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1.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一、知识结构原生质的概念: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二、教学目标1.原生质定义(B:识记)。
2.组成生物体的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的功能(C:理解)。
3.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C:理解)。
4.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观象(A:知道)。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食物的化学元素组成。
(2)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
[解决方法](1)列表比较四类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将各种化合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和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辩证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解决方法[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2)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和重要功能。
[解决方法](1)采用逐步深入的分层认识的方法。
(2)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制作好蛋白质分子结构课件。
3.教学疑点解决方法[教学疑点] 有机化合物的知识高二学生还未在化学课中涉及到,对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不理解,影响本节教学知识的学习。
[解决方法]为解决学生有机化合物的知识障碍,教师讲点有机化学知识,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四、课时安排2课时: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和脂类为1课时;蛋白质和核酸为1课时。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的蛋白质结构、肽链的形成等。
2.讲述法:对教材中物质存在形式、组成成分等需要了解知识采用此法。
3.讲解法:对教材中的概念,生理作用等需要理解的知识采用此法。
高中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2人教版 必修1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学习目标】1.识记原生质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2.理解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
3.理解蛋白质是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它的分子结构层次和多样性。
4.知道细胞是这些化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原生质的概念?(2)如何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3)如何理解无机盐的生理功能?(4)如何理解糖类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5)如何理解脂质的存在形式及功能?(6)如何理解蛋白质的合成、多样性及重要功能?(7)如何理解核酸的种类及功能?2.解题障碍化合物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层析综合法”理解原生质。
原生质的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从成分上,原生质指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它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②从结构上,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但不包括细胞壁,由于细胞壁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才可以说“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③从功能上,原生质是指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这些生命物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才能实现各种生命活动,即新陈代谢。
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例1]下列关于原生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生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B.新鲜的叶肉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C.雌蛙的卵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D.生物体内的原生质能自我更新解析:用“层析综合法”解。
从成分上说,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所以A项正确;从结构上看,这些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是,所以C项正确;从功能上看,原生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自我更新。
答案:B(2)用“迁移法”理解水的两种存在形式。
“迁移法”是指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方法。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高中生物课程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体内主要化合物的组成、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化合物的探究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内含有哪些化合物?2. 知识讲解介绍生物体内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等讲解各种化合物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特点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这些化合物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答案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生物体内化合物检测的实验,如蛋白质检测、脂肪检测等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物体内化合物知识,提问学生:你们能说出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哪些特点?2. 知识拓展讲解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过程,如糖类与脂肪的转化、蛋白质的降解等介绍生物体内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的调控机制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生物体内化合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如何相互配合?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答案4.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生物体内化合物知识,强调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展望生物体内化合物研究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体内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思考问题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生物课程教材2. 实验器材:生物实验常用器材,如显微镜、试管、试剂等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图片、动画等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加深对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理解2.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 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续)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七、教学评价(续)4.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教学资源(续)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术文章、研究进展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九、教学建议(续)5. 开展课后辅导,为成绩较差或需要提高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十、课程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十一、教学内容与步骤(续)6.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生物体内化合物相关的课外阅读和研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十二、教学评价(续)5. 课外阅读报告:评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十三、教学资源(续)5. 学术期刊: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论文,供学生了解生物体内化合物的最新十四、教学建议(续)6. 组织生物体内化合物相关的学术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十五、课程总结1.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总结整个学期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十一、教学内容与步骤(续)7. 课程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生物体内化合物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十二、教学评价(续)6. 课程小结报告: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习心得的表述能力十三、教学资源(续)6. 教学视频:提供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视频,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实验技能十四、教学建议(续)7. 鼓励学生参与生物体内化合物相关的学术竞赛或研究项目,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十五、课程反馈与改进1. 教师应积极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生物体内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特点。
【K12学习】高二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高二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知识目标理解由各种化合元素组成的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体内各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重点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该六大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虽然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但组成的各类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组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该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以后知识,如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的重要基础。
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学好、学扎实。
2.四类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四类有机物是生物体特有的化合物,了解这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特别是四种化合物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的侧重点,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糖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脂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核酸对生命活动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来实现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四种化合物的功能进行区分。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80-90%无机盐:1-1、5%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核酸糖类:1-1、5%脂类:1-2%二、水问题2:水对于生物体是至关重要的,水对于生物体、对于细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这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说明:引导学生从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如下:1、含量:最多(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2、存在形式:(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如:种子烘干(水分为自由水)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三、无机盐问题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如何?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说明:引导学生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见下面总结)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
归纳总结如下:1、含量:很少2、存在形式:离子态3、生理作用(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镁离子:叶绿素;铁离子:血红蛋白(2)维持生命活动钙离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时表现抽搐现象(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生理盐水:保证细胞正常的渗透平衡四、糖类问题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这些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糖类出发,分析糖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糖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糖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学设计及例题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学设计及例题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学设计及例题【目的要求】1、知道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原生质及其结构上的分化2、知道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含量3、知道生物体的水的存在形式、理解所占比例及生理作用4、知道生物体的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理解生理作用5、知道糖类的元素组成、主要生理作用、种类及其分子式、在生物本内的存在、具体生理作用6、知道脂类的元素组成、种类及主要生理作用【重点难点】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具有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2、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来看,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含义?3、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主要元素、最基本元素分别指哪些?4、Fe、Zn、Ca、B主要生理作用?5、第一节学案练习P7: 1、3二 .新授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课本P12表2、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和干生重的含量:课本P12 表3、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存在形式和功能【练习】选讲《课课练》和《素质教育新学案》。
