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现代化的选煤厂(中)课件.
选煤第四章.ppt

灰分
5.93 10.89 17.88 26.01 34.50 43.83 76.06 36.77 25.63 36.67
50~0.5mm筛分浮沉试验综合表
密度级/ m3.t-1
<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 小计
产率/%
灰分 /%
工艺流程计算的依据
一、合理、科学的工艺流程
二、整理合格的入厂(选)原煤资料(筛分、浮沉及可选性资料)
三、各种技术参数(符合实际) 四、选厂生产能力、工作制度。
工艺流程计算的依据
Q Q0 Tt
式中:Q——选煤厂小时处理量,t/h; Q0——选煤厂年生产能力,t/a; T——选煤厂年工作日数,d/a; t——选煤厂日工作小时数,h/d。
去进行煤泥 水处理
煤泥水处理系统
20
煤泥 浓缩 21
搅拌
23 浮 选
24
25
加压 过滤
26
27
22 循环水
尾煤 浓缩
28
29
压滤
30
31
浮选精煤
浮选尾煤
循环水
第二节、准备作业的计算
原煤
筛 1分
2
3
手选
4 杂物
5 破碎
6
7
一、筛分作业计算
• 1.入料数、质量的计算
– (1)根据厂型与工作制度计算原煤小时处理 量Q,t/h;
脱水 筛分
12
水力 分级
13
脱泥 筛分
15
16
离心 脱水
19 14
17
18
20
矸石
中煤 精煤溢流 块精煤 末精煤
选煤厂设计.ppt

排 精煤磁选尾矿 出 中矸磁选尾矿
合计
差额
G 158.18
/ / / / 0.794 158.794 0.216 0.121 0.037 150.991 7.446 158.794 0
Gc 158.18
/ / / / 0.04 158.22 0.087 0.0335 0.0056 150.538 7.392 158.220 0
② 数质量的计算
数质量计算的目的是为各工艺设备的选型提供依据,为 投资概算提供分析的资料,为投产后的生产管理提供参 考。需要计算的数据有:煤的绝对数量Q、煤的相对数 量γ 、煤的灰分A
介质系统平衡表
项目
原煤带入煤泥水
脱介用循环水
脱介用清介质
合计
精煤带走水
中煤带走水
矸石带走水
2 原煤煤质资料的分析
本设计中采用分选密度±0.1 含量法 : 根据原煤的筛分 浮沉实验对煤质进行分 析,画出50-0.5mm可选性曲线。分析 可选性曲线,判定其为难选煤。
50-0.5mm浮沉实验综合表
原煤可选性曲线
3 选煤方法的确定
由可选性的分析得出该煤为极难选 煤,初步选定采用重介质选为主, 煤泥浮选的方案。为了保证在经济 和效率上最优、设计合理科学,我 将两种选煤方法对比择优。
两种选煤方法比较
产品名 称
精煤
中煤
矸石 小计
重介质选
γ本
Ad%
53.65 9.35
28.75 21.14
17.60 100.00
79.74 25.13
跳汰选 γ本 Ad (%) 52.93 9.74 30.28 22.42 16.79 78.55 100.00 25.13
重介质产品设计平衡表
选煤厂培训教材PPT课件

3.脱介筛
电动机
筛箱
橡胶隔振弹簧
弹性联轴器
中间板
激振器
筛面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x
x
x
x
抵消
叠加
抵消
叠加
双轴振动筛振动原理图
当两轴同步异向回转时,每根轴上的偏心块所产生的 离心力在X-X方向相互抵消,在Y-Y方向上相互叠加,形 成沿Y-Y方向的合力(激振力),使筛箱沿Y-Y方向作往复 直线运动。振动方向与筛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45°), 使物料在筛面上不断的斜向抛起和落下。
精煤
水
1.8kg/L 1.4kg/L
中煤 矸石
>1.8kg/L 矸石
中煤
重力分层——浮沉试验
氯化锌—浮沉试验(重力分层)
磁铁矿粉—重介质悬浮液(水+磁铁矿粉+煤泥)
1.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离心力比重力大几十倍,提高处理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介质悬浮液
密度~1.4kg/L
无压给料原料煤
第一段圆筒形旋流器
重介质悬浮液密度~1.8kg/L
板制成)20r/min
2-磁系(五极永磁铁)
3-分选槽(抗磁化钢板制
成)
3
尾矿
液流方向与滚筒转动方向相反,磁性物回收率高, 但精矿中含有煤泥。
三 重介工艺参数自动测试和控制
精 煤
工 业 控 制 计 算 机
稀 释 水
磁 选 尾 矿
1—三产品重介质选流器;2— 弧形筛;3—分流箱;4—磁选 机;
5—合格介质桶;6—介质泵; 7—同位素密度计;8—磁性物 含量计;
选煤厂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计算PPT课件

各粒级校正后的灰分。
❖ 煤泥小筛分资料灰分的校正方法同上。
.
