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期年八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年秋期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月考试题

2014年秋期龙脑桥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3,3B .3,3,6C .3 ,2 ,5D .3,2,6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高,延长BC 至E ,使CE =BC ,△ABC 的面积为S 1,△ACE 的面积为S 2,那么( )A .S 1>S 2B .S 1=S 2C . S 1<S 2D .不能确定 4.根据下列条件,能唯一画出△ABC 的是 ( )A 、AB=3 ,BC=4,AC=8;B 、AB=4,BC=3,∠A=30°;C 、∠C=60°,∠B=45°,AB=4;D 、∠C=90°,AB=6。
5.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 .BC =B C '' B .∠A =∠A ' C .AC =A C '' D .∠C =∠C '6.已知△ABC 中,∠A 、∠B 、∠C 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 B .1:2:3 C .4:3:5 D .1:2:2 7.点P 是△ABC 内一点,连结BP 并延长交AC 于D ,连结PC ,则图中∠1、∠2、∠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2>∠1 B .∠A >∠2>∠1 C .∠2>∠1>∠A D .∠1>∠2>∠A8.在△ABC 中,∠A =80°,BD 、CE 分别平分∠ABC 、∠ACB ,BD 、CE 相交于点O ,则∠BOC 等于( ) A .140° B .100° C .50° D .130° 9.在△和△FED 中,已知∠C =∠D ,∠B =∠E ,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 )A.AB =EDB.AB =FDC.AC =FDD.∠A =∠F 10.在△ABC 中, ∠ABC =90°,∠A =50°,BD ∥AC ,则∠CBD 等于( )A .40°B .50°C .45°D .60°ABE(第3题)A BCDP12第7题ABCD第10题⑵D C OB A ⑶B DC O A ⑷F ED C B A ⑴D C B 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若∠A =70°,∠ABD =120°,则∠ACE =第13题图12、如图,∠1=∠2,要使△ABE ≌△ACE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3、如图,AC ⊥BD 于O ,BO=OD ,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14.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为2cm .7cm ,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15.在△ABC 中,∠A =60°,∠C =2∠B ,则∠C =_____.1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17.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18.已知△ABC ≌△DEF ,BC =EF =6,△ABC 的面积为18,则EF 边上的高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每小题2分,共8分)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根据下列全等三角形写出对应的边和角.(1)△ABC ≌△CDA 对应边是 ,对应角是 ; (2)△AOB ≌△DOC ,对应边是 ,对应角是 ; ⑶ △AOC ≌△BOD ,对应边是 , 对应角是 ; ⑷ △ACE ≌△BDF ,对应边是 , 对应角是 .第1个第2个第3个ACEB 21第12题图 第11题图O DC B A 20、(本小题4分)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1、(本小题5分)如图,在△ABC 中,∠B =60°,∠BAC =50°,AD 平分∠BAC ,D 点在BC 上,求∠1、∠2的度数.22、(本小题5分)如图,E 是△ABC 的边CA 延长线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D 点在BC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1<∠2.21F ECBA23、(本小题5分)如图,在△ABC 和△DCB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AB =DC ,AC =DB. 求证:△ABC ≌△DCB.FE D C BA 24、(本小题6分)如图,△ABC 中,∠A=36°,∠ABC=40°,BE 平分∠ABC ,∠E=18。
2014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4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第I卷(共四大题)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四节,共25分) A) .听句子(本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根据所听句子的内容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画。
每小题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speaker need? A. B. C. 2. What is delicious? A. B. C. 3.What does the speaker ask about? A. B. C. 4. What does the speaker ask about?A. B. C. 5. What does the speaker’s father feel? A. B. C. 源:Z&xx&] B).听对话(本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6. When is Amy going to fish?A. Tomorrow.B. This Saturday.C. This Sunday.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7. How many kinds of sports does John like playing?A. Two.B. Three.C. Four.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8. What does Nick want to do tomorrow? A. To go swimming. B. To go skating. C. To go shopping.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
9. How long does Jim run every morning? A. About 15 minutes. B. About 20 minutes. C. About 30 minutes. 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0小题。
10. What is Alice going to take part in? A. The high jump. B. The long jump. C. The 100-meter race.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201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字词积累-----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组词(4分)A、(xuán)目; B吐(bō);C、(shún)息万变; D 、风度(piān piān)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①?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山下兰芽》)②千嶂里,。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③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④与君离别意,。
⑤绿树村边合,。
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西江月》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精神境界的诗句是“,!”。
⑧来日绮窗前,。
3、篇段积累-----默写《周庄水韵》(4分)细细谛听,水声,,仿佛,裹着,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赵丽宏《周庄水韵》) (4分)4、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改正在横线上 ( 4分)A.记讳、 B.贿路、C.严竟、D、嫌熟5、给下列句子补上正确的标点符号一项(4分)A.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B.“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6、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里(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二、阅读(50分)(一)人间第一爱(12分)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答案(三校联考)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三校联考)(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周庄水韵》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9分)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给加点注音。
参差..()()斑斓..()()(2分)(2)写出“如诉如泣”在语境中的词义:(2分)(3)就这一段文字的感受,你觉得“周庄水韵”这个题目有何含义?(3分)(4)写出与下句对应的上句:,滴水流水重叠泣诉。
(2分2.古诗文默写。
(9分)①高峰如云,。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②,娇儿恶卧踏里裂。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 ④,青山郭外斜。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千嶂里,。
⑦,门前流水尚能西。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许多人在“行万里路”后还写出了优美动人的游记。
《周庄水韵》带领我们体验雨雾中周庄的景色;《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让我们领略青海湖的风景;《走进纽约》让我们知道作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纽约具有的特点。
