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内涵
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引言:内涵和外延是哲学领域中经常被用来描述事物本质和范围的概念。
它们是理解事物属性和意义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内涵与外延的含义和应用,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内涵的定义与应用1.1 内涵的概念内涵是指事物所固有的特质、属性和意义。
在运用时,内涵可以表示事物的本质和本质特征。
1.2 内涵的应用内涵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深层次含义。
在逻辑学和语言学中,内涵是对词汇和概念进行界定的重要方法。
通过定义内涵,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意义。
二、外延的定义与应用2.1 外延的概念外延是指一个名称或概念所涉及的事物的范围或数量。
外延描述的是事物的外在属性和包含对象的数量。
2.2 外延的应用外延在分类学和逻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外延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界定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在逻辑学中,外延也用于分析和描述命题的真值。
三、内涵与外延的关系3.1 内涵与外延的区别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内涵是指事物的特质和意义,而外延是指涉及的事物范围和数量。
3.2 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和外延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理解:以“猫”为例,猫的内涵是指它具有的特征和特点,如有四条腿、有尾巴、捕食者等;而猫的外延则是指所有被称为猫的实际物体的集合,包括所有的猫种类和个体。
四、内涵与外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4.1 逻辑学中的内涵与外延在逻辑学中,内涵和外延是对词汇和概念进行界定的基本工具。
通过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分析逻辑关系。
4.2 语言学中的内涵与外延在语言学中,内涵和外延是研究语义和词义的重要方法。
通过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我们可以解释单词和概念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4.3 教育学中的内涵与外延在教育学中,内涵和外延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内涵和外延是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范围。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5、词义的发展性 语言的词汇处在经常变动之中,词汇的变 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新词的产生和 旧词的消失,另一方面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 词义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有的词,其意义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比以 前扩大了,或在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新的 意义。如:江:原来只是长江的名称,后来泛 指一切江水。嘴:原来只指鸟嘴,后来泛指一 分动物的嘴以及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琴: 原是我国一种古乐器名称,后来泛指一切以弦 为主的乐器以及弹奏、打击或吹奏乐器。
鼓舞、捍卫 造谣、袒护壮丽、美 Nhomakorabea 腐朽、凌乱
各位 那伙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词的感情色彩会发生转 化。如“清高”过去是褒义词,指人的品质高 尚,不同流合污,现在变成了贬义词,指不愿 合群,孤芳自赏。“泼辣”过去是贬义词,表 凶焊的意思,现在多用于褒义,指胆大,有魄 力 有一些词本无褒贬色彩,但是使用的场合(语 境)可以使它们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 有水平 够朋友 在这里 水平 朋友都是褒 义 他年轻了点儿 这种饼干有点硬 “年轻、硬” 有了贬义。
(2)词义的缩小 有的词,其意义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比以前缩小的, 或者原来的某些意义消失了。如: 汤:古代泛指热水,这个意义保存在“赴汤蹈火”、 “汤泉”、“汤池”等词语中。现在一般指煮食物 后所得的汁水。 爱:古代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现在所说的“爱”, 一个是“舍不得”,现在只用第一个意义。 (3)词义的转移 原来的词义表示某一事物,后来改变为另一事物。 如: 走:古代指“跑”,现在指步行。 权:古代指秤锤,现在指权力,权利,权势。 闻:本来指耳朵听见,这个意义保存在见闻,闻名 这些词里,现在用鼻子辨别气味叫闻。
(2)可以与其他指同样对象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从而成为一组同义词。 例如:醒悟和省悟,羞郝和臊,每组前一个词 带形象色彩,后一个不带形象色彩,它们形成 同中有异的同义关系。 (3)可以使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形象,真切。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55026793c1ec5da50e2708c.png)
第六章词义1.词汇与词汇分类词汇又叫语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
它既可以指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的全部的词和固定词组,也可以指语言中某类词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个作品中所使用的词的总和。
但是它不能指一个个具体的词或固定词组。
根据词汇的稳定程度,它可以分为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两种。
基本词汇在语言发展中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词汇则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于不断产生、消亡等变化之中。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相对,是词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基本词汇,它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一般词汇是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
它紧随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有时候它可以转换为基本词汇。
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另外,从词的用途与特点来看,词汇可以分为通用词汇与专用词汇、常用词汇与罕用词汇。
2.词义词义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它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与附加色彩。
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主观性特点。
3.词的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指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
它是词义的基础与核心部分。