13
❖ 浮沉资料灰分的校正
❖ 浮沉资料灰分的校正,是以浮沉前筛分资料综合表中参加浮沉 的各粒级加权平均灰分法浮沉煤泥(因煤泥不参加灰分校正) 灰分的灰分值为准来校核浮沉后各密度加权平均总的灰分,一 般有两种校正方法。
❖ 自然级和破碎级煤尘小筛分试验资料综合
❖ (2)浮沉资料的综合 ❖ 入厂原煤各层煤自然级浮沉资料综合 ❖ 入厂原煤各层煤破碎级浮沉资料综合 ❖ 入厂原煤各层煤自然级+破碎级浮沉资料综合
.
12
❖ (2)资料综合结果的校正
❖ 筛分资料灰分的校正
❖ 计算灰分校正系数。
❖ Δ=Ad0-Ad1 ❖ Δ----灰分校正系数%
5 14.5 43.66 79.47 32.1 16.74 45.82 77.62 32.95 27.36 24.24
23 18.81 17.51 16.78 25.18
6 17.41 0.00 0.12 17.53 9.76 0.05 0.40 10.21 12.30 8.02 14.03 15.59 11.32 11.00 100.00
❖ 目前我国是根据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DAF)及最大胶质层厚度 (Y)两项指标将煤炭分为10大类,即无烟煤、贫煤、瘦煤、焦
煤、肥煤、气煤、弱粘煤、长焰. 煤、褐煤。
3
❖ (2)煤的可选性评定
❖ 目前通用的方法有两种: ❖ 全量中煤法见下表
全量中煤法
中煤含量(%)
可选性等级
选煤厂安全规程课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案例分析 1、操作工郝某在未停车的情况下处理机尾轮沾煤, 违反了该厂“运行中的机器设备不许擦试、检修 或进行故障处理”的规定,违章作业是导致本起 事故的直接原因; 2、皮带机没有紧急停车装置,在机尾没有防护栏 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该厂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
刮板机司机事故案例一 2003年8月15日, XX煤矿综采队XX工作面夜班,工作 面正常生产,采煤机在机头向机尾行驶,端头支护工 张XX从工作面轨中巷到工作面找高压管子,因刮板输 送机距机尾间隙较小,张XX直接从刮板输送机上跨越, 就在张XX把脚踏在输送机上时,他没有注意到机尾的 刮板已经出槽,随即被出槽的刮板刮倒,接着被带着 向机头走。支架操作工钱XX及时向煤机司机发出停机 信号,待张XX被救出时已经奄奄一息。跟班副队长迅 速组织人员抢救,经送医院抢救虽然张XX保住了一条 命,却造成下肢截瘫的重伤事故。
安全生产责任制
案例分析: 1、支护工张XX,违章在刮板输送机运行时直接跨 越输送机,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综采队在工作面机尾侧没有按照规程的设计在 机尾设置人行过桥,致使张XX在跨越刮板输送机 时被刮倒,负有管理的责任。也是此起事故的主 要责任。 类似事故: 曙光选煤厂2007年3月7日刮板机伤人事故。
事故案例
案例分析 1、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在设备运行的刮板运输机上作 业时,将防护网踩脱掉入溜槽中将人拉伤致死,是造 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队组违章指挥,在生产过程中(刮板运输机运行时) 安排人员在溜槽上方顶梁焊接灯架,也未制定专项安 全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354重型刮板运输机设备防护设施不完善,安装的防 护网不合格,防护网固定连接不牢固,作业时将防护 网踩脱,作业现场管理差,未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安全操作确认法,管理不到位,现场隐患排查不及时, 监管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选煤厂技术培训课件

工艺流程简述
整个选煤厂系统分为:大块处理系统、原煤储 运系统、重介浅槽分选系统、重介旋流器系统、 螺旋分选系统、煤泥水处理系统、产品运输系统 及辅助系统设施等部分,下面就各个系统作单独 介绍。
1、原煤准备系统
现有原煤准备车间原煤分级筛为一台单层3073 两段分级筛,筛孔为150mm 和50mm。
块矸石进入矸石脱介筛(筛缝 1.2mm)脱介、 脱水后由带式输送机外运。
3、13-1.2mm末煤重介洗选系统
13~1.2mm原煤经混料泵给入有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 选,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三种产品。
分选出的精煤经固定筛、香蕉筛联合脱介、脱水后,再 经离心机二次脱水作为最终精煤产品;
分选出的中煤经固定筛、香蕉筛联合脱介、脱水后,再 经离心机二次脱水作为中煤产品,中煤可以掺入精煤产 品,也可以单独进入中煤仓。
2019.11.24
一、全厂系统说明
1、厂型 选煤厂属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原设计规模为 3.0Mt/a。新建系统规模为 3.0Mt/a,改扩建后总 规模为 6.0Mt/a。日处理能力:18182t,小时处理 能力:1136t。 2、产品结构及质量要求 产品结构:50-0mm 洗混煤。 产品质量:Qnet.ar 大于 5000kcal/kg。
5、介质回收系统
脱介筛筛下合格介质进入块煤合格介质桶, 经分流后的合格介质和脱介筛下的稀介质 一并进入块煤磁选机进行磁选,磁选后的 精矿进入块煤合格介质桶,块煤磁选尾矿 作为脱泥筛的喷水或进入煤泥桶。
生产技术检查
具体数质量检查设施如下:
1、系统内配置 4 台电子皮带秤对原煤和产品进行计量,分 别布置在原煤准备车间至原煤仓带式输送机栈桥(利用原 有)、原煤仓至主厂房带式输送机栈桥(利用原有)、主厂 房至产品仓混煤带式输送机栈桥(新增)、主厂房至矸石仓 矸石带式输送机栈桥上(利用原有)分别对原煤及产品进行 计量,并将其输出信号输入 PLC。
选煤厂设计

