学教育集团彭坤13、锤炼智慧,焕发课堂生机华侨中学陈宗娟三等奖1、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温溪一中王淑兰2、让网络融入语文教学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陈林伟3、此时无声胜有声东源镇中张伟军4、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温溪高中叶苏芬5、试卷讲评——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山口镇中项浩6、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方山乡校林森森7、激兴趣之石,杨文海之帆方山乡校张小英8、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东源镇中高勇9、浅谈语文生态化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回归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陈伟国10、兴趣·习惯·思维·语言石溪乡校陈志强11、新形势下对语文文本中背景知识的重视审视湖边学校朱智锋12、敢于同学生比赛的体会湖边学校陈超雄13、新课程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温溪一中杨长恩14、浅谈创设美的语文课堂氛围舒桥乡校管海燕12、初中数学一等奖1、数学教学设“境”创“情”应激“效”华侨中学陈亚兵2、关注数学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思维青田二中方彩霞3、探索“三性”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高湖镇中赵君海4、数学课堂探究教学中的误区用对策石溪乡校邬益军5、初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船寮镇中胡志勇6、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指导例谈船寮辅导中心洪利民二等奖1、让数学文化走进初中几何教学章旦中学周春丽2、浅谈逆向思维的培养青田二中杜丽娟3、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方山乡校曾凯4、《“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题设置分析》温溪一中郑忠泽5、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创新能力万阜乡校叶勇6、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铁资中学傅小勇7、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东源镇中曾荣伟8、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用如何进行教学高市乡校郑英锐9、重视学生情感培养,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温溪高中吴忠花10、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发展思维阜山中学陈文水11、善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石帆学校陈根昶12、等一等,让学生学习的课堂更精彩海口镇中王旭光三等奖1、乘成功教育之风,破数学教学之浪铁资中学留进理2、论动与静的和谐存在东源镇中余晓玲3、如何提高农村学校的课堂效率方山乡校田佩锋4、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华侨中学连爱萍5、数学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章旦中学陈向明6、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情境创设的探究青田二中朱伟娟7、用发展的眼光看课题学习青田二中徐晓红8、略谈初中数学的情境环节北山镇校张晓红9、语速在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应用仁庄镇中宋红10、浅议如何提高乡村初中生学习数字的兴趣高市乡校徐涛11、怎样进行数学试卷记讲评船寮镇中张爱仙12、折纸在尺规作图教学中的作用船寮镇中宋仕英1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浅谈温溪高中吴晓芬14、浅谈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会石溪乡校刘叶生13、初中英语一等奖1、初中英语教学中体现情感目标之浅见石帆学校王爱今2、巧设计,善激活--谈有效英语教学策略船寮镇中王子爱3、如何利用英语周报开发课程资源海溪乡校陈文静4、“纸上谈兵”也精彩--谈英语作业中的评语温溪一中倪晓燕5、狠抓四个起始,力促英语教学华侨中学叶芬6、合理整合英语教材,切实提高教学效率青田二中方正爱二等奖1、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华侨中学卢晓霞2、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复习课焕发生机和活力章旦中学邱小莲3、树立反思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青田二中张小妃4、解开作业“镣铐”,放飞学生石溪乡校王世康5、让情景教学走进英语新课程仁庄镇中华小锋6、让英语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山乡校张晓娟7、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华侨中学楼良花8、克服英语学习焦虑,构建英语和谐课堂青田二中周剑东9、课堂整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青田二中李慧英10、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途径探索青田二中姚苏苏三等奖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高湖镇中蒋金伟2、“读”出兴趣,“读”出水平温溪高中瞿鑫琴3、巧用chant,让英语教学充满活力石溪乡校洪嫣丽4、浅谈如何提高山区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北山镇校何晓红5、课改背景下的乡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巨浦乡校田茂丽6、学科渗透,趣味课堂腊口镇中梁建霞7、让“问”激活课堂--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腊口镇中应顶华8、浅析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的重要性山口镇中何小芳9、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仁庄镇中高敏10、英语课堂学生口语错误的纠正海口镇中张丽红11、运用心理活动辅导课程论提高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市乡校程妙12、浅谈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效率温溪一中马旭初13、采用多样化的单词教学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华侨中学季一莲14、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仁宫乡校熊爱华14、初中思想品德一等奖1、在研究中明理在探索中成长青田二中裘肖洪2、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华侨中学黄芬婉二等奖1、思想品德课设问的注意事项青田二中付建忠2、浅谈提高中学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仁庄镇中严春和3、浅析活动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章旦中学吕安如4、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青田二中段勇峰三等奖1、浅谈初中社会思品考试中分析说明题的解题策略船寮镇中张仁伟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温溪高中郭岳平3、浅谈思想品德之法律教育中的有效案例华侨中学陈兴勇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山口镇中兰秋华5、生活事例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高湖中学蓝燕玲6、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