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国艺术哲学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明式家具的时代背景 [明式家具设计与中国道家美学风格]

明式家具的时代背景 [明式家具设计与中国道家美学风格]

明式家具的时代背景[明式家具设计与ZG道家美学风格]ZG古典美学之道家美学精髓道家思想,由老子所创,他遗留下来的著作《道德经》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思想是ZG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

至于道家文化在ZG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肯定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ZG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

老庄哲学“道〞的理解和确立,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对ZG文化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开心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肯定自由的境地。

什么是美?“朴实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XX而众美从之〞才是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

道家把个人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的自由进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见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祸福实行一种听其自然,不容于心的超越看法。

道家美学在明式家具的表达简洁的造型――虚无之美“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既然万物都要回到最初的出发点