根据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情况,词的理性意义可以分为通俗意义与科学意义两种。
词的非理性意义,又叫词的附加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主观看法。
它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感情色彩,它有褒义、贬义与中性之分;二是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三是形象色彩,是因为描绘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或特征而使词带上了形象性、可感性和比喻性等特点,可以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4.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派生义本义是指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浅谈词义内涵联想意义

浅谈词义内涵联想意义作者:吕思慧徐思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基于利奇先生在《语义学》一书中对联想意义的阐释,从联想意义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联想意义在不同语言,甚至是在统一语言内部,意义对应或相近的词中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当今时代下,语义学和语用学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联想意义。
关键词:语义学;词义;联想意义[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5--01一、联想意义的定义及分类联想意义是一个概括的术语,最早的提出是在语义经典著作《意义之意义》一书中,该书由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合著,在书中概括了22种“著名意义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主要定义”,其中就包括了词的联想意义。
在《语义学》一书中,利奇提出了七类不同的意义,分别是理性意义(或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都属于联想意义的范畴。
利奇认为,理性意义构成了意义的中心部分,并将其单独列为第一种类型。
利奇用“联想意义”这一名词概括了接下来的五种类型,并将它们与理性意义加以对比。
一个词语的联想意义是人们在使用或听到这一词语时所联想到“真实世界”中的经验,因而这一词语凭借其所指内容就具有了一种“交际价值”,这些都是超于其纯理性内容之外的。
这些意义都具有不限定、可变化的特性,需要从程度和范围的角度进行分析。
或者说,词的意义可以被氛围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里的联想意义则属于社会属性。
联想意义从广义上来讲,它显示了特定语言使用者及其所处环境的社会文化特征,因而也被语言学家们称为社会文化意义。
二、影响词汇联想意义的主要因素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而语言又与文化关系密切。
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联想意义的产生,使得其含有了不可预估的因素,而文化的差异又集中体现在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流传习俗差异、价值观及社会认同差异等几个方面。
词义内涵的语用效应

词义内涵的语用效应
和文献分析
词义内涵源于语用学,它研究的是语言的多层次的建构及其对其使用
者之间的语言交流的影响。
词义内涵的语用效应是指在不同的语义环
境中,语言同声字的不同形式及其体现的含义特征,包括发音、义项、类别或语境的各种变体等,从而产生的不同结果。
词义内涵的语用效
应可能影响语言中的事实表达和意义表达。
词义内涵对文献分析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翻译实践中,在不同翻译语
境中,一个单词可能有多种含义,词义内涵就是分析其中含义差异的
基础。
比如,在中文中,“高”有“高兴”等意思,而在英文中,“high”可
以表示“高兴”和“高度”两种含义。
在跨文化文本的翻译实践中,正确的理解这些微妙的含义差异尤为重要,因此文本分析,特别是跨文化文
本分析,都离不开对词义内涵的深入探索。
此外,文献分析也受词义
内涵的影响,由于不同的词义可能会给文本带来不同的事实表达和意
义表达,从而影响最终文献分析的结果。
英语词汇的外延与内涵

英语词汇的外延与内涵
近些年来,人们对英语词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给各种英语教材研习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英语词汇,其实就是英语最基本的结构,它能够反映出整个英语语言的特色。
那么,英语词汇的外延和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英语词汇的外延
英语词汇的外延是指一个词汇所拥有的含义或意义的范围。
它是定义一个词汇的方法之一,是描述一个词汇的真实含义的有效工具。
比如,英语词汇“love”的外延包括“关爱”、“热爱”、“爱慕”、“仇恨”、“憎恨”等,概括地讲,它包括了情感上的感受与反应。
二、英语词汇的内涵
英语词汇的内涵是对一个词汇的具体含义的描述,是反映词汇的具体意义的有效工具。
英语词汇一般有具象内涵和抽象内涵两种。
具象化内涵就是单词在实际情境中的用法,比如“book”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表示“书”、“订票”等含义;抽象型内涵则是把抽象概念表现出来,比如“love”有“爱”、“仇恨”、“轻蔑”等词义。
再比如,英语词汇“time”的内涵有“一小时”“一天”“一年”的具象内涵,也有“时间”“时期”“限制”的抽象内涵。
总之,英语词汇的外延与内涵都是描述一个词汇的有效工具,是深入理解英语词汇的重要手段,只有理解了词汇含义时,才能加强对英语的认知,从而提升语言水平。
- 1 -。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语义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语义第二章第二节语义概述:语义是语言学中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它涉及词汇的意义、句子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义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义,推断句子的含义,并解释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一、词义:1. 词义的定义:词义是词语所表示的概念或意义。
2. 词义的分类:a. 词义的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词语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内涵是指词语所包含的意义。
b. 词义的直指和引指:直指是指词语所指代的实际对象,引指是指词语所指代的概念或类别。
c. 词义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词语最早的意义,引申义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的意义。
d. 词义的词汇义和语法义:词汇义是词语在词汇层面上的意义,语法义是词语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句义:1. 句义的定义:句义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2. 句义的构成:a. 词义的组合:句义是由词义组合而成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搭配和组合会影响句义的表达。
b. 句法结构:句子的结构和语序也会对句义产生影响,不同的句法结构可能会表达不同的句义。
c. 上下文语境:句义也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影响,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句义。
三、语义关系:1. 同义关系:指词语之间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关系,例如"大"和"巨大"、"小"和"微小"之间的关系。
