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行远级2016-2017学年高二上语文第一学段模块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
(2)《滕王阁序》凭借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写出水边雁声的两句是,。
(3)李清照的《一剪梅》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的一句是。
(4)《陈情表》中用晋成公绥《序》中的典故说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书愤》中记述了25年前两次抗金胜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而征一国者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此小大之辩也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5.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 而彼且奚适也?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① 今臣亡国贱俘。
②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D.① 问征夫以前路。
② 云无心以出岫。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决:快速的样子。
抢:碰,触。
之二虫又何知!之:这,此。
B.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哪里。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与“富”相对,经济困难。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本试题共6页,六大题,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共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2016-2017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基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年一月份,寿险企业普遍实现“开门红”,华夏保险、前海人寿等22家寿险公司的保费总额全都青云直上,呈现迅猛上涨的趋势。
B.由于受到国内反对派武装的猛烈攻击和西方国家严厉的经济制裁,陷入内忧外患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处境可谓如坐针毡。
C.在智能手机时代,新的品牌不断涌现,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熊猫、波导、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而今在市场上几乎不见了踪影。
D.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郭德纲爱徒、德云社的骨干岳云鹏闪烁其词、妙语连珠,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酒馔.(zhuàn)庇.护(bì)搠.倒(shuò)中石没镞.(zú)(cén) 逸兴遄.飞(tuán)B.迤.逦(yǐ) 尺牍.(dú)岑寂..C.泠.然(líng)懿.范(yì)傩.送(nuó)得鱼忘筌.(quán)D.付梓.(zǐ)簪笏.(hù)下乘.(chéng)衡阳之浦.(fǔ)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A.疏朗帷幔车蓬战战惊惊B.洗练窸窣怂恿锱珠必较C.辖制孤僻绵蜜一促而就D.陨首盘桓耘籽安然无样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及,至)彼且奚适.也(到、往)恭疏.短引(书、撰写)B.门衰祚.薄(福分)盈虚有数.(数量)诏书切峻.(严厉)C.北海虽赊.(远)舅夺.母志(夺取) 听.臣微志(任,这指成全)D.日薄.西山(迫近)不矜.名节(怜惜)形影相吊.(安慰)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欲购顺私情,则刘病日.笃。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而后乃今将图南.。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其翼若垂天之.云(2)水之.积也不厚(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4)汤之.问棘也是已(5)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6)楚之.南有冥灵者(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8)之.二虫又何知(9)而宋荣子犹然笑之.(1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1)(3)(6)/(2)(5)/(4)(7)(10)/(8)(9)B.(1)(3)(6)/(2)(4)(5)/(7)(9)/(8)/(10)C.(1)(2)(3)/(4)(6)(10)/(5)(7)(9)/(8)D.(1)(3)(5)(6)/(2)(4)/(7)(8)(9)/(10)6.下列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田园将芜,胡不归?B.奚以知其然也?C.之二虫又何知!D.乐夫天命复奚疑?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十余座洋楼,每座均灯光明亮,绿窗红帘,五光十色,锣敲笙响,。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下·兰考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①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
香溪水的滋润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________之心。
②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__________,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③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______的。
A . 秀外慧中一孔之见鼎力相助B . 冰清玉洁洞若观火全力相助C . 冰清玉洁一孔之见全力相助D . 秀外慧中洞若观火鼎力相助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了打破这压抑,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B .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C . 通过太空通讯卫星和直播线路,人们将可以看到伦敦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和观众的热烈喝彩声。
D .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柯云路)是1968年12月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的。
到村里不久,就赶上了农历新年,也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了,由于大年三十睡得太晚,我是在初一半前晌才走到街上的。
,。
,。
从这儿就能看出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谁家的女人能干。
①去家里磕头拜年被当做旧风俗早已禁止,人们就在街口互道过年好②每个人都一身新袄新裤,包括脚上的新鞋。
③问候的同时也用目光彼此打量,看谁家的新衣最合体,谁家的花袄最漂亮④猛然眼前一亮,但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立在街口⑤这使还是平日劳动打扮的知青们很是乍眼A . ④①②⑤③B . ④②⑤①③C . ②③⑤④①D . ④①②③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4. (10分) (2017高二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不题。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卢恩光等大老虎台上人前冠冕堂皇....,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最终逃不了被人民唾弃的下场。
②本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文化市场的扩大和宗教复兴运动的兴起,一些原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帮会借助于宗教的外形沉渣泛起....,重新显现于社会舞台。
③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④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⑤广西南宁铁路局玉林工务段工长陈选英对自己求全责备....,每天只要一上岗,就像一根上紧的发条,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
⑥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咬文嚼字....。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心领神会。
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对中国自身发展也有利B. 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 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汪曾祺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这与他洞察秋毫的功力是分不开的D. 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这是我的高足,虽然年岁不大,但在研究方面很有自己的体会,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B. 朋友之间肝胆相照,放心,你拜托我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去做C. 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谢谢D. 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4.下列文学常识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包括《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九首作品.其中《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湘夫人》歌咏的是湘水女神对男神的思慕之词B. “乐府”是两汉时设置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乐府由机关的名称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初唐乐府诗多袭用乐府旧题,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以后,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口号C.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有五言和七言两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或长律.八句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 “表”是中国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其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这种文体有自己特殊的格式,如开头要先写上表人的名,《出师表》《陈情表》的开头就有“臣亮言”“臣密言”字样;在这里,臣子对君主自称只能称名不能称字,也不能具姓氏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5.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考试)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二上·西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
