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数上 整册练习试题-64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篇1一、选择题1.下列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长方形D.正方形2.九边形的对角线有( )A. 25条B.31条C.27条D.30条3. 下面四边形的表示方法:①四边形ABCD;②四边形ACBD;③四边形ABDC;④四边形ADCB.其中正确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4. 四边形没有稳定性,当四边形形状改变时,发生变化的是( )A.四边形的边长B.四边形的周长C.四边形的某些角的大小D.四边形的内角和5.下列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6.把一张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 )A. 六边形B. 五边形C. 四边形D. 三角形7.木工师傅从边长为90cm的正三角形木板上锯出一正六边形木块,那么正六边形木板的边长为( )A. 34cmB. 32cmC. 30cmD. 28cm8.下列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有(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9.以线段a=7,b=8,c=9,d=11为边作四边形,可作_________个.10.把一张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_________边形.1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________________相接组成的_____________叫做多边形。
12.多边形_________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
13.多边形的边与它的的邻边的__________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4.连接多边形_________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020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沪科版(付,98)

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一、选择题1.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 ( ) A 、一个实数 B 、一个整数 C 、一对实数 D 、有序数实数对2.已知点A (0,a )到x 轴的距离是3,则a 为 ( ) A.3 B.-3 C.±3 D.±63.无论m 取什么实数,点(-1,-m 2-1)一定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如果点P (m ,n )是第三象限内的点,则点Q (-n ,0)在 ( ) A.x 轴正半轴上 B.x 轴负半轴上 C.y 轴正半轴上 D.y 轴负半轴上5.点P 在第二象限,并且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A.(-1,3) B.(-1,-3) C.(-3,-1) D.(-3,1) 二、填空题6.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a ,a -b )在第 象限.7.已知点P (3,-4),它到x 轴的距离是 ,到y 轴的距离是 .8.设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42=x ,3=y ,则P 点的坐标为 .9.如果点A (x ,4-2x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如果点A 在第二、四 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10.已知点P(a-1,a 2-9)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P 的坐标 . 三、解答下列各题11.(6分)P (2a -1,2-a )在第一象限,且a 是整数,求a 的值.12.(8分)已知A (a-3,a 2-4),求a 及A 点的坐标: (1)当A 在x 轴上;(2)当A 在y 轴上.第2课时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面各点:A (0,3);B (1,-3);C (3,-5);D(-3,-5);E(3,5);F(5,7);G(5,0).(1)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重合.y轴是什么关系?(2)连接CE,则直线CE与(3)顺次连接D、E、G、C、D得到四边形DEGC,求四边形DEGC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平面内有五个点,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_____个三角形.