1.煤炭分选工程的建设、改建工程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践经验和成熟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选煤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②应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洁净煤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动力煤应加工后销售。
稀缺煤种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加工利用。
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的方针、政策,遵守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煤炭分选工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程、规范、法令,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选煤厂的类型: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矿区选煤厂、中心选煤厂、用户选煤厂。
根据处理原煤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炼焦煤选煤厂、动力煤选煤厂或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的选煤厂以及只要求粒度分级的筛选厂。
3.炼焦煤配煤质量指标有:灰分、硫分、全水分、磷含量、结焦性和粘结性,其它配煤指标。
4.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①项目建议书提出②可行性研究③项目评估、审批及设计任务书编制④设计工作⑤施工前准备⑥建设实施⑦生产准备⑧竣工验收⑨后评价。
5.基本建设程序的特点:全面性、现实性、透明性、反馈性、合理性。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①建设银行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建设项目评估。
②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作为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④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使用的资料,可以作为进一步设计、施工所需要资料全面补充的依据。
⑤国家依据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实施计划,那如果名经济发展计划。
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的依据,在通过了环境评价后,方可开展进一步的设计工作。
7.对选煤厂厂址选择的要求:①厂址应有足够的堆放器材、原材料、施工以及发展扩建的余地。
②要充分考虑供水和供电条件。
③认真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④注意环境保护。
⑤厂址应靠近原材料和用户。
8.施工图设计的条件:①初步设计经过专家审评,并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②对于设计中遗留的或专家论证以及主管部门审查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已解决。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的指导意见[5篇模版]》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的指导意见[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5f0da41711cc7930b71623.png)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的指导意见[5篇模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加快选煤强国建设步伐,促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对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建设大型现代化选煤厂,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原煤入洗能力大幅提高,全国选煤厂由202x年的1000多座增加到202x年的1800多座,增长80%;原煤入洗能力由202x年的8.4亿吨增加到202x年的17.8亿吨,增长111.9%。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建成入洗能力1000万吨/年及以上的特大型选煤厂41处、炼焦煤选煤厂1000多座。
选煤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提高,三产品全重介质选煤技术和装备、大型复合干法选煤、大型智能化快速隔膜压滤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选煤厂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选煤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煤炭洗选加工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大型选煤厂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选煤工艺流程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选煤厂设计和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大型选煤厂普遍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针对不同煤质、规模和选煤工艺进行个性化设计,年入洗能力千万吨级选煤厂建设速度提高到12个月以内。
