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

合集下载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试卷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试卷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80分)听力部分(共20分)I. 情景反应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应答语,每小题读两遍。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1. A. Hello B. Fine, thank you C. How are you? D. How do you do?2. A. Not at all B. My pleasure. C. Yes, please. D. It doe sn’t matter.3. A. It’s hot. B. It’s big. C. It’s far. D. It’s beautiful.4. A. You’re right B. That’s right C. Quite right. D. All right.5. A. By air B. Shanghai. C. My parents D. Next Sunday.II. 句子理解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择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那个选项,每小题读两遍。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6. A. Mike jumps highest in his class.B. Mike runs faster that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C. Mike jumps high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D. Mike runs as fast as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7. A. How much does the new dictionary cost?B. When did you buy the new dictionary?C. Where did you buy the new dictionary?D. How do you like the new dictionary?8. A. The old woman hoped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B. The old woman loved her English teacher.C. The old woman used to teach English.D. the old woman is an English teacher now.9. A. We spent an hour getting to Wuhan by train.B. It took us half an hour to get to Wuhan by bus.C. We spent an hour getting to Wuhan by bus.D. We got to Wuhan by train in half an hour.10. A. It was too hot, but the student could fall asleep.B. The student could fall asleep because it was too late.C. Though it was hot, the student could fall asleep.III. 对话理解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1.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 以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 ,PD=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2、如图,在△ABC中,AB=AC=10cm,BD⊥AC于点D,且BD=8cm.点M从点A出发,沿AC的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直线PQ由点B出发,沿BA的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PQ∥AC,直线PQ交AB于点P、交BC于点Q、交BD于点F.连接PM,设运动时间为ts(0<t<5).(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M是平行四边形?(2)设四边形PQCM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四边形PQCM=916S△AB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连接PC,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M在线段PC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 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1•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点P在AB上,AP=2,点E、F同时从点P出发,分别沿PA、P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B匀速运动,点E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向点B运动,点F运动到点B时停止,点E也随之停止.在点E、F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GH,使它与△ABC在线段AB的同侧.设E、F运动的时间为t/秒(t>0),正方形EFGH与△ABC重叠部分面积为S.(1)当t=1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当t=3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2)当0<t≤2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5、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A(0,3),B(1,0),直线OP交AB于N,DC 于M,点H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半轴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速度运动,同时,点R从O 出发沿OM方向以2个单位每秒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求:(1)C的坐标为;(2)当t为何值时,△ANO与△DMR相似?(3)△HCR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以A、B、C、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时t的值及S的值.6、在△ABC中,AB=AC=2,∠A=90°,取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将直角顶点放在斜边BC边的中点O处(如图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使90°角的两边与Rt△ABC 的两边AB,AC分别相交于点E,F(如图2).设BE=x,CF=y.(1)探究:在图2中,线段AE与CF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将直角三角尺45°角的顶点放在斜边BC边的中点O处(如图3),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他条件不变.①试写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以及x的取值范围;②将三角尺绕O点旋转(如图4)的过程中,△OEF是否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OEF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的中点,点P在射线AD上,过P作PF ⊥AE于F.(1)求证:△PFA∽△ABE;(2)当点P在射线AD上运动时,设PA=x,是否存在实数x,使以P,F,E为顶点的三角形也与△AB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 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 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 依图示资料可知A. 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 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 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答6—8题。

表一A. 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 ②国光矿物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 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 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2.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题擦干净,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图1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答案:C解析: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图中的吉林、河南均位于北方地区,其中河南以小麦为主,吉林以玉米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图中的江西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答案:B解析:图中的M地稻麦两熟,位于亚热带地区,四个选项中安徽最符合。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图2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A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

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雨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

湖北省孝感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

湖北省孝感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

湖北省孝感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理科综合第1卷(选择题共5 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 S—3 2 Fe—5 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其中1~8小题,每小题3分;9~23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书本,是由于光在书本上发生了漫反射C.“立竿见影”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3·将一乒乓球按入盛水的杯底后释放,乒乓球会上浮,在球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判断4·伞兵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会做一段速度不断减小的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5.如右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棒ab,把它的两端与检流表连接起来,当棒ab做下列哪种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A.上、下运动B.左、右运动C.沿ab方向向外拉出D.只要ab棒在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6·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手对测力计的拉力与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平衡力B.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平衡力C.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平衡力D·测力计对人手的拉力与人手对测力计的拉力是平衡力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密度和比热容分别是ρ1、ρ2和c1、c2,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下列哪种情况下,甲物体温度的增加量一定比乙物体温度的增加量小( )A·ρ1>ρ2、c1>c2B.ρ1<ρ2、c1>c2C·ρ1>ρ2、c1<c2D.ρ1<ρ2、c1<c28·小明同学发现,每当晚上将标有”220 V 1500 W”的“热得快”接入电路时,房内的灯泡(”220 V 40 W”)就会变暗。

