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附90例报告)

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附90例报告)

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附9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将患儿分为三组各30例,A组患儿接受炎琥宁治疗,B组患儿接受干扰素治疗,C组患儿接受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

观察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C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炎琥宁;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又叫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由于肠道病毒引发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患者主要发病人群是 5岁以下的小儿,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部分患儿可引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

目前,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条件。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50例,女40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4.17±1.09)岁。

所有患儿临床均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疱疹,并伴有体温升高,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肌炎、脑膜炎、肺炎等疾病。

所有患儿均在发病后2 d内入院治疗且治疗前并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随机将患儿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组成、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独干扰素,观察组给予与对照组同剂量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恢复快。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炎琥宁手足口病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丙类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快、恢复快等特点,主要危害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对于发生机制还不清楚,并且缺乏统一治疗方案[1]。

本文通过抽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2例,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儿科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2例,其中男67例,女55例,年龄1~5岁,平均(3.45±1.35)岁,病程2~8d,平均(5.12±1.23)岁。

纳入标准:①患儿具有相应接触史,并且肠道分泌物中分离出肠道病毒。

②不患有其他类型传染病,并且入实验组前未进行任何治疗。

③符合伦理道德,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首先隔离患儿,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n=30)患儿予以干扰素治疗,实验组(n=30)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1.25±1.21)d、(2.53±1.28)d、(3.26±1.24)d明显低于常规组(2.36±1.34)d、(3.87±2.86)d、(4.36±1.8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1、3.52、5.78,P均小于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8,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干扰素;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口痛、厌食、无力、低热、手足口部位出现小疱疹。

大部分患儿一周左右会自动痊愈,少数则会引发一些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需要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

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女患儿13例,男患儿17例;患儿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3±0.4)岁;病程2~13d,平均病程(5.9±1.4)d。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30例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可以显著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减少症状严重程度,加速病情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也观察到了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研究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但仍需注意副作用的管理和疗效的长期观察。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以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炎琥宁、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临床意义、副作用观察、总结、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背景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

该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在幼儿园和托儿所中流行。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传统疗法多为对症支持治疗。

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来缓解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疾病。

炎曲宁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病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联合炎曲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症状缓解、疾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估该治疗方案对患儿症状改善的效果以及对疾病病程的影响。

通过对治疗过程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参考,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通过研究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机制和可能的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警示。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明确和实验结果验证,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医学研究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提升。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

目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但是由于病毒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流行,因此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临床热点。

干扰素和炎琥宁作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被认为有望成为手足口病的治疗新策略。

本文旨在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方法1.1 对象: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1.2 分组: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

二、结果2.1 临床疗效:观察组中,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愈3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体温恢复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8±0.6)d,对照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3.5±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患儿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5例。

三、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体温恢复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这表明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炎琥宁则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的中药,能够有效缓解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摘要L1的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96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

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宇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其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发热平均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各项临床症状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扰素;炎琥宇;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大感染该病,其发病率较快,对机体影响较大,该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1]。

当前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尚未研发出特效药物。

为探讨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以本院近期收治的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取的患儿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3・45±1・08)岁。

所有患儿经过相关检查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96例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儿实施治疗期间均未采用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选取过程中排除心肌炎、脑膜炎、肺炎等相关疾病的患儿。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

1. 2治疗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并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407)进行治疗,取利巴韦林8〜15 mg/kg加入含量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0月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5例手足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组和单纯炎琥宁组各42例。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注射干扰素、口服炎琥宁等综合治疗,单纯炎琥宁组给予口服炎琥宁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皮疹、口腔溃疡状况及传染程度等临床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2天后,两组患儿的体温、皮疹、口腔溃疡状况及传染程度等临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治愈率为83.33%,明显高于单纯炎琥宁组(59.52%)。

两组治疗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传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Enhuo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Methods: 85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dmitted to Wuhan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uly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Enhuoning treatment group and simple Enhuoning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Enhuoning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uch as interferon injection and oral Enhuon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simple Enhuoning group was given oral Enhuoning treatment.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such as body temperature, rash, oral ulcer status and infectiv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observe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群该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纳入该研究,在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的条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5%、69.7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9,P<0.05)。

