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高一历史答案与评分细则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所以函数 的奇函数,排除B,C选项;
又因为 ,故排除D选项.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的解析式选择函数的图象,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求解时注意根据解析式发现函数为奇函数及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
8.若代数式 有意义,则锐角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详解】第(1)问:由 ,
,
所以 ,则 的取值范围 .
第(2)问:由 ,知 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图形,
所以 .
故答案为: ;2.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对称性,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对称中心性质的应用.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则有
解得 ,即
,且
因为 ,且 ,
所以 , ,
所以 即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 .
(2)因为 , ,由(1)可得
不等式可化为 ,即(
解得 ,即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考查奇函数的应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不等式的解集要写成集合的形式.
17.(1)化简与求值: ;
(2)已知 ,求 的值.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对数运算法则和指数幂运算法则进行求解;
(2)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所求式子,再将 代入即可得答案.
【详解】(1)原式 ;
(2)原式
因为 ,原式 .
【点睛】本题考查对数运算法则和指数幂运算法则、诱导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制定和推进合理化农村政策的基础,因为正确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准确判断和把握乡村末来发展方向的前提。
在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问题上有着两种范武:一是依然用“乡土社会”的眼光来看当前的乡村社会;二是认为如今的乡村已焕然一新,彻底蜕变为“新乡土社会”。
人情、礼俗、熟悉关系色彩已渐渐蜕去,乡村社会已变迁为现代性的“个体化”社会。
然而,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历史和现实经验看去,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乡村社会,既不是传统的乡土社会,也不是现代性的新乡土社会,而是转型并留存部分乡土特征的后乡土社会。
后乡土中国是从乡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经验中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目的就是用来概括和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
就理论意义而言,后乡土中国概念是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意义来看,后乡土中国理论旨在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问题及出路的判断提供一个分析性框架。
后乡土中国理论对当前乡村社会基本性质概括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依然在乡村存在和维续,这反映出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当前乡村出现的“大流动”现象,意味着不流动的乡土已经变迁,流动性成为后乡土性的突出特征;伴随着乡村流动,乡村结构也已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
此外,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
费孝通将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农民的劳动和收入能否维持其生存安全的问题,即温饱问题。
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395年-1453年⑤图1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年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学校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 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埃及人认为承担这项工作是为代表地上的神━━法老进行的一项神圣义务”。
“这项工作”指的是建造A. 金字塔B. 帕特农神庙C. 圆形竞技场D. 麦加清真寺2.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此“法典”是指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民法典》3. 表1所示内容是三部文献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记载。
此反映的是表1A. 种姓制度B. 中央集权制C. 西欧等级制D. 君主立宪制4. 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上述材料叙述佛教的①产生过程②传播过程③教义④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黑格尔:“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唤起一种家园之感。
”主要是因为希腊诞生了A. 民主政治B. 基督教C. 奥运会D. 文艺复兴6. 图1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拜占庭帝国图2图3 英国奴隶贩子后裔向非洲人民道歉 图47. 恩格斯:“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据此判断,该宗教是A. 佛教B. 犹太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8. 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一)政治答案

泉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思想政治学科质量检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B B C D B C B 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 C A D C A D 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试题设问:有人认为,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6分)参考答案:①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更有利于支撑科技强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
③建设新江苏现代化,还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评分细则:①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1分,或答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更有利于支撑科技强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分,或答践行创新驱动战略)。
②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1分,或答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或答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1分,采意给分)。
③建设新江苏现代化,还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分,或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或答节能减排或答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分,采意给分)。
17.(2)试题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对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8分)参考答案: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3 含答案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末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
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
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4.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这一举措()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调整5.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这表明古埃及文明()A. 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B. 以农耕经济为本C. 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D. 因尼罗河而兴亡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货币)。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这表明法典()A. 刑罚极其严酷B. 阶级歧视明显C. 全民民主平等D. 以牙还牙政策3. 如图图画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状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抽签保证雅典居民公平参政的机会B. 体现城邦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特点C. 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D. 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4. 如图1~图3的内容体现了古代()A. 大河文明特点B. 欧亚文明交流C. 世界文化多元D. 建筑技术高超5. 13世纪以来,欧洲最初的工场手工业主人很多是包买主,他们把原料交给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或自己成立作坊,让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做工。
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中()A. 封君封臣关系确立 B. 自然经济得到发展 C. 雇佣关系已经产生D. 失业现象极为严重6. 14、15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关心生产,注意改进科学技术。
泉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教学质量跟踪监测化学试卷答案

