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11.1杠杆》实用课件(强烈推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1.1杠杆 (共24张PPT)

腐 败 工 作 力 度,局党 委把这 项工作 纳入到 主 要 工 作 议 事 日程,并 将党风 廉政建 设和反 腐败工 作同煤 炭经济 发展 和 行 政 工 作 同部署 、同检 查、同 落实、 同考核 。归纳 起来,突 出重
活动三: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实验注意事项: •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水平平衡。 •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提问:
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杠杆有一
L1 O
F1
F3 F2
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
人体内的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 作用(如图),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 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 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 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仰头动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人体内的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 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图)。肘关 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 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 重量,肌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 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O 答案:80N
BA
例题3:如图,杠杆上标有刻度,GB=5 N,GA=8 N, 杠杆水平平衡时,A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多少牛顿? 此时A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多少?
A
B
答案:A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6.25N;此时A物体 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1.75N
教学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1 杠杆(共48张PPT)

,
-----“极端判断法”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水__平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 为了 ___从__杠__杆_上__方__便__地__读_出__或__测__量__出__力_臂__.若发 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 时应将两端
的螺母都向_ 右 _移. ②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这样
F1
B’
F1 A’
O
S=h/4
A
F2 h B
F2
费力,省距离
举例?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的特点
O
动力臂L1
F1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F2
这是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举例?
小结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概 动力臂大于 动力臂小于 念 阻力臂的杠杆 阻力臂的杠杆
特 省了力,但 点 费了距离
L1
F2
F1
手动抽水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阿基米德虽然没有能够移动地球, 但他的话却生动的告诉我们,利用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
人们很早就会使用杠杆了,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有用来捣谷的舂,用 来从井里汲水的,还有能够精确称量的天平和杆秤。
为什么在杠杆的一端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在另一端就能产生较大的力呢?我们 通常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那么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呢?以前学过 力的平衡状态和二力的平衡条件,请同学门回忆。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L1 O L2
F1
F2
思考:F1L1与F2L2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个)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1.1杠杆2》课件

G1 L1
L2 G2
(3)一正方体物体重为G,以一条边转动, 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F
D
C
LF
E
A
B
LG
G
(4)一圆筒重为G,圆筒的半径为R,问至少 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圆筒推上高为h的台阶?
F LF
O LG G
3、杆秤: (1)秤砣的质量为0.5Kg,提纽到秤钩的距离为10cm,此时提纽到秤砣的距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 上册
杠杆
第2课时
杠杆平衡条件:
(1)内容: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表达式:
F1 ×L1=F2 ×L2 。
1、找最小的力
(1)F1、F2、F3分别作用在A点,问这三个动力中哪个力最小?
为什么?
O G
A F2 F1 F3
∵F1 的力臂最长 ∴F1最小
(2)如图,请在A点上作出最小动力的方向
扁担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肩膀应放在哪里? 肩膀上受到多大的压力?(扁担的自身重力不计)
L1
O
F1
L2 F2
∵F1·L1=F2·L2
∴G1·L1=G2·(L-L1)
G2
则:L1=
L
G1+G2
F G1
60Kg
= 50Kg+60Kg
×1.6 m
G2
=0.873m
O
F1
F2
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F=F1+F2 =110Kg×9.8N/kg
离为30cm,则鱼的质量为多少?
L1 O
L2
F2=G砣
F1=G鱼
(2)若秤的长度为60cm,则此杠杆最大可称多少质量的物体?
(3)怎样增大最大称量值? 增大杆长 增大秤砣的质量 减小秤钩到提纽的距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1杠杆 课件 (共18张PPT)

F1
l2
o
l1
F2
支支点点::杠杠杆杆可可以以绕绕其其转转动动的的点点O。O。
动动力力::使使杠杠杆杆转转动动的的力力F1F。1。 阻阻力力::阻阻碍碍杠杠杆杆转转动动的的力力F2F。2。 动动力力臂臂::从从支支点点OO到到动动力力F1F作1作用用线线的的距距离离l1。l1。 阻阻力力臂臂::从从支支点点OO到到阻阻力力F2F作2作用用线线的的距距离离l2。l2。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 l1/m
阻力臂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习题1
例题: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500 N,一 头着地,求抬起另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有多大?
2.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他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左端向下倾斜。 (1)若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
如何画杠杆力臂?
1.找支点O 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 3.做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垂线长度及为
动力臂
4做出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垂线长度及为 阻力臂
二、实验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 们就说杠杆平衡。
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 时才会平衡?
器材
钩码、铁架、带刻度的杠杆
右 端调节。 (2)如果在杠杆的A处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 处要挂 2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重新位置平衡。 (3)若在C处挂6 N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 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最小拉力的方向应 该竖直向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
A
C
B
O
三、生活中的杠杆: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一、杠杆(共79张PPT)

