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及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ﻪ‬
二、有 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
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体温<38℃应预
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
四、常见护理诊断
①体温升高:与感染 有关
②有外伤的危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惊厥、抽 搐 有关
③潜在并发症--窒息:与呼吸 道分泌物增加;抽搐时舌后 坠,堵塞呼吸道; 喉痉挛 有关
④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与 发热; 进食少,维生素缺乏; 机械性损伤(使用舌钳、 开口器、电动吸引器吸痰) 有关。
五、护理措施
1体温升高:
‫ﻪ‬
卧床休息,测量生命体征,每4小时1次,
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之。
‫ﻪ‬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
半小时,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
50%-60%。
‫ﻪ‬
遵医嘱使用药物和(或)物理降温,并观
察记录降温效果。
‫ﻪ‬
观察降温过程中有无虚脱表现。出现虚脱
‫ ﻪ‬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 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 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多 发生于6 个月~ 6岁的孩子,属 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 5%,复发率为30%~40%,每 次惊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 的损害,严重可遗留神经系统 的后遗症。应及时进行抢救并
‫ ﻪ‬一、病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 至今尚不明了,可 能与小儿的神经系 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高热使中枢神经系 统过度兴奋,可能 是因为高热时脑细 胞代谢出现暂时紊 乱,神经细胞突然 放电引起。主要以 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进应立即处理。
‫ﻪ‬
出汗退热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注意
保暖。
‫ﻪ‬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注意疗效及副作用。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护理程序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护理程序
氨匹林静滴。 •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5时,可采用温水檫
浴,头部置冰袋或冷毛巾。
• 液体降温:患儿因高热引起机体代谢增快、 酸性代谢产物增多,需要的水分及营养物质 增多,给予足够的液体,既能补充机体所需 的能量,又能促进毒素的排泄,使体温平稳 地下降。
第六步:严密观察病情
第三步:吸氧
• 给于高流量的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 氧状态,减轻脑细胞的损害,防止脑水 肿,待患儿面色逐渐变红润、呼吸规律 后,调节至低流量吸入,以防肺氧中毒 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第四步:建立静脉通道
• 快而准确地建立静脉通道并确保通畅 是止惊的有力保障。
第五步:降温
• 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的 功能紊乱以及脑缺氧细胞水肿,因为, 控制体温是防止反复抽搐及并发症的重 要措施。
• 惊厥缓解后须保持安静,避免刺激,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营养,做好口 腔及皮肤护理,注意安全,防坠床。牙 关紧闭时,用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 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备好各种抢 救药材及器械,以便急救。
第八步:心理护理
• 及时向家长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以取得患 儿及家长的信任与合作,促进疾病的康 复。
• 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 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 精神状况,注意T、P、R以及心率的变 化,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对惊 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 节律、深浅等,如有呼吸浅表、屏气、 不规则或抽泣样呼吸时,常提示有呼吸 衰竭,要做好抢救准备。
第七步:加强基础护理
健康宣教
• 首次高热惊厥发生后30%-40%的患儿可能 再次发作,因此对患儿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 教极为重要。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抢救物品和 药品。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体温,体 温在38.5时给与口服退热药,并及时就诊。如 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不要慌乱,将患儿头 偏一侧,分离上、下臼齿,防止舌咬伤。平时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按季节及时添加衣服, 防受凉。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当患儿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抽动、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伴高热时,需要进行以下抢救流程:
1、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压舌板扩开口腔并防
止舌咬伤。

2、测体温。

3、面罩吸氧:每分钟2-3L,改善脑组织缺氧。

4、维持生命体征。

5、控制惊厥发作:使用安定进行缓解,剂量为1mg/min,每日可使用2-4次;苯巴比妥那(鲁米那)用于频繁惊厥发作时,肌肉注射负荷量为15-20mg/kg,第一次取负荷量的一半
8-10mg/kg肌注,余量分1-2次间隔2-4小时肌注,24小时后给维持量。

6、降温治疗: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均可使用,感染者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药物降温可使用10%水合氯醛灌肠,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

同时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30分钟内滴完。

7、治疗原发病。

在抢救过程中,应不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也需要了解预防和治疗知识,避免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碍。高热惊厥属4 J 常见急症 , ,L 其发病 率 3 一 % , 发率 3% 一 O , 初次惊 % 5 复 0 4% 在
厥 以后 有 2 % ~ 0 的 患 儿 在 以 后 的 发 5 4% 热 性 疾 病 时 出 现 惊厥 的 复发 … 。
急 救
因高热 引起惊厥 , 应及 时采取 降温措施 。