【答案】10 【解析】【分析】以平面内的五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在平面中依次选取三个点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所示,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10个三角形,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图形的个数,我们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2.如图,ABC 中,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E 、F 分别在边AC 和AB 上,BFE ∠与B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若ABC ∠=70°FEC ∠=80°,则P ∠=______.【答案】85°【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在四边形FECB 中∠B +∠BFE +∠FEC +∠BCE =36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得∠1-∠2=15°;再在四边形EFPC 中求出∠1-∠2+∠P =110°即可解答.【详解】解:∵∠BFE =2∠1,∠BCD =2∠2,又∵∠BFE +∠ABC +∠FEC +∠BCE =360°,ABC ∠=70°,FEC ∠=80°,∴2∠1+(180°-2∠2)+70°+80°=360°,∴∠1-∠2=15°;∵在四边形EFPC 中,∠PFE +∠FEC +∠P +∠PCE =360°,∴∠1+80°+(180°-∠2)+∠P =360°,∴∠1-∠2+∠P =100°,∴∠P =85°,故答案为:8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BD 平分∠ABC ,∠BAC=64°,∠BCD+∠DCA=180°,那么∠BDC 为_________度.【答案】32【解析】【分析】过C 点作∠ACE=∠CB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ECD=∠BD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BDC 的度数.【详解】过C 点作∠ACE=∠CBD ,∵∠BCD+∠DCA=180°,∠BCD+∠CBD+∠BDC=180°,∴∠ECD=∠BDC ,∵对角线BD 平分∠ABC ,∴∠ABD=∠CBD ,∴∠ABD=∠ACE ,∴∠BAC=∠CEB=64°,∴∠BDC=12∠CEB=32°. 故答案为:32.【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点M 在第二象限,且MA 平分∠BAO ,做射线MB ,若∠1=∠2,则∠M 的度数是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总分 累分人得分祝你考出好成绩!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B. 235()a a =C. 2222()a b a b =D. 3332a a a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 )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 E ,AE=3cm ,△ADC•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 ) A. –a 2+b 2 B. –a 2-b 2 C. a 3-3a 2+2a D. a 2-2ab+b 2-16、小明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衣服上的支 是200元,则估计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是 ( ) A. 200元 B. 250元 C. 300元 D. 350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 A .y=2x 2中,x 取全体实数 B .y=11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2x -中,x 取x ≥2的实数 D .y=13x +中,x 取x ≥-3的实数 得分阅卷人食物30%教育22%衣服20%其他28%图2AB C FED8、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 .65°或50°B .80°或40°C .65°或80°D .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 ,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 ,那么能够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32c ab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专项练习题-附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专项练习题-附含答案一.