提问:你还有其他的 假设吗?
回答:有
F12+L12=F22+L22 F13+L13=F23+L23 等等
3、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 起什么作用?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归 ★1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纳
结 论
※2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可以 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
B、在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下分别添加或摘掉相同个 数的钩码
C、在杠杆两边距支点相同距离处再分别挂上相同个 数的钩码
D、将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分别向远离支点的方向 移动相同距离
练习六
在图中, 螺帽。
b 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
a
b
计算典型例题1
3.如图6-1-12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 BA=0.1 m,OA=0.3 m, 在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G,在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 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F大小为多少N?
答:要改变
4、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答:作用点在杠杆上。
5、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有何规律?
答:动力与阻力总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完成下列习题
A O
L1 O F2
已知力臂画出力:
①作力臂的垂线;
②确定力的方向(F1、F2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
(3)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
F
L1
错:
o
力的作用点
要在杠杆上
练习五
如图6-1-16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 边的钩码下面,再各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B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B端下降
C.杠杆A端下降
11.1 杠杆(共44张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1 杠杆(共44张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共44张PPT)11.1 杠杆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虽然我国很早就在利用杠杆作用原理,当一直没有科学化、定量化的研究。
而阿基米德崇尚科学的严密性、准确性,要求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精确的、合乎逻辑的证明,在发现了杠杆省力的现象之后,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并最终得到杠杆定律。
发现了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做一做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你能直接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从图11-1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把图钉拔出来。
议一议你是怎样拔出这枚图钉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生活中有许多任务都是用类似的方法完成的.观察图11-2,指出图中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杠杆支点动力阻力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0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2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2.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与记录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11-4所示,在杠杆左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某一位置竖直拉住杠杆.设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动力,动力臂为l,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是阻力,阻力臂为l.实验交流与总结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实验表明,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可写成F1l1=F2l2杠杆的平衡条件“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如图11-6所示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请分别说出它们各属于哪类杠杆,并说明理由生活物理社会例题生活中的剪刀剪刀(图11-7)是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它也是一种杠杆.你是否注意到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所用的剪刀各有特点裁缝用的剪刀理发师用的剪刀他们剪发时手的动作幅度较小,可提高剪发的频率剪铁皮的剪刀园艺师使用的剪刀园艺师使用的剪刀有很多种,如修整冬青树的剪刀剪花枝的剪刀调查一下它们各有特点.请你调查一下,园艺师使用了哪些剪刀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例题他首先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0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B=7cm.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9m弹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试计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分析解题过程解:槽钢是一个杠杆,0为支点,人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200N为动力,动力臂=9m,铁笼对杠杆的拉力F:为阻力,阻力臂l2=7cm=0.07m.根据杠杆原理F1l1=F2l2,得F2=解题过程铁笼对杠杆的拉力F,与大象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即F2=G=mg所以大象的质量=2.57×103=2.57t答大象的质量约为2.57t.人体中的杠杆人体中的杠杆人体中的杠杆如图11-10所示,当手托住铁球并绕腕关节向上转动时,手就是一个杠杆,铁球压在掌心上的力是阻力,腕关节是支点,前臂中的伸肌伸展和屈肌收缩产生动力,使托住铁球的手向上转动。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1.1 杠杆 课件

