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林下散养鸡技术
林下散养土鸡技术

H龄 时 按说 明书 口服传 染性 法 氏 囊疫 苗 若 患传 染性 法 氏建 病 ,如 表现缩 义 、耷拉翅膀 、 拉 { 色稀粪 , 就肌 注双价 高免 卵黄或法 氏囊高 免 【 f f 【 清 1~2毫 升 ,每 天 1次 ,连用
2天 :
禽 流 感 预 防 :一 般 2 0 日 龄 平 I { 1 2 0 H龄 、产蛋半 年或快 进 入禽 流 感 高 发 期 时 ,肌 注 0 。 5毫 升 禽 流 感疫 苗 摘编 自 《 四J l i 农村 日报 》
5 8
一
致 一 天 地 .田问 课 堂
至至 一
补饲 。
1 . 圈舍要 求。要具备 良好 的保 温 、隔热 、通 风和 光照条 件。一般 育雏 舍要求 保温性 能 良好 。育成 舍 和产 蛋鸡 舍面积不 宦过大 ,应控制 在5 0 0 ~6 0 0平 米左 右 。育成 鸡 每平方米 养贿 密度不应超过 1 0} 丁 , 广: 鸡则 / f 啦超 过 6只 ,需 仃 足够 夫的 出[ J 供鸡 自 『 1 ] …入 。 散养场 地,懂为 每只鸡 4 方米 左右 场 地 周要 设置 f i 4 栏, 避免野{ ¥ } 攻 击 鸡 群 。 养殖 场 入 口和 每栋 蚂 含 门 口要设 立 消毒 池 , 撒上 生石 灰或 者 2 % 的火 碱 .凡足 进 出 的人 员都 要进 行 消毒 。 2 . 饲 养管 理。鸡群 根 : 的 生长 阶段 .分为育 谁期 、育 成期 干 ¨ 产蛋期进行 理。 育 雏 期 :雏 妈抵 抗 力 差 . 对 外 界温度变化 { F 常敏感 .一般存 7~8 周以后 才可逐步过渡到舍外放养 放 养鸡 只 一天在 舍外活 动.晚 一 I : 要 赶 旧舍内休 如果遇到恶劣_ f i l 儆端. 天 气 ,则要关 e 舍内不进行户外活动 育成期 :公 、 母 鸡应分群饲养 . 饲料 要逐 步从锥 鸡料过 渡到青 年鸡 料. .对于 弱鸡 和体 重小 的鸡 单 独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林下养鸡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即在林地里让鸡自由活动,自然觅食。
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改善环境、提高鸡的健康度以及提高鸡蛋和肉的品质。
同时,林下养鸡也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合养殖的林地是非常重要的。
林地应具备一定的空间,克衣(缺食)等。
林地的树种最好是高大且宽广的乔木或阔叶树,这样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荫和食物,同时也容易清理鸡棚内的鸡粪。
此外,林地还应农安排好鸡舍的位置和大小,以利于管理并满足鸡的栖息和活动需求。
其次,鸡舍的建设也需要注意。
鸡舍应该建立在林地的边缘部分,这样方便管理和观察鸡的状况。
鸡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只鸡应有0.4平方米至0.8平方米的自由活动空间。
鸡舍的高度要保持在2-3米,以利于通风和日光照射。
鸡舍内部应该有足够的饲料储存区域,以及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鸡窝。
此外,鸡舍还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防潮、防风等。
第三,鸡的饲养与管理也是林下养鸡的重要环节。
饲料应根据鸡的需求和林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来选择。
一般来说,鸡在林地中可以食用大量的虫子、蚯蚓、果实和杂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补充饲料。
适当的饲料补充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羽毛光泽。
各种适合鸡食用的谷物、豆粕、鱼粉等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
对于林下养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
及时消毒鸡舍、定时打疫苗、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是必要的。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干净和整洁,定期清理鸡粪和垃圾。
再次,要定期观察鸡的行为,及时发现患病的鸡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最后,要确保鸡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充足,保持水质和饲料的新鲜度。
总的来说,林下养鸡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但需要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鸡舍,合理管理饲养和防疫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下养鸡的养殖目标,获得健康的鸡蛋和肉品。
树林下的散养鸡技术

树林下的散养鸡技术第一部分林下养鸡概述林下养鸡也叫林地养鸡,就是将小鸡在室内饲养一段时间,待其脱温后再放到林地饲养的一种养殖方式。
它与我县广大农村的传统养鸡模式基本相似,只是在饲养管理方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林下养鸡具有三大优越性:一是林地空间大,空气好,有利于健康,疾病较少;二是林地有丰富的野草、昆虫,给鸡补充一些食物,能减少饲料成本;三是鸡在林地活动量大,使肌肉韧性增加,水分减少,肉质鲜美,适口性好。
随着禽类产品市场上需求量日趋增加,人们已对笼养或圈养良种肉鸡产品不再感兴趣,消费的主流已转向散养的地方土种鸡。
从全国各地市场销售情况看,散养土鸡的销售前景看好。
我县山大人稀,林地资源十分丰富,且无任何工业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宝地,发展林下养鸡条件优越。
两年后“西汉”高速公路建成,将为畜禽产品的外运提供便利条件。
因此,发展林下养鸡将会成为我县未来的一项主要产业。
第二部分发展规模养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现代商品生产谋求的是规模效益,特别是林下养鸡,不搞规模养殖很难获得经济效益。
小打小闹的家庭模式养鸡不适应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那么,要发展规模养鸡,就必须寻求新的途径,引进新技术。
结合我县实际,采取林下养鸡这一方法,具有相当的优势,很值得在全县推广应用。
2、林下养鸡必备的条件:一是要有宜于养鸡的林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因为林下养鸡大部分时间要在林地饲养,没有足够面积的林地(包括果园、竹园等)就谈不上林地养鸡。
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养鸡的投资较大,除了圈舍、用具等前期费用外,直接生产成本(包括鸡苗、饲料、药品等)平均每只鸡大约需要20元左右(按现行价格计算)。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很难实现的。
三是有能吃苦且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头脑灵活的人。
养鸡是既脏又累的活,首先要勇于吃苦,不怕脏累,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因为发展养殖必须讲求科学,单靠传统的养殖方法去养,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益,而要掌握科学知识又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林下养鸡是一种在森林或林地中养殖鸡禽的方式,通过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农林生态互补发展。
