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大汶口灰陶 尊上的符号
甲骨文记事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二、甲骨文记事
你能写出下列这些古文字的现代汉字吗?








二、甲骨文记事
抢答一
1、什么是甲骨文?最早是由谁发现的呢?
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3、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二、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 1、含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 铜器的呢?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发展的过程:
发展 过程
a、出现—— 原始社会末期 b、发展—— 夏朝 c、繁荣—— 商朝(鼎盛时期) d、丰富—— 西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 的器具, 因颜色青灰,所以叫青铜器。
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篆 D.隶书
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3.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是( D )
A.编钟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D )
2、用途: 占卜
一片甲骨惊天下
3、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
4、记载内容: 祭祀、战争、农牧业、医药等等
5、影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兽骨 龟甲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七年历史上册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七年历史上册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一、发达旳手工业(陶瓷业)
“china”旳中文含义是“瓷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旳国家。
商代贵族用于祭祀旳器 皿,是目前中国发觉旳 最早旳瓷器。
原始瓷壶 西周时期 盛水器
一、发达旳手工业(玉器制造业)
商朝玉凤
西周玉鹿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三、发达旳农业、畜牧业、商业
➢ 农业: 商周“五谷”齐备(品种) 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旳青铜农具(工具)
一言九鼎 鼎鼎大名 鼎足之势
问鼎中原
人声鼎沸
世界上现存最大旳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青铜器中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
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 商青铜器中最大旳方 尊,重近34.5公斤,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 乡县。它造型雄奇, 寓动于静。最突出旳、 尊旳腹部四角铸有4 只大卷角羊,羊背和 胸部饰有鳞纹,前腿 为长冠鸟,圈足上饰 有夔(kuí)纹。现藏 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 馆。
一、发达旳手工业(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青铜器 2、夏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3、商朝: 青铜文化旳灿烂时期
特点: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经典代表: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巨大
工艺精美、造型奇特
4、西周: 种类愈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5、“三星堆”文 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
化:
青铜神树
1.1米
羊旳前腿
返回
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特点四:分布广泛
青铜神树
返回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旳器具,一般为圆形, 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
鼎旳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旳身份等级。《公羊传》
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质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质教学课件

栏目索引
拓展一 青铜器的铸造 史料展示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 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周礼·考工记》 史料解读 史料中的“金”是指青铜或纯铜,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 例的配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 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戟的比例…… 知识链接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 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 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4.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1)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 (2)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形声字。 拓展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 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一。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A。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6.(2019山西临汾蒲县鸿桥中学月考) 如图甲骨文“人”字是采用了哪 种造字方法 ( ) A.假借 B.形声 C.会意 D.象形
栏目索引
例4 (2019云南保山腾冲民族中学月考)欣赏如图几个甲骨文,说说应 用了哪种造字方法 (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解析 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 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 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图中甲骨文应用了象形造字法, 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 A 轻巧记忆 原始后期有青铜,商周礼器它铸成。司母戊鼎是最重,四羊 方尊奇造型。文字可考始于商,甲骨清朝现安阳。象指会形造字法,一 脉相传人人夸。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课件

子的九鼎八簋,很多诸侯也竞相仿效。
霸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
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
➢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观察地图,春秋时期较强大
说 春2、诸侯争霸
的诸侯国有哪些? 第6课
秋阅读教材,分析诸侯争霸
的原因、旗号、目的动? 荡的春秋时期
争 (1)原因:
①周王室衰微
霸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价昂贵,韧 性不好,易断
锋利、耐用、 造价低廉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正经济发展,风云突变
材料 《盐铁论·水 旱》中说:“农,天
说1、农业的发展
下之大业也;铁器,
春观察图片说明了什么?对比不同时期生第产6工课具的特点,思考民使之用大铁用农具也的。影器响用?便

利,则用力少而得作
动荡的春秋时期多。”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名称 土 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争 直辖
西周 方圆千里
直辖
人口众多,
14万王人室衰微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霸 直辖
东周 方圆百里
直辖 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几, 天子成为傀儡,
财力减少
依靠强大的诸侯
结论 面积缩小 兵力下降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耒耜(骨耜)
青铜铲
铁锸(chā)
霸 笨重,使用 不方便
硬度不够,
不锋利,不 耐用
造价昂贵,韧 性不好,易断
锋利、耐用、 造价低廉
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正经济发展,风云突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认识到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得看历史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青铜器示意图的观赏,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了解我国的青铜文明。

