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PPT课件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和光吸收-PPT

R)2 ed
• 二、半导体得光吸收
光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具有衰减现象,即产生 光得吸收,半导体材料通常能强烈得吸收光能,具有 105cm-1得吸收系数。对于半导体材料,自由电子 与束缚电子得吸收都很重要。
价带电子吸收足够得能量从价带跃迁入导带, 就是半导体研究中最重要得吸收过程。与原子吸 收得分立谱线不同,半导体材料得能带就是连续分 布得,光吸收表现为连续得吸收带。
⑶反射系数R:反射系数R就是界面反射能流密度
与入射能流密度之比,若以 与0 分别代表入
射波与反射波电矢量振幅,则有:
R
2 0
/
2
⑷透射系数T:透射系数T为透射能流密度与入射
能流密度之比,由于能量守恒,在界面上可以得到:
T=1-R
当光透过厚度为d,吸收系数为得介质时有:
T
透射光强度 入射光强度
(1
得相互作用,因此理论上这就是一种二级过程。其
发生概率要比直接跃迁小很多。因此,间接跃迁得
光吸收系数比直接跃迁得光吸收系数小很多。前
者一般为1~1×103cm-1数量级,而后者一般为
1×104~1×106cm-1。
(4)激子(exciton)吸收
在低温时发现,某些晶体在本征连续吸收光谱出现以前, 即hν<Eg时,就会出现一系列吸收线,但产生这些吸收线得 过程并不产生光电导,说明这种吸收不产生自由电子或空 穴。
h>Eg
(h ) A(h Eg )1/ 2
h Eg
(h ) 0
(3)间接跃迁与间接带隙半导体:诸
如硅与锗得一些半导体材料,导带底 与价带顶并不像直接带隙半导体那 样具有相同得波矢k。这类半导体称 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对这类半导体,任 何直接跃迁所吸收得光子能量都应 该比其禁带宽度Eg大得多。因此,若 只有直接跃迁,这类半导体应不存在 与禁带宽度相当得光子吸收。这与 实际情况不符。
半导体光学性质PPT模板

第二章半导体带间 光跃迁的基本理论
2.1半导体的带间跃迁过 程
1
2
2.1.1导带底和价带顶
位于波矢空间同一位置
时的允许带间直接跃迁
第四章半导体的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带内跃迁过程及与杂 质、缺陷、晶格振动有关的跃迁过程
4.3杂质吸收光谱 4.3.1浅杂质的有效质量方程和浅杂质吸收光谱 4.3.2浅杂质光热电离谱 4.3.3a<sup>+</sup>态和d<sup>﹣</sup>态 4.3.4共振杂质态
4.3杂质吸收光谱 4.3.1浅杂质的有效质量方程和浅杂质吸收光谱 4.3.2浅杂质光热电离谱 4.3.3A<sup>+</sup>态和
4.1带内跃迁和自由载流子吸收 4.1.1带内亚结构间的光跃迁 4.1.2自由载流子吸收 4.1.3等离子激元效应
第四章半导体的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带内跃迁过程及与杂质、缺陷、晶格振动有关的跃迁过程 4.2自由载流子吸收的量子理论 4.2.1散射矩阵元 4.2.2散射几率 4.2.3吸收系数 4.2.4关于吸收系数的讨论
5.2导带-价带辐射复合跃迁
5.2.1带间 的直接辐射 复合跃迁
5.2.2带间 的间接辐射 复合跃迁
第五章半导体的发光光谱和辐射复合
5.3激子复合发光
03
5.3.3电子-空穴滴
及其辐射复合发光
光谱
02
5.3.2激子分子
01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半导体的能带结 构:具有导带和 价带导带中的电 子可以自由移动 价带中的电子被 束缚在原子核周
围
半导体的载流子: 包括电子和空穴 电子是导电的主 要载流子空穴是
辅助载流子
半导体的电导率: 与温度、光照、 磁场等因素有关 可以通过改变这 些因素来调节半
导体的电导率
半导体的光学性 质
半导体的光吸收
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趋势
半导体显示技术
半导体显示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 制作显示器的技术
半导体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 比度、低功耗等优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Biblioteka 添加标题半导体显示技术包括LCD、OLED、 LED等
