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1. 鸦片战争(1840.6—1842.8)(1)背景原因(2)经过(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陪、开、商(4)影响2.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1)背景(2)经过:主要战役及民族英雄i丰岛海面之战ii平壤战役——左宝贵iii黄海大战——邓世昌iv旅顺、大连战役v威海卫战役(3)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4)影响:3.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背景(2)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3)经过(4)结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5)《辛丑条约》(1901年)内容及影响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1931.9—1937.7—1945.8)(1)背景(2)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攻陷南京,制造南京大大屠杀、日本速决战,占领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大片领土1938年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以华治华”方针,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1940年枣宜会战,占领宜昌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3)结果日本战败中国战胜中国人民赢得百年来反帝侵略的首次胜利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2.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3.义和团运动4.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1)抗日救亡运动a.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c.十九路军上海抗战d.抗日救亡运动(2)全民抗战a. 正面战场b.敌后战场(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和作用(4)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其胜利的原因【巩固练习】1.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2.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22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东沟海战天如墨,泡轰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邓世昌
林永升
北洋舰队
在发生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之事后, 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从 速建设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 式成立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 海军舰队——北洋水师。拥有25艘大型军 舰和抚顺、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军舰主 要购置英德,其余由江南制造总局制造。
刘邓林叶四管带, 定致经靖舰同来。 视死如归抗强敌, 英勇不屈正气在。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 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 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1896年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
决 不 愿 拱 手 而 让 台
愿 人 人 战 死 而 失 台
—
亡秦者谁三户楚,自1895年台湾 被割占起,台湾 何况闽粤百万户!人民一直没有停 止过反抗,但这 成败利钝非所睹, 些反抗都被镇压。 人人效死誓死拒,台湾与祖国处于 万众一心谁敢侮?分割状态。
1945年抗日战 争胜利,台湾才 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 的实现。
• • • •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决定因素: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推动因素: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中国共产党主导 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实现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
抗日民 族统一 战线正 式建立 实现了 全民族 抗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国际背景主要战争侵华方式爱国官兵人民群众工业革命完成开辟国际市场鸦片战争商品输出(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危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过渡;从瓜分狂潮到“以华治华”。
左宗棠收复新疆(略)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海战爱国官兵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略)义和团运动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侵华军事侵略殖民统治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
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要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
20世纪持续xx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共御外侮的最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本专题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军民的斗争是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原因。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
基本 全面抗日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等史实;知道正 要求 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了解南京大屠杀、日
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
本课 包括 日军
体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侵
本课子目共同构成中国人民抗战画面,贯穿着全民 华、
族团结御侮这一主线:中国军民由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中国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
争史)
认真阅读“课前提示”
基本
概述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体会中国
要求 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
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科书选择的典型例子所反映的反侵略斗争精神
都有其特定含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第一次
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黄海海
1840-1842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
2.鸦片战争首开中国国门
参考《作业本》P13第11题
(1)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
A、英国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两大经济目标→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开辟: 第一商品销售市场; 第二原料产地 B、中国:国力渐渐衰退,内部危机严重,处于巨变的前夕(理想目 标)
2. 抗战最后阶段的主要事件:
国内: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 反攻 国际:1945.5,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中美英《波茨坦公告》;
8,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击溃关东军;美英在太平洋集结 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3. 原因:1. 正义性、进步性
2. 国共合作 3. 共产党游击战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典型事例主要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1949两对矛盾:民族矛盾:外国—中华民族革命(民族解放):两大任务阶级矛盾:封建—人民民主革命(国家富强)四大线索:列强侵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
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史。
先进人士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史。
导语:1、强大的工业文明对没落的农业文明的挑战;2、5次侵华战争,3个标志性条约,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大大加深,完全形成),民族危机深重;3、历史任务:维护……,捍卫……(爱国主义)4、抗日:31.9.18;抗日救亡(民众,自发,局部);37.7.7;全民族抗战(政府,自觉,全国);第一次完胜民族复兴转折点。
侵华史: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间隔30年甲午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间隔30年抗日战争1937-19445抗争史: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反割台义和团反帝运动抗日救亡全民族抗战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因果联系)课前1、5次战争,3个条约,1个社会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近代社会性质)P8《导与练》“易错扫描”国门洞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的危害《南京条约》附件的特权:1、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便于列强结成侵略伙伴关系。
3、在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建立租界,它是列强侵华的据点,成了国中之国,严重破坏领土主权。
4、军舰巡查贸易权------破坏领海权5、传教权——文化交流,文化侵略的双重性(民教冲突,教案发生,引发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林教案)义和团运动(巨野教案)《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一厂二亿三岛四口内容:①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③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专题二复习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天皇制的确立,是日 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甲午战争是日本推行 “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必然结果。
②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 主要侵华战争(a/a)
1、列强侵华的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2、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A、军事: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B、政治: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瓜分 C、经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D、文化:文化侵略
清末诗人邱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1884)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黄海海战中爱国官 兵的斗争(1894) 反割台斗争(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义和团运动
(1899—1901)
中 国 军 民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的 斗 争
)
第二课 人 民 大 众
第二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 疆危机。 2.过程: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3)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c)
历史 必修一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结果:①由于西方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开放”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②美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伐,影响越来越大。③“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2)目的: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丧失在中国的利益。②通过“门户开放”,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③企图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力求缓和各国争夺的矛盾,在竞争中逐渐排斥其他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作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中国近代民众自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发生在中外民族战争中或之后;缺乏正确的领导和严密的组织;往往呈自发性、分散性,旋起旋灭,无法取得反侵略斗争的最后胜利。
(2)地位:这些自发的反抗斗争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和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浩然正气:正是民众大规模的自发斗争,迫使帝国主义放弃瓜分中国的计划。但也要看到,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反抗斗争有时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如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封建迷信。因此,评价中国近代的民众自发斗争,在肯定其正义性和历史作用的同时还要指出其缺点和不足。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