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下载pdf

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下载pdf

2006 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4.C 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为()A.冬小麦区、玉米带、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B.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C.山地畜牧业、荒漠畜牧业、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D.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热带种植园区题号1—35 36 37 38 39 总分分数图2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5~7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 分)5.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一、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线分别是()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

A.③和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③和②答案C.④和②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D.④和①答案6.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题号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图2④地形差异答案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我国东部地区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农业或旅游业的影响表现在()图1 为a、b、c、d 四条河流干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4 题。

A.海南岛“天涯海角”为避暑胜地B.黑龙江一些地方能种水稻C.夏季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D.谷子是黄土高原的传统粮食作物下图3是某地区的图示,已知AB为昏线。

据图回答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为()A.18时40分B.21时20分图1C.15时20分1.图1 中的②位于③地的()D.6时40分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9.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2.①、②、③、④四地中,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A.地中海地区低温多雨1 / 8 石化一中高三文科综合组图4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14.清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其直接动机是()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N。

高中教育]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教育]2006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②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
费结构改善。
h
32
(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
h
33
1、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物价、其他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有形商品消费 消费对象

劳务消费
钱货两清消费
及其 2、消费的类型 交易方式 贷款消费
类 型
租赁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消费目的 发展资料消费
h
1
h
2
富豪比尔.盖茨的客厅照片
h
3
贫困村民 居住的房 子
h
4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在一定情况下,(可支配)收入高, 消费就高;收入低,消费就低。收入与消 费是成正比的。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 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 占中国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掌握着国45% 的财富,而占人口10%的最贫困人口只拥有 国家1.4%的财富。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食品支出额
恩格尔系数= 消费总支出额
如果恩格尔系数过大,表明食品支出比重大,必然影 响其他消费支出,从而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如果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 结构改善。
h
29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划分贫困与富裕标准
59%以上 50%——59% 40%——50% 30%——40% 30%以下
问题研讨: 1、两个老太太及那对夫妇的 钱货两清的消费、 消费分别属于什么消费方式?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这三种消费方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h
20
探究活动:
正方:先消费后还款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测试文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计66分)1、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此次上天的两名航天员中属于湖北籍的航天员是___。

A、神舟五号杨利伟B、神舟六号聂海胜C、神舟五号杨业功D、神舟六号费俊龙2、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此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A、调整B、颁布C、实施D、废止3、2006年5月9日,第60届联大在纽约选举产生首届人权理事会,中国以146票当选为__。

A、常务理事国B、理事会成员C、理事国理事D、主席国4、某班社会调查小组对初三年级60名同学进行了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哄骗过家长和老师的测试作过弊的抄袭过作业的有过不守承诺的被同学哄骗过的5人4人3人8人3人上述调查结果表明A、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刻不容缓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任务艰巨C、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必要D、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①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③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④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自己的子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我们A、小错误也是犯罪B、小错误不断,有错不改,就可能铸成大错C、违法必然导致犯罪D、违法和犯罪有严格的界限7、下列行为中不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行为是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D、危害国家安全的行这8、14岁的学生小阳,迷上网络游戏,他经常欺骗学校老师和家长,谎称上学却半路溜去网吧上网。

一天小阳的父亲发现他不在学校,就寻至网吧找到了他,劝他回校上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计66分)1、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此次上天的两名航天员中属于湖北籍的航天员是___。

A、神舟五号杨利伟B、神舟六号聂海胜C、神舟五号杨业功D、神舟六号费俊龙2、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此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A、调整B、颁布C、实施D、废止3、2006年5月9日,第60届联大在纽约选举产生首届人权理事会,中国以146票当选为__。