同底数幂的乘法1.已知2m•2m•8=211则m=4.试题分析:将已知中的2m•2m•8化为同底数的幂然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再根据指数相同列式求解即可.答案详解:解:2m•2m•8=2m•2m•23=2m+m+3∵2m•2m•8=211∴m+m+3=11解得m=4.所以答案是4.2.已知2x+3y﹣2=0 求9x•27y的值.试题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化简得出答案.答案详解:解:∵2x +3y ﹣2=0∴2x +3y =2∴9x •27y =32x •33y =32x +3y =32=9.3.已知3x +2=m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x ( )A .3x =m ﹣9B .3x =m 9C .3x =m ﹣6D .3x =m 6 试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答即可.答案详解:解:∵3x +2=3x ×32=m∴3x =m 9. 所以选:B .二.同底数幂的除法4.已知:3m =2 9n =3 则3m ﹣2n = 23 .试题分析:先利用幂的乘方变为同底数幂 再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求解.答案详解:解:∵9n =32n =3∴3m ﹣2n =3m ÷32n =23所以答案是:23.5.已知m =154344 n =54340 那么2016m ﹣n = 1 . 试题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将m 的分子转化为以3和5为底数的幂的积 然后化简从而得到m =n 再根据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解答.答案详解:解:∵m =154344=34⋅54344=54340 ∴m =n∴2016m ﹣n =20160=1. 所以答案是:1.6.已知k a =4 k b =6 k c =9 2b +c •3b +c =6a ﹣2 则9a ÷27b = 9 . 试题分析:先将9a ÷27b 变形 再由k a =4 k b =6 k c =9 2b +c •3b +c =6a ﹣2分别得出a b c 的关系式 然后联立得方程组 整体求得(2a ﹣3b )的值 最后代入将9a ÷27b 变形所得的式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详解:解:9a ÷27b=(32)a ÷(33)b=(3)2a ﹣3b∵k a =4 k b =6 k c =9∴k a •k c =k b •k b∴k a +c =k 2b∴a +c =2b ①;∵2b +c •3b +c =6a ﹣2∴(2×3)b +c =6a ﹣2∴b +c =a ﹣2②;联立①②得:{a +c =2b b +c =a −2∴{c =2b −a c =a −2−b∴2b ﹣a =a ﹣2﹣b∴2a ﹣3b =2∴9a ÷27b=(3)2a ﹣3b=32=9.所以答案是:9.三.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7.已知2m =a 32n =b m n 为正整数 则25m +10n = a 5b 2 .试题分析:根据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法则解答.答案详解:解:∵2m =a 32n =b∴25m +10n =(2m )5•(25)2n =(2m )5•322n =(2m )5•(32n )2=a 5b 2所以答案是:a 5b 2.8.计算:(﹣0.2)100×5101= 5 .试题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将所求的式子变形为(﹣0.2×5)100×5再求解即可.答案详解:解:(﹣0.2)100×5101=(﹣0.2)100×5100×5=(﹣0.2×5)100×5=5所以答案是:5.9.若x+3y﹣3=0 则2x•8y=8.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x=3﹣3y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解答.答案详解:解:∵x+3y﹣3=0∴x=3﹣3y∴2x•8y=23﹣3y•23y=23=8.所以答案是:8.四.幂的运算中的规律10.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7+22018的值.解:设S=1+2+22+23+24+…+22017+22018①将等式两边同时乘 2 得2S=2+22+23+24+25+…+22018+22019②②﹣①得2S﹣S=22019﹣1 即S=22019﹣1所以1+2+22+23+24+…+22017+22018=22019﹣1.请你仿照此法计算:(1)1+2+22+23+24+…+29+210;(2)1+3+32+33+34+…+3n﹣1+3n(其中n为正整数).试题分析:(1)直接利用例题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例题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详解:解:(1)设S=1+2+22+23+24+ (21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2得:2S=2+22+23+24+…+210+211②②﹣①得2S﹣S=211﹣1即S=211﹣1∴1+2+22+23+24+…+210=211﹣1.