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的关系及现状分析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外商在中国投资密度的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环境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在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不能只看到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带来的正面影响,还必须正视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保护中国的环境。
关键词:fdi;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30-02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融入国家发展环境,采取更加开放的发展姿态,使得经济快速增长得到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位居前列。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的独特贸易格局中,我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界存在过度追求外贸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倾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以环境来换取外贸发展的作为,缺乏将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法和手段,导致了在外贸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国的外贸格局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对于我国地区经济、解决国内就业等问题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这一投资方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都没有将环境问题考虑到发展的成本中去,使得这类投资行为伴随着一些高污染的环境代价的出现。
随着环境容量的日益稀缺,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外国直接投资过程中带拉力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采取了一定的手段来加以控制,但是对于外国直接投资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改善成效并不是很好。
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于10%,而在这一经济发展成就中,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据外资快报统计,2010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连续19年我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的500强企业中的490多家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进行了投资。
论外资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

污染控 制研 究”( 项 目编号 :2 0 0 9 0 3 2 ) 的阶段性成
果。
他们认为 .由于 自由贸易会赋予 环境标 准低 的国家 以竞争优势 ,随着 贸易 自由化 的发展 和产 业 国际竞 争 的加剧 .发展 中国家会纷纷 降低各 自的环境保 护 标准 以维 持或增强 其 国际竞争 力 .出现所 谓 “ 向底 线赛跑 ”规则 ,这 给 “ 污染避难 所 ”假说 提供 了系
水平的提 升而改善 。但是 ,现 在发展 中 国家在收入提 高的过程 中,无法如发达 国家那样从其他 国
家进 1 : 2 资源密集型和 污染密集型产 品 ,在强化其环境 规制 时,也 无法将 污染产业转移 出去 ,将 面
临严峻 的环境 污染的挑 战。在我 国环境状 况恶化 的影 响 因素 中,外资是一种不容 忽视 的外部 力量 , 应从严格 环境政策 、制定 可持 续发展 的外资产业政 策和提 升公众环保 意识等 方面 实现外 资增 长和
论 基础
1 .污染避难所假说及其检验
环 境 保护 和 国 际资 本 流动 之 间 的关 系在 1 9 7 2
年联合 国发展 与环境 的斯德哥 尔摩会议 之后开始受 到人们 的广泛关 注 。在一个开 放 的经济体 系 中 ,国 际资本流动与 国家问环境保 护标准之 间的关系 ,最
流行 也 最具 有 争议 性 的观点 是 由 Wa l t e r 和U g e l o w 提出的 “ 污染 避难所 ”假说 。 Wa l t e r 和U g e l o w在 1 9 7 9年 提 出 了 “ 污染 避难
机制 ,积极 探索我 国经济增长 和环境改善协 调发展
的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
一
、
引 进外 资 影 响 东道 国环 境 质 量 的理 产的边 际成本 发生 了变化 。而这会影 响企 业的生产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综述

效 率 的本 土企业 , 提 高能 源 和资 源 的利 用 效率 , 并 从 而有 助于减 少东道 国污染 排放 。J 其次 , 国公 司更 _。 。 跨
成立 , 在 时 问和空 间上 可 能 受 到 一 些 结 构 条 件 变 其 化 的影 响 , 结果 可 能是 环 境 问题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 日渐 恶化 , 即使 收入 水平 一直 上 升 , 不会 发 生绝 对 也 意 义上 的改 善 。 这 就使 后 来 的研 究 存 在 两 种 截 然
的推动作用。弥补 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 的不足 , 逐
步成 为 我 国经济 增长 日益 重要 的 资本来 源 和产 出来
源。但不容忽视的是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环 境 质量 的下 降 与环 保 压力 的剧 增 , 中外 商直 接 投 其
资对 我 国环 境质 量 的影 响更 是 成 为 了焦 点话 题 , 引 起 了激烈 争论 : 续 不 断 的 大 量 引进 外 资到 底 是 改 持
按照这种观点 , 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经济增长
一
、
在 初 始 阶段 会 导 致 环境 污 染 加 重 的 问题 。例 如 , 在
