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模拟冲刺题(单选十四)
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和答案

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科学的观点【答案】 C2. 下列洋流中,均位于大洋东部的是( )。
A.本格拉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B.加那利寒流、阿拉斯加暖流C.西澳大利亚寒流、马达加斯加暖流D.秘鲁寒流、墨西哥湾暖流【答案】 B3.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
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A.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C.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答案】 A4.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答案】 C5.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形成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 C6. 下列诗句的作者,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答案】 D7. 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是:A.清明节B.端午节C.重阳节D.中秋节【答案】 B8.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发明创造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蒸汽机、电灯、轮船、无线电报B.轮船、蒸汽机、电灯、无线电报C.蒸汽机、轮船、电灯、无线电报D.轮船、电灯、蒸汽机、无线电报【答案】 C9. 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股东出资设立,丁和戊分别被依法选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监事,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无法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根据法律规定,下述主张能获得支持的是()。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测试题及答案

XX年事业单位招考《公共根底知识》冲刺测试题及答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下面是为大家的事业单位招考《公共根底知识》冲刺测试题,欢送大家参考学习。
1. (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广延性B. 存在性C. 物质性D. 可知性2. (单项选择题)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 有法可依B. 依法办事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3. (单项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翻开中美关系大门,提出了()的外交战略。
A. “另起炉灶”B. “一条线”C. “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一边倒”4. (多项选择题)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的问题的根本原那么有()。
A. 坚持各民族平均开展B. 维护祖国统一C.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 反对民族分裂5. (判断题)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必要条件。
()正确错误本期试题答案:1、C2、B3、B4、BCD5、正确1. (单项选择题)小李毕业后准备应聘某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他应当具有()以上学历。
A. 中专(中技、高中)B. 大学专科C. 大学本科D. 硕士研究生2. (单项选择题)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 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D. 一切知识都直接实践3. (单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 法律思想B. 立法制度C. 军队D. 警察4. (多项选择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主要内容包括()。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据考证,“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故事原貌是战国时期贵族姜姓家一个女子向齐王哭诉,要求提高自己战死丈夫的丧葬规格。
到唐末才在反对统治者苛捐劳役的过程中,演变成了平民之妻女哭倒秦长城的故事。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民间传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直观反映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规律推动历史发展C.社会意识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完全同步的2.下列关于选举制度的选项错误的是()。
A.选举一律采用不记名方式投票B.乡级以下采用直接选举,乡级以上用间接选举的方式C.75周岁以上的老人拥有选举权D.每位选民只能有一次投票权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的失控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市场不具有的功能是()。
A.调节价格B.信息引导C.收入分配D.宏观调控4.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B.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C.太阳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D.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
人们常用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形容三江源生态地位的重要性。
这里的“三江”是指()。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澜沧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十七岁的甲外出打工,用自己的打工收入买入了价值八千元的钻戒赠送给女朋友乙。
关于甲向乙赠送钻戒行为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效B.可撤销C.经甲父母追认后有效D.有效7.甲加油站申请改建加油站罩棚,区规划局向其发放建设规划许可证。
随后有人举报甲加油站提交虚假材料,区规划局经核实大部分材料确属虚假。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习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习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有助于巩固考生的知识,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冲刺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冲刺习题及答案(一)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青铜器中的鼎应属于哪一范畴之中?( )A、乐器B、礼器C、工具D、兵器3、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明代的内阁制D、元代的一省制4、子时是指( )。
A、晚上9点到11点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C、凌晨1点到2点D、早晨5点到7点5、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是( )。
A、青海和青藏高原B、四川和四川盆地C、西藏和青藏高原D、青海和黄土高原6、经常饮酒会破坏胃粘膜,使人得胃病,这说明胃能吸收)。
A、脂肪酸B、乙醇C、葡萄糖D、甘油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解析: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与之对应的是唯心主义,B、C、D是唯物主义观点,A是唯心主义观点。
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B。
解析:鼎是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组合中的重要部分,用以明尊卑,别上下,是古代贵族阶层等级制度和权力地位的象征。
3、【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到的是没有丞相了,但是有担当该职能的官职,这是明朝时期废除丞相之后设立的内阁制,内阁大学士担任辅政的职能,其他朝代都有丞相。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B。
解析:晚上9点到11点:巳时;凌晨1点到2点:丑时;早晨5点到7点:卯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提供答案解析

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勿忘国耻,就要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识。
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勿忘国耻,就要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识。
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一切要从实际出发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答案】 A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A.发展社会主义理想建设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答案】 C3.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
”这种观点是()。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
”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心主义的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D.历史自然主义的【答案】 B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专政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答案】 B5. 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
关于马首铜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
关于马首铜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马首铜像铸造于清朝康熙年间B.火烧圆明园后,马首铜像被掠夺藏于法国C.这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D.马首铜像的设计者是意大利人郎世宁【答案】 A6. 人的本质是()。
人的本质是()。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答案】 B7. 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各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说法不正确的是()。
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各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3年度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