半导体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 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半导体光学性质 的研究进展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02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03
半导体光学性质的应用
04
半导体光学性质的研究进 展
05
添加章节标题
半导体的基本特 性
半导体的定义
半导体是一种介 于导体和绝缘体 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的导电性 能可以通过掺杂 来控制
半导体的导电性 能受温度、光照 等环境因素影响
半导体的光吸收特性:半导体对光的吸收能力与其材料性质、结构、尺寸等因素有关 光吸收原理: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光吸收应用:半导体的光吸收特性在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光吸收效率:半导体的光吸收效率与其材料、结构、尺寸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光吸收效率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在光照 下产生电流的现象
半导体物理第十章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吸收 自发吸收
受激辐射:
当处于激发态(E2)的原子收到另一个能量为(E2-E1)的光子 作用时,受激原子立刻跃迁到基态E1,并发射一个能量也 为(E2-E1)的光子。这种在光辐射的刺激下,受激原子从激 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辐射过程,成为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光子的全部特性(频率,位相,方向和偏振态等 与入射光子完全相同。 受激辐射过程中,一个入射光子能产生两个相位,同频率 的光子
透过一定厚度d的媒质(两个界面):
T = (1− R)2 e−αd
如:玻璃,消光系数k=0 T=(1-R)2=0.962~92%
10.2 半导体的光吸收
本征吸收 直接跃迁,间接跃迁 其他吸收过程
10.2.1 本征吸收
本征吸收: 电子吸收光子由价带激发到导带的过程
条件:
hω ≥ hω0 = Eg
反射系数
R = ( n1 − n2 )2 n1 + n2
= ( n −1− ik )2 n +1− ik
=
(n −1)2 + k 2 (n +1)2 + k 2
玻璃折射率为 n~1.5,k~0, 反射率R~4% 如某一材料 n~4, k~0, 反射率为 R~36%
透射系数,透过某一界面的光的能流密度比值: T=1-R
把处于激发态E2的原子数大于处于基态E1的原子数的这种 反常情况,成为“分布反转”或“粒子数反转”。
要产生激光,必须在系统中造成粒子数反转。
粒子数反转条件
为了提高注入效率 异质结发光: PN结两边禁带宽度不等,势垒不对称。 空穴能注入N区,而电子不能注入P区。 P区为注入区,N区为发光区。
第十章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和光电与发光现象

二、激子吸收
激子可以在整个半导体材料中运动,由于它是电中性的,因 此,激子的运动并不形成电流。 对于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都比较小,因而激子能 级都靠的很近,所以,激子吸收必须在低温下用分辨率极高的仪 器设备才能观测到。 随着超晶格、量子阱结构的出现,室温下在量子阱结构中观 测到了稳定的二维激子,并利用量子阱激子的纵向电场效应,已 制备出了光学双稳态器件和光调制器件。
n ,
Eex 0
对应导带底能级。
h
二、激子吸收
根据激子中电子和空穴之间平均距离的大小,可以将激子分为两种: 一种为弗兰克尔(Frenkel)激子,电子—空穴对的存在范围与晶格常数相近,而且, 激子与所属晶格结合得很强,所以, 弗兰克尔激子在晶体中运动困难。 一种为汪尼尔(Wannier)激子,电子—空穴对的存在范围为晶格常数的几倍以至几十 倍,激子和所属原子间的束缚比较弱,所以, 汪尼尔激子易于在晶体中运动。 激子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消失: 其一是通过热激发或其它能量的激发使激子分离成为自由电子和空穴; 其二是激子中的电子和空穴通过复合,使激子消失,同时放出能量。
n 2 k 2 r r
r 2nk 0
一、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联立求解得:
1 2 n r r [1 1 2 2 2 ] 2 r 0 1 2 k r r [ 1 2 2 2 1] 2 r 0
在介质中波动方程的解为:
Ey ( x, t ) E0 e
式中
k
c
x i ( t
e
nx ) c
e
i ( t
