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华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华师大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周的更迭,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特点。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
(3)了解秦朝的统一及其暴政,认识秦朝的灭亡原因。
(4)了解汉朝的建立,掌握刘邦、项羽兴亡的原因。
(5)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认识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周的更迭原因。
(2)运用比较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秦朝的暴政及其灭亡原因。
(4)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
(5)运用地图法,掌握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2)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观念。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暴政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周的更迭及其历史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过程。
(3)秦朝的统一及其暴政。
(4)汉朝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5)三国鼎立的局面及其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1)夏商周的更迭原因分析。
(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3)秦朝的暴政及其灭亡原因。
(4)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运用多媒体展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周的更迭过程。
(2)学生合作探讨夏商周更迭的原因,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夏商周的更迭过程,分析其历史特点。
(2)教师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3)教师讲解秦朝的统一及其暴政,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4)教师讲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强调刘邦、项羽兴亡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册 5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检测方法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体验感悟评价选择非选择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西周的灭亡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1.知识识记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①通过对甲骨文的辨认,激发学生探寻古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可通过考古材料来了解历史。
②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和家庭亲属世系表,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比较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夏、商、周的灭亡说明昏庸、暴虐的统治注定要失败。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其对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学要点〗1.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这些都是初一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
〖教学分析〗1.夏、商、周的更替①简要说明夏、商、周三代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向学生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纪”等基本概念。
②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其主要标志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天下”转化为“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③“殷商”及“殷墟”的概念补充“殷墟”发掘的过程。
并告诉学生“殷墟”以外还有许多商朝遗址,蕴藏着更多的文物,鼓励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适当补充甲骨文字,让学生来辨认,并讲述甲骨文的刻制经过,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目前半坡和大汶口的刻画符号还难以识读,而甲骨文已经旨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基本能读懂,并可通过甲骨文来了解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时间线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
(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周朝的分封制。
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4.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秦始皇的统一、秦朝的灭亡。
5. 汉朝的兴衰: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改革、东汉末年的动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2)夏商周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5)汉朝的兴衰。
2. 教学难点:(1)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变迁。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与百家争鸣。
(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4)汉朝的改革与边疆开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时间线、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2.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注重历史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性地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章安排2课时。
2.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讲解章节知识点,重点分析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第二课时:进行课堂复习,解答学生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
六、教学内容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晋朝的兴衰、南北朝的更替。
7.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安史之乱。
8.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宋朝的建立。
9. 辽宋夏金时期:辽朝的兴衰、西夏的建立、金朝的崛起。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上古三代的更替教学设计1 华东师大版

上古三代的更替⑶动,避免凭空想象,利于发展空间想象。
学生当堂检测和小结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导入新课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夏朝小组”、“商朝小组”、“西周小组”从这段视频中,你能听出有关禹的哪些信息?过渡:看完这段视频后,我脑海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禹建立夏朝后,夏朝又经历了多少年?因何而亡?夏朝以后紧接着的是哪两个朝代?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观看视频“大禹治水”回答聆听视频片段:“大禹治水”讲授新课展示:课标要求展示:四大板块:一、寻足迹——看国家产生二、观兴衰——解王朝更替三、论成败——议分封利弊四、鉴未来——思治国之策过渡:现在让我们跟随大禹的足迹,一起去看国家的产生。