该种养殖方式不仅能提供养鸡场所和食物,还能带动林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本方案旨在介绍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施步骤1. 确定合适的林地:选择林地时需考虑鸡禽的需求,如阳光、水源和通风条件等。
优选有足够空间、土壤肥沃、草木茂盛的林地。
2. 鸡舍建设:根据养鸡数量,建造适宜的鸡舍和鸡舍附件设施。
确保鸡舍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设置饮水和饲喂设备。
3. 确定饲养方式:根据林地条件和养殖规模,确定饲养方式,可以选择自然放养、散养或圈养。
放养方式要注意鸡禽的防逃措施和捕食动物的防护。
4. 种鸡采购:选择符合林下养鸡需求的鸡种,如耐寒、适应性强的本地品种。
注意购买健康的鸡苗或养殖肉鸡。
5. 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地配备饲料,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
定时提供新鲜水源,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饲料。
6. 疾病防控:加强养鸡场所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
对发现的疾病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7. 销售和营销:开展有效的销售和营销活动,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三、注意事项1.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做好林下养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3.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避免过度损害生态环境。
4. 定期做好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评估和成本预算,合理控制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林下养鸡活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有效实施林下养鸡技术,实现农林生态互补发展,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林下散养土鸡的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土鸡的技术要点
1、鸡舍修建
(1)鸡舍的修建。
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
环境,所以应因陋就简,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
避凤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
毡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 只为最好。
同时可选用木条、竺竿在鸡舍
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30cm的平台,每隔1cm设1 根,供鸡柄息。
(2)围栏的修建。
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也可
以用竺竿、树干作围婪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公顷2250-3000 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 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
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3)场地选择。
选择经环保监恻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
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
干燥。
(4)设备。
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
只鸡配1 只料桶和1 个饮水器,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
2、鸡饲料的准备
(1)鲜活虫饲料的制作。
为使放养鸡肉质鲜美、生长快、节约成本,可在养殖区附近人工养殖昆虫喂鸡,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稻草育虫法,具体做法是:涂耥、深各0.6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
7cm长.用水煮1-2h,捞出倒人坑内。
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
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

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怀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是当地农民广泛采用的一种养殖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农村闲置的林地资源,还能保证鸡的生长环境更加自然,鸡的产蛋率和肉质也更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的技术。
一、选择优质鸡苗在进行林下散养鸡养殖前,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鸡苗。
一般来说,怀宁县农民们主要选择的是土杂鸡和乌骨鸡。
这两种鸡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适中,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
在选择鸡苗的时候,要选择健康、外形良好的鸡苗,避免选择生病或有先天缺陷的鸡苗。
二、选址和场地准备在进行林下散养鸡养殖的时候,选址和场地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在有林地的地方进行养殖,要远离工业区和道路,以免污染。
其次要确保场地通风良好,能够充分照射阳光,并且要保持场地的卫生清洁,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鸡舍建筑林下散养鸡舍的建筑需要简单实用,在保障鸡的生活需要的尽量减少建筑成本。
鸡舍要保持通风透光,保持内部干燥,避免积水。
鸡舍内部要保持清洁,经常清理粪便,合理安排饮水和饲料位置,以保证鸡的饮食健康。
四、饲料和饮水管理在进行林下散养鸡养殖的时候,饲料和饮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饲料要保证营养全面,符合鸡的生长需求,同时要避免使用地沟油或者变质饲料。
饮水要保证清洁,要定期更换饮水,避免细菌滋生。
五、疾病防控及时发现和预防鸡的疾病是保证鸡群健康的关键。
在林下散养鸡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对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鸡并进行隔离处理。
另外要对鸡舍进行杀菌消毒,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六、合理繁殖在林下散养鸡养殖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定期更换鸡苗和鸡蛋,保证鸡的品种和血统的纯正。
要合理安排雌雄比例,避免雄性鸡之间打架,影响生产。