再次着凉 , 有 时擦 浴后 降 温效 果 不 明 但 显, 可遵 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惊 厥发作 的处理 : 患儿惊 厥发作 时要 就 地 抢 救 , 要 搬 动 , 快 解 开 衣 领 , 偏 不 尽 头 向一侧 。及时消除 口咽部及鼻腔分泌物 ,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同 时 要 注 意 安 全 , 防 预
并向患儿家庭讲解一些疾病 的注意事项 , 有 利 于 病 情 的恢 复 。
出 院 指 导
惊 厥是 大脑 皮 质 运 动 神 经 元 异 常 放 电所 致 的突 然 发 作 的全 身 或 局 部 肌 群 不 自主的阵发或强制性 抽搐 , 常伴有意识障
预 防 呼 吸 道 感 染 , 止 发 生 高 热 惊 防 厥 。 意 加 强 体 育 锻 炼 , 据 天 气 变 化 增 注 根 减 衣 服 , 免 过 冷 或 过 热 , 呼 吸 道 疾 病 避 在
皮肤护理 : 持床铺 、 服清洁干燥 、 保 衣 无皱 褶 . 别是 患 儿 服用 退 热 药后 大 量 排 特 汗时 , 及时更换床单 、 服 , 要 衣 保持 皮 肤 清
强 营 养 , 加 喂 养 次 数 , 喂 一 些 流 质 食 增 多
物 , 牛奶 。 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高热惊 厥临床表 现可分 为简 单型 和 复杂型两种 : 简单 型 : ① 高热 惊厥 长期 预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物和裤带。

(2)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3)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按高热护理常规,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用药止惊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

(7)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8)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时间:2011-01-31 02:12:29 来源:网友提供简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护理惊厥可分为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四岁以下的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

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体温过高,便会出现冷颤、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忽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正文: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护理惊厥可分为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四岁以下的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

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体温过高,便会出现冷颤、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忽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或斜视、注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可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缓解,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

惊厥是一危急临床表现,因较长时间的惊厥或不正确的处理可引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故医护职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灵敏、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和护理。

病例患儿,女,2岁,因咳嗽、发热来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肛探体温39.3℃,心率110次/分,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意识丧失。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热性惊厥多发生在宝宝发热开始的几个小时内,大约持续几秒钟,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宝宝发生高热惊厥的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翻白、身体四肢僵直或抽动,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这往往让妈妈们惊慌失措。

实际上,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很可怕,通常是无害的,也不会影响宝宝大脑和智力发育。

但若意识丧失超过15分钟,则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要及时就诊。

以下就是对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希望能给妈妈们一点参考。

1.热性惊厥的概念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一般因感染引起机体急性发热,体温达38°C以上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称之为热性惊厥[1]。

2.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为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面部、四肢呈对称性强直性阵挛性抽搐,伴有呼吸屏气、紫绀,大小便失禁,经数秒至数分钟后惊厥停止,进入昏睡状态。

此后不久意识恢复[2]。

小儿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5岁的小儿,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发生继发性的癫痫,因此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对患儿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3.1镇静止惊热性惊厥的救治重点是快速止惊,及时、准确、有效的使用镇静止惊剂,首选安定,必要时20 min后可重复使用。

控制惊厥后,可以苯巴比妥钠肌注或静推,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3.2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以利呼吸,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中的分泌物、呕吐物,有效吸痰,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并托起下颌防止舌后坠。

3.3氧气吸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发钳明显的患儿可采用头罩(5-8L/分) 或面罩(2-3L/分)给氧;不明显可采用鼻导管(0.5-1.0L/分)持续低流量给氧。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现场处理1.保持冷静: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躺平孩子并确保周围安全:将孩子放置在宽敞、平坦的地方,远离桌子、椅子或其他锐利的物体。

3.解开孩子的衣物:解开孩子的衣服,降低体温,可以用湿毛巾轻拍孩子的额头、颈部和手脚散热。

4.观察孩子的抽搐情况:记录抽搐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以便后续的医疗处理。

二、紧急求助1.呼叫急救方式:拨打当地的急救方式,告知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并提供详细的现场信息。

2.向医护人员提供关键信息:在方式中向急救人员提供孩子的年龄、体重、体温等关键信息,以便医护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指导。

三、应急处理1.控制孩子的抽搐:护理人员应了解控制孩子抽搐的方法,如将孩子转至侧卧位置,保护其呼吸道畅通,避免吞咽舌头或其他物体。

2.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紧急求助后,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配合医生的检查、治疗等工作。

