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义第二十四》之孝道文化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一、孝感动天虞舜。
瞽搜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
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
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
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
名恒。
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
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
曾参。
字子舆。
事母至孝。
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
跪问其母。
母曰。
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
闵损。
字子骞。
早丧母。
父娶后母。
生二子。
衣以棉絮。
闵损。
衣以芦花。
一日。
父令损御车。
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
欲出后母。
损曰。
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
后母闻之。
卒悔改。
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仲由。
字子路。
家贫。
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
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董永家贫。
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
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
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
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
妇织一月而成。
精品中国二十四孝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讲座全文PPT

防护阀门指普通闸板阀或截止阀,工作压力大于1.0MPa的钢芯阀,安装在距穿墙点200mm内。 ,上端玻璃驳接
大车轨道的安装方法,大致有三种。 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凡有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的措施,均是水土保持设施,本方案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生物设施,主要根据xxxx建设可能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结果,经分析统计后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 电气接地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啮指 痛心
周曾参
百里 负米
周仲由
M2=1.46×7.5=10.95·m a 为了达到立面的整体效果,要求板材加工精度比较高,要精心挑选板材,减少色差。
芦衣 顺母
周闵损
鹿乳 奉亲
周剡子
2、工程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应作记录,邀请监理及人防部门分批分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xxxx区平均海拔为266~269m,不做系数调整。
目录
CONTENTS
3.2.3 对于缺少和不合格的埋件应及时与有关人员协调,确定补做埋件的最佳方案,待有关人员确认后,方可进行处理。 驱动台车与下横梁的安装,一般采用主装,也可卧装。
7.5.2梁的上口设立受力钢筋的定位撑,使受力钢筋的间距均匀、合理,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在验收通过后,落实水土保持设施管护单位和管护责任时,xxxx法人应将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设计、监理报告及资料、施工文件、监测资料及报告、技术评估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交付管护单位 对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
事业名称
3)干挂墙体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 综合各流失因子,施工期侵蚀强度按照时段划分为强和次强两个流失时段,其中强流失时段1.5a(2012年5月-2013年10月),主要施工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等;扰动较为频繁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幅著名作品,它以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崇尚和重视。
该作品由明代画家魏岳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二十四孝图》以绘画的形式,通过描绘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整幅画面共分为二十四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通过绘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孝顺父母的场景。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标题,描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这些故事包括了平时的生活琐事,如修理房屋、洗衣做饭等,也有一些重大的决策,如舍身救母、披发代父从军等。
这些故事既有普通百姓家庭的孝道表现,也有历史人物的孝道事迹,既有男性孝子的形象,也有女性孝女的形象。
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这些孝道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孝道的伟大和美好。
《二十四孝图》的主题思想是弘扬孝道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德”。
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照顾。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孝道是一种道德、伦理和文化的象征,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家庭责任。
《二十四孝图》通过展示孝道的具体形象和故事,弘扬了孝道的伟大和美好,倡导了人们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理念。
《二十四孝图》的主题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二十四孝图》通过展示孝道的伟大和美好,告诉观众孝顺父母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准则。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史人物,只要孝敬父母,都会被赞美和称赞。
这种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对于弘扬传统的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倡导尊老爱幼的文化价值观。
《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还包括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和友爱。
这些故事告诉观众要尊敬长辈,关心弱小,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种尊老爱幼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传承家庭美德和培养优秀的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中国二十四孝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讲座PPT课件

B、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整平工作结束后,抹平工作组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抹平,混凝土表面稍微收水后,再次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抹压,以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变形。
调整片形状呈月牙形,垫在压板孔内侧,防止轨道横向位移。 公路运输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水土保持监测点主要布设在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及植被破坏较严重,容易产生弃土、弃渣而且可能造成较大地区的水土流失。 (2)泵送前应检查管路、管节、管卡及密封圈的完好程度,不得使用有破损、裂缝、变形和密封不严的管件。
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根据xxxx所在区域冷水滩区不属于省级"重点治理区",xxxx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二级标准。
为保证工程按计划、优质、高效的完成,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到: 采购部门按照材料采购计划,及时准确的将生产及施工所需的材料及配件采购到位.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对采购材料的质量和生产班组的加工质量进行首检和抽检。
材料堆放地应具有一定的面积和空间,满足三维方向的摆放要求。 6.6.2 工作区划分和临时场地的位置要求详见下表.
xxxx建设区:包括建筑区、道路建设区、表土临时堆放场占地,面积共计275195.40m2,其中建筑区204122.63m2,硬化建设区0.6267m2,地下车库建设区68430.64m2 工程开工后,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组织计划所确定的顺序进行施工,边坡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护坡处理,减少地表裸露时间,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减小或避免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本xxxx为建设类xxxx,根据xxxx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建筑区、绿化区、地下车库建设区、道路建设区、临时表土堆放场、其他硬化区定: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公司对所有幕墙工程均是在工厂加工成半成品,然后运到工地进行组装和安装。
第24课时祭义o