但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原煤入选率仍然偏低,大量原煤销售、运输和直接燃烧利用。
我国既有技术装备世界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选煤厂,也有许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的选煤厂;选煤设备国产化水平低,大型装备可靠性较差、使用寿命短、自动化程度和故障自诊断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灰煤、高硫煤、低阶煤特别是褐煤分选提质加工技术和装备不能满足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建设现代化的选煤厂(中)
文章来源:五六选煤服务中心(WLXMFWZX)
三、合理确定产品定位是设计的必要前提
1、产品结构定位的重要意义
产品结构定位的目的是使选后产品能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从道理上讲,产品结构本应是原煤经洗选加工之后产生的结果,而现在反而要提到选煤工艺设计之前来预先敲定,似乎有点矛盾,不合逻辑。
其实不难理解。
用辩证的观点看,产品既是分选的结果,也是选前应该预定的加工目标。
所以在工艺设计之前,先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找到洗选加工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预先锁定选后产品结构,以便使工艺设计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2、产品结构定位必须以原煤本身的煤质特性为基础
煤质特性是煤炭与生俱来的天然品质。
如果天然成煤条件不好,比如在成煤过程中,有些粘土矿物质和黄铁矿微粒被散布在凝胶化基质中或充填在植物的胞腔内,则会造成煤炭内灰升高,硫分难以脱除,无论如何洗选加工,也不可能选出低灰、低硫的优质高档煤炭产品来。
所以,我们说煤质本身的优劣是产品定位的基础,是第一位的。
不能脱离这个
基础去妄定产品的档次。
这就叫做“量体裁衣”、“因才适用”。
3、产品结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改变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煤炭市场的需求正处在深刻变化之中。
为了适应煤炭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目前全国各大矿区都在着手搞产品结构调整,调整的重点就是增加产品结构的灵活性。
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
其中又以动力煤产品结构的调整最具代表性。
动力煤由于用途不同或用户炉型等技术条件上的差异,往往对动力煤灰分或发热量的要求变化幅度较大。
如出口动力煤,高炉喷吹用煤,水煤浆原料煤,国内优质动力煤和普通动力发电用煤等,其灰分要求的差别大约在10%-20%之间。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选煤工艺系统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产品灰分能在大范围内实现随意调节的要求。
就像汽车无级变速一样,我们把它称作“无级调灰”。
这种形式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灵活的煤炭产品新结构,是现代化选煤厂应具的特征。
近几年来,首先在淮南矿区张集选煤厂设计中推广运用,后又在多部选煤厂设计中实现了“无级调灰”的产品结构模式,为企业占领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环保部门对煤炭产品的硫分要求越来越严,一般都要求硫分<1%,甚至更低。
但是,在设计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情况,即经过洗选后在满足了硫分<1%的同时,产品灰分却太低了,很难实现“无级调灰”。
这就需要设计者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寻求恰当的解决办法。
在西山官地矿选煤厂设计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对5层煤不同煤质的深入分析,找到了巧妙的两全解决办法,实现了降硫、调灰的双重要求。
四、正确选择选煤方法是设计的核心
1、对现代化选煤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固定的工艺模式
现代化的选煤厂应该具有兼收并蓄,多样化的工艺特点。
对不同的选煤方法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去划分,这样不科学,它们各有所长,只是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而已。
现代化选煤厂最主要的特点是效率高,这首先应该体现在选煤工艺是否合理上,也就是说要体现在选煤工艺是否适合入选原煤的煤质特性,是否能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产品结构上。
与选煤方法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包括:原煤粒度组成特性(含粒度组成)、密度特性(含可选性);硫分构成及其赋存嵌布特性;产品结构(含市场需求);分选效率;洗选加工费;相关的基建投资费用;综合经济效益等因
素。
所以选煤方法的确定必须作全面的技术经济多方案比选,择优选用,才是科学合理的思路。
以前按照《设计规范》规定,基本上只根据可选性难易一个条件简单地划分选煤方法适用范围的做法不全面,目前我国的旧规范也正在修改中。
下面仅列举几点实例,对上述观点作进一步说明:
(1)当原煤中块矸含量很多,特别是矸石的岩性又属于易泥化的泥岩或炭质泥岩时,则宜采用动筛跳汰机代替人工拣矸,将大块泥岩矸石尽早地从系统中排除,这样对后续主选工艺十分有利。
动筛跳汰机允许入料上限可达