(2)设S=1+3+32+33+34+…+3n①将等式两边同时乘3得:3S=3+32+33+34+…+3n+3n+1②②﹣①得3S﹣S=3n+1﹣1即S=12(3n+1﹣1)∴1+3+32+33+34+…+3n=12(3n+1﹣1).11.(1)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式中两数的大小:(填“>”、“<”或“=”)①12<21②23<32③34>43④45>54⑤56>65…(2)由(1)可以猜测n n+1与(n+1)n(n为正整数)的大小关系:当n≤2时n n+1<(n+1)n;当n≥3时n n+1>(n+1)n;(3)根据上面的猜想可以知道:20082009>20092008.试题分析:先要正确计算(1)中的各个数根据计算的结果确定所填的符号观察所填符号总结规律.答案详解:解:(1)①∵12=1 21=2∴12<21②∵23=8 32=9∴23<32③∵34=81 43=64∴34>43④∵45=1024 54=625∴45>54⑤∵56=15625 65=7776∴56>65…(2)由(1)可以猜测n n+1与(n+1)n(n为正整数)的大小关系:当n≤2时n n+1<(n+1)n;当n≥3时n n+1>(n+1)n;(3)∵n =2008>3∴20082009>20092008.12.求1+2﹣1+2﹣2+2﹣3+2﹣4+…+2﹣200的值.试题分析:依据12=1−12 12+14=1−14 12+14+18=1−18 …可得规律12+14+18+⋯+12200=1−12200 进而得到1+2﹣1+2﹣2+2﹣3+2﹣4+…+2﹣200的值.答案详解:解:∵12=1−1212+14=1−1412+14+18=1−18…12+14+18+⋯+12200=1−12200∴1+2﹣1+2﹣2+2﹣3+2﹣4+…+2﹣200=1+12+14+18+⋯+12200=1+1−12200=2−12200.13.探究:22﹣21=2×21﹣1×21=2( 1 )23﹣22= 2×22﹣1×22 =2( 2 )24﹣23= 2×23﹣1×23 =2( 3 )……(1)请仔细观察 写出第4个等式;(2)请你找规律 写出第n 个等式;(3)计算:21+22+23+…+22019﹣22020.试题分析:(1)根据给出的内容 直接可以仿写25﹣24=2×24﹣1×24=24(2)2n +1﹣2n =2×2n ﹣1×2n =2n(3)将原式进行变形 即提出负号后 就转化为原题中的类型 利用(1)(2)的结论 直接得出结果.答案详解:解:探究:22﹣21=2×21﹣1×21=2123﹣22=2×22﹣1×22=2224﹣23=2×23﹣1×23=23(1)25﹣24=2×24﹣1×24=24;(2)2n+1﹣2n=2×2n﹣1×2n=2n;(3)原式=﹣(22020﹣22019﹣22018﹣22017﹣……﹣22﹣2)=﹣2.所以答案是:1;2×22﹣1×22;2;2×23﹣1×23;3五.新定义14.定义一种新运算(a b)若a c=b则(a b)=c例(2 8)=3 (3 81)=4.已知(3 5)+(3 7)=(3 x)则x的值为35.试题分析:设3m=5 3n=7 根据新运算定义用m、n表示(3 5)+(3 7)得方程求出x 的值.答案详解:解:设3m=5 3n=7依题意(3 5)=m(3 7)=n∴(3 5)+(3 7)=m+n.∴(3 x)=m+n∴x=3m+n=3m×3n=5×7=35.所以答案是:35.15.规定两数a b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a b);如果a c=b那么(a b)=c.例如:因为23=8 所以(2 8)=3.(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①(5 125)=3(﹣2 ﹣32)=5;②若(x 18)=﹣3 则x=2.(2)若(4 5)=a(4 6)=b(4 30)=c试探究a b 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3)若(m8)+(m3)=(m t)求t的值.试题分析:(1)①根据新定义的运算进行求解即可;②根据新定义的运算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新定义的运算进行求解即可;(3)根据新定义的运算进行求解即可.答案详解:解:①∵53=125∴(5 125)=3∵(﹣2)5=﹣32∴(﹣2 ﹣32)=5所以答案是:3;5;②由题意得:x﹣3=1 8则x﹣3=2﹣3∴x=2所以答案是:2;(2)∵(4 5)=a(4 6)=b(4 30)=c ∴4a=5 4b=6 4c=30∵5×6=30∴4a•4b=4c∴a+b=c.(3)设(m8)=p(m3)=q(m t)=r ∴m p=8 m q=3 m r=t∵(m8)+(m3)=(m t)∴p+q=r∴m p+q=m r∴m p•m r=m t即8×3=t∴t=24.16.规定两数a b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a b):如果a c=b那么(a b)=c.例如:因为23=8 所以(2 8)=3.(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 27)=3(5 1)=0(2 14)=﹣2.(2)小明在研究这种运算时发现一个现象:(3n4n)=(3 4)小明给出了如下的证明:设(3n4n)=x则(3n)x=4n即(3x)n=4n所以3x=4 即(3 4)=x所以(3n4n)=(3 4).