nx ) c
是介质中光波的传播因子; E0 e
k
c
x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如果用适当波长的光照射半导体,那么电子在吸收了光子后将由价带跃迁到导带,而在价带上留下一个空穴,这种现象称为光吸收。
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是光电器件的工作基础。
光垂直入射到半导体表面时,进入到半导体内的光强遵照吸收定律:()01x x I I r e α-=-式中,x I 表示距离表面x 远处的光强;0I 为入射光强;r 为材料表面的反射率;α为材料吸收系数,与材料、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1 本征吸收半导体吸收光子的能量使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空穴,产生等量的电子与空穴,这种吸收过程叫本征吸收.要发生本征光吸收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被吸收光子的能量要大于禁带宽度g E ,即g h E ν≥,从而有:00 1.24g g g E h hc E m eV E νλμ≥⇒≤=⋅其中h 是普朗克常量,ν是光的频率.c 是光速,ν0:材料的频率阈值,λ0:材料的波长阈值,下表列出了常见半导体材料的波长阀值。
几种重要半导体材料的波长阈值电子被光激发到导带而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由此产生的电子、空穴称为非平衡载流子。
隔了一定时间后,电子将会从导带跃迁回价带,同时发射出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也由上式决定,这种现象称为光发射。
光发射现象有许多的应用,如半导体发光管、半导体激光器都是利用光发射原理制成的,只不过其中非平衡载流子不是由光激发产生,而是由电注入产生的。
发光管、激光器发射光的波长主要由所用材料的禁带宽度决定,如半导体红色发光管是由GaP 晶体制成,而光纤通讯用的长波长(1。
5μm )激光器则是由Ga x In 1-x As 或Ga x In 1-x As y P 1—y 合金制成的。
2非本征吸收非本征吸收包括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和晶格吸收等.2.1杂质吸收杂质能级上的电子(或空穴)吸收光子能量从杂质能级跃迁到导带(空穴跃迁到价带),这种吸收称为杂质吸收。
半导体光学

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市场需求
• 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 高功率、高效率、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的需求持续增长
• 医疗:激光手术、激光诊断等
• VCSEL、量子阱激光器等新型激光器的市场需求不断涌
• 科研:光谱分析、光学测量等
现
• 制造:激光加工、激光打印等
半导体光子学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应用前景
挑战
• 光通信:实现高速、高容量、长距离的光通信传输
• 半导体光子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 光计算:实现高速、低功耗的光计算处理
• 半导体光子学器件的研制和优化
• 光传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光传感检测
• 半导体光子学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
05
半导体光通信技术与应用
• 光电晶体管:利用半导体晶体管结构实现光信号的探测
半导体光探测器的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技术进展
发展趋势
• 高灵敏度、高速率、宽响应范围半导体光探测器的研制
• 半导体光探测器的集成化、片上化
• 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光电晶体管
• 半导体光探测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
等新型光探测器的应用
• 间接跃迁:电子先从价带跃迁到中间能带,再从中间能带跃迁到导带,吸收光子能量
发光过程
• 辐射复合:电子从导带跃迁回价带,释放出光子,发生辐射复合发光
• 荧光发光:电子在导带中的能量损失,通过非辐射复合过程跃迁回价带,释放出光子,发
生荧光发光
• 磷光发光:电子在导带中的能量损失,通过非辐射复合过程跃迁到中间能带,再从中间能