百行“孝”为先——《礼记·祭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朗读流利,疏通基本文意。
能力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初步学会吟诵传统文化作品中的经典之法。
情感目标:学习古人所说的“孝道”包含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行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热情。
【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懂文意,了解“孝道”的基本含义。
难点:联系实际,谈谈对“孝”的理解和如何践行“孝道”。
【教学方法】经典诵读法、讲授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自读全篇,了解大意(5—8分钟)《礼记·祭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通过祭祀之礼所表达的意义,祭礼敬奉的对象是自然神和祖先,在祭祀的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程序,向鬼神敬献玉、帛、牲等。
儒家认为财物的丰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所持的态度,礼的根本在于它所表达的意义,而不在于它的形式。
《礼记·祭义》中主要记述了两类祭祀活动:一类是国家的祭祀活动;一类家族的祭祀活动。
国家的祭祀活动由天子主持;家族举行的祭祀活动,由这个家族最具权威的男主人担任孝子的角色进行祭祀。
天子之祭强调的是“敬”,孝子之祭则偏重于“孝”。
“敬”与“孝”是《礼记·祭义》最突出的两个基本理念,也是祭祀时必须持有的态度。
二、诵读经典段落曾子日:“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往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战陈无勇①,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擅萝②,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
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叭'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
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
养可能也,敬为难。
敬可能也,安为难。
安可能也,卒为难。
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仁者仁此者也④,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
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气溥之而横乎四海⑥,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通用版中国二十四孝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讲座全文PPT

后汉黄香
哭竹 生笋
晋孟宗
4 严禁在风力六级和六级以上进行吊装作业。 ⑥、测定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7.18.3 设备、管道在涂漆前,应先清除表面的污垢、锈斑、焊渣等。 达到技术要求后,将主接头处的螺栓拧紧。
5、龙门吊机沿轨道行车的稳定性计算 3.1.3坑深2m以上,坑内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经常检验坑壁有无异常情况。
的个性化选择;同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⑧、防爆波密闭堵板密封良好。
宋朱寿昌
尝粪 忧心
南齐庚黔娄
b、玻璃用木方支起100mm,距端头不大于300mm,间距不大于1000mm。 若因修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涤亲 溺器
卖身 葬父
汉董永
(5)混泥土、砂浆单价 7、 排风系统防毒通道预埋管,一进一排风、冲洗水管、超压排气阀、呼唤按钮、气密性测量管;
知恩
报恩
工作中突然停电,2#塔吊吊钩未提升到位或吊钩上有吊物时,应使用备用电源进行回转制动。 横框采用50*50 镀锌角钢。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人防地下室按施工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 xxxx地块规则,地势较为平坦,具备建设给排水管网的地形、地貌条件。
,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一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 2、工况二:天车靠近立柱,立柱的变位与杆件内力
戏彩 娱亲
周老莱子
拾葚 异器
汉蔡顺
K2+719~K2+860段浆砌挡土墙位于路线右侧,全长141米。 保修期内的产品,如属甲方使用过程中的人为损坏、甲方要求的材料代用原因、第三者故意或非故意损坏、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可抗力因素损坏外
《礼记·祭义》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礼记·祭义》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礼记·祭义》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对于孝道思想的阐述十分重要。
在《祭义》中,孝敬父母被视为最基本、最确凿的职责和义务,被概括为“养,敬,祀,思”,即孝顺父母要从养育、敬重、祭拜、思念等多方面来展现。
这些孝道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首先,《礼记·祭义》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奉为人生的最基本的伦理行为之一。
在《祭义》中,它被说成是“人之本,本之本”,并且是“天下事,非至亲无大道也”。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孝顺父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核心,这种思想在民间传说中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孝感天、孝子挽歌等。
在当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教育着我们要珍视家庭,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信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孝敬父母的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得重要。
其次,《礼记·祭义》又强调了孝顺父母的实践方式。
孝道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化体现为“养,敬,祀,思”四种行为,即要孝顺父母首先是要好好地养育他们,在他们晚年的时候要对他们殷勤照料,同时要对父母保持敬重,不可轻慢。
其次是要按照传承自古的传统来祭祖,认真地向父母祖先表达孝思,让他们感受到子孙的关爱。
最后,人们还要时常思念父母,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这些具体的行为标准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孝敬父母的本质。
最后,《礼记·祭义》揭示了孝道思想的价值所在。
它提倡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的人都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帮助,以建立起真正的家庭和社会。
正是这种孝道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它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孝敬父母的行为也同样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使人们注重家庭因素,重拾家庭价值观念;它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在最后的阶段并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进行住户,变成了社会问题,而孝敬父母的行为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祭义第二十四