请你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下面这个等式:(3 4)+(3 5)=(3 20)试题分析:(1)分别计算左边与右边式子即可做出判断;(2)设(3 4)=x(3 5)=y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详解:解:(1)∵33=27∴(3 27)=3;∵50=1∴(5 1)=0;∵2﹣2=1 4∴(2 14)=﹣2;(2)设(3 4)=x(3 5)=y则3x=4 3y=5∴3x+y=3x•3y=20∴(3 20)=x+y∴(3 4)+(3 5)=(3 20).所以答案是:3 0 ﹣2.六.阅读类---紧扣例题化归思想17.阅读下列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a⋅a⋯a︸n个记为a n.如2×2×2=23=8 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log28(即log28=3).一般地若a n=b(a>0且a≠1 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 a b(即log a b=n).如34=81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2log216=4log264=6.(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log a M+log a N=log a(MN);(a>0且a≠1 M>0 N>0)(4)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 n•a m=a n+m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试题分析:首先认真阅读题目准确理解对数的定义把握好对数与指数的关系.(1)根据对数的定义求解;(2)认真观察不难找到规律:4×16=64 log24+log216=log264;(3)由特殊到一般得出结论:log a M+log a N=log a(MN);(4)首先可设log a M=b1log a N=b2再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 n•a m=a n+m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结论.答案详解:解:(1)log24=2 log216=4 log264=6;(2)4×16=64 log24+log216=log264;(3)log a M+log a N=log a(MN);(4)证明:设log a M=b1log a N=b2则a b1=M a b2=N∴MN=a b1⋅a b2=a b1+b2∴b1+b2=log a(MN)即log a M+log a N=log a(MN).18.阅读下列材料:若a3=2 b5=3 则a b的大小关系是a>b(填“<”或“>”).解:因为a15=(a3)5=25=32 b15=(b5)3=33=27 32>27 所以a15>b15所以a >b .解答下列问题:(1)上述求解过程中 逆用了哪一条幂的运算性质 CA .同底数幂的乘法B .同底数幂的除法C .幂的乘方D .积的乘方(2)已知x 7=2 y 9=3 试比较x 与y 的大小.试题分析:(1)根据幂的乘方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题目所给的求解方法 进行比较.答案详解:解:∵a 15=(a 3)5=25=32 b 15=(b 5)3=33=27 32>27 所以a 15>b 15 所以a >b 所以答案是:>;(1)上述求解过程中 逆用了幂的乘方 所以选C ;(2)∵x 63=(x 7)9=29=512 y 63=(y 9)7=37=2187 2187>512∴x 63<y 63∴x <y .19.阅读下面一段话 解决后面的问题.观察下面一列数:1 2 4 8 … 我们发现 这一列数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一般地 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比.(1)等比数列5 ﹣15 45 …的第四项是 ﹣135 .(2)如果一列数a 1 a 2 a 3 a 4 …是等比数列 且公比为q 那么根据上述的规定 有a 2a 1=q ,a 3a 2=q ,a 4a 3= …所以a 2=a 1q a 3=a 2q =(a 1q )q =a 1q 2 a 4=a 3q =(a 1q 2)q =a 1q 3 … a n = a 1q n ﹣1 (用含a 1与q 的代数式表示).(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10 第三项是20 则它的第一项是 5 第四项是 40 . 试题分析:(1)由于﹣15÷5=﹣3 45÷(﹣15)=﹣3 所以可以根据规律得到第四项.(2)通过观察发现 第n 项是首项a 1乘以公比q 的(n ﹣1)次方 这样就可以推出公式了;(3)由于第二项是10 第三项是20 由此可以得到公比然后就可以得到第一项和第四项.答案详解:解:(1)∵﹣15÷5=﹣3 45÷(﹣15)=﹣3∴第四项为45×(﹣3)=﹣135.故填空答案:﹣135;(2)通过观察发现第n项是首项a1乘以公比q的(n﹣1)次方即:a n=a1q n﹣1.故填空答案:a1q n﹣1;(3)∵公比等于20÷10=2∴第一项等于:10÷2=5第四项等于20×2=40.a n=a1q n﹣1.