A、常务理事国B、理事会成员C、理事国理事D、主席国4、某班社会调查小组对初三年级60名同学进行了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上述调查结果表明A、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刻不容缓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任务艰巨C、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必要D、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①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③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④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自己的子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我们A、小错误也是犯罪B、小错误不断,有错不改,就可能铸成大错C、违法必然导致犯罪D、违法与犯罪有严格的界限7、下列行为中不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行为是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D、危害国家安全的行这8、14岁的学生小阳,迷上网络游戏,他经常欺骗学校老师和家长,谎称上学却半路溜去网吧上网。

一天小阳的父亲发现他不在学校,就寻至网吧找到了他,劝他回校上课。

下列对此事认识不正确的是A、小阳的父亲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B、小阳父亲的行为侵犯了小阳的合法权益C、小阳父亲的行为是正确的D、网吧老板的行为是违法的9、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这一举措表明①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②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④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10、在今年的“助残日”,初三学生小芳将自己平时积攒的压岁钱捐献给了本地特殊教育学校。

小芳此举是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___。

A、使用权B、占有权C、处分权D、收益权11、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

用这一主题来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性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双重性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性2005年9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起征点”)立法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举行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

据此回答12-15题12、关于税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税收具有无偿性和随意性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④征税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人民代表大会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C、是我国的行政机关D、是我国的司法机关1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所体现的公民政治权利是A、立法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人身自由权D、批评建议权1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①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②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决定国家大事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立法透明度,推进立法民主④能够让法律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批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加强民族团结③实现共同富裕④维护国家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7、当今世界,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历史的潮流。

这表明A、当今世界已实现了完全的和平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D、国际合作已取代国际竞争18、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国维艰。

”这句话实质上强调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C、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19、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20、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首次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中部地区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D、寻找发展时机22、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A、洋务运动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十年“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3、“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理想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24、蕴含“团结、和平、友谊”主旨精神的是A、长征B、第二次国共合作C、波茨坦会议D、万隆会议25、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6、2006年是中印文化友好交流年。

下列有关中印两国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都曾沦为西方大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独立后,两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③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④当今两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均取得较大成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7、为纪念“中原突围”胜利60周年,2006年孝感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大悟宣化店B、安陆赵棚C、应城汤池D、汉川汈汊湖28、从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信息是A、秦朝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B、秦朝官员的行为准则C、孝感名称的由来D、秦朝时期的环保意识二、简答题(10分)3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阅读这首唐诗,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唐诗蕴含着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4分)(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孝敬父母?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材料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关联图。

(略)材料二:我国各类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为1/6,人均草地面积为1/3,矿产资源只及世界人均的1/2,排在世界第80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材料一所示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三者的关系(4分)(2)联系材料二,运用初三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8分)注:目前我国医药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0%以上专利都是外国的。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在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阅读上述表格(含注),联系初三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6分)(2)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使自己逐步成为创造型人才?(6分)四、材料分析题(第37题10分,第38题10分,共20分)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听说了一连串英国人的名字,是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推动完成了英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次飞跃,以至于当以展示先进技术发明为主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筹划举行时,世界各国都认为它在伦敦举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铁、棉花加工都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制成品占世界市场的二分之一。

然而在19世纪将尽的时候,英国……的供应已不敷厂家和商人的需要,不仅数量不足,本国的产品质量低劣而价格反而高昂。

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到1.4%。

材料二:现代世界大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表(1)材料一中的“飞跃”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2)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以后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3)解读材料二提供的有关信息,对其理解正确的是____。

(2分)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在空间技术上美苏领先,中国奋起直追③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通力合作,共存共荣④当今科技领域形成了美、苏、中三强鼎立局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重要启示?(2分)38、材料一: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材料二:(图片略)图一:“小、土、群”炼钢铁;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1)材料一中“大会”是指党的哪次代表大会?简要指出该大会召开的主要历史意义。

(3分)(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否违背了材料一中指导方针?简要说明理由。

(5分)(3)下列结论与材料一、材料二相符合的分别是____(2分)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符合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五、综合题(本大题10分)39、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制定了一部宪法,史称______,这是一部具有___性质的宪法。

根据宪法规定,美国举行了大选,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_____政府。

(4分)(2)新中国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从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分别说出它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6分)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DBCB BDBDC ACBDC DBCBB CBADD DAC二、简答题34、(1)①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2)①关心父母,尊敬父母②在生活上照料父母③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三、分析说明题35、(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消耗迅速增加,环境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反之,资源和环境对人口的压力也逐渐加大(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