”此记载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旅顺大屠杀解析: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
1841年三元里抗英群众曾围困英军。
B、C、D三项发生在光绪年间。
答案:A2.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讲,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A.主X向西方学习B.编练新式军队C.率兵收复某某D.兴办洋务企业解析:四个选项都符合左宗棠的个人作为,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讲”,根据教材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为C项。
答案:C3.“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
”“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义和团运动虽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其又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色彩。
答案:C4.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
“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B.“东方雄狮的觉醒”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 D.“4.5亿两,中国的慷慨”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0年6月初”和电报内容“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说明这一时期由于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故A项正确。
答案:A5.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X永福与某某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某某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解析:第一、二幅图片反映中国的军民抗日,第三幅反映了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意义:教材P32 ▲如何认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北京
根本原因:民族危机空前危重
渤
山 直 隶
廊坊 天津 大沽
运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海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河 南
西
河
平原
黄 济南
东 胶州湾
海
东
河
山
江
苏
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 1、背景: ①九一八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全国各界自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加深(列强侵华史)
学习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 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1、列强侵华的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九一八事变(1931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2、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A、军事: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B、政治: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瓜分 C、经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第三条最能体现。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市场,夺取原料产地。直接原因:维 护英国的鸦片走私。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对不对,为什 么?(必然性和偶然性)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和中国落后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经济上: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上: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体而言: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 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1、(2008宁夏,31)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 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6)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 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 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3分)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分)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战后中国 经济上 社会的变 化
中国成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 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 步解体
思想上
萌发开眼看世 界的新思想
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专著:《海国图志》等
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①1931.9.18,“九一八”----侵占东北 ;1932,建立伪满洲国 A、既定国策,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田中奏折》、《国策基 ②1935,华北事变---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准纲要》、“大东亚共荣圈”) ③ 1937.7.7,“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 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 ④ 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 C、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⑤ 1937.12.13,占领南京(大屠杀) (2)日本侵华的主要罪行? ⑥ 1938.10,占领广州、武汉 (华北、华中、华南) A、不断扩大军事侵略,占领中国大片国土。 ⑦1940-1942,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 B、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政治: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大屠杀;研制、使用生化武器 经济:经济掠夺; 思想:奴化教育;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 元
通商口岸
其它
影响 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 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南京条 约》 《马关条 约》 《辛丑条 约》
上海、宁波、 福州、厦门、 关税协定 广州 允许在通 沙市、重庆、 商口岸开 苏州、杭州 设工厂
辽东半 2亿两 岛、台湾、 白银 澎湖列岛 4.5亿两 白银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内容 割地 赔款 危害 中国领土主权被破坏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 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 争的本质? 广州 第四条最能体现。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内 容 危 害 割地 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 举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负担加重 开埠通商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开设工厂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 1、政治: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充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 中国救亡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2、 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政、经、军)
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中国就不会失败” 这个观点对不对?请结合史实说明。
此观点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结合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带来的影响?
政治上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不平等条约,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 、领海、司法、关税、贸易)
D、文化:文化侵略 3、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特点变化及危害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 学习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时间:1895年-1945年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直接结果:双方损失惨 领导人:邱逢甲、徐 重,日舰率先逃离,北 骧、刘永福 (1)政府官兵英勇抵抗: 洋水师主力尚存。 A、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过程、结果) 最终结果:李鸿章“避 战保船,北洋海军最终 B、1894年黄海海战(经过、结果) 全军覆没。 (2)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 A、1841年三元里抗英(原因、经过、意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经过、意义) C、义和团反帝运动(原因、发展、失败及意义) 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 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A、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B、全民族抗日战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军事: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根本原因:义和团的反帝爱 (1)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主要有哪几次?(六次) 国运动,阻止和打乱了列强 A、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英国) 瓜分中国的计划
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 C、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法国) D、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 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F、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
2012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清朝后期(1840—1912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 → 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必修Ⅰ专题二)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 B、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 两个时期 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必修Ⅰ专题二、三; 1840 1949 1919五四运动 约80年 约30年 选修Ⅰ专题九)
严禁中国 人民参加 反帝活动 ……
清政府成为列强 的侵华工具,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华的特点及危害 概述自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 些变化的原因
军事上: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由战争侵略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列强侵华的危害 政治上: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2)西方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3)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腐朽的封建制度。 (4)侵华日军的罪行 (5)侵华战争的结果 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化逐渐加深。
政治: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瓜分。 (1)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哪些? A、《南京条约》(1842年) C、《辛丑条约》(1901年) 条约名称 B、《马关条约》(1895年) 内容
日本:增加了日本的侵略力量,促进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使其对外扩张更 加疯狂 远 东格局:朝鲜被日本控制;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同时列强的远东之争 更趋激烈(三国干涉还辽)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第四条最能体现。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内 容 危 害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
A、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宣言 B、八一宣言 C、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关外的抗日武装 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3)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 A、十九路军的抗战 B、长城沿线官兵抗敌(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和吉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