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预防

合集下载

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

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

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小儿高烧惊厥是儿童在发热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症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恐慌和困扰。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学会正确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保持镇定和冷静当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和冷静。

过度担心和恐慌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和不适感,同时也会影响到正确的护理措施的实施。

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并尽快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二步: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应该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软床或地板上,以避免孩子受伤。

同时,应确保孩子周围没有尖锐物体,以防止孩子在惊厥过程中撞到或受到其他伤害。

第三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同时,可以使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孩子口鼻周围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第四步:不要阻止惊厥过程当孩子发生高烧惊厥时,家长要明白,惊厥是孩子发热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反应,不能被完全阻止。

家长不应该试图用力控制孩子的身体活动,而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和干预。

第五步:松开孩子的衣物在孩子高烧惊厥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松开孩子身上的衣物,以保持通风和降低体温。

可以将孩子的领子、腰带等松开,避免过紧的衣物对孩子的呼吸和血液循环造成不利影响。

第六步:监测惊厥时间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应该用手表或手机等设备记录下惊厥的起止时间。

这对医生来判断孩子的病情和进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同时,在惊厥结束后,也要及时向医生报告惊厥的情况。

第七步:及时就医虽然小儿高烧惊厥通常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但家长还是应尽快送孩子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和并发症。

医生会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孩子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针对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家长应该首先保持镇定和冷静,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阻止惊厥过程,松开孩子的衣物,监测惊厥时间,并及时就医。

小儿热性惊厥应急预案演练的总结

小儿热性惊厥应急预案演练的总结

一、前言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个月至5岁之间。

该病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及反复性等特点,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儿科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小儿热性惊厥应急预案演练。

现将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二、演练背景本次演练旨在检验我院医护人员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患儿进行救治。

演练场景模拟一名2岁发热患儿在门诊就诊时发生热性惊厥,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急救预案,进行现场抢救。

三、演练过程1. 演练启动演练开始前,儿科主任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演练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

随后,医护人员按照分组进行角色分配,明确各自职责。

2. 演练场景模拟一名2岁发热患儿在门诊就诊时,护士发现患儿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医生判断患儿可能发生热性惊厥,立即启动急救预案。

3. 现场抢救(1)医护人员将患儿抱入抢救室,迅速进行抢救。

医生负责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护士负责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医生给予患儿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止惊药物。

(3)护士协助医生进行退热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物、冰敷等。

4. 演练结束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儿惊厥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演练结束,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演练总结1. 演练成果本次演练达到了预期目标,全体医护人员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主要成果如下:(1)医护人员对热性惊厥的识别、判断和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2)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得到加强,应急反应速度明显提高。

(3)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得到验证,为实际工作中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借鉴。

2. 存在问题(1)部分医护人员对热性惊厥的应急处置流程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培训和演练。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总结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总结

一、保持冷静当发现儿童出现惊厥症状时,家长和保育员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慌乱可能会加剧儿童的症状,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1. 立即将儿童平躺,解开衣扣、衣领、裤带,以利于散热。

2. 将儿童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口鼻,导致窒息。

3. 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三、防止咬伤1. 对于已出牙的儿童,可在上下牙齿间放入牙垫,以防抽搐时咬伤唇舌。

2. 如无牙垫,可用压舌板、勺子等物品替代,但需注意不要强行撬开儿童的嘴巴。

四、控制惊厥症状1. 用手指掐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或合谷穴,较强刺激1至2分钟,直至儿童哭出声。

2. 如有条件,可在家中准备针灸用品,在惊厥发作时进行针灸治疗。

五、物理降温1. 将冷毛巾或退热贴贴在儿童的前额、大椎、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

2. 用温水、酒精擦浴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温水给孩子洗澡,水温在32 ~ 36摄氏度左右,时间以5 ~ 10分钟为宜。

六、及时送医1. 惊厥发作超过10分钟,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2. 在送往医院途中,保持儿童头部抬高,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

七、注意事项1. 惊厥发作时,不要强行硬掰儿童四肢,以免引起骨折。

2. 惊厥发作中,不要给儿童喂药,以免加重症状。

3. 惊厥停止后,等儿童清醒后喂退烧药,再喂一杯温水。

4. 及时拨打120,简要说清病情和住址,以便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总之,面对小儿惊厥,家长和保育员应迅速采取应急预案,保持冷静,确保儿童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控制惊厥症状,物理降温,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只有正确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儿童在惊厥过程中的伤害。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儿童因高热而发生的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的病症。

如果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或监护人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惊慌,稳定情绪。

2. 平躺:将患儿平躺在柔软平坦的地面上,保持安全。

3. 松开衣物:松开患儿的衣领和腰带,解开紧束的衣物,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4. 侧身:将患儿侧身,头稍微偏向一侧,以防止口水流入气道。

5. 保护头部:垫一些柔软的物品,如枕头或折叠的衣物,以保护患儿的头部。

6. 不用阻止抽搐:不要试图阻止患儿的抽搐,因为这样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伤害。

7. 观察抽搐时间:记录抽搐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以便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8. 温水擦拭: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患儿的额头和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

9. 及时就医:高热惊厥需要及时就医,家长或监护人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
送患儿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温馨提醒:高热惊厥严重程度不一,有的患儿可能只发作一次,也有的患儿可能会多次复发。

为了预防复发,家长或监护人应该注意避免高热,注意给予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医生建议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患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患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一、概述高热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高热伴随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抽搐。