• 受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浓度等因素影响
《半导体物理学》【ch10】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和光电与发光现象 教学课件

半导体的光吸收
01 本征吸收
10. 2.1 本征吸收 hw0是能够引起本征吸收的最低限度光子能量,也即,对应于本征吸收光谱, 在低频方面必然存在 一个频率界限ω0(或者说在长波方面存在一个波长界限λ0)。当角频率低于ω0或波长大于λ0时, 不可能产生本征吸收,吸收系数迅速减小。这种吸收系数显著减小的特定波长λ0(或特定角频率ω0) 称为半导体的本征吸收限。图10- 4 给出几种半导体材料的本征吸收系数和波长的关系,曲线短波 端陡峻地上升标志着本征吸收的开始。根据式(10-26 ),并应用关系式w= 2πc/λ ,可得出本征 吸收限的公式为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
01 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10. 1. 1 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代入式(10 -10 ) , 得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
01 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10. 1. 1 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这说明,当光波在媒质中传播时, H0与§0的数值不同, 且两者之间有一相差θ=arctan k/n,从 式(10- 14a)得知,当σ≠0 时,光波以c/n的速度沿x方向传播,其振幅按exp (-wkx/c) 的形式 减小。这里n 是通常的折射率,而是则是表征光能衰减的参量, 称为消光系数。既然光波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都按指数exp (-wkx/ c) 衰减,而能流密度( 以坡印廷矢量表示)正比于电矢量和暗矢量 振幅的乘积, 其实数部分应该是光强度I 随传播距离Z 的变化关系。因此,光强度按exp ( -2wkx/ c ) 衰减,即 用透射法测定光的衰减〈见图10 -1 )时,发现媒质中光的衰减与光强度成正比, 引入比例系数的 得
半导体的光吸收
01 本征吸收
10. 2.1 本征吸收 根据半导体材料不同的禁带 宽度,可算出相应的本征吸 收限。例如,目的Eg=1. 12eV, λ0 ≈ 1.1μm; GaAs的 Eg=1. 43eV , λ0≈0. 867μm,两者吸收限都在红 外区; CdS 的Eg=2. 42eV, λ0≈ 0.513μm,在可见光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Eg
k
能量关系为:
间接跃迁
hvEp 电子能Δ量 EE 差 g
间接带隙半导体能带结构 简图(锗)
Ep——声子能量;“+”——吸收声子;“-”——发射声子
由于Ep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O-S过程的hv≈Eg,符合本征吸收的光 子能量限
本征吸收
三、本征吸收的间接跃迁
间接跃迁的动量关系:电子动量 声差 子动 光 量子动量
根据右图,任何直接跃迁所吸收的光子能量都比禁带宽
度Eg大,与本征吸收的光子能量限( hv =Eg)相矛盾
E(x)
存在另外的一种非直接带间跃迁机制
O’
直
考虑图中O-S的非直接跃迁,波失变化大(动量变
接 跃
化大),光子动量很小,仅靠光子的参与不能满
迁
O
足动量守恒条件,必须有声子的参与。所以非直
接跃迁是电子、光子、声子同时参与的跃迁过程。
• 10.1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 • 10.2 半导体的光吸收 • 10.3 半导体的光电导
10.2 半导体的光吸收
孤立原子与半导体光吸收特性的区别:
− 原子中能级不连续,电子的跃迁只能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出
现的是吸收线;
− 半导体中,能级形成准连续能带,光吸收表现为连续吸收带
本征吸收(光子能量大于禁带宽度) 激子吸收(光子能量略小于禁带宽度)
n2
1 2
r
1
1
2
2
2 r
2 0
1
/
2
k2
1 2
r
1
1
2
2
2 r
2 0
1/ 2
可见:吸收系数α与k(也即材料复折射率的虚部)相关, 定义 k为媒质的消光系数。当k=0即σ=0时,α=0。α还与入射光的波 长λ相关。
导电材料光吸收的简单物理解释:电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产生吸收。
第十章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半导体物理