故填空答案:它的第一项是5 第四项是40.七.整式除法(难点)20.我阅读:类比于两数相除可以用竖式运算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也可以用竖式运算其步骤是:(i)把被除式和除式按同一字母的降幂排列(若有缺项用零补齐).(ii)用竖式进行运算.(ii)当余式的次数低于除式的次数时运算终止得到商式和余式.我会做:请把下面解答部分中的填空内容补充完整.求(5x4+3x3+2x﹣4)÷(x2+1)的商式和余式.解:答:商式是5x2+3x﹣5 余式是﹣x+1;我挑战:已知x4+x3+ax2+x+b能被x2+x+1整除请直接写出a、b的值.试题分析:我会做:根据“我阅读”的步骤计算填空即可;我挑战:用竖式计算令余式为0即可算出a b的值.答案详解:解:我阅读:(iii)余式是﹣x+1所以答案是:0x2﹣5x2﹣5x2﹣5x2+0x﹣5 ﹣x+1;我挑战:∴x4+x3+ax2+x+b=(x2+x+1)(x2+a﹣1)+(2﹣a)x+b﹣a+1 ∵x4+x3+ax2+x+b能被x2+x+1整除∴(2﹣a)x+b﹣a+1=0∴2﹣a=0且b﹣a+1=0解得a=2 b=1.21.计算:3a3b2÷a2+b•(a2b﹣3ab).试题分析:根据单项式的除法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答案详解:解:原式=3ab2+a2b2﹣3ab2=a2b2.22.计算:(2a3•3a﹣2a)÷(﹣2a)试题分析:依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然后再依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答案详解:解:原式=(6a4﹣2a)÷(﹣2a)=6a4)÷(﹣2a)﹣2a÷(﹣2a)=﹣3a3+1.八.巧妙比大小---化相同2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试比较2100与375的大小.解:∵2100=(24)25=1625375=(33)25=2725而16<27∴2100<375请根据上述解答过程解答:比较255、344、433的大小.试题分析:根据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把各数化为指数相同、底数不同的形式再根据底数的大小比较即可.答案详解:解:∵255=3211344=8111433=6411且32<64<81∴255<433<344.24.比较20162017与20172016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1)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式中两数的大小:(填“>”、“<”或“=”)①12<21②23<32③34>43④45>54⑤56>65…(2)由(1)可以猜测n n+1与(n+1)n(n为正整数)的大小关系:当n≤2时n n+1<(n+1)n;当n>2时n n+1>(n+1)n;(3)根据上面的猜想则有:20162017>20172016(填“>”、“<”或“=”).试题分析:(1)通过计算可比较大小;(2)观察(1)中的符号归纳n n+1与(n+1)n(n为正整数)的大小关系;(3)由(2)中的规律可直接得到答案;答案详解:解:(1)①∵12=1 21=2∴12<21②∵23=8 32=9∴23<32③∵34=81 43=64∴34>43④∵45=1024 54=625∴45>54⑤∵56=15625 65=7776∴56>65(2)通过观察可以看出;n≤2时n n+1<(n+1)n;n>2时n n+1>(n+1)n;(3)由(2)得到的结论;2016>2∴20162017>20172016.所以答案是:(1)<<>>;≤2 >2;>.25.(1)用“>”、“<”、“=”填空:35<3653<63(2)比较下列各组中三个数的大小并用“<”连接:①41086164②255344433.试题分析:(1)根据底数为大于1的正数时底数相同指数越大幂越大和指数相同时底数越小幂越小填空即可;(2)①先把这3个数化为底数都为2的幂比较大小;②根据(a m)n=a mn(m n是正整数)的逆运算把三个数化为指数相同的数再比较底数的大小即可.答案详解:解:(1)∵3>1∴35<36所以答案是:<;∵1<5<6∴53<63所以答案是:<;(2)①∵410=(42)5=220164=(42)4=21686=218∵220>218>216∴164<86<410;②∵255=(25)11344=(34)11433=(43)11又∵25=32<43=64<34=81∴255<433<344.九.幂的运算的综合提升26.已知5a=2b=10 求1a +1b的值.试题分析:想办法证明ab=a+b即可.答案详解:解:∵5a=2b=10∴(5a)b=10b(2b)a=10a∴5ab=10b2ab=10a∴5ab•2ab=10b•10a∴10ab=10a+b∴ab=a+b∴1a+1b=a+bab=127.已知6x=192 32y=192 则(﹣2017)(x﹣1)(y﹣1)﹣2=−1 2017.试题分析:由6x=192 32y=192 推出6x=192=32×6 32y=192=32×6 推出6x﹣1=32 32y ﹣1=6 可得(6x﹣1)y﹣1=6 推出(x﹣1)(y﹣1)=1 由此即可解决问.答案详解:解:∵6x=192 32y=192∴6x=192=32×6 32y=192=32×6∴6x﹣1=32 32y﹣1=6∴(6x﹣1)y﹣1=6∴(x﹣1)(y﹣1)=1∴(﹣2017)(x﹣1)(y﹣1)﹣2=(﹣2017)﹣1=−1 201728.