东源中学彭小君15、初中社会一等奖1、“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船寮镇中学叶晓红2、立足资源优势构建生本课堂温溪一中赵慧珍3、发挥社会课优势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铁资中学陈建英4、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拿什么激起学生的热情高湖中学苏方玲二等奖1、初中历史教学中“宏大叙事”与“微观感触”的处理华侨中学叶春亚2、激活课堂促进有效学习青田二中陆利剑3、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课依标施教的探索青田二中潘真荣4、浅谈人本意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融入季宅乡校季林波5、论历史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章旦中学陈超6、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强化侨乡中华文明是教育万阜乡校董文堵三等奖1、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青田二中刘妹军2、学生学习社会课的兴趣培养之我见海口镇中朱建成3、历史与社会课有效教学初探青田二中刘伟丽4、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温溪高中李金河5、浅谈信息技术在社会课堂中的作用石溪乡校徐永蓓6、情景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探究东源镇中陈春飞7、浅谈情景教学在《历史与社会》中的教学效应石溪乡校徐宗伟8、巧用图表突破历史教学难点铁资中学许伟勇16、初中科学一等奖1、挖掘科学史料促进科学探究青田二中饶和平2、科学课堂和谐心理环境的营造策略章旦中学单俞刚、李用军3、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东源片教育辅导中心周春贤4、探析科学生成性课堂的合理预设青田二中徐志岿5、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理论探索华侨中学苏晓英6、注重科学教材研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海口镇中饶文广二等奖1、动态生成性科学课堂因预设而精彩华侨中学郑康春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初中科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山口镇中季明苏3、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效率章旦中学洪林祥4、点燃科学课堂激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华侨中学吴君林5、巧用教材插图提升课堂效率船寮镇中林旭英6、激活课堂点亮眼睛山口镇中郑炯华7、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的几种关系温溪一中张显治8、浅谈科学有效教学的几项关键策略青田二中李育明9、对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探讨东源镇中余建斌三等奖1、优化课堂放眼发展——浅谈库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北山镇校黄文琴2、重视视信息反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生反馈”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山口镇中施岳东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青田二中王舞4、捕捉心理巧设情境激活主体温溪高中陈海娥5、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船寮镇中朱松彬6、科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铁资中学丁伟民7、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船寮镇中刘丽娟8、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实践铁资中学叶贞利9、关于新课标下科学课程教学的探讨高湖镇中徐卫星10、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问温溪一中黄健昆11、自制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铁资中学李慧广12、峭壁上的鲜花——农村中学科学实验思考季宅乡校王卫平17、小学语文一等奖1、当个性化阅读患上“后天美女”综合症城西小学叶雪梅2、让词语教学散发语文的芳香实验小学吴秀俊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城东小学周初时4、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减”与“加”城西小学李旭清5、略?不略?----基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认识与实践实验小学王伟琼6、行走在情感与意识之间----追求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城东小学周闻音7、文本初读的现状反思及探究策略实验小学周巧超8、阅读教学“读”领风骚温溪二小徐杨静9、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山口镇小邱晓微10、简单引导快乐表达----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策略初探温溪一小朱建红11、以兴趣为钥匙扣开习作之门高湖镇小王彩芬12、问文哪得美如画唯有鉴赏活水来——浅谈小学生作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实验小学林旭微二等奖1、淡化课堂预设关注课堂生成实验小学吴金燕2、关于一年级写话的几点尝试东山校区徐建珍3、让倾听在课堂更深处漫溯城东小学邹伶俐4、识字教学三步曲城西小学胡瑶琴5、倾听之美---语文课堂的动人魅力塔山小学林跃丽6、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一对想象的翅膀油竹小学尤丽霞7、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之我见油竹小学陈超芬8、浅谈语文教学对“生成”的诱发石溪乡校朱伟峰9、让评价更有味——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石溪乡校章翠凤10、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阜山中学叶群毅11、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及对策湖边学校夏韦君12、探究—--与文本对话的金钥匙山口镇小陈晓丽13、寻觅古诗教学的源头活水-----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温溪二小徐巧娟14、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引”与“导”东源小学赖宝宽15、回归语文本味呼唤有效教学船小集团刘贵康16、让学语文考试评价充满人文色彩海口镇小胡美红17、浅析“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海口镇小冯路毅18、浅议小学语文中“革命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海口镇小黄伟琴19、浅谈改进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策略海口镇小刘亚智20、轻松写话体验成功铁中集团方巧云21、板书,艺术的灵动——浅谈新形势下板书的规范化石帆校区季仙芬22、让个性化阅读的花儿缩放在语文课堂石帆校区陈炜红三等奖1、浅谈如何使语文课堂闪耀“人文的光彩”海口镇小陈荷丽2、激励评价积极作文城西小学刘小慧3、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洲头校区李肖君4、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方山乡校陈军梅5、浅谈优化语文课堂的小合作学习温溪二小周灵玉6、一年级课外阅读有途径效的尝试东山校区季小媚7、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现与对策城东小学周郑晓8、感悟,让语文教学插上翅膀塔山小学周丽丽9、信息技术----让作文课堂充满魅力塔山小学刘芬10、注重课堂提问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塔山小学杜海燕11、试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把握东山校区叶微静12、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水南小学李燕葱13、浅谈积累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作用水南小学季军丰14、从“一堂课的标准”来看“本色语文教学”水南小学杜护斌15、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初探平演学校叶晓微16、提高农村学生质量的几点做法阜山中学周双华17、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章旦中学骆海丽。