工业化 的初期对于生产能力水平 的上升 , 与清洁 的 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规模效应是指 当外商直
接投资时 , 东道 国流入 或增加投 资导 致该 国生产 规 在 模 扩大和经 济收入提 高的 同时 , 当地 自然 环境质 量 对 所造成 的各种影 响。通 常认 为 ,D 会促 进东 道 国经 FI
环境的指标 , 研究结果 : 水环境中硝酸盐含量以及一 些重金属 ( 诸如铅 、 砷 、 铬、 汞等) 与经济发展水平呈 倒 u形 曲线 , 条 曲线 常被 称 为 环境 库 兹 涅 茨 曲线 这 ( n i n e t u nt C re 简称 E C) [ E v o m n l ze uv , r aK s K 。1 _
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环境污染研究

遇过酸雨的袭击 , 七大河 中一半的水资源 足完 天堂 ’ 说和“ 假 竞争到底 ’ 说。“ 假 污染天堂 ” 假
全没用 的, 而另有 1 / 4的国人没有纯净 的饮 J 说认为, 1 ] 由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严格, 出于利
关键词 :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天堂假说
中图分类号 :8 文献标识码 : F3 A
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环境 ~染研究 i
口文 /姚 娜 姜月舟
D最 外资在促进我 起到 了多少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主要 提要 我国 1 进外商 直接投资的 数量在 当年令球吸收 F I 多的国家。
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 目的就是要回答这两个 问题。 世界 首屈一指 , 对经济发展起到 了 巨大的推动 国经济增长、
要 资者还不 能够 通过一般 的远期交易 规避 人 民 度投机提供缓冲带。 韩国政府对 N F D 市场 刮 ,因此在指定具体的监管和干预措施时,
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韩国债券市 充分考虑合约到期期限, l 避免J管措施在到期 { i 币汇率风险,因此离岸 N F就成为境外投资 进行监管时, D
D 市场开放对人 民币汇率带来 的冲击。 率 制度 , 民币汇率 的波 动幅度增大 , 内外 N F 人 境 投 资者规避汇率风险的要求增强 。 由于我 国尚
债券市场可 以为货 币的过 由于 N F交易 同一 股远 期一 样 并不 立 即交 D 未实行人 民币资本 项下 的可 自由兑换 , 境外投 国的经验可以看出,
一
水 , 国城市人 口中有 1 不得不 呼吸被污 染 润最大化 的考虑 , 国公司会把污染产品 的生 我 / 3 跨
的空气, 城市中只有不到 2%的垃圾是按照环 产活动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 , 0 从而改善 了发达 国
2(管理世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现有文献中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盛行的一个观点是“污染天堂”假说(Pollu⁃ tion Haven Hypothesis)。国外不少学者对“污染天堂”假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Smarzynska and Wei,2001;Keller and Levinson,2002;Dean,2000)。其中一些学者的研究为“污染天堂”假说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认为 FDI 恶化了区域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发展中国家为了吸 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往往会放松环境管制标准,加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生产更多的污染密 集型产品,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从事“肮脏行业”的生产,出口的也往往是污染密集型和资源 消耗性产品,从而沦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Markusen,1999;List and Co,2000)。而持续下降 的环保标准将会出现“向(环境标准)底线竞赛”现象,因而 FDI 会加剧东道国的环境污染(Dua et al.,1997)。另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认为 FDI 的进驻不但没有恶化东道国的环境质量,反而有利于 改善区域环境污染(Antweiler et al.,2001;Feng Helen Liang,2005;Jie He,2006)。首先,FDI 的生
从环境角度评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从环境角度评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摘要】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包含环境因素的h—o模型和外资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解模型。
从模型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在各国比较优势不同的情况下,外资会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的综合作用来改变该国的环境。
然后结合我国1992—2010年的数据对上面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评价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外商直接投资1.背景及问题提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1992年起,我国连续16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额达到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仅次于美国,占到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9.4%的份额。
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向低碳、节能的绿色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2374732万吨;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519168亿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0944万吨。