2023年度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是文艺之母。
A.人民B.农民C.演员D.基层2.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
A.发展中国家B.世界贸易组织C.对外开放国家D.发达国家3.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老子C.陶行知D.蔡元培4.版记中不正确的是()。
A.抄送机关是指除了主送机关外其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B.抄送机关可以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机关统称C.一般用三号仿宋字体D.有多个抄送机关的在最后一个后面标句号5.下列属于武术运动的是()。
A.太极拳B.八段锦C.易经D.五禽戏6.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说法正确的是()。
A.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选官B.是东汉后期主要的选官制度C.将官吏的任免权下放到了州县等地方机关D.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7.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能穿越时空,贯穿于历史长河之中,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喜爱。
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是()。
A.鲁滨逊、皮皮鲁、星期五B.张生、崔莺莺、红娘C.卢俊义、扈三娘、孙尚香D.潘安、柳湘莲、史湘云8.维生素A 是人体中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
它对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 时,可能会导致()A.脚气病B.口腔溃疡C.贫血症D.夜盲症9.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国提出的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是()。
A.2030年前B.2045年前C.2050年前D.2060年前10.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B.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C.太阳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D.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11.甲拖欠乙房屋租金,乙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节,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甲同意支付6000元租金。
精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模拟题

精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模拟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题1分,共30分。
) 1.“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
A.民主是⼀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C.民主⼿段不是⽬的D.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2.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建设最⾸要、最根本的任务是(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公民 C.提⾼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 D.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 3.将⽬前低⽔平的、不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康社会,发展成为更⾼⽔平、内容⽐较全⾯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康社会,它包括经济、政治、⽂化和⽣态等多⽅⾯的内容。
这是我国(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标 B.全⾯建设⼩康社会的⽬标 C.21世纪头10年的战略⽬标 D.21世纪中叶的战略⽬标 4.“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为了⼤⽬标、同唱⼀台戏。
”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B.维护祖国的统⼀C.领导统⼀战线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我国提出“三步⾛”战略,全⾯建设⼩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
发展经济的根本⽬的是( )。
A.解放和发展⽣产⼒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全国⼈民的⽣活⽔平和质量 6.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邓⼩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创造性地发展了以⽑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代领导集体的设想,提出并全⾯阐述了“⼀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其核⼼⽬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港、澳、台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始终不变 C.实现祖国统⼀ D.充分利⽤资本主义制度现有的优越性,为我所⽤ 7.******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 )。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含答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目的是在于通过某些手段区别不同考生在知识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不同,便于甄选人才。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含答案(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多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揭示了( )。
(多选)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己方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C、矛盾就是指双方的对立D、矛盾双方相互贯通3、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4、下列由我国主导的4G国际标准是( )。
A、TD-SCDMAB、TD-LTEC、WiMAXD、WirelessMAN-Advanced5、当前,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手机从最初的语音通话摇身一变成为兼具电话、电台、GPS和互联网接入功能的设备,而且它依然能够轻松塞进用户的口袋。
这表明( )。
(多选)A、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C、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D、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在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一直保持在熔点,故A错误。
物体温度高,但是如果同时在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会增多,故C错误。
可以通过对物体做功,使它温度升高。
比如对气体进行压缩,气体的温度是会升高的,但气体没有吸收热量。
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B。
2、【答案】ABD。
解析:C项错误,矛盾是对立统一。
故本题答案为ABD。
3、【答案】B。
解析: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模拟冲刺题(单选十四)贵阳白云区乡镇事业单位笔试辅导:/general/178/17773/
1.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2.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要想富先修路
3.乏慧项列举了我国常见气象灾害与其发生地区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洪涝~西北地区 B.洪涝~东北地区
C.春旱~华南地区D.伏旱~华北地区
4.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 ).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 第六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5.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是指( )。
A.骑马 B.杂技 C.驾车 D .防御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世界年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A项错误。
1973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试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首例获得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B项错误。
黍指小米,稷指高梁,C项错误。
海南岛是我国野生稻最为丰富的地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在此找到野生“天然杂交水稻”,首创“三系”杂交水稻。
故选D。
2.【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A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B
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统的影响,C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活习惯的影响,D选项不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故选D。
3.【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洪涝一般出现在雨水较多的地区,而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所以不可能出现洪涝;春旱一般出现在华北地区;伏旱一般出现在华南地区;
东北靠海,东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容易形成大的降雨,所以说东北地区也常有洪涝灾害。
故选B。
4.【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瞌》里,“命运”是活生生的。
从感觉上,乐符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所以称之为“命运交响曲”。
故选B。
5.【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六艺”中的“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培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故选C。
热门推荐: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