300-400mm,且具有处理量大、排矸精度高、循环水量少、洗水自成闭环、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
在排除大块矸石的条件下,上述优势可得以充分发挥。
比用浅槽等重介块煤分选设备要合理得多。
动筛跳汰机的弱点是分选下限只能达
30mm,所以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限制。
(2)跳汰机对易选煤的分选精度并不亚于重介选。
另外当排矸分选密度大于1.8Kg/L时,重介悬浮液难以配制。
这时采用单段跳汰机的优势就比较突出,可不受分选密度高的限制。
但是,在选择跳汰法分选不同性质的原煤时,建议慎重考虑以下几点意见:
①从总体上讲,跳汰机在分选难选煤时的分选效率与重介选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有关研究表明,跳汰机对2-3mm
以下粉煤的分选精度明显变差,精煤损失大。
所以对3mm以下粉煤含量大的原煤采用跳汰选时更要格外慎重。
②在要求出低灰精煤产品的条件下,若分选密度低于
1.4Kg/L时,跳汰机难以操控,无法保证正常分选效果。
③双段跳汰机所需循环水量较大,约为重介选的一倍,所以洗水系统较重介选负荷量大,增加了投资。
(3)当要求出块煤产品时,有压入料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就不利于保护块煤。
(4)当原煤中黄铁矿嵌布比较细时,采用重介旋流器分选,脱硫效果就比较好,有时还需配套煤泥重介旋流器或螺旋分选机分选才能有效脱除更细的黄铁矿微粒。
但是,当原煤中所含矸石为泥岩时,因其遇水极易泥化的性质,在采用重介法分选,特别是采用有压入料重介旋流器分选时,应格外慎重。
主要考虑到泥岩矸石经混合桶悬浮液浸泡后,再经入料离心泵叶片强烈撞击,高压搅动,泥岩会大量被泥化。
高灰泥质会大大增加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将引起工作悬浮液的密度、粘度等特性参数的改变,导致分选效果变坏,而且也会给脱介和介质系统带来一系列麻烦。
(5)在西北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干法分选则独具优势。
干法分选不用洗水便可分选煤炭。
它比较适用于褐煤、易泥
化煤、劣质煤、易选煤的排矸分选。
我国自行研发的空气重介选、复式干法选煤都是可供采用的新型干法分选方法。
2、关于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若干原则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各种类型重介旋流器工艺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澳大利亚先进的模块式重介选煤厂的引进,使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不论在简化工艺环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介质系统调控水平、易于操作管理方面,还是在减少介耗、电耗,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技术日臻完善,备受业主青睐,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
但是,目前在重介选煤工艺设计中常常围绕几个原则问题进行争论,成为当前选煤界和设计单位关注的热点。
几个主要的热点问题如下:
(1)关于重介旋流器有压入料和无压入料方式的选择。
(2)关于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和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选择。
(3)关于大直径重介旋流器或小直径旋流器组的选择。
(4)关于选前脱泥与不脱泥的选择。
有关以上几个工艺原则,应根据不同的煤质条件合理选用,绝不能用其中一种固定的工艺方式,随意套用。
这里要特别推荐我国自行研制的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
工艺,它已经在我国大量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分选效果并不亚于有压入料两产品重介旋流器。
而且在减少矸石泥化、
简化工艺流程环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为现代化选煤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3、对煤泥分选方法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选煤厂发展的方向,从整体格局上看,除继续向系统简化、设备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外,选煤技术开发的重点仍放在以脱硫、降灰为宗旨的细粒和极细粒煤(煤泥)高性能分选设备的研制上。
目前美、英、德、澳、日、中等国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这类设备有以下六类:(1)强化重力设备。
(2)微细介质旋流器。
(3)微泡和离心浮选设备。
(4)异形波跳汰机。
(5)美国杨氏充填式跳汰机。
(6)选择性油团选。
它们都是很有前途的煤泥分选、脱硫设备。
但是这些新工艺设备除少数项目外大多还处在研发阶段,还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程度。
所以现阶段在我国选煤厂设计中,比较现实的、有效的煤泥分选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1)螺旋分选机。
(2)煤泥重介旋流器。
(3)各类微泡浮选柱。
选择煤泥分选方法的合理思路是:尽量采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重力分选设备来分选大部分较粗的煤泥,以减少入浮煤泥量。
众所周知,采用普通浮选机分选煤泥是一种高投资、高成本的分选工艺。
减少入浮量是一举多得的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