已知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1 a a+b的形式又可以表示0 bab的形式试求a2n﹣1•a2n(n≥1的整数)的值.试题分析:由于ba 有意义则a≠0 则应有a+b=0 则ba=−1 故只能b=1 a=﹣1了再代入代数式求解.答案详解:解:由题可得:a≠0 a+b=0∴ba=−1 b=1∴a=﹣1又∵2n﹣1为奇数﹣1的奇数次方得﹣1;2n为偶数﹣1的偶数次方得1∴a2n﹣1•a2n=(﹣1)2n﹣1×(﹣1)2n=﹣1×1=﹣1.29.化简与求值:(1)已知3×9m×27m=321求(﹣m2)3÷(m3•m2)m的值.(2)已知10a=5 10b=6 求①102a+103b的值;②102a+3b的值.试题分析:(1)先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出m的值然后化简(﹣m2)3÷(m3•m2)m并代入求值;(2)根据幂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求解.答案详解:解:(1)3×9m×27m=3×32m×33m=35m+1=321∴5m+1=21解得:m=4则(﹣m2)3÷(m3•m2)m=﹣m6﹣5m将m=4代入得:原式=﹣46﹣20=﹣4﹣14;(2)①102a+103b=(10a)2+(10b)3=52+63=241;②102a+3b=(10a)2•(10b)3=25×216=5400.。
练习册答案八上数学华师

练习册答案八上数学华师【练习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计算下列各题:- (-3) + 5 = 2- 8 - (-7) = 15- -12 × 5 = -60- 4 ÷ (-2) = -22. 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那么这个数是7。
-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5或-5。
【练习二:代数式的值】1. 已知 \( x = -2 \),\( y = 3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 \( x + y = -2 + 3 = 1 \)- \( 3x - 2y = 3(-2) - 2(3) = -6 - 6 = -12 \)2. 已知 \( a = 5 \),\( b = -3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 \( a - b = 5 - (-3) = 8 \)- \( ab + 2b = 5(-3) + 2(-3) = -15 - 6 = -21 \) 【练习三:解一元一次方程】1. 解下列方程:- \( 3x + 4 = 10 \) 解得 \( x = 2 \)- \( 2x - 5 = 15 \) 解得 \( x = 10 \)2. 解下列方程:- \( 4x + 3 = 7x - 5 \) 解得 \( x = 4 \)- \( 5x - 2 = 3x + 14 \) 解得 \( x = 8 \)【练习四: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解下列不等式:- \( 3x + 2 > 11 \) 解得 \( x > 3 \)- \( 2 - 4x \geq 6 \) 解得 \( x \leq -1 \)2. 解下列不等式组:- \( \begin{cases} x + 3 > 5 \\ 2x < 10 \end{cases} \) 解得 \( 2 < x < 5 \)【练习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八上数学练习册答案

八上数学练习册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练习一:有理数的运算】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3) + 5 = 2- 8 - (-7) = 15- (-12) × (-3) = 36- 18 ÷ (-2) = -92.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负:- 34 + (-21) = 13,结果为正数- (-18) - 9 = -27,结果为负数3. 混合运算:- (-3) × 4 - 2 × 6 = -12 - 12 = -24- 5 + 7 × (-3) - 2 = 5 - 21 - 2 = -18【练习二:代数式的值】1. 当 a = 2,b = -1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a + b = 2 - 1 = 1- 3a - 2b = 3 × 2 - 2 × (-1) = 6 + 2 = 82. 当 x = 3,y = 1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xy + 2x - 3y = 3 × 1 + 2 × 3 - 3 × 1 = 3 + 6 - 3 = 6【练习三:一元一次方程】1. 解下列方程:- 3x - 5 = 10,解得 x = 5- 2x + 7 = 3x - 2,解得 x = 92. 应用题:- 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这个数的5倍减去7,求这个数。