四、急救药物的应用1.吸氧:当孩子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时,可予以吸氧治疗。

2.退热药物的使用: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3.静脉注射:若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可进行静脉注射药物,如地西泮等,以控制抽搐。

五、发病后的监测和预防措施1.监测体温: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体温升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预防复发:尽量避免高热惊厥的诱因,如注意孩子的体温调节、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坚持良好的营养等。

3.与医生保持联系: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并进行相关检查,确保孩子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总结:高热惊厥是一种危险且突发的疾病,儿童的监护人应该掌握应急预案,做好现场处理、紧急求助、应急处理和监测等工作。

及时预防和管理高热惊厥的复发也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提供的高热惊厥应急预案能够帮助儿童的监护人有效护理儿童,并确保其生命安全。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第1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34温水全身擦浴15min。

浴后30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为宜,防止烫伤。

第2篇:髙热惊厥应急预案髙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年6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及护理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曲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收缩,以强制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意识障碍.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和特点
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
肿.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起阿或极期.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2)颅外感染:如热性惊厥,其他部位感染(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引
起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常于原发性的极期出现反复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2.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如产伤脑外伤原发癫痫先天脑发育异常颅内占
位性疾病等.产伤与出血引起者表现为伤后立即起病反复惊厥
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2)颅外疾病: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各内代谢性疾病(水电解质
紊乱肝肾衰竭中毒)等.缺氧缺血引起者表现为窒息后立即起
病,反复惊厥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代谢性疾病引起者
患儿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疾病基础.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发作均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患儿多有热性惊厥的家族史.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起,当体温骤然升至38.5﹣40℃(大多39℃)时,突然发生惊厥.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性两种:
1.单纯型(典型)热性惊厥的特点
1)多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十分钟,可伴有发作
后短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
征.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2.复杂性热性惊厥特点
1)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
2)在24小时内发作≥2次
3)惊厥形式成局限性或不对称性
4)惊厥发作5次以上
多数热性惊厥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而停止发作,部分患儿转换为癫痫,危险因素:
1)有癫痫家族史;2)复杂性热性惊厥;3)首次热性惊厥前已由神经系
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的发
作率平均在9%以上,无危险因素者,癫痫的发生不到1%.
辅助检查
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便常规血糖血磷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脑脊液的检查.必要时可做眼底脑电图 B超 CT MRI检查等.
高热惊厥治疗要点
控制惊厥发生,寻找和治疗病因,预防惊厥复发.
1镇静止痉
1)地西泮:为惊厥首选药,对个性发作都有效,尤其适用于惊厥持
续状态,其作用发挥快,大多在1-2分钟内止惊,剂量每次
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缺点是作用
短暂,过量可致呼吸抑制血压降低,需观察患者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相对于年龄较小穿刺困难的患儿,也可采用地西泮加生理盐水灌肠的抢救方案。

2)苯巴比妥钠:是新生儿惊厥首选药物,但新生儿破伤风应首选地
西泮。

本药抗惊厥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也有呼吸抑制及降低血压等副作用。

3)10%水合氯醛;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1.对症治疗脑水肿者可静脉应用甘露醇呋塞米或肾上腺皮质激
素,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原因治疗针对引起惊厥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咳嗽和呕吐反射减弱呼吸道堵塞有
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4.体温过高与感染或惊厥持续状态有关。

5.惊恐与家长缺乏急救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6.潜在并发症脑水肿惊厥发作时间长造成脑组织缺氧而引起脑
水肿
护理措施
1.预防窒息
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的,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衣领,松衣服,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舌后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

备好急救用品,如鸭舌板、开口器、吸痰器等用品。

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2.预防外伤
惊厥发作时,将柔软的棉质物放在3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默察受损。

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垫牙垫,防止舌咬伤。

牙关紧闭时不要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加床挡,防止坠床,将创床上硬物移开。

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

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安静,各种刺激均可使惊厥加剧或时间延长。

密切观察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变化。

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若出现脑水肿早期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按医嘱用脱水剂;在紧急的情况下可针刺入中、合谷等穴位止惊;按医嘱给予止惊药,以免惊厥时间过长,导致脑水肿或脑损伤。

4.健康教育
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长掌握惊厥的急救措施。

应热性惊厥患儿在今后发热时还可能发生,故应告诉家长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教给家长在患儿发热时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

演示惊厥发作时急救方法(如按压人中、合谷穴),保持镇静,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