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模拟考试题汇编:《世说新语》及答案 .doc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备一考通--《世说新语》二则 答案

地走进家门)
%"!!"谢 太 傅#寒 雪 日#内 集 %与 儿 女#讲 论#文 义 ) !#"白 雪 纷 纷#何 所 似 *
!$"撒 盐 空 中#差 可 拟 )
!%"陈 太 丘#与 友#期 行 %期#日 中 )
!&"客#问 元 方 ,'尊 君#在 不 *(
!'"非 人 哉 - 与 人#期 行 %相 委#而 去 )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文言文
七年级上
梳 理 巩 固
! 世 说 新 语二 则
!"刘 义 庆 志 人 小 说 集 汉 末 东 晋 #"不 否 $"!!"拉#领
!#"离 开#前 往 $ $ %到 $ $ 去
Hale Waihona Puke !$"约 定#日 期
!%"舍 弃#把 事 交 给 别 人 去 办
夯 实 基 础
于人 %不 知 自 责 且 对 子 骂 父 的 人 %是 没 有 礼 貌 的 表 现 %对 这
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示 例 二 ,人 非 圣 贤 %孰 能 无 过 * 知 错 能 改 不 失 为 有 识 之 人 )
怎么能因他人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这个人呢* 原谅一个
知错 能 改 的 人 %不 正 表 现 了 一 个 人 胸 襟 宽 广 &有 涵 养 吗 *
$"!!"谢 太 傅 在 一 个 寒 冷 的 雪 天 %把 家 人 聚 集 在 一 起 %给 子 侄 辈
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
!#"!这"纷 纷 扬 扬 的 白 雪 像 什 么 呢 *
!$"不 如 比 作 柳 絮 乘 风 飘 起 )
《世说新语》习题精选与答案.doc

《世说新语》习题精选与答案正阳三中卢瑞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PGN0109A.TXT/PGN> 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PGN0109B.TXT/PGN> 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以言谈为主的文集,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言行,以及他们的智慧和见解。
这部文集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物思想的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题目一:世说新语中的“寒门之子”是指什么?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寒门之子”是指出身贫寒的人。
这些人通常没有世家背景,没有财富和权势,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最终取得了成功。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寒门之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传递了一种鼓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精神。
题目二:世说新语中的“卧龙”是指谁?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刘备效力,并在三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被称为“卧龙”是因为他在刘备身边,默默无闻,却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能,就像卧在龙腹之下一样。
题目三:世说新语中的“骑驴找马”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骑驴找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骑着驴子去找马的故事。
虽然他只有一匹驴子,但他仍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马。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题目四:世说新语中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不为了物质利益而低头屈膝。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拒绝为了五斗米而屈服于权贵。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为了物质利益而妥协。
题目五:世说新语中的“七步成诗”是什么故事?答案: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曹操和曹植的故事,被称为“七步成诗”。
曹操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创作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曹植接受了挑战,在七步之内写下了一首名为《七步诗》的诗。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植的才华和机智,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创作的热爱。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和成语的含义。
中学生名著《世说新语》95题含答案

1. 世说新语是由谁组织编写的?A、刘义庆(正确答案)B、孔子C、周兴嗣2. “道边苦李”的典故与下面哪个人物有关?A、王戎(正确答案)B、刘伶C、谢安3.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A、孔子B、老子C、孔融(正确答案)4. 世说新语所写内容的历史朝代是?A、唐朝B、宋朝C、魏晋南北朝(正确答案)5. 七步诗是谁写的?A、曹操B、曹植(正确答案)C、曹丕6. 《铜钱绕床》中“阿堵物”指的是什么?A、钱(正确答案)B、床C、被子7.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中“疾”的意思是?A、疾病(正确答案)B、快速C、嫉恨8. “主簿白”中“白”的意思是白色说(正确答案)空白9. “又尝同席读书”中“尝”是什么意思?曾经(正确答案)经常尝试10. “嵇中散语赵景真”中“语”的意思是语言对…说(正确答案)语文11. 《辛毗仗钺军门》中“宣王与亮对渭而陈”,“陈”字读音是A. zhèn(正确答案)B. chénC. chéng12. 《谢道韫咏雪》中,“俄而雪骤”里的“俄而”意思是?A.然而B.不久;一会儿(正确答案)C.而且13. “的卢害主”中“的”读音是dēdídì(正确答案)14. “王恭身无长物”中,“长”的读音是chángzhàng(正确答案)zhǎng15. “嵇中散语赵景真”中“语”读音是yù(正确答案)yǔ16. 《谢太傅盘桓东山》中,“太傅神情方王”里“王”的读音是wángwàng(正确答案)17. 《谢太傅盘桓东山》中,“舟人以公貌闲意说”里“说”读音是yuè(正确答案)shuōyuē18. 《郗公吐饭》中,“辄含饭著两颊边”里“著”读音是zhùzhuó(正确答案)zhě19. 《东床坦腹》:“遣门生与王丞相书”中“书”的意思是书法书本书信(正确答案)20. 《路边苦李》:“诸儿竞走取之”中“走”的意思是跑(正确答案)走路21. 《谢道韫咏雪》:“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儿女”的意思是儿子女儿侄子侄女(正确答案)孩子22. 下列不是《世说新语》中总结出的成语是东床快婿咏絮之才竹头木屑三令五申(正确答案)23. 《庾公乘马有的卢》:“乘”的读音是shèng(正确答案)chéngchèn24. 《荀巨伯探友》:“岂荀巨伯所行邪”中“邪”的读音是yé(正确答案)xièxié25. 《王恭身无长物》:“丈人不悉恭,恭做人无长物”中“丈人”的意思是对老人的尊称(正确答案)岳父父亲26. 七步诗的主题是母女情父子情兄弟情(正确答案)27. 《纯孝之报》中陈遗的母亲喜欢吃什么?焦饭(正确答案)白米饭水果28. 多选题:魏晋时期推崇的“雅量”指得是[多选题] *临危不惧(正确答案)喜怒不形于色(正确答案)得失随意(正确答案)心态平和(正确答案)29. 《东床坦腹》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王羲之(正确答案)王戎徐孺子30. 《陈太丘与友期》:“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是日期约定(正确答案)其他31.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聪明。
《世说新语》历年中考题

