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生都常把这些成语用错!_PDF压缩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一、骑虎难下成语解析:骑虎难下,比喻境地困难,难以摆脱。
常见误用:有的人在写作文时,经常将“骑虎难下”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并非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实际上,“骑虎难下”更多用来形容处境尴尬、难以摆脱的窘况,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二、杯弓蛇影成语解析:杯弓蛇影,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常见误用: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误用“杯弓蛇影”,把它用来描述一个人因过于紧张或恐惧而出现错觉。
实际上,“杯弓蛇影”更多用来形容因为过于惊恐而产生的错觉,比如在夜晚行走时,因为害怕而产生幻觉,看到杯子变成了蛇。
三、画蛇添足成语解析: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毫无必要。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画蛇添足”,它们把它用于描述做某事是否得当或注意力集中。
其实,“画蛇添足”更多用来形容做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已经得出结论,但还继续添加无用的内容。
四、对牛弹琴成语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误用“对牛弹琴”,将其用于描述对不感兴趣的人说话,以为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对牛弹琴”更多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好比对牛说琴,没有意义。
五、杞人忧天成语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没有事儿却乱想。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杞人忧天”用于形容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对成语的误用。
实际上,“杞人忧天”更多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就像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没有根据。
六、半途而废成语解析:半途而废,比喻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半途而废”用于形容做事情中途出现了困难,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实际上,“半途而废”更多用来描述做一件事情中途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懈怠了。
七、画龙点睛成语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的后面加上重要的一笔,使之更加美好。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误用“画龙点睛”,认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连接上下文的重要桥段。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成语误用例

成语误用大盘点1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误用实例: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误用实例1: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误用实例2: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误用实例3: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3.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误用实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4.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实例1: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误用实例2: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5.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误用实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6.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误用实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误用实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8.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误用实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9.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误用实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0.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11.休戚相关:休,喜悦。
戚,忧愁。
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误用实例1: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常见的误用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1)褒贬颠倒褒义词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义词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对象误用的成语

对象误用的成语
1. 倒行逆施(本意:倒车逆向行驶;误用:指行事颠倒,反常)
2. 画蛇添足(本意:在画好的蛇上再画脚,多此一举;误用:指做某事增加了麻烦或复杂度)
3. 刻舟求剑(本意:以旧地图去找剑,不合常理;误用:指坚持按照旧方法去解决问题)
4. 亡羊补牢(本意:羊逃了,才修补围栏,为时已晚;误用:指在事情发生后才想办法弥补)
5. 杞人忧天(本意: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误用:指无端担心事情,杞人其实并不需要担心)
6. 唇亡齿寒(本意:嘴唇没了,牙齿会感到寒冷;误用: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依存,一个出问题会影响到其他的)
7. 纸上谈兵(本意:光在纸上谈论军事思想而没有实际行动;误用:指只在理论层面上谈论而没有实际操作)
8.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本意:明目张胆修筑栈道,暗中偷偷转移到陈仓;误用:指明目张胆做一些事情,却暗地里做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
9. 对牛弹琴(本意:对着牛弹琴,浪费时间;误用:指对某个不懂的人或对象说一些不懂的话)
10. 班门弄斧(本意:斧在大师家门口,自己拿出斧子并表演;误用: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常见成语误用例说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
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同“拍手称快”。
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
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义。
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含褒义。
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
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常见误用成语集锦

常见误用成语集锦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过失。
易理解为“没有成功〞。
2.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
4.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幸运,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常误用为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刊,删改。
易误把“刊〞理解为“登载〞。
7.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诲。
常误用为贬义词。
8.处心积虑:存心已久,反复思虑。
贬义。
9.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不用来指大方解囊之人。
10.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现多误用为两方闹纠纷到法院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11.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2.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13.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4.毁家纾难:指献出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褒义词。
15.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6.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17.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18.敬不敏:表示推辞做*事的婉辞。
19.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为形容没有特长。
20.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
常误用为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21、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
22、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23、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24、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25、空前绝后:“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26、素昧平生:指与*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27、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语文学生都常把这些成语用错!

04
炙手可热
【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05
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06
首当其冲
【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33
评头论足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34
休戚与共
【解释】同欢乐共悲哀。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35
置之度外
【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36
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25
人满为患
【解释】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误用】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
鬼斧神工
【解释】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
始作俑者
【解释】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误用】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
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21
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
抛砖引玉
【解释】自谦之辞 【误用】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
风声鹤唳
【解释】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误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咬文嚼字
【解释】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 【误用】被用于表扬。
49
处心积虑
【解释】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 【误用】用来表褒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50
火中取栗
【解释】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误用】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可用。
51
忍俊不禁
【解释】俊,笑。
【误用】只能说“我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语文|99%的学生都常把这些成语用错!
01
空穴来风
【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02
三人成虎
【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3
美轮美奂
【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14
不可收拾
【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一发而不 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
出奇制胜
【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
意气用事
【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04
炙手可热
【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05
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06
首当其冲
【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33
评头论足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34
休戚与共
【解释】同欢乐共悲哀。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35
置之度外
【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36
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
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
脱颖而出
【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
蓬荜生辉
【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21
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
抛砖引玉
【解释】自谦之辞 【误用】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
风声鹤唳
【解释】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误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
敬谢不敏
【解释】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 【误用】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7
不知所云
【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误用】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18
义无反顾
【解释】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误用】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
不可理喻
【解释】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误用】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
望其项背
【解释】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误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01
不瘟不火
【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08
鼎力相助
【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09
集思广益
【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
首鼠两端
41
身临其境
【解释】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误用】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
茕茕孑立
【解释】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误用】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43
耿耿于怀
【解释】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 【误用】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44
因人成事
52
责无旁贷
【解释】责,责任。 【误用】只能说“我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
参差不齐
【解释】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 【误用】不用于时间等。
54
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29
侧目而视
【解释】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误用】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
良莠不齐
【解释】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误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31
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
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37
弹冠相庆
【解释】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38
期期艾艾
【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
无可厚非
【解释】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
不胫而走
【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25
人满为患
【解释】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误用】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
鬼斧神工
【解释】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
始作俑者
【解释】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误用】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
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解释】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不能对第三人说。
45
耳提面命
【解释】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误用】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46
耸人听闻
【解释】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47
骇人听闻
【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误用】与耸人听闻常常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