一、寻足迹——看国家产生展示:夏朝的建立、发展(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统治中心、建立意义、制度的发展和国家机构及实质)过渡:禹建立了夏朝,夏朝能否长久存在下去?它又是被哪个朝代取代的?后面又经历了哪些王朝?二、观兴衰——解王朝更替展示:夏、商、西周兴亡的空白表格展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结构图教师:第一个通过禅让当上部落首领的是谁?世袭制开始谁在位时?展示:“盘庚迁殷”动态图设问:商朝为什么要迁都?强调:商朝把都城定在了亳(bo要让学生比划亳的写法)(动画展示迁都的地点),直到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yin也要让学生比划殷的写法),都城才稳定下来。
于是人们就习惯上把商朝也称为殷朝或殷商。
看书找出答案并回答。
“夏朝小组”、“商朝小组”、“西周小组”分工,根据表格自读课文,各自找出本朝代的内容并回答,一个小组回答的时候,其他小组一起学习。
抢答观看回答(水患和政治动乱)ppt演示文稿动态图“盘庚迁殷”视频片段:“武王伐纣”展示:视频“武王伐纣” 三、论成败——议分封利弊 展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疆域图 过渡:从疆域图上可以看出西周时疆域空前扩大,周天子头痛了,怎样才能巩固统治呢?假如你是当时的周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辽阔的疆土呢? 展示:西周分封图 教师:点拨“齐鲁大地的由来” 展示:西周分封制的目的 、内容、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华东师大版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自主学习】1.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史称“”。
3.公元前年,商纣王在与周部落激战,结果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史称。
4.为了加强,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或贵族,历史上称为“”,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定期朝见周王等义务。
5.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基础的,核心是。
6.申侯联合进攻镐京。
周幽王自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年,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要点破解】要点一: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起国家的产生。
要点点拨:夏朝建立后,主区城堡和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以维护其统治,一般认为夏朝的性质是奴隶制的。
因此其国家政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例1】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代”开始于()A.公元前11世纪 B.公元前14世纪C.公元前16世纪 D.公元前21世纪解析: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代”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故答案是D项。
要点二:分封制的作用。
要点点拨:周朝通过逐步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到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周时期众帮林立,加强了周王室与众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例2】(2010山东东营中考,1)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解析:此题为一道情景选择题,考查了历史联系能力。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学设计.doc

第五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主备:周霞审阅:薛惠班级:姓名:芳审定:张小美学习目标1 •总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吋间,亡国与立国之君,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知识。
2.识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3.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丁•负两方而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1.自主学习(一)夏商周的更替1.()是屮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完成课后课外学史)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岀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今),史称“盘庚迁殷”。
商周之间著名的战争发生在时间(),地点()(今)o武王建立周朝,定都()(今)历史丄称“”。
2.重大事件朝代国都起止时间立国、亡国之君夏朝商朝西周(二)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或者H的是什么?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分封制实行的作用是什么?2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为基础的,核心是(),宗法制在西周起到什么作用?3.请人家观察26页宗法制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分封制什么是宗法制。
4.请大家观察28页家庭亲展世系示意图,H己在下而绘出H己的家庭亲属世系示意图。
(三)西周的灭亡1.犬戎攻破都城,()被杀死后,()即位。
镐京经战乱残破不堪,()年,()把都城迁到( )(今)o ( )在( )的东而, 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2.观察28页地图,在下面标出夏商周都城的相对地理位置并标明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1.合作探究(一)请大家观察26页宗法制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 .结合所学内容,从丄到下写岀每一个等级的名称。
2.请根据图屮内容,说说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封制与宗法制有什么关系?4.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二)找一找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三)分析分封制何宗法制的优缺点(分组讨论)%1.展示讲解%1.系统总结(板书设计)巩固训练1商朝后期施用炮烙等酷刑的暴君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上古三代的更替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5课上古三代的更替1教学目标知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进程,了解和明白得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培育学生用进展的目光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评判历史事件。
熟悉社会是向前进展的,学历史要图文并重。
要求学生了解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成立等基础知识。
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和家庭亲属世系表,培育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其对西周政治品级制度和稳固社会起了必然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专门大阻碍。
2学情分析刚入中学的学生没有什么历史知识,培育正确历史观超级重要。
以史论今,古为今用,从历史中的体会教训为今天的生产生活效劳是学习历史的起点和归宿。
因此本节课采取传统教学法,结合图文分析历史事件。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抱着疑问走。
3重点难点分封制是重点,分封制的阻碍是难点。
4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上古三代的更替一导入:以封神榜电视剧画面导入。
〔阅读教材〕下面给同窗们5分钟时刻,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以为应该把握的内容或你不睬解的内容,看完书以后,我会要求大伙儿合上书本,回忆你经历中的本课内容。
二〔合书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学生讲述教材内容,依照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夏:成立者亡国者时刻都城商:成立者亡国者时刻都城(西)周:成立者亡国者时刻都城分封制目的方式彼此关系作用宗法制基础核心作用公元纪年法△教师做布点小结:“上古三代”,夏、商、周的内容大伙儿大体上能把握要点,但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由于涉及到历史概念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大伙儿做应该说已经很宝贵了,我希望同窗们能以这两个历史概念的学习为例,以后学习历史概念、历史名词时,能做到触类旁通,明白从哪几个方面把握历史概念、历史名词。