《世说新语》历年中考题2004年大连市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2分)译句: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8分)9.(2分)③10.(2分)D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2004恩施三、文言文阅读(10分)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
请读下面这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世说新语练习题含答案

世说新语试题一、填空题〔20分〕"世说新语"是中国1、〔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2、。
是由南朝*宋宗室**3、〔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峻作注。
全书原4、,*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5、、政事、 6、、方正、雅量7、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 8、到9、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 10、、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二、选择题〔30分〕1、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出,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B.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挽回元方好感。
C.元方"入门不顾〞表示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D.文章用语和人物刻画的主人公是陈太丘。
3、以下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俄而雪骤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假设此安陵君其许寡人5、以下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ù)B.拟(nǐ)C.在不(fǒu)D. 韫(yù)雪骤(zhòu)6、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与友期行〔约定〕B. 去后乃至〔才〕C.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 下车引文〔引领〕7、"咏雪"一文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一样指儿子和女儿B.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
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全国通用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一)课内选段一、2004年大连市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2分)译文: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9.(2分)③10.(2分)D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二、2004年恩施市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
请读下面这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则练习题及答案(一)

《世说新语》则练习题及答案(一)《世说新语》是一部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书籍,它汇集了许多关于人物、事件和道德的故事,成为了后来许多文学作品的源头。
而且,这些故事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因此,练习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世说新语》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是因为它的什么特点?答案:《世说新语》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哲学意义,以及深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等特点。
2. 《世说新语》中的“志怪”是指什么?答案:《世说新语》中的“志怪”是指那些既真实存在的奇事,又难以用常规理解和解释的事件。
3. 《世说新语》中的“杂言”是什么?答案:《世说新语》中的“杂言”是指规模较小的、不同于正式言论的言语形式。
4. 《世说新语》中的“文学家”和“文法家”有何异同?答案:《世说新语》中的“文学家”指能够写作文学作品的人,而“文法家”则是指擅长掌握语法和修辞的学者。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世说新语》中著名的“六韬”之一?A. 图谋篇B. 改易篇C. 金德篇D. 损益篇答案:D2. 下面哪一段属于《世说新语》中的“志怪”?A. 鲍长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挥泪而别。
B. 大桥之下有石,日夜动静不已,路人皆惊异。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 司马逸客喜怒无常,动辄取出自己的心肝。
答案:B三、大论文题:1. 你读完了《世说新语》,觉得它对于现代人有何价值?答案:这是一道大论文题,答案因人而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谈谈《世说新语》中的德行、道德与修身等方面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何启示和借鉴。
另外,我们也可以分析《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探讨它们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等方面的启示。
总之,通过练习《世说新语》的题目,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也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是一次很值得尝试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模拟考试题汇编:《世说新语》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 1.2004年大连市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
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____________ 传一乡秀才观____________ ②后大闻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之可以即愈 __________________
(3)且吾有大事未__________________(4)闻言__________________动 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告之于帝
B 、贤于材人远矣
C 、仓鹰击于殿上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11.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答案】8.(4分) (1)记:记住(2)给……吃药 ; 吃药;用药治(3)结束;完;了结 (4)脸色;神色;面色
9.(2分)C
10.(3分) (
1)(1分)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得分点:岂)(2)(2分)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
(得分点:为:“当告以故”句式)(句子翻译基本通顺,看得分点)
11.(2分)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难度:中等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10.2008年长春市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5分)
汉,郭伋字细侯。
茂陵人,为并州守。
素结恩德。
后行部①至西河。
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
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
既还。
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
先归一日。
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结恩德( ) ②后行部__________________西河(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
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答案】14.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
(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
16.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
(共2分,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11.2008广东汕头市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
【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