4.综合性学习(7分)六十五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六十五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我们伟大的祖国将迎来她的六十五岁生日,普天同庆,举国同欢。
某中学准备举行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写一句国庆的宣传标语,表达对祖国的赞美、热爱与祝福之情。
(2分)(2)学校即将举办大型摄影作品展,下图是小张同学准备参展的作品,拍摄的是父亲和他两代人用过的照明灯具。
育才中学2014年秋季第一次月考八年级

育才中学2014年秋季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8题(共3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î)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X k b 1.C om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⑤①③②④ B.④⑤③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③①⑤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蜡烛》中的育乞西本是一位仇恨侵略、渴望解放、热爱和平而富有爱心的南斯拉夫老妇人。
C.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D. 标题、导语、背景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八年级历史月考.doc

二题号 ―161718总分 得分得分 评卷人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答案(密封线内不要蒙公一中2014年秋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1、 下列国家中,最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2、 虎门硝烟最深刻的历史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C.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D.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4、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修订《南京条约》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C.中国开展禁烟运动D.与俄国争夺在华权益5、 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6、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C.林永生 D. 丁汝昌7、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考试时间:60分,满分:60第I 卷(选择题,共3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8、下列洋务企业,不属于军事企业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9、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又称“明治维新"B.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C.被“戊戌政变”扼杀D.使中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10、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1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年A.1914 年B.1917 年C.1916 年D.1915 年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13、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A.两广地区B.两湖地区C.江浙地区D.东北地区14、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B.是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5、如果你想实地考察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的建立情况,应该选择下列哪个地点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得分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16题9分,17题10分,18题11分,共30分)16、电视中正在放映某一历史事件,数千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签合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电视里正在放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2)引发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3)“内惩国贼”的“国贼”是指谁?(3分)(4)此次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此事件取得哪些初步胜利?(3分)17、从1840年一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2014年秋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填空题(28分)1、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有力的支持了“日心说”。
英国物理学家由苹果落地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2、单位换算:(1)120cm=_________μm;(2)2h=_________s.(3)10m/s=_____ km/h;(4)108km/h=_____ m/s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_________;(2)一个标准操场跑道周长为400_________;(3)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约11_________;(4)头发丝的直径80_________.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中可知_____车的运动较快,其中乙车的速度为_____米/秒。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用一把刻度尺做了3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8.22cm,38.23cm,38.25c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cm.7、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m米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8、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
2014年秋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生物试卷

洪祥中学2014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将鲫鱼的某种鳍捆住后放入水中,结果发现鲫鱼游动时不能很好地改变运动方向,由此可以推断被捆绑的鳍是()A. 尾鳍B.腹鳍C.胸鳍D.臀鳍2、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 B.珊瑚虫 C.蜘蛛 D.蝗虫3、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A、只能下沉,不能上浮B、只能上浮,不能下沉C、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D、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4、“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鲈鱼游泳时,控制游泳方向的主要是()A、胸鳍B、背鳍C、尾鳍D、臀鳍5、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葵和海哲 B.水蚤和虾 C.河蚌和枪乌贼 D.珊瑚虫和蜘蛛蟹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于飞翔的外形特点()A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B 全身被覆羽毛C 前肢变成翼D 身体呈流线型7、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依据是()A 环带的位置B 体节的形状C 刚毛的长短D 口和肛门的区别8、鲫鱼和河蚌的最大区别在于()A.是否为水生动物 B.是否是多细胞动物C.是否有脊柱 D.是否有专门的呼吸器官9、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10、鲫鱼在水中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原因是()A.它的背面呈深灰色,腹面为白色,这属于保护色B.体形呈梭形,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C.侧线是一种感受器D.体内的鳔可以调节身体的密度,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水层11、下列为我国一级保护鱼类的是()A.中华鲟B.鳄鱼C.娃娃鱼D.鲤鱼1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这是由于()A.空气缺氧B.水中缺氧C.缺乏饵料D.池塘缺水13、蜈蚣的运动方式是()A、爬行B、跳跃C、行走D、奔跑14、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是因为()A.直肠很短B.肛门很大C.没有膀胱D.小肠很短15、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1、鲨鱼、鲸鱼、海豚,鱿鱼都是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期初2016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班级:学号成绩:(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填写在密封经相应位置。
2.直接在试题卷上答卷,浑身是胆将答案写到密封线内,不得加附页。
3.全卷务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否则在发中扣l-2分。
一、积累·运用(29 分)(一)古诗文默写。