〔分层推动〕△要求学生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快速提问:(5分钟)①“上古三代”是哪三代?(夏、商、周)②“上古三代”各自的起止时间、成立者、亡国者、都城别离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讲义第131页,附录:“朝代简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学案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夏商周的更替1、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
起于公元前世纪前期,止于公元前年灭亡,历时约多年2、启建立了夏朝,夏朝历时多年,公元前世纪末,被所取代。
3、商王将都城迁到,史称“”。
4、公元前年,周军及各部落与商军在发生激战,周胜,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2)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目的是。
周王的同姓或异姓贵族从周王那里得到、,建立起诸候国,史称“”。
分封出去的诸侯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为基础,核心是。
这一制度起着维护西周和的作用。
(3)西周的灭亡1、周幽王时,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公元前年,平王把都城迁到,史称“”三、基础在线:基础知识,天天练1、现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2、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3、位于某某省卫辉市比干庙村的比干庙。
比干为商纣王之叔父,相传因不满纣王无道,被剖心残杀,葬于牧野。
下列关于纣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言善辨,敏捷过人B、是历史上有名的末代暴君C、茺淫无度,终日寻欢作乐D、在牧野打败了前来讨伐讨伐的西周军队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纣自杀,西周灭商的战役发生在()A、牧野B、阳城C、洛邑 D、殷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
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7、下列连线关系正确的是()①镐——某某某某②殷——某某某某③牧野——某某某某④洛邑——某某某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四、能力在线:能力提升,步步跟8、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材料二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25《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2)华东师大版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体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较难理解、掌握的。
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讲述等。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夏商周的更替
1.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它起源于______________世纪,止于______________年西周灭亡,历时约1300多年,其中_______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_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此朝代屡次迁都,直到公元前14世纪,__________将都城迁到______,史称“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率兵在_________与商纣激战,商纣王战败自杀,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_____(今____________),史称“_________”。
3.填写表格
和宗法制
(一)分封制
1.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制。
2.分封的办法:由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性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历史上称为“”
3.西周时的主要封国有卫、、、宋、、等国。
4.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缴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在封国内的诸侯有的统治权,并可把封地内的土地和民众逐级分封给、和士。
5.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的实行,对拓展周的,加强周王室的起了重要作用。
(二)宗法制
1.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为基础的,核心是。
2.作用:由层层等级严密编织成的宗法血缘关系网络,起着维护和稳定的作用。
三、西周的灭亡
1.西周末年,政局动荡不安,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____________攻破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幽王死后,申侯和诸侯拥立太子为王,这就是周平王。
公元前年,平王把都城迁到_________,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_________”。
(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结合“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思考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五、自我检测题:
1.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出现的国家是()
A、夏
B、商
C、殷
D、周
2.我国最早的国家是由__________建立的()
A、启
B、尧
C、舜
D、禹
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4.西周灭亡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A、纣王
B、幽王
C、武王
D、平王
5.“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你听说过吗?它发生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东周的都城是在()
A.殷
B.镐
C.牧野
D.洛邑
六、当堂检测
1.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A、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B、平民和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
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3.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加强各地的统治
C、排除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分割诸侯的兵力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双方发生()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涿鹿之战
D.长平之战
5.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七、拔高思考题
6.思考下列问题:
①公元前18年是多少世纪,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②公元198年是多少世纪,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③xx年是多少世纪,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④1990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⑤算一算公元前1046年是公元前多少世纪?距今(xx年)有多少年?
八、作业题
完成随堂练
九、本节课感受:
十、教师寄予或名人名言: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z32507 7EFB 绻~434209 85A1 薡37865 93E9 鏩440013 9C4D 鱍w22322 5732 圲21345 5361 卡32145 7D91 綑"r33316 8224 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