设这个数为 x,根据题意得 3x + 5 = 5x - 7,解得 x = 6【练习四:几何初步】1. 根据题目所给的图形,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 4 厘米,宽为 3 厘米,面积为4 × 3 = 12 平方厘米。
- 一个三角形的底为 5 厘米,高为 4 厘米,面积为(5 × 4) ÷ 2 = 10 平方厘米。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图形,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6 厘米,周长为6 × 4 = 24 厘米。
数学八上练习册答案沪教版

数学八上练习册答案沪教版【第一章:数的运算】1. 计算下列各题:(1) 56 + 38 = 94(2) 45 - 22 = 23(3) 34 × 21 = 714(4) 84 ÷ 12 = 72.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1) √ 因为 48 + 36 = 84(2) × 因为 52 - 27 = 26,而不是 253. 填空题:(1) 一个数加上0,结果仍然是原数。
(2) 一个数减去0,结果仍然是原数。
【第二章:代数基础】1. 解下列方程:(1) x + 5 = 10 → x = 5(2) 2x - 3 = 7 → x = 5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代数式:(1) 面积 = 长× 宽(2) 周长= 2 × (长 + 宽)3.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下列代数式是否正确:(1) √ 因为 (a + b)² = a² + 2ab + b²(2) × 因为 a³ - b³ ≠ a³b³【第三章:几何初步】1.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1) 正方形:边长为4cm,面积= 4 × 4 = 16cm²,周长= 4 × 4 = 16cm(2) 长方形:长为6cm,宽为3cm,面积= 6 × 3 = 18cm²,周长= 2 × (6 + 3) = 18cm2. 判断下列几何图形的性质:(1) √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2) × 因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最长【第四章:函数与方程】1.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解下列方程:(1) y = 2x + 3,当x = 2时,y = 2 × 2 + 3 = 7(2) 3x + 5 = 14,解得 x = (14 - 5) / 3 = 3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函数关系式:(1) 速度 = 距离÷ 时间(2)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时间【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边边公理130926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3(4)若△ABC ≌△DEF ,则∠A=∠D ,AB=EF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图,△ABC 中,将AC 沿BA 方向折过去,使点C 落在BA 上的点D ,折痕为AE ,则BD 的长
为( )A 、2 B 、1 C 、0.5 D 、无法确定 3.如图,△ABC ≌△AEF ,AB=AE ,∠B=∠E ,则下列结论: (1)AC=AF (2)∠FAB=∠EAB (3)EF=BC (4)∠EAB=∠FAC. 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4.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如图)
(1)若BF=11,EC=5,求BE 的长;(2)若∠A=70º,∠F=65º,求∠B 的度数。
5、如果△ABE ≌△ACD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A=40º,∠B=30º,
求∠ADC 的大小。
6、如图,△ACF ≌△DBE ,AD=9,BC=5,求AB 的长。
7、如图:AB=DC ,AC=DF ,C 是BF 的中点,求证:△ABC ≌△DCF
8、如图:已知 AB=DC ,AD=BC 。
求证:(1)△ABC ≌△CDA . (2)∠A=∠C ,∠B=∠D (3)AB ∥CD ,AD ∥BC ,
9、已知:如图:BE=CF ,AB=DE ,AC=DF ,①求证:△ABC
10、已知:如图:BF=CE ,AB=DE ,AC=DF ,求证:△ABC ≌△DEF
11、 已知:如图AB=AD , BC=DC ,求证:∠B=∠D (AC 平分∠BAE 。
)
12、已知:AB=AC ,AD=AE ,BD=CE ,点B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3=∠1+∠2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C
B A
F
E
D
C
B
A C F
F C D C B A B
D C
E B
A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