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儿退热、疱疹消失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并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joint inflammation Hu ning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to 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 February 2015 treated 8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children in this study,in children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guardian agree to the conditions,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43 cases of interferon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43 case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joint inflammation Hu ning,furth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ompar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In antifebrile time disappear,herpes,oral ulcer healing time,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具有可比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献
4 讨 论
【 1 ] 中华 医学会 骨科 学分会 。 骨 关节 炎诊 治指 南 ( 2 0 0 7年 版 ) [ J ] . 中 华骨科 杂志 , 2 0 0 7 , 2 7 ( 1 o 1 : 7 9 3 — 7 9 6 . 【 2 ] 曾庆 . 加 强 骨关 节炎 的研 究【 J ] . 中华 内科 杂 志 , 1 9 9 5 , 3 4 ( 2 ) : 7 5 — 7 6 .
干扰 素联 合炎 琥 宁治 疗/ J x J L 手足 口病 临床分 析
徐 飞’
摘要 : 目的 : 研 究干扰 素联合 炎琥宁治疗 小儿手足 口病 的临床 效果 , 以期 为临床诊 治提供 一定 的参考 。 方法 : 选取 2 0 1 2 年1 月一 2 0 1 3 年6 月问入 院诊 治的 小儿手足 口病 患者 1 2 0 例, 随机分 为 实验 组( 6 0 倒) 和对 照组( 6 0侧 ) 。 其 中对照组应 用单 纯抗病毒 治疗 , 卖验组 应用 干扰
山 东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5 ; 2 4 5 — 2 4 7 .
减少炎症刺激 , 加 快 局 部 病 理性 废 物 的 祛 除 , 从 而 提 高 痛域 , 明 【 8 】 包飞 , 王道 海 , 王凤琴 , 等. 电针 对 实验 性 膝 骨 关 节 炎大 鼠软 骨 显 改 善痛 症 。股 四头 肌肌 力减 弱 是膝 骨 关 节炎 功 能 障碍 的一 个 t g f _ b 1 表达 的影 响f J 】 . 中国康 复理论 与 实践 , 2 0 0 8 , 1 4 ( 4 ) : 3 4 5 — 3 4 6 . 特 征 性表 现 『 】 0 1 , 并 对 膝骨 关 节炎 的 发展 有 重要 影 响 。 肌 肉 不仅 是 f 9 】 任 秀梅 , 沈雪勇, 等. 艾 灸治 疗膝 骨 关 节 炎 : 随 机 对 照研 究f J 】 . 中 膝 关 节 主动 运 动 的动 力来 源 , 也是 吸收 装置 。因 此 , 肌力 的下 降 国针 灸 。 2 0 1 1 , 3 1 ( 1 2 ) : 1 0 5 7 — 1 0 61 . 可 导 致关 节 稳 定 性下 降 。此外 , 关节疼痛、 活动 受 限 也使 得 膝 周 『 1 0 ] 俞晓杰 , 吴毅, 等膝 关节骨关节 炎患者等 长、 等速 向心和等速 离心 肌腱 、 韧带 、 关 节 囊 等软 组 织 的强 度 下 降 _ 1 1 , 关 节 稳 定性 的 下 降 , 测试的比较观 察田冲 华物理 医学与康 复杂志 , 2 0 0 6 2 8 ( 7 ) : 4 6 9 - - 4 7 2 . 又可 导致 股 胫 关 节 、 股关 节应 力 分 布异 常 , 促使 膝 关 节 骨性 关 节 【 1 1 1 倪 国新 . 制 动 对 骨骼 肌 的影 响 [ J ] . 中华 物 理 医 学 与康 复杂 志 , 炎 的恶 化 。 因此 , 增 强 下肢 肌力 , 尤 其 是股 四头肌 肌 力 、 提 高膝 关 2 0 0 O , 2 2 ( 2 ) : 1 2 5 —1 2 6 .
【 3 】 王道海 , 孙 华, 包飞 , 等. 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 b 鲜 表 达 的影 响【 J 1 . 医学研 究 杂志 , 2 0 1 0 , 3 9 ( 1 2 ) : 1 0 6 — 1 0 9 . 【 4 1  ̄5 : 英, 关节炎概要【 . 北京: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 0 0 5 : 4 4 2 . 【 5 】 卓 大宏 . 康复治疗处方手册【 M 】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7 ;
1 2 9-1 3 O.
【 6 】 国 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 . 中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M】 . 南 京; 南京 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4 , 2 3 8 4 .
【 7 】 孙强三, 邱健 青 , 王晓红 , 等. 常见 疾 病康 复 治疗节 骨 性 关节 炎 的病 理 变化 主要 是 软 骨 损 害 和关 节 周 围 骨 质增 生 , 早 期 以 软骨 损 害为 主 , 后期 以骨 质结 构 的 破坏 关 节 变 形 为 主I 7 ] 。电 针通 以接 近 人 体生 物 电 的微量 电流 , 采 用连 续 波或 疏 密 波对 疾 病进 行 治疗 配 合 电脉 冲刺 激 ,可 将 微 量 电流 通 过 针 体 导人 关 节 腔 , 使 治疗 作 用更 加针 对 关节 软 骨 。动 物实 验 嘲 提示 针 刺 治疗 O A主 要是 通 过 局 部作 用 实现 的 ,因 此选 取 膝 关 节 局 部 的 内膝 眼 、 犊鼻、 鹤 顶为 主 穴 , 意在 通调 关 节 局部 气 血 ; 辅 以关 节 附 近 的血 海 、 梁丘, 旨在 调节 关 节周 围软组 织 张力 ; 同时, 针对 痹 证 本虚 的 特 点 , 选取足三里, 借 阳 明经 多气 多 血 的特 点 达 补 益 气 血 之效 , 诸 穴合 用共 奏 通经 止 痛之 功 。 艾灸 治 疗膝 骨 关节 炎 其 有效性、 安 全性 临 床 已有 大量 试 验报 道 [ 9 1 。 艾 灸能 有 效控 制 炎 症 ,
8 6
内蒙古 中医药
9 6 , 7 %, 对照组为 8 O%。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节 的稳 定 性 和主 动活 动 能力 是 膝 骨关 节 炎 康 复 的关 键 。综上 所 P<0. 05。 述, 运 用 电针 、 艾灸 、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膝 骨 关 节 炎 很好 地 发 挥 了针 表 l 两 组 膝 骨 关节 炎 临 床 疗 效 比较 例 % 刺、 局 部热 疗 、 穴位 调 节 、 恢 复 关节 的生物 力 学 平 衡 等多 重 效 应 , 临 床治 愈 率 高且 具安 全性 。 易 为广 大基 层 和社 区 医生 掌握 使 用 , 费 用经 济 , 值 得推 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