现代城市设计中的生态观念

浅论现代城市设计中的生态观念【摘要】:20世纪初,美国曾炸毁数幢“灰色公寓楼”。
这一事件建筑评论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死亡的标志”。
面对泛滥灾的、毫无生命感觉的“灰色城市”、“灰色建筑”,“有机计”、“绿色设计”则试图另辟蹊径,重新赋予城市以生机。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可持续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过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发生着巨大转变。
面对如此大规模、高速化的城市变革和城市发展,迫切需要更加理性和清晰地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指导中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迫切需要进行理性和清晰的总结。
现代的城市设计经过了工业化时期的发展,后工业化的趋势不可转变,城市规模的快速膨胀,直接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
原来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过程,都必须在重视城市的经济、空间、功能等要素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发展,使之与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功能等的发展维持同步,从而不断支持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设计生态研究的繁荣与困惑1、“生态”的繁荣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中国城市化的现实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城市设计学科也在经历了美学形式主义、功能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之后转向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积极引入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并相互融合发展,形势蓬勃;在理论探究,学术活动和设计实践方面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主要表现在:(一)通过对我国期刊网收录的1994到2004关于生态设计研究方面发表文章统计表明,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城市设计与生态学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二)生态城市设计的学术活动愈加频繁。
从1993年海口“滨海城市的城市设计”的国际论坛之后,许多包括生态设计、生态城市、可持续设计的会议、竞赛活动风起云涌,如“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主题的第3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活动(1998,北京)、厦门“21世纪国际城市绿色环保博览会”(2001)、深圳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2005);(三)生态城市设计实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杨晓磊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杨晓磊发布时间:2023-06-06T09:19:02.093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3年6期作者:杨晓磊[导读]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开始对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了关注。
在此背景下,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规划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将理念进行转变,并且应该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转型发展进行规划,重新定位规划目标以及将技术进行革新。
本文主要对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城乡规划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策略。
保山市规划管理站 678000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开始对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了关注。
在此背景下,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规划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将理念进行转变,并且应该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转型发展进行规划,重新定位规划目标以及将技术进行革新。
本文主要对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城乡规划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引言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资源紧缺等。
同时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建设成本,并且所完成的建设质量还比较低下,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为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将生态文明、绿色转型以及低碳等作为城乡规划的长期战略。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有利于提高形象以及价值观。
城乡规划是整个城镇的门面,有利于为城乡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同时城乡规划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与进行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所。
曾有学者指出,当前有很多人都是通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来体验城市。
浅论景观的生态设计

绿廊 结构 , 中绿 廊 穿 越 外 环 绿 带 、 形 绿地 和 中心 其 楔 区园林绿 地 , 城 市周边 的清洁 冷湿 的 空气 经过 高绿 将 量 的森林 群落 引 入 城 市 内部 , 解 热 岛 效 应 , 善 空 缓 改 气质 量 。在城 市 的生态 绿化 工作 中 , 我们 应 注意 城市
景 观 设 计 生 态城 市
关 键 词 :生 态 绿 化
中图分类号 :U 8 . T 9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15 20 )5— 0 3— 2 10 6 3 (0 8 0 0 2 0
The dic s i n n e o og n a ds a e ini s u so o c l y i l n c pe d sg ng
Hu d n u o gy l h o i c a u l uy n i y a g u
( ,. rht trl ei n eerhIstt C . t. ea rvne 4 00 : 1 2 Ac icua D s nadR sac ntu o -Ld -H nnPoic 50 0 e g ie
.