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难点: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是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禹传位给儿子启,禅让制从此变成了世袭制,夏朝经历了470年,最后一个暴君夏桀终于被商汤取代。

商汤成了商朝的建立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盘庚迁都到了殷,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

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实行分封制。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导致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西周灭亡。

三个朝代都已经灰飞烟灭,历代的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也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

只有那个时期留下的实实在在的青铜器,让我们今天能窥见它曾经的辉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

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P22的《商朝铜器》和P26的《司母戊鼎》 请问:这两种器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是商朝的,都是鼎
你能指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前者是铜器,后者是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发展) 1.青铜器制造业: ①青铜器的发展状况
A.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 B.夏朝:发展 C.商朝:繁荣
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 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 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 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 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青铜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 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 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 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 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 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成 为 殉 葬 品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殷墟祭祀坑有祭祀坑191 座,占地面积几万平方米; 共埋有人骨1000多具。坑 内大多集中而有规律地排 列着,多数为南北向,用 来作人祭的不少是奴隶且 为青壮年;他们有的被砍 去头颅,有的被肢解,有 人则是被推入坑中用石锤 砸死的,场面凄惨,怵目 惊心。人祭坑生动地反映 了商代杀死奴隶进行祖先 祭祀制度的盛行。
“五谷”已经齐备(品种) 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 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
青铜农具与打制、磨制石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2、畜牧业:
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 建有牲畜圈栏(方式)
3、商业繁荣: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1.1米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完整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活动课一找寻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衰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活动课二编成历史小故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洗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蓬勃发展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小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第三章后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三个最: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万年)p2北京人遗址就是世界上发掘出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多样的遗址。

p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p42、人与动物的显然区别就是可以不能生产工具p23、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4、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采用压制石器,采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就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压制石器,但已掌控磨光和钻孔技术,可以人工兽皮,依靠收集、狩猎维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步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p3-55、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北京人采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懂人工兽皮,并已经掌控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过氏族生活。

山顶洞人还可以捕捞,能够追到较远海边同别的完整人群互换生活用品。

可以用骨针缝制衣服,懂爱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832.84千克每个 坩埚能冶炼铜12.5 千克,铸造该鼎需 要70多个坩埚。
这说明了什么?
“想鼎象”一是下古,代贵古族时烹那饪些祭独祀一用无的二器的具,青一铜般鼎为 圆是形什,么多人为用三什足么两办耳法,制也有作四出足来两的耳呢。?西周
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 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 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自由阅读卡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 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 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 青铜器。
思考: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盥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 镜
食器
大盂鼎
夏爵
商爵
西周史墙盆
尊:容酒器
簋:盛放煮熟的黍、稷、 稻、粱等饭食
觥(gōng):
古代酒器
钟:古代的一种金属撞击