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利用农村的闲置林地资源,保证鸡的生长环境更加自然,鸡的产蛋率和肉质也更好。
这种养殖方式也更加环保健康,鸡群的康复能力也更强。
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

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怀宁县地处安徽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怀宁县的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利用了县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田资源,生产出了优质的有机鸡蛋和肉制品,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怀宁县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吧。
一、林下散养鸡的优势怀宁县的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主要利用了农田和林地的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基地规划和设计上,以生态农业为原则,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为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也切实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使生态环境更加健康。
林下散养鸡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所以鸡蛋和肉制品更加纯天然,口感更好,更加健康,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
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的中小农户能够轻松经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二、林下散养鸡的管理技术怀宁县的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需要严格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科学的鸡舍结构。
鸡舍的建造需要符合生态农业的原则,尽量保持自然的环境,以利于鸡的生长和生产。
在鸡舍的设计上,应该采取合理的通风设施,保证鸡舍内的通风和卫生条件。
2. 选择适合的鸡种。
在林下散养鸡的养殖过程中,选择优质的鸡种很重要,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鸡种,如蛋鸡可以选择乌克兰蓝鸡、巴拉岛鸡等,肉鸡可以选择土鸡。
3. 合理的饲养管理。
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的配给要按照鸡的实际需求进行营养调配,同时还应该适当搭配一些天然的草本植物,丰富鸡的饮食品种。
并且饲养期间保证水质干净,并且每一阵鸡的体重增加都有记录。
4. 预防和控制疾病。
鸡的疾病防治是林下散养鸡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要做好对鸡的预防工作,及时发现鸡的异常情况,对鸡舍进行定期的通风消毒,保持鸡舍的卫生,加强对鸡的日常健康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合理的疫苗接种。
对鸡进行统一的疫苗免疫接种,以防止疫病的发生。
林下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林下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林下散养鸡是指在林地或草地上自由活动的鸡类养殖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笼养或舍养方式,林下散养鸡能够享受到更自然的生活环境,对鸡的生长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林下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场地林下散养鸡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自由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场地非常重要。
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充足的阳光照射:阳光是鸡类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场地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
2. 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场地应能够有效排水,避免积水。
3. 提供足够的阴凉处:鸡类需要有阴凉的地方避暑,可以选择有树荫的场地。
二、建立鸡舍和围栏在林下散养鸡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建立适当的鸡舍和围栏,以保护鸡类的安全。
1. 鸡舍:鸡舍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和保温性能,以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化。
鸡舍内部应设有饮水器和饲料器,保证鸡类的饮食需求。
2. 围栏:围栏可以防止鸡类外出,同时也可以避免外界的捕食者进入。
围栏的高度应根据鸡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设置。
三、提供适宜的饮食饮食是鸡类生长的重要因素,提供适宜的饮食对于保持鸡的健康和促进生长非常重要。
1. 饲料:鸡类的饲料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类、蛋白质等。
可以根据鸡类的生长阶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
2. 饮水:保证鸡类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器应定期清洗和更换水源,以保持水质的卫生。
四、合理管理和疾病预防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类的生长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鸡类的需要,合理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鸡类疾病。
3. 预防寄生虫:定期对鸡舍和围栏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寄生虫的滋生。
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1. 防止外界捕食者:围栏和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防护措施,避免外界捕食者的侵入。
2. 避免环境污染:鸡舍和围栏的清洁工作要做好,避免粪便的滋生和环境的污染。
3. 合理利用资源:在林下散养鸡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鸡粪和鸡羽等资源,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 养 管 理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 32卷 第1期
1 场地选择
场址一般选择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2 搭建棚舍