为保障患儿的安全,确保救治及时有效,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救小组:由儿科医生、护士、护理人员、保卫人员等组成,负责患儿高热惊厥的现场救治、转运及后续处理。

2. 医生职责:负责患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救治及用药指导。

3. 护士职责:负责患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观察、记录及与家属沟通。

4. 护理人员职责:负责患儿高热惊厥的现场急救、转运及后续处理。

5. 保卫人员职责:负责保障患儿高热惊厥现场的安全,维持秩序,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症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急救小组。

2. 急救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3. 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4. 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误吸。

5. 使用手指掐人中穴,减轻抽搐症状。

6. 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7. 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8.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治疗。

9. 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10.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1. 在救治过程中,保持与家属的沟通,告知病情及救治措施。

12. 患儿病情稳定后,协助家属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急救小组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患儿高热惊厥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治、转运、用药、沟通等环节。

3.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患儿高热惊厥的救治能力,确保患儿的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急救小组应严格执行本预案,不断提高救治水平,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新生儿科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

医院新生儿科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

医院新生儿科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
1.【应急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患儿家长→记录抢救过程
2.【应急预案】
2.1 住院患儿出现惊厥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掐住患儿人
中,就地取筷子等东西放在患儿的臼齿部,让患儿头
偏向一侧,同时用负压器进行吸引,并请家长帮组呼
叫其他医务人员。

2.2 医务人员立即给患儿持续氧气吸入。

2.3 给予建立静脉通道。

2.4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4.1 安定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直接
静注,速度1mg/min用后1-2min发生疗效。

2.4.2 水合氯醛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2.4.3 苯巴比妥钠每次1-2mg/kg肌肉注射。

2.5 如果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应迅速给予物理降温。

2.6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
化。

2.7 患儿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
理人员应给患儿:
2.7.1 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衣物。

2.7.2 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
护理
2.7.3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
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2.8 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惊
厥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过程中,由于体温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肌肉抽搐的现象。

这种情况对小儿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急救方法
1.保持镇静: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2.松开衣服:将孩子的衣服松开,让他能够呼吸顺畅。

3.移动孩子:将孩子移动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他在抽搐时受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5.观察孩子:在孩子抽搐结束后,观察他的情况,如呼吸是否正常、意识是否清醒等。

6.就医:如果孩子的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

二、护理方法
1.控制体温:在孩子发热期间,家长要及时给孩子退烧药,以控制体温。

2.保持室内通风:在孩子发热期间,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潮湿。

3.补充水分:孩子发热时容易出现脱水,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4.注意饮食:孩子发热时胃口不好,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5.保持心情愉快:孩子发热时容易情绪低落,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安心。

总之,家长们在孩子发热期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和护理,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热性惊厥应急预案

热性惊厥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处理热性惊厥的发生,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救治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及各科室在热性惊厥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热性惊厥应急处理小组(1)组长:儿科主任(2)副组长:急诊科主任(3)成员:儿科、急诊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2. 职责(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处理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事务;(3)成员负责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预案1. 发现热性惊厥患儿后,立即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3. 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误吸。

4. 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5. 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6. 给予脱水剂治疗,防止脑水肿。

7. 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8. 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9. 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10. 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2. 抢救结束后,及时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

13. 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五、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 发现热性惊厥患儿后,立即执行上述应急预案。

2. 医生到达现场后,评估患儿病情,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3. 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救治,并做好相关记录。

4. 患儿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患儿送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5. 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提高家属对热性惊厥的认识。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热性惊厥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热性惊厥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3.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预防
作者:金琳华陆佩华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22-01
【关键词】热性惊厥门诊输液急救预防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首发年龄为3个月~5岁,平均为18—22月。

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

起病急,病情危重,如果抢救及护理不当可危及患儿生命[1]。

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体温骤然升高≥39℃后意识突然丧失,牙关紧闭,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大小便失禁。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约50%的患儿在今后发热时再次或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大多数(75%)的再次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

1 紧急处理:
1.1 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2 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1.3 高浓度吸氧,减轻缺氧对脑细胞的损害,防止脑缺氧导致脑水肿。

1.4 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肌注鲁米那8-10mg/(kg•次),或静脉推注安定每次0.3-0.5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若不能控制30分钟可再重复一次的,并观察药物疗效。

1.5 及时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如:口服美林、泰诺林、肌注安乃近,冰枕、温水擦浴等。

半小时测体温1次,至体温降至38.5℃以下。

1.6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神志是否清楚,瞳孔变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命体征的变化等。

1.7 加强防护,专人看护:注意安全,惊厥发作时防止坠床,碰伤,皮肤擦破,加用床栏;避免强压肢体,防止骨折。

1.8 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光线偏暗。

一切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1.9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解释宣教工作,解除家属的紧张和顾虑。

2 预防
2.1 输液前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有的家长缺乏医学知识,误认为输液中液体有退热作用,患儿发热,体温≥38.5℃以上也不给于退热药物:有的家长误人为越是发热,越要把小孩用衣服包裹得越紧,以为捂出汗来就可以退热。

因此,输液前护士要做好家属解释、沟通工作,一旦患儿体温≥38.5℃先让家属松开衣被有利于散热,嘱家属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以防在输液过程中患儿体温升高引起惊厥。

2.2 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备有鲁米那片剂,
(下转第13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