(Semiconductor Physics)
主讲:彭新村
信工楼519室, Email:
东华理工机电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第十章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 10.1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 • 10.2 半导体的光吸收 • 10.3 半导体的光电导
10.1 半导体的光学常数
光在各向同性的半导体中传播时,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
hk'hkhq光子动量 略去光子的动量: h' khkhq
q——声子波失,“-、+”——发射或吸收一个声子
在非直接跃迁中,伴随发射或吸收适当的声子,电子的波失k可以改变, 而发射或吸收声子都是通过电子与晶格振动交换能量实现的,这种除 了吸收光子外还与晶格交换能量的非直接跃迁,也称间接跃迁。
间接跃迁的吸收过程,一方面依赖于电子与光子(电磁波)的相互作 用,另一方面依赖于电子与晶格(声子)的相互作用,在理论上是一 种二级过程。这一过程发生的概率比只取决于电子与光子(电磁波) 相互作用的直接跃迁概率小得多。
同理可得光波(电磁波)在媒质中传播的磁矢量:
H zH 0ex p c k xex i p tn c x
光波(电磁波)Ez
E0expckxexpit
ncx电矢量
在媒质中传播
Hz
H0expckxexpit
ncx磁矢量
能流密度:Ix E 0ex p c k x H 0ex p c k x
理论表明间接跃迁的吸收系数为:
hvAh ev xE kp E g 0T pE p12h 1v eE xg kp E 0 E T pp2,
理论计算可得,对于直接带隙半导体(GaAs),在直接跃迁中, 吸收系数与光子能量的关系为:
hvAh vEg1/2
0
h vEg
h vE g
A是与半导体自身性质及温度相关的常数
E(k)
B O’
Eg
AO
k
直接带隙半导体能带结构简
图(GaAs)
本征吸收
三、本征吸收的间接跃迁
对于硅、锗半导体,价带顶与导带底不在同一k空间点,称为间接带隙半导体
v 1 2 00r i0 N c2 2
N为媒质的复折射率,c是真空中光速
根据 00r i 0 N c22可求得:
c
1
00
N2
r
i 0
n2
1 2
r
1
1
2
2
r2
2 0
1/
2
Nnik 基本的光学常数
k2
1 2
r
1
1
2
2
r2
2 0
1/ 2
E 1 vy N cE 0exp i tv x 光Ey波 (E 电0e 磁xp 波 )在c 媒kx质 e 中x传p 播i — —t 电n 矢cx量
半导体中光吸收的分类: 自由载流子吸收(带内跃迁)
杂质吸收(杂质能级之间的跃迁) 晶格热振动吸收(长波段,与声子作用)
本征吸收
一、本征吸收的条件及长波限
条件:hv≥Eg
本征吸收的光子最低能量限
根据:hvh c hc
hv
Tc
上面的条件可化为:hcEg,
即 hc
Eg
Ec
Eg
Ev
本征吸收的长波限λ0
常数:h=6.625×10-34J·s=4.14×10-15eV·s
由于光子动量很小,对于仅仅发生光吸收的跃迁过程,电子
在跃迁前后的波失基本不改变。
E(k)
如果价带电子仅仅吸收了一个光子发 生跃迁,则图中价带状态A的电子只 能跃迁到导带中的状态B,A、B在 E(k)曲线上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因而 这种跃迁称为直接跃迁。
B O’
Eg
AO
k
直接带隙半导体能带结
构简图(GaAs)
E
0
H 0
E 0
ε0——真空介电常数 μ0——真空磁导率 εr——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σ——媒质的电导率
考虑沿x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E在y方向的分量可表示为:
Ey E0expit vx
E0是振幅,ω是角频率,v是平面波沿x方向的传播速度,结合麦氏方程组 可求得:
c=2.998×108m/s=2.998×1014μm/s
0 E hgcE1g.2e4Vm 本征吸收的长波限λ0与禁带宽度的关系
本征吸收
二、本征吸收的直接跃迁
假定半导体中的电子在吸收一个光子后从k态跃迁到k’态。
光吸收的能动量守恒条件:
E(k’)- E(k)=光子的能量 光子能量很大,动量很小
hk’- hk=光子的动量 声子能量较小,动量很大
故: IxI0exp2ckx 光在媒质中传播,强度随传播深度的变化
光在媒质中传播,强度的衰减率(吸收率):dI2k Ix
dx c
与实验结 果相符合
媒质的吸收系数(α):光在媒质中传播1/α距 离时能量减弱到原来能量的1/e——量纲cm-1
Ix I0ex p x
N n ik
2k 4k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