题目如下:1、下列关于原生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原生质不包括细胞核B、原生质不包括细胞膜C、原生质就是细胞质D、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2、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属于原生质范畴的是( B )A、液泡B、细胞壁C、细胞核D、线粒体3、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 )A、纤维素B、肌糖元C、肝糖元D、淀粉4、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5、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依次是( A )A、糖类、ATP、脂肪B、糖类、ATP、蛋白质C、糖类、磷酸肌酸、蛋白质D、ATP、葡萄糖、糖元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的是( A )A、吸附或结合在蛋白质等物质上B、能够流动和易蒸发B、是生物体代谢活动的介质 D、是良好溶剂7、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C )A、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C、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D、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不变8、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经曝晒,失去了大量的水分子,这些水属于自由水,再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将出现小水珠,这些水属于结合水,经曝晒后的种子耐贮存,是因为自由水减少后,细胞内生命活动的重要化学反应受到抑制的结果。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2. 使学生理解各种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2. 无机盐的种类和作用3. 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4.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5. 糖类的分类和功能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各种化合物的特点、作用和功能。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3. 利用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体化合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讲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概念,阐述水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3. 讲解无机盐的种类和作用:介绍常见的无机盐及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4. 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讲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和功能。
5. 讲解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介绍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6. 讲解糖类的分类和功能:阐述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分类及功能。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种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内容:1. 核酸的组成和功能:讲解DNA和RNA的结构特点,阐述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 酶的本质和作用:介绍酶的定义、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催化作用。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核酸和酶的特点、作用和功能。
2. 通过举例法,阐述核酸和酶在生物体内的具体应用。
3. 利用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核酸和酶的相关知识。
高二生物备课必备系列:《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长签字:执行时间:教学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必修学案1.2.1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水和无机盐)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活的过程中随时都提到,但水在生物体内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所占比例如何?各种生物之间相差比较大吗?2.解析:水是人体各种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水是运输媒介,它可以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直接或间接地带给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并将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有害有毒的物质通过大小便、出汗、呼吸等途径即时排出体外,水是人体的润滑剂,使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运动灵活、食物能够吞咽。
水还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和调节体温的重用作用等。
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所占比例,存在形式,无机盐引起的症状等。
4.解析:无机盐是存在于体内和食物中的矿物质营养素,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综合组成,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
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钡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在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
无机盐对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很重要,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大部分是由钙、磷和镁组成,而软组织含钾较多。
体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在合适的浓度范围有益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缺乏或过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响其代谢,往往增加其消耗量。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水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水的功能。
(2)无机盐的含量、存在形式和无机盐的作用。
2.解析(1)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是最多的,在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水的含量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细胞的含水量也不同。
(2)在不同的组织、器官,水的含量不同。
(3)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大约占全部水的4.5%,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4)水的功能: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物质都溶解在水中;水参加化学反应;水在生物体内流动,可以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细胞,同时也运输在新陈代谢中产出的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组成生物体的化
合物》教案
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80-90%
无机盐:1-1、5%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
核酸
糖类:1-1、5%
脂类:1-2%
二、水
问题2:水对于生物体是至关重要的,水对于生物体、对于细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这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如下:
含量:最多
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如:种子烘干
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
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问题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如何?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
归纳总结如下:含量:很少
存在形式:离子态
生理作用
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镁离子:叶绿素;铁离子:血红蛋白
维持生命活动
钙离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时表现抽搐现象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生理盐水:保证细胞正常的渗透平衡
四、糖类
问题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这些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糖类出发,分析糖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糖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糖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
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组成元素:c、H、o
分类
单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
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
半乳糖:乳汁中
二糖:水解后产生两个单糖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动物二糖:乳糖
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
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多糖:糖原
生理作用
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问题5:你所知道的脂类有哪些?这些脂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脂类出发,分析脂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脂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脂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脂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
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组成元素:c、H、o、
c、H比例高,彻底氧化释放出更多能量
分类及生理作用
脂肪:储能物质
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类脂:磷脂
脑磷脂、卵磷脂六、蛋白质
问题6:你所知道的蛋白质有哪些?这些蛋白质的共同
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蛋白质出发,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基础及结构特点,详细地分析讲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蛋白质被称做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物质。
在细胞的各种结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
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相对分子量大
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分子量几万到几百万
如:乳球蛋白3、6万
分子结构复杂
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分析原因: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空间结构多样
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从细胞核中最初提取出来的酸性物质。
分为两类:DNA、RNA
分子量大名称
RNA
DNA
分子量
04
06
分布
细胞质细胞核
结构复杂
元素组成:c、H、o、N、P
结构单位:核苷酸
分类:核糖核苷酸:4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过渡:六种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命活动的调控者,二者最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类和脂类主要是作为能源物质出现的,同时参与一些生命活动调节,水和无机盐作为生命活动的辅助物质,这六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物质,即原生质。
八、原生质
案例1:小实验--科学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种化合物,然后再按真实比例混合,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预测一下能否得到活细胞?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分析:当然不能
原生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活细胞
原生质具有特定的结构
所以: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需要研究细胞的结构。
板书提纲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二、水
.含量:最多
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
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含量:很少
.存在形式:离子态
.生理作用
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持生命活动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四、糖类
.组成元素:c、H、o
.分类
单糖:
.生理作用
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组成元素:c、H、o、
.分类及生理作用
脂肪: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类脂:磷脂
六、蛋白质--生物大分子
.相对分子量大
.分子结构复杂
空间结构:蛋白质--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分子量大名称
RNA
DNA
分子量104
06
分布
细胞质细胞核
.结构复杂
元素组成:c、H、o、N、P
结构单位:核苷酸
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配套K12教育资料
.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配套K12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