90年代初,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00多万吨,到2000年增至2800万吨左右。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不仅加剧了当前的环境恶化,而且还给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的涌入是否跟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有关呢?本文结合数量模型与实证检验,对外资进入所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试图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理论分析2.1 外资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图2.1是一个环境的h—o模型。
假设商品x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国家a是环境富裕的。
反之,商品y是环境资源匾乏产品,国家b 环境资源匾乏。
在or线上,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比例相同。
外国在华投资与环境保护

外国在华投资与环境保护摘要:资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这种国际性的资本在新时期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fdi也对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基于《资本论》的启发,利用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与fdi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对中国吸收fdi的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说明,以此为基础利用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原理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fdi;环境保护;物质变换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使得中国逐渐变成了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目的地。
日益增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给中国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我国在引进资本、技术等的同时,fdi通过产业转移造成污染等方式,也将环境污染从其它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
本文基于这一现象,试图通过研究fdi与中国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探讨fdi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得出fdi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资本与fdi1.资本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后形式,发达的商品生产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生产资料,但“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
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
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值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①即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它们才被用来作为增加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
2.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关系资本一般或最初形式的规定是以资本特有的社会形式规定为基础的,资本的这一社会形式规定反映了资本特有的社会性质——社会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间特殊的结合方式。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基于EKC假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上也存在失灵 , 即缺乏有效 的措施使企业完全遵守某些环境规
范从而使政府干预低效率 。这一逻辑 关系可总结为 : 境—— 环
公 共物 品——产 权不 明确 —— 负外部性——市场 失灵 +政府
失灵——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产 生的根源 是由于市 场失 灵和政 府干 预的失 灵 引起的 ,DI 身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 F 本 但它 却对环境有直接 或间接的影响。 目前 , 国际上关于 F 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主 DI 要有两 种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 ,DI F 对东道 国环境起到一 定的积 极 作用 ,即 F 的流入为东道 国带来了先进 的技术 和管理经 DI
L Fi 啦 N 0 y N D l L P + i +
t 3
若 E C假说 成立 ,即 人均国 内生 产总值与污染排放 量之 K
间存在倒 u型关 系, 这意味着在上述模 型( ) a 0 系数 a反 3中 3 。 < 映 了外商直接投 资对 E C 的影 响 , a 0 说明 F 流人对我 K 若 l , > DI 国环境有 负面 的影响 ,即我国污 染排放 量随 F 的增加 而增 DI 加; 反之 , F 有助于我 国环境 的改善 。 则 DI 本 文分析 所选 择 的样 本数 据为 2 0- 2 0 我 国 2 0 (- 07年 } - 9个 省、 、 市 自治区 的面板数 据 ( 鉴于数 据的可 获得性 , 西藏和 青 将 海 两地从样 本中剔除 ) 。在数据 处理 上 , 先用相应年度的美元与 人 民币的年平均汇率将 F 转化 为以人民 币为单位 ; 了消除 DI 为