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
《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
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
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垂涎.(dàn)慰藉.(jiâ) 尺牍.(dú) 付梓.(zǐ)B. 袅袅.(niǎo) 照浦.(pǔ) 言荃.(quán) 窸窣.(sū)C. 颤.抖(zhàn) 额枋.(fāng) 谄.媚(xiàn) 瞠.目(chēng)D. 毗.邻(pí) 倏.忽(shū) 纤.维(qiān)涔.阳(cãn)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①阅读巴金《随想录》手稿的人发现,巴金的文章很少有哪篇是的,往往几经修改。
②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的一个长远战略目标,但不可能,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一个旷日持久的开发项目,因为股权争议引来了同一法院的两次的判决,五位法学专家联名质疑其中的法律漏洞。
④本次艺术展将其一中一西的艺术风格作品并置,试图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西方艺术的并置、交流、结合。
A. 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截然不同迥然不同B.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迥然不同截然不同C.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截然不同迥然不同D. 一蹴而就一挥而就迥然不同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
B.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
C.对于一些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做法,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特殊时刻,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D.《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人的肥胖问题“令人担忧”,有近15%的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错误..的一项是A.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使动用法。
B.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襟,意动用法。
C.矜悯愚诚.诚:诚心,形容词作名词。
D.而后乃今图南.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莫之夭阏者A.急于星火B.宇文新州之懿范C.南冥者,天池也D.复驾言兮焉求6.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逍遥游》中“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任何人只有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荣辱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才会达到物我两忘,恬然自得的“逍遥”境界。
B.《陈情表》这篇文章,作者出于理,归于情,先晓之以理,再动之以情,寓理于情,陈情于事。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先说理,再说情,使得文章有理可循,有理可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C.《滕王阁序》中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一句,意思是怎么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还呢。
意思是说,虽然怀才不遇,但也不放任自流。
而前文“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正是作者借孟尝自比。
D.《谈中国诗》中,将中国诗和外国诗进行比较,在发展、形式、技巧、语言、内容这几项中,除了“内容”上无甚差异,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B.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令阃(kǔn) (对方妻子)、令兄、令郎、令爱。
C.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拜为郎中”。
除,拜官授职,但被降职了,如“除臣洗马”中的“除”,就是降职的意思。
D.古人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而“弱冠”,是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二.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3分)8.(1),临清流而赋诗。
(2),访风景于崇阿。
(3)鹤汀凫渚,(4),鸟倦飞而知还。
(5)山原旷其盈视,。
(6)《逍遥游》中用用两种事物来说明“短的寿命”的句子是,(7)《逍遥游》中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8)《陈情表》中,说到自己成年后仍孤单无依无靠地独自生活的句子是,。
(9)《陈情表》中,明确说出自己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处境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①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若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注:①秩:任期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罹:遭遇B.愿霁.怒霁:雨过天晴C.除.知台州除:授予官职D.终身饮.恨饮:含着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1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季思轶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3分)(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3分)四、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每小题3分,共9分)自古以来,哈尼族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溉梯田,水沟开挖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个人或村寨往往不能独立承担。
哈尼人就户与户联合或者村与村联合,一起挖沟引水,通过出资的多少和投入的人力的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一户的分水量大小。
为了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源,避免发生水纠纷,哈尼人发明了分水木刻来进行分配。
分水木刻,哈尼语称“欧斗斗”,它是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材质坚硬的木料,在木料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度不一凹槽的一根横木。
尽管在哈尼族分水制发明和形成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
技术美的内涵首先由技术品表现出来。
人们创造任何一个技术品,都是具有实用性的。
分水木刻作为分水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哈尼人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而创造的工具,起到了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用水量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分水木刻放置于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水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窄的凹槽决定每个子水沟所灌溉梯田水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
哈尼人还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分水木刻,长方形的设计,比其他形状更能防止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分水的准确性,且用料最省,是实现分水功能的最大化的典型形式。
可见,分水木刻作为一种技术品,不仅具备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的形式。
分水制是指哈尼族经过村与村,户与户集体协商,根据挖沟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确定每块梯田的水流量大小的民间制度。
分水制约定,投入多者,分水木刻凹槽宽,水流大,反之,投入少者,凹槽窄,水流小。
为了确保凹槽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准确,一般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掌四指根部宽度为一基准单位,按照之前的协商结果对水流量进行分配,对用不了一个用水单位的,则缩减为一指、二指、三指进行细分,其中排除用小拇指宽度进行计量。
照各家权益定制出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木刻,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调节了各家各户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学的制度,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
分水制虽然是一种抽象概念,但它与分水木刻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内容与其外在形式的相互统一,不可避免地以技术美的形态表现出来。
分水制度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哈尼人代代相传,凝聚的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而是人的情感,对待分水制已经不仅是对实用功能的欣赏,更是对对象存在的审美。
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水制还一直在沿用,它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使分水的模式更趋于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给哈尼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符合哈尼族群体共同利益诉求。
因此,分水制也渐渐和审美主体使用上的满意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愉悦感和轻松感,构成了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