2. 反义关系:指词语之间意义相反的关系,例如"高"和"低"、"快"和"慢"之间的关系。
3. 上下位关系:指词语之间的层级关系,例如"动物"是"狗"的上位词,"狗"是"动物"的下位词。
4. 部分整体关系:指词语之间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例如"手"是"身体"的一部分。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汉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精确的词汇体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并分析这种变化与内涵的原因。
一、词义转义的现象及其原因1.词义的丰富性与变化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出现了多义现象,词义之间的转义使得词汇更加灵活多样。
以“绿色”为例,原本指代的是绿色的颜色,但现代汉语中,“绿色”也常用来形容环保、健康等与生态相关的概念。
2.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词义转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事物和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和概念需要新的词语来表达。
因此,一些原有词语的词义发生了扩展和转化。
例如,“手机”原本指的是移动电话,现在泛指移动设备。
3.词义转义的典型案例现代汉语中的词义转义现象举不胜举。
比如,“网络”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计算机网络,而现在则包含了更广义的意义,泛指互联网,包括各种网站、应用和社交媒体。
又如,“狗”原本是指一种动物,但在网络流行语中,“狗”被用来形容忠诚、可靠等人的优点。
二、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1.词义深化带来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深化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扩展,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文化”一词最初指代的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淀,而现代汉语中,“文化”也包括了对于艺术、思想、习俗等的追求和传承。
2.词义变化的反映和延续词义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特点。
例如,“仁”这个词在古代的意义是关爱他人、宽容待人,而现代汉语中,“仁”被赋予了更加宽广的含义,不仅指代传统的慈悲道德,还包括对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三、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的相互影响1.文化内涵塑造词义词义的变化与文化内涵的相互影响可以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
文化内涵对于词语词义的扩展和转化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的内涵(引申)、感情色彩(褒贬)和联想
在进行词义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义的内涵(引申)、感情色彩(褒贬)和联想
例:An unknown candidate upset the mayor in the election.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候选人选举中意外地击败了市长。
在这个句子中,upset 是美国英语中的用法,意思是:to defeat unexpectedly。
由此可见,语言使用的背景也是翻译中应当注意的。
这里顺便说一句,在汉译英的时候,是采用英式英语还是采用美式英语,这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但同一篇译文中,英式或美式应当统一,这包括拼写在内。
同一个词,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的意思有时也不同。
例:Pants are trousers in American English but shorts in British English.
Pants这个词在美式英语中是长裤,但在英式英语中却是(西装)短裤。
同一个词,用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不同,有时还有褒贬之分。
1. The visit fired his ambition to write poetry.
这次参观激发了他想从事诗歌创作的强烈愿望。
(引申)
2. Mao’s intervention frustrated her political ambition.
毛的干预挫败了她的政治野心。
(贬义)
3. A boy who is filled with ambition always studies hard.
有远大抱负的孩子一般都很用功。
(褒义)
请看下面两个选自BBC广播中的句子,注意黑体词的原义、内涵、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和所带来的联想:
1. Open warfare has broken out between his wife and his mother. His mother says his wife is having an affair with another man, and his wife says his mo ther is a bullying old tyrant who can’t keep her nose out of other people’s business.
从字典上查到的这三个词的释义分别为:warfare--交战,战争--引申为吵闹、干仗,affair--事情,贬义为“韵事”,tyrant--暴君,暴君似的人。
在遣词造句时,要考虑上述因素,这样就可以得出下面的译文:
他的妻子和母亲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他母亲说他妻子偷汉子,他妻子则说他母亲是老恶婆,喜欢多管闲事。
2. He says Beijing is a lazy snob who looks down on people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he says he will be richer than a lot of them and then he will be glad to leave them to their city rat-race, because his ultimate dream is to build a big house, get married and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all back in Yellow Earth Village.
译文:
他说北京人又懒又势利,看不起乡下人,他还说他将来会比很多北京人有钱,到那个时侯,就让那些城里人去你争我夺吧,他最终的理想是回黄土村,盖幢房子,讨个老婆,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必要时,除了意译之外,还应附加一定的解释,如:
1. And whereas in the past, there were residents permits and ration cards to keep people firmly in their place, there is now very little to stop them from upping and moving to Beijing.
译文:
在过去,居民有户口本和粮油计划供应等各种本本,把一家人限制在一个地方,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东西能够阻止他们上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了。
2. 下面一句话的翻译,已经完全是意译了:
Look, we’re not tennis people. We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 I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
听着,我们不是打网球的人。
那不是我们去的地方。
不是我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