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育系列——一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人成虎【出处】《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释义】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原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道理:(1)三人成虎,讲的是一位大臣举例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但最终魏王还是听信谗言,远离了忠臣。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多数人说的,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做事要善于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于他人。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典故故事: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译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译一、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三人成虎是出自《战国策·魏策二》的一个成语典故,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庞葱与太子齐东邯郸,曰魏王曰:“今一人言市存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存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存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回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分三人矣。
愿意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言。
”于是临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辞质,果严禁见到。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四、三人成虎写作答案问题:1、庞恭对魏王谈“三人成虎”存有什么本意?2、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3、自学本文对存有什么救赎?答案:1、他期望魏王在他跑之后不要轻信别人污蔑他的话。
2、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3、我们推论一件事情的真假,必须经过细心实地考察和思索,无法道听途说。
(言之有理即可。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三人成虎_刘向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三人成虎_刘向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三人成虎_刘向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人成虎_刘向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三人成虎两汉刘向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葱一作:庞恭)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庞恭:魏国大臣。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
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市:集市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信:相信。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明:明白,清楚。
然:可是。
去:距离。
议臣者:议论我的人。
议:议论。
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臣:庞葱(恭)自称。
者:……的人。
愿:希望。
察:观察,仔细看,明察。
三人成虎文言文目的

三人成虎的故事出自《战国策》,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首先,这个故事揭示了舆论的影响力。
当大家都相信一个错误的事情时,即使这个事情原本是假的,它也可能变成真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传闻和流言,更不要以讹传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其次,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团结的力量。
虽然单独一个人可能会被欺骗,但是当大家都持同样的观点时,这个观点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舆论的影响力和团结的力量。
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轻易相信传闻和流言,同时也要注重团结和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人成虎原文翻译

三人成虎原文翻译三人成虎原文翻译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人成虎原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人成虎是一个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原文: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译文:庞恭(魏国臣子)陪同太子在邯郸(赵国国都)做人质,他对魏王说:“现在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相信吗?”(国王回答)说:“不信。
”“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信吗?”回答说:“不信。
”“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信吗?”国王说:“寡人相信。
”庞恭说:“实际上街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显的(事实),然而三个人说(有)就成了(有)虎,现在是邯郸离魏国比街市远,议论我的人超过三个人,希望国王您明察。
”(后来)庞恭从邯郸返回,始终还是没见到国王。
诗句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出处唐代李白的《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原文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参考翻译翻译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云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看看就想喝,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总是要过长江去,到镜湖看看那老家伙————贺知章,不醉他成泥,我就是革命不彻底。
小学语文-四年级讲故事——三人成虎

小学语文-四年级讲故事——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
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
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
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
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
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
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
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
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三人成虎文言文

三人成虎文言文摘要:一、三人成虎的成语来源二、成语的含义及用法三、成语背后的寓意及启示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三人成虎的智慧正文:【三人成虎的成语来源】三人成虎,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个人,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
他害怕得要命,拔腿就跑。
跑到一半,他发现路边有个农夫。
于是他告诉农夫,前面有老虎。
农夫不相信,说:“老虎?不可能!我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老虎。
”那个人坚持说:“真的,我没骗你,我刚才亲眼看到了老虎。
”就在这时,又来了一个人,他也说:“我刚才也看到了老虎,它就在前面。
”农夫这时开始有些紧张了,第三个人也说看到了老虎,他便相信了。
其实,前面并没有老虎,只是三个人都这样说,农夫就信以为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会使人把谣言当成事实。
【成语的含义及用法】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会使人把谣言当成事实。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加分辨地传播谣言、以讹传讹的人。
【成语背后的寓意及启示】三人成虎这个成语背后的寓意是提醒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层出不穷。
我们要学会分辨真假,避免被误导。
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随意传播不实信息,以免误导他人。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三人成虎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三人成虎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遇到一些传闻或者消息时,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随意传播不实信息,以免误导他人。
2023年三人成虎原文翻译整理

2023年三人成虎原文翻译整理三人成虎原文翻译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确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斗以前中国全部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其实许多朋友都不太清晰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人成虎原文翻译,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三人成虎是一个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成语,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原文: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译文:庞恭(魏国臣子)伴随太子在邯郸(赵国国都)做人质,他对魏王说:“现在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信任吗?”(国王回答)说:“不信。
”“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信吗?”回答说:“不信。
”“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您信吗?”国王说:“寡人信任。
”庞恭说:“实际上街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显的(事实),然而三个人说(有)就成了(有)虎,现在是邯郸离魏国比街市远,谈论我的人超过三个人,盼望国王您明察。
”(后来)庞恭从邯郸返回,始终还是没见到国王。
诗句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出处唐代李白的《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原文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参考翻译翻译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一般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犹如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云边喝酒,岂不痛快?那厌烦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排列着桑树。
城边的湖水光明如绿醅,看看就想喝,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间,总是要过长江去,到镜湖看看那老家伙————贺知章,不醉他成泥,我就是革命不彻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文系列百度教育文库“大山8796110”编撰FL
三人成虎
朝代:两汉
作者:刘向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三人成虎译文及注释
译文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 庞恭说:"有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说:"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
" 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
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
"大王说:“我自己知道。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注释
庞恭:魏国大臣。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
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市:集市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信:相信。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明:明白,清楚。
然:可是。
去:距离。
议臣者:议论我的人。
议:议论。
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臣:庞葱(恭)自称。
者:……的人。
愿:希望。
察:观察,仔细看,明察。
反:通“返”,返回。
得:能够(得到)。
见:拜见、谒见。
这里指召见。
竟: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