s o l e s e s a e o u in a d c n i ut f r dt n e i i g-r te h n mu ai n a d f g n e . h u d b e n a v l t n o t i o a i o a d sg n o n y t i l n ah rt a t t n r me t d o a
3 D pr et f r . e at n o A t C a s e a c n m n rd o a o a C l g 4 0 0 ) m s& r t,H n n E o o ya dT a eV c t n l o e e 5 0 0 f i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化浅论
王寅20090460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规划)
内容提要:随着上个世纪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人类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于是提出了城市生态化的概念。
本文主要就生态城市的来源与发展展开论述,就盲目生态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城市。
关键字:城市工业生态绿化可持续
一、城市生态化前的城市工业化
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给这个消沉已久的世界带来了新的动力。
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问世,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
由于机械的快速高效的生产力,让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动力——手工劳动的工人大大减轻了负担,资本家也享受到了工业带来的巨大财富,“工业”,这个新生代名词不断的发展演化。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久后,社会格局的变化又同时促进了第三次的工业革命,人类真正进入到了依赖工业生活的时代。
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来源,逐渐成为城市的经济主导,城市内的工厂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低位,除此之外,在建筑、规划等各个领域,工业化产物也成为主要的物料来源。
在建筑的用材上,钢筋混凝土成为了主要的支撑材料。
城市里,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拔地而起,于是由此产生了“城市的工业化”。
二、城市工业化向城市生态化的转变
工业给城市带来的新生活力,令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城市里大量兴建现代化的工厂,着力发展高新科技,追求一鸣惊人的工业建筑,一时间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城市都以工业的发展相媲美,整个世界的主要城市是“千城一貌”的工业化。
可是,好景不长,任何好的事物总有弊端,迅猛发展的工业逐渐的显露出他的尾巴,那就是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也逐渐的降低。
昔日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也成了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风景,大量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各种“城市病”的流行是许多都市向往秀美的田园风光。
城市变成了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探索城市发展的内涵和方向,规划未来城市最美好的蓝图,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生态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
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三、城市生态化概述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
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
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四、城市生态化的现状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生态化城市的提出,人们开始逐渐的重视起与其息息相关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环境的质量。
全世界各国对兴建生态城市纷纷有所作为。
具体措施总结有以下几点:
1、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
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对生态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
②要把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与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
③把空间环境和生态经济体系规划相结合,寻求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整体最优化方案,追求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
2、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转变为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二是向自然单纯的索取转变为补偿与索取相结合;三是统一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任务,包括利用自然,也包括保护自
然。
3、创新技术,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运用现代的生态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供需平衡,使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首先应遵循生态原则。
从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其次是遵循文化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并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
5、运用法规体系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环保意识。
生态城市应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
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
通过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
只有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形成并强化,生态城市建设才会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同时,必须
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环保意识,只有决策者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五项措施,从城市的总体的布局、居住环境设施、城市噪音监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污水及垃圾的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历史遗迹的保护、相关法律条文的制约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为建设生态城市日趋努力。
目前我国每年都会定期评定一些卫生城市等,目的是为了鼓励各大城市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服务民生。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2018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阿拉伯语意为“源泉”)的小型生态城市。
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
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
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这是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地球首个生态城市:“马斯达尔”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努力创建生态城市,比如青岛、南京、杭州、威海、扬州、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等。
除此之外,还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苏州西部生态城市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五、城市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将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
建设的
总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的制订、建设的原则与实施步骤、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