祭义第二十四祭义第二十四【题解】郑玄说:“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祀、斋戒、荐羞之义也。
”按篇中的主要内容除如郑玄所说外,尚有说明礼乐、孝道,尚齿之义的文字。
其中说明礼乐的文字,盖《乐记》有关部分之重出。
【原文】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
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
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谛秋尝①。
秋②,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枪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休惕之心,如将见之。
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谛有乐而尝无乐。
【注释】①谛:当为“钓勿己。
药)”。
天子、诸侯的在春天祭祀宗庙。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钓,夏曰谛,秋日尝,冬曰羔。
②秋:此字原脱,据郑玄注补。
《王制》:【译文】祭祀的次数不能太频繁,太频繁就会使人感到厌烦,有厌烦之心就是对神不敬。
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会导致忘掉祖先。
所以君子按照天的运行规律,春天举行钓祭,秋天举行尝祭。
秋天来了,霜露覆盖大地,君-子脚踏霜露,一定会有凄凉之感;这倒不是由于天气的寒冷,而是由于触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亲人;春天来了,雨露滋润大地,君子脚踏雨露,一定会J呼然动心,希望能像春回大地那样重见死去的亲人。
人们以快乐的心情迎接亲人的归来,以悲哀的心情送别亲人的离去,所以构祭奏乐而尝祭无乐。
【原文】致齐于内①,散齐于外②。
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东,思其所嗜。
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
祭之日,入室,援然必有见乎其位③;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④;出户而听,汽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
致爱则存,致意则著⑤,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注释】①致齐(zhai斋):即致斋。
齐,通“斋”。
下同。
致斋是祭祀前三天的严格斋戒,昼夜居于斋宫。
②散齐:致齐前七天开始的初步斋戒。
散斋可以在斋宫外进行。
③俊(创爱)然:隐约,仿佛。
其位:《说苑·修文》作“其容”,义胜,今从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义第二十四》 之孝道文化授课者:何慧201 Nhomakorabea年6月25日
一、欣赏小品,展开讨论 1、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父母
与孩子》 2、讨论:小品中的孩子“孝”吗? 为什么?
二、吟诵文段,感受传统文化的“孝道”魅力 1、吟诵《祭义第二十四》之孝道节选
《祭义第二十四》之孝道节选 曾子曰:“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kuì)。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 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wù) 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jiàn)而不逆;父母既没(mò), 必求仁者之粟(sù)以祀(sì)之。此之谓礼终。” 乐(yuè)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chōu)矣, 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 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 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 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 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 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dài)。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 恶(è)言不出于口,忿(fèn)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 亲,可谓孝矣。”
三、用实际行动,实践“孝道”
1、活动一:爱要“唱”出来:
全班合唱《父亲》 2、活动二:爱要“写”出来: 写心意卡
四、吟诵经典,让“孝道”流传
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wù)之,
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jiàn)而不逆; 父母既没(mò),必求仁者之粟(sù)以祀 (sì)之。此之谓礼终。”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 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 (dài)。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è) 言不出于口,忿(fèn)言不反于身,不辱 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2、结合文段谈谈怎样做谓之“孝”?这给你什么启发?
《祭义第二十四》之孝道节选 曾子曰:“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kuì)。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 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 (wù)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jiàn)而不逆;父母既没 (mò),必求仁者之粟(sù)以祀(sì)之。此之谓礼终。” 乐(yuè)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chōu)矣, 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 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 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 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 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 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dài)。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 故恶(è)言不出于口,忿(fèn)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 其亲,可谓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