兽面纹 觯(zhì) 西周:古 时饮酒 用的器 皿
P28动脑筋:
•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 然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 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 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 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 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 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 事脑力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 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 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 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了契约。这幅图就是根据上面的内容绘制的,它说明西 周奴隶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 悲惨的生活,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
白天:在奴隶主的监督下, 在暴日下辛勤的劳动
夜里:奴隶一座大型祭祀坑, 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 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青铜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
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 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
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 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 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五谷”已经齐备(品种) 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 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
青铜农具与打制、磨制石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2、畜牧业:
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 建有牲畜圈栏(方式)
3、商业繁荣:
看世以界下上材现料存最概大括的青商铜朝制青造铜业器的:特司母点戊?鼎 1.1米
规模大
1.33米
一言九鼎 鼎足之势 人声鼎沸 问鼎中原
斑斑铜的铜锈暗示着时间的度量与 年代的久远
那于幽暗中熠熠闪光的冷绿使灵魂 感受到激情火焰燃尽后依旧存留的精 神热忱
布满青绿铜锈的青铜造物,具有不 可侵犯的神圣和庄严
(2008年,广东省)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
(2008年,成都市)写出以下著名文物遗产的名称和出土地点
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 D.原始社会末期
2.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 C.西周 D.春秋 3.下列器具中,不属于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过的是 ( )A.青铜器 B.玉器 C.陶瓷器 D.铁器
行业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 水平。
①陶瓷业 :世界最早
商代瓷器
“china”的中文含义是 “瓷器”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原始瓷壶(西周) 盛水器
陶器和瓷器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呢?
陶器:用黏(nian)土经800度的温度 烧制而成 吸水透气
西周陶尊
瓷器:用高岭土经1300度上 的高温烧制而成 坚硬而不吸水透气
葬 品
殷 列着,多数为南北向,用
墟 武 官 村 大
来作人祭的不少是奴隶且 为青壮年;他们有的被砍 去头颅,有的被肢解,有 人则是被推入坑中用石锤
墓 砸死的,场面凄惨,怵目
惊心。人祭坑生动地反映
了商代杀死奴隶进行祖先
祭祀制度的盛行。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
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 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
分布广泛,应用普遍。西周青铜器大量
用于祭祀。
• 精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成都 平原的三星堆文化
著名的青铜器
• 司母戊鼎 • 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
• 用途:大量用于祭祀。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 2、陶瓷业(发达) 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
国家 依据: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
的瓷窑 • 3、玉器制造业:
品种多
兵 器
农具
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 黄村。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工艺精美
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 广汉城西南兴镇三星村 一带, 分布面积12平方
分布地区广公泛里学者们认为其距今 约5000至3000年三千多 年,是商朝时期我国西 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 文化。
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 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 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 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 56个民族是一家;在中国的成语里也有“一 言九鼎”的说法。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 古到今都重视“鼎”?
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
四系青瓷尊
②玉器制造业
玉玉兔兔0012 玉 凤
夏商玉鹿
殷商玉鸽 西周玉制人面像
手工业繁荣
青铜器制造业
说明当时手工 业全面发展
陶瓷业 玉器业 漆器业 酿酒业
想一想:为什么要以青铜文 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 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 表性。
二、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 1.农业:
奴隶主祭祀祖先: 奴隶主死后,奴隶
屠杀大量的奴隶 被杀死或活埋,作
作为供品
为殉葬品
这幅图告诉你什么历史信息?
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记载,见于西周中期 的曶鼎铭文。曶鼎早在清朝年间毁掉,现仅有鼎内铭文拓 片传世。铭文约四百一十字,共分三段,其中第二段记载 了奴隶主曶曾向另一个奴隶主买来名字叫陪、恒、耦、仓、 眚的五名奴隶,其代价是用一匹马加一束丝,双方并订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 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 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 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 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 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 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 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 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 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P22的《商朝铜器》和P26的《司母戊鼎》 请问:这两种器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你能指都出是它商们朝有的,什都么是不鼎同吗?
前者是铜器,后者是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发
1、青铜器的发展 展)
• 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 发展:夏朝
• 鼎盛:商朝和西周
• 鼎盛时期青铜文明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业生产。 • 特点:种类多、技术高、工具先进
• 2、畜牧业(农牧业相当发达)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时
已有,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 和贵族还有专门牧场。
• 3、商业 商业、交通发达,都城繁华,
做买卖人很多,沿途设有旅舍。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 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 、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 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 础上的。
手工业繁荣
青铜器制造业
说明当时手工 业全面发展
陶瓷业 玉器业 漆器业 农业
想一想:为什么要以青铜文 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 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 表性。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迫在农田集体劳 动、手工作坊里做工
2、没有人身自由,受非 人待遇,如人牲、人殉 带枷的奴隶俑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 多具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 的和车马、狗同葬。
说明: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 可以被任意的杀死或活埋。奴隶 商后岗祭祀铜坑礼中的器的地人位骨和和青猪狗一样商。东子坑
殷墟祭祀坑有祭祀坑191
成 为
座,占地面积几万平方米; 共埋有人骨1000多具。坑

内大多集中而有规律地排
有学者根据 北京人、山顶洞
人们使用工 人时期用的生产 具的不同, 工具是什么?
把人类社会 的为历石史器划时分代、河人工姆时具渡期又人用是、的什半生么坡产? 金石并用时
代、青铜器 夏商西周时期用 时代、铁器 的生产工具又是
时代
什么呢?

制 石 器
石 器 时
磨代




青铜
铜时
器代
青 铜:是铜、铅、锡的合金, 小知识
需要1000摄氏度的高温才能冶炼而 成,技术要求很高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
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