的连线时,这个力的力臂最大。
F3
作出并比较F1F2F3的力臂大小
C
O l2
已知:α=β; 且 F3通过OA
l1
β
α
G
B
F1
小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的作用力的力臂为零。
l1 = l2
Aβ F2 F3
作出杠杆上力臂最大的作用力
C
×
FC
B 小结:作用在杠杆上的作
用力的力臂大小由力的作 用点和力的方向决定。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5.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阿基米德最早总结出来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 l1 = F2 l2
测量序号
① 测量②存 在误③差
F1/N 1.96 2.00 3.00
l1/cm 20 16 20
F2/N 3.92 3.92 5.88
(不一定,在天平横梁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或指针左右摆动 幅度相同时即缓慢转动时判断横梁平衡,此时横梁处于平 衡状态。)
4.杠杆平衡——杠杆保持静止或缓慢匀速转动
①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只研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 ②杠杆平衡时不一定处于水平位置。
①猜想:实验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杠杆的平衡? ②支点对杠杆的平衡 有 影响,那么 对于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要使杠 杆平衡,应将杠杆从 中挂点起,其
思考:利用这些工具拔钉 子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共同特点
①它们都是一根硬棒 ②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一固定点转动
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你能用 手把它拔出来吗?
如果选用图中的工具,你可以 怎样将钉子从木板中拔出来?
生活中许多任务都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 来完成,例如: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1 杠杆 课件(18张)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 l1/m
阻力臂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习题1
例题: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500 N,一 头着地,求抬起另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有多大?
2.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他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左端向下倾斜。 (1)若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
第1节 杠杆
IF语句的应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 动地球
教学目标 ❖ 1.知道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 2.会画力臂 ❖ 3.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 4.知道杠杆分为等臂、省力、费力杠杆
秋千
秋千、剪刀、铁棍有什么 共同特点?
1.不易变形 2.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一、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F1
l2
o
l1
F2
支支点点::杠杠杆杆可可以以绕绕其其转转动动的的点点O。O。
动动力力::使使杠杠杆杆转转动动的的力力F1F。1。 阻阻力力::阻阻碍碍杠杠杆杆转转动动的的力力F2F。2。 动动力力臂臂::从从支支点点OO到到动动力力F1F作1作用用线线的的距距离离l1。l1。 阻阻力力臂臂::从从支支点点OO到到阻阻力力F2F作2作用用线线的的距距离离l2。l2。
请仔细观察,利用撬棒撬石头时,它的动力 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 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
1.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特点
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
o
特点
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托盘天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l2
l1
G1
∵F1×l1
G2 =F2×l2
即G1×l1 =G2×l2
又∵l1>l2
∴G1<G2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想 一 想?
答:要改变
3.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 得出三组数据。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 次数 F ×L F ×L F1/N L1/格 F2/N L2/格 F11+ L11 F22+ L22
(N· 格)
(N· ) 格
1
2
4
4
2
284 +
482 +
2
3
3
4
2
1
2
2
3
2
3+2 6
2+3 6
4
4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条件 受平衡力作用 只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猜想: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设计
器材: 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测量的物理量: 力
力臂
讨论: A、B两图中的杠杆 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采 用哪幅图?为什么?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 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例题:
F1=200N
l1=9m O
l2=7cm
F2
解:由F1l1=F2l2 得:
l2 0.07m =2.57×104N F2 2.57×104N m = g = =2.57×103kg = 2.57t 10N·kg—1
F2 =
F 1 l1
=
200N×9m
杠杆的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阻力F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O
l2 l1
F2
F1
1.找支点
2. 作力的作用线
3. 作力臂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2
l1
O F1
l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1
l1
F2
l2
O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2
O l1
l2 O l1
F1
F2
F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状态 保持静止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静止 保持匀速转动
认识杠杆
认识杠杆
认识杠杆
思考: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力的作用 绕固定点转动 硬棒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 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思考:现实生活还有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力臂的作法
1.找出支点O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符号。
力臂的作法
阻力臂l2
支点O 动力臂l1 动力F1
A
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讨论:在实验前,是否也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为什么?
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为了避免杠杆 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 影响。
C
D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适量的钩码,用弹簧 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拉,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生活· 物理· 社会
生活中的剪刀
思考: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当阻力比较小时,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会省距离,很方便。
哈哈…… 我知道! 怎么分呀?
F 1 l1 = F 2 l2
三类杠杆:
F1 = F2
l2 l1
若l1>l2,则F1 < F2 若l1= l2,则F1 = F2 若l1<l2,则F1 > F2
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小结: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 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