( 02 对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估计 , 20) 研究结论为 : 环 境污染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 间并非总存在着倒 “ 型 曲线的 u” 关系 ; 中国 尚未超过环 境库兹涅 茨曲线的转 折点 ; 中国局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如果 有国家 I和国家 Ⅱ, 定 国家 I 假 拥有丰 富的环境要 素, 国家 Ⅱ环境资源稀 缺 , 国家 I 则 具有环境 比较优势 , 结果 是环境要素 丰裕 的国家 I 将生产和出 口环境 密集 型产 品 , 而 国家 Ⅱ将生产和出 口非环境密集型产 品。 ( ) 二 环境竞次理论与“ 污染避难所” 假说
量 中总颗粒悬 浮物和二氧化硫 的浓度 已经超过 了世界卫生
一
境敏感型企业 的关 注 , 为了追求更大 的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间 , 他们将产 业转移至环境保 护程度低 的发展中国家 , 因此 , 这些 国家就
成 为 污染 产 业 的 避 难所 。
二 、 DI 中国环境 污染 的现状 F 与
( ) 一 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17 9 8年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引进 F I D 的历程大致可以概 括为如下四个 阶段 : 第一 , 起步期 (9 8 19 年 ) 由于对利 17 - 9 1 ,
近3 0年来 , 中国经济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绩 , 外商投 资
得到了迅速 的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长中 ,D 处于重要地位。 FI
说 认为 , 在资本 自由流 动的条件下 , 污染产业 的 F I D 会从环 境管制严厉 的国家转移到管制宽松的国家。在现实中 , 发展
中国家一般 比发达 国家环境标准低 , 这种成本差异 引起 了环
用外资 的认 识不够统一 , 不尽完善 , 立法 基础设施落后 等原
因, 我国的实 际引资额不高 。第二 , 高速增长期 (9 2 19 19 - 9 4
年 )这 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 1 1 1 1 , 6%、6 %和 8%。随着对外 3 开放范 围的扩 大和经济改革 目标的确立 ,D 已成 为推动中 FI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 , 调整期(9 5 20 年 )该时 19 - 0 0 ,
20 0 8年第 1 8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OMI S ARC GUI E C RE E H D
N .8, 0 8 o1 2 0 S r 1 -7 e i No3 a
总第 3 期 7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 环境污染的 关系及现状分析
刘 美 玲
( 安徽 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安徽 蚌埠 2 3 4 ) 3 0 1
摘 要: 改革开放 以来, 外商直接投 资( D ) F I不断增加 , 已成为 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力量 , 在肯定 F I D 对经
济发展贡献的 同时, 们也 日益 关注其 负面影响。环境影 响正是其 中重要议题之一。在回顾 F I 人 D 与环境污染相 关理 论的基础上 , 通过探讨 F I D 的基 本动机及 F I D 流动与环境污染的关 系, 分析 了现阶段 中国的 F I D 以及环境 污染的现 状, 并提 出相 关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 污染;污染避难所” “ 假说 中图分类号 :805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8 0 9 — 2 F3. 9 A 17 — 9 X(0 8 1— 0 4 0
( ptei o o u o ae )也称“ Hyohs f l t nh vn , s p li 污染天堂 ” 假说 。该假 收稿 日期 :0 8 1— 3 20 一 0 0
现阶段 , F I 在 D 逐年攀高 的同时 , 国的环境 污染水平 我 也呈现了不断恶化 的趋势 。在我 国的主要大城市中 , 空气质
在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 济发展 的贡献 的同时 , 人们也 日益 关注其负面影响 。环境影响正是其 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 实现 F I D 和环境协调发展 , 在保 持经济增长 的同时 , 节约 资
源、 保护环境 , 实现 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 的发展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
F I D 与环 境污 染 的影响机 制分析
( ) 比较优势 一 环境 “ 环境 比较优势 ”是指基于各个 国家和地区环境 要素禀
赋与环境偏好的差异性而形成 的环境标准的多样性 。 环境标
准低的国家 , 具有较大 的环 境 比较优势 , 环境标 准高 的国家 则 不具有环境 比较优 势或具有较小 的环境 比较优势 。一般
“ 环境竞 次理论 ”rc oo yohs , ( et b t m hptei 又称“ a o t s 向底线
期 FI D 的增长率在 2 %以内, 0 这段时期 , 国开始结合 自身 我 产业 发展需要 , 目的地调 整和规范外 资的引进 , 有 力求 提高 合 同的履约率和流人外资的质量。第四 , 恢复与再次高速增 长 阶段 (o 1 2o 年至今 )在世界经 济发展 整体趋缓 的同时, , 中 国经济却呈现“ 一枝独秀” 的态势。利用 F I D 也得以从“ 九五” 期间的徘徊 中走出 ,0 1 20 年达到 4 8 8 美元 ,同 比增长 6. 亿 7
1. 51 %,表现 出明显的恢复性特征。20 0 6年 ,我 国实际利用 F I 到 6 46 亿美元 , D达 9 .8 比上年增 长 1 . 52 %。目前 , 我国已成
赛跑假说 ”认 为, ) 不同 国家或地区间对待环境保护强度和实
施环境标准行为类似 于“ 公地悲剧” 的发生过程 , 为避免遭受 竞争损害 ,国家间会 竞相采取 比其他 国家更低的环境 标准 , 结果每个国家都采取 次优 的环境标准 ,导致全球环境 恶化。
而采取较高的环境标 准的国家 , 为了避开国内严格 的环境管
制, 这些 污染密集型产业不得不转移到那些环境标准相对较
为世界最大的 F I D 引资国。
( ) 二 中国环境污染 的现状
低的国家或地区。实 际上 , 越发达的国家和地 区越注重环境 的保护 , 因此环境要求较高的产业一般都转移 到那些低标准 的国家或地 区。 另一个最流行 和争论最大 的观点 是“ 染避难所 ” 污 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