泉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卷化学(高一年下学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2小题,其中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D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ABCBACDB二、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9.(9分)(1)④;②;③ (各1分,共3分) (2)②;① (各1分,共2分) (3)①;② (各1分,共2分)③⑤ (各1分,共2分) 20.(8分)(1) , (或) (各1分,共2分)(2)H 2SO 4、H 2O (各1分,共2分) (3)NH 4NO 3 (2分) (4)2S 2Cl 2+2H 2O=SO 2+3S ↓+4HCl (2分) 21.(13分)(1)CH 2=CH 2 羟基 (2分,1分) (2)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 2H 5 + H 2O (3分)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1分) (3)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1分)浓H 2SO 4△.(4)饱和Na2CO3、分液(2分,1分)(5)能、聚乙烯分解需要很长时间,难以降解,污染环境(各1分,共2分)22.(13分)(1)Ca(OH)2+2NH4Cl △===CaCl2+2H2O+2NH3↑(2分)(2)ac (各1分,共2分)(3)a;极易溶于水(各1分,共2分)(4)①出现白烟;NH3+HCl= NH4Cl (1分,2分)②水沿导管倒流入D中(1分)(5)②④⑤(各1分,共3分)23. (13分)(1)分液漏斗(1分)(2)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及防倒吸(2分)(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分)(4)品红褪色;SO2-4;(各1分,共2分)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1分)(5)BaSO4(1分)bc (各1分,共2分)(6)448 (2分)。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商朝末年,商王广泛开展赐贝活动,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
史载“甲寅,子(族长)赏小子(分支族长)省(人名)贝五朋,省扬君赏”。
这旨在()A.完善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C.维系政治秩序D.推动经济发展2.汉高祖时期,“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这说明当时()A.重视社会教化B.凸显豪强的经济实力C.强化中央集权D.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3.日本史书记载:“渤海国大使乌孝慎新贡《长庆宜明历经》,云是大唐新用经也”。
历学家真野麻吕试用唐宣明历之后,建议推广使用。
861年,日本宣布停旧历,改用宣明历。
这体现了()A.中日文化交流的频繁B.周边国家全盘吸收唐代文化C.中华先进文化的辐射D.日本大化改新推动历法变革4.宋代,兼并之家“物业不一,或有邸店、房廊,或有营运钞物,初无田亩,坐役乡里”,并通过进纳、科举、联姻等形式进入“贵”的行列。
社会用官名称呼富人成为时尚,如员外、承务、郎等较为普遍。
这可用于说明宋代()A.科举制度向全社会开放B.商品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商人挑战士大夫的地位5.下表关于“流求”空间指向的演变(节选)朝代内容元朝1349年汪大渊撰《岛夷志略》:“琉球”位置记为“自彭湖望之甚近”,与泉州地方文献相同。
明嘉靖年间,时任工部尚书的雷礼诗作:“水环赤(尾)屿尽闽疆”。
朝清朝康熙五十七年,中琉双方共同认定的《琉球三十六岛图》《琉球地图》等东海舆图明确记载了钓鱼诸岛属中国疆域,“姑米山”(今称久米岛)为中琉界山。
该表是当代中国某学者为研究“元明清东海疆域的形成”搜集的相关史料。
由此可知,该学者()A.围绕着官修正史开展研究B.重视文献与口述史料的互证C.坚持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D.立足治史情怀确定研究主题6.下表晚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不包括满洲和台湾省)时间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843年2072 5.11893年23506据表推知,当时中国()A.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B.传统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城市体系发展呈现不平衡7.清末,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
2019.1 高一历史试题评分细则(必修I)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26.(14分)评分细则:
(1)选官制度:汉代—察举制;(1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分)
原因:①汉代时,为了广泛收罗、管理人才,以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2分)
②魏晋南北朝时,为了维护门阀士族的统治。
(2分)
(2)变化:从门第(家世、品级)到才学。
(2分)
积极作用:
①宽出身限制,(中下层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向社会上层流动)扩大社会统治基础;
②为官僚队伍提供高素质人才;
③有利于形成重视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
④为中华帝国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⑤一定程度体现了选才的公平、公正。
(任答四点,每点1分,共4分)
(3)特点:①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②选拔方式日益严密(制度日益完善);
③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
(任答两点,每点1分,共2分)
27.(12分)评分细则:
(1)主要任务:外争独立(1分);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1分 )
依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2)图4:五四运动。
(1分)历史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
图5:渡江战役。
(1分)历史地位: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或国民党政权被推翻)(1分)
(3)努力: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虽以失败告终,但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②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政实施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③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重要里程碑,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任举两例,每例2分,共4分)
28.(12分)评分细则:
(1)外交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称霸世界的政策)(2分)
时代背景:
①二战结束,国际关系发生新的变化;(1分)
②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1分)
(2)变化趋势:从两极对峙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2分)
原因:西欧的崛起,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任答三点,每点1分,共3分)
(3)评析:多极化趋势为各国提供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是保障世界和平的基础。
(其中未提取到“为各国提供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这一信息不得分)(1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1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分)
29.(12分)评分细则:
要求:描述2分,须从材料中简要截取;民主特征2分,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历史现象的具体表述;说明4分,应将所结合的世界近代史史实准确说明,若史实错误不给分,若不全面酌情给分;评价4分,应立足所说明史实,辩证一分为二地看待该民主特征;亦可将评价寓于说明之中,评说相结合。
示例1:
描述:国王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
(2分)
民主特征:宪政(君主立宪制)(2分)
说明与评价: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
(4分)此后,英国实行议会政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促进英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充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与国情相适应(2分),但这一体制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分)(若描述的是“贵族重臣、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说明与评价中应突出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
示例2:
描述:法官不能主观解释法律,无法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无权判处未经控诉和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
(2分)
民主特征:法治(法律至上)(2分)
说明与评价:近代西方国家实行法治原则,法律至高无上。
《1787年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总统和议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联邦法院司法判决注重证据和法律程序,注重维护公民的自由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4分,其中史实2分,评价2分)但《1787年宪法》规定黑人折算为五分之三的人口,便于征税和分配国会代表的名额,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并非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4分,其中史实2分,评价2分)
(亦可以运用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史实予以评价说明,只要说明的史实正确,评价得当即可)
示例3:
描述:两党互相监督着;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互相憎恨,但都爱国家。
(2分)
民主特征:政党政治(2分)
说明与评价:随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美国实行两党制,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政治选举中激烈争夺,互相竞争,(4分)但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他们互相监督,维护法律至上,在分权制衡体制中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利益。
(4分)
(亦可以运用英国两党制的史实予以评价说明,只要说明的史实正确,评价得当即可)
(除示例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