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林地等环境,所以应因陋就简,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凤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林下开辟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搭建简易养殖大棚,用塑料薄膜覆盖。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容鸡15只/m2为最好。
棚舍需在鸡只放养前搭建好。
3 围栏的修建
养鸡林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尼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
围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鸡只走失。
4 雏鸡(0~30d)的饲养管理
4.1 育雏室建设
一般育雏室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的,按40只/m2鸡育雏。
育雏舍内及舍外附近一定范围内应打扫干净后进行消毒。
消毒药可用来苏儿、1%高锰酸钾、1%苛性钠等溶液泼洒及生石灰铺洒。
用具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日光下晒干备用。
幼雏饲养,首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用量为1kg/m2,然后再铺上2~4cm的垫料,通常用轧碎的秸秆、稻草、木屑等,必须干燥、无霉变,垫料于育雏结束后一次性清除。
雏舍内铺好垫料后,在进雏前1~2d要用火炉或红外线灯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湿度为60%~70%。
育雏房必须开有换气的窗口,使其既能保温,又能利用新鲜空气的进入使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得以排出。
4.2 育雏温度与湿度
温度对雏鸡的采食、生长、成活率有密切关系。
温度过低,雏鸡发生扎堆现象,易发生冻、压死,并诱发各类疾病,应立即升温。
刚出壳的雏鸡需要温度最好维持在33℃~36℃,每周逐渐降温2℃~4℃(每天下降0.5℃),直到常温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
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4.3 雏鸡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0.5~1h,便可以喂水,水的质量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一般喂水先于料。
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
头2d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可开食。
把开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雏鸡出壳2d后,食欲旺盛。
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
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癖。
每次喂料量以15~20min吃完为宜。
4.4 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雏鸡代谢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中分解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很多,造成舍内空气污浊,影响幼雏的健康生长。
通风应以保证舍内温度和湿度、又能使空气新鲜为原则。
光照对雏鸡的健康、饮食等有直接影响。
室内可用灯光照明,每1m2有15W灯泡光或30m2的育雏室装40~50W的白炽灯2盏。
雏鸡1~3d,每天使用23 h光照;4d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30min,直至白昼光照长度。
5 放养鸡(30d~出栏)的饲养管理
雏鸡在长到30日龄以后,就要转移到事先搭建好的棚舍林下散养。
搬运鸡只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对鸡的惊扰。
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活动,饮水喂料也在舍外。
为尽早使小鸡养成在果园林地觅食的习惯,从育雏室转入果园林地开始,每天早晨至少由2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每天放养时间不能过早,过早时天气寒冷,雏鸡抵抗力差,难以成活,除了下雨或大风天气,都可以使雏鸡在室外活动,傍晚再将鸡赶回鸡舍。
待鸡只熟悉环境后,让其自由活动。
林下散养鸡在春夏进行,鸡在春季3~5月间进行放养,此时气候多变,易受冷空气的影响。
夜间鸡棚要采取保温措施。
夏季炎热高温,棚舍要做好防暑降温。
林下散养也要给鸡只准备配合饲料和饮水,根据林中饲草和昆虫资源情况来制订合理的人工补饲次数和数量,保证每天最少一次,且放在傍晚补饲,这样更利于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至少更换一次饮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更要勤换饮水。
散养鸡开始补饲,最好使用与育雏期同样配方的饲料,随鸡的成长逐渐改变饲料配方。
放牧最初几天,可在补饲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应激。
阴雨天最好不要让鸡只外出觅食,以防发生意外,这时要置足料槽或水槽,供鸡只采食饮水。
发现疫病及时诊断和治疗。
散养鸡的常见疾病有鸡球虫病、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
鸡群发病时,要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减少损失。
果园林地施用农药时禁止放鸡,停放时间按农药安全期而定,以防止鸡发生农药中毒。
放养场地不准外人和畜禽进入,以防带入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张敏,易家举.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J].畜牧市场,2010,
(6):14-16.
[2] 李连华.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J].农技服务,2008,(2):
108.
农户林下散养鸡技术
邵瑞丽
(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农户利用经济林及生态林放养柴鸡,不仅免除了舍饲建设鸡舍的费用,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合理地利用了养殖空间;林下养鸡有利于环保,解决因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保灾害;鸡在林中啄食害虫、采食嫩草,不但可以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而且排出的鸡粪也可大大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林木生长;重要的是养出的肉鸡达到色香味俱全,且安全无公害,很适合现代人追求的高品位消费,所以产品价格一直较高,利润空间较大。
因此林下生态型优质肉鸡养殖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
现谈谈林下养殖柴鸡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林下散养鸡 育雏 饲养管理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