1、填空(10分)(1),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4)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7),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8)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名句“,。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9)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
(10)月亮自古以来就与无数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月”的古诗,。
(二)基础及运用。
(19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箱箧(qiè) 迫击炮(pî) 掳走(lǚ) 尴尬(gà)B、骇人(hè) 绥靖(suǐ) 地窖(jiào) 脂粉(zhǐ)C、阻遏(è) 寒噤(jìn) 仄歪(zè) 孤孀(shuāng)D、蹿越(cuàn) 慰藉(jí) 荒谬(miào) 瓦砾(lì)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张慌失措丰功伟绩永垂不朽懊丧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C.锐不可挡不可明状转弯抹角班白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风尘苦旅管辖4.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它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C.《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通讯,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英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B.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7.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2分)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①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它没有一刻静止②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A ②①④③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③8.名著阅读:(6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①、该篇文字节选自回忆性散文集《》,作者是(2分)②、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A.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
B.突出“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之间的矛盾C.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D.写出了“我”还是觉得读书比较重要,所以就静肃下来安心背书9.综合性学习:(3分)①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分)据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纪念日。
当天下午,东北三省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撞钟鸣警仪式,用钟声和警报声警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9时16分,由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撞钟手,一起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鸣敲击在人们的心中。
9时18分,尖利的防空警报从四面八方响起,震撼着沈阳全城。
博物馆广场上1000多名各界群众静静伫立。
同时,在沈阳规定的道路上所有车辆停止行驶鸣笛示意。
此时此刻,东北三省所有城市也一同拉响警报。
3分钟后,警报声从天际消失。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
撞钟鸣警活动后,数千名沈阳市民进入博物馆参观。
②请写一句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或诗词名句。
(1分)二、阅读·理解(41分)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倾斜65度的阳光》,完成10一14题。
(11分)倾斜65度的阳光孙道荣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
阴雨连续了十来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多雨的城市啊!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
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
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
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他是个孤儿,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
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从家里转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看车,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下。
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
他说:“我家就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⑤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
⑥上到二搂,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屋里很黯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了?”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您。
”⑦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
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
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笑。
⑧他把奶奶搀到阳台上,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
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奶奶身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
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是的太阳真好啊!”⑨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⑩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
”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您自己回房间时,小一心点啊。
”⑪告别老人,走出门。
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
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
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天放晴,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⑫原来这样。
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
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⑬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
晾晒的衣服,其实基本上都是阴干的。
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看一股潮湿的霉气。
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
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放晴,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尿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
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那时候,奶奶刚退休,帮附近的人家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2点钟,让她回一趟家。
⑭他的眼睛,湿湿的。
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的霉旧灰暗气息。
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啊!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套能经常晒到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我相信他能做到。
⑮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居民楼。
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选自《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0.本文标题“倾斜65度的阳光”有什么含义?(3分)11.文章刻画了孙子和奶奶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谁?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2分)12.文章多层次对主人公居住小楼的环境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2分)13.请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14.生活中,你的亲人如何表达对你的爱?你又如何回报这份爱?(2分)(二)、阅读《家乡的竹林》,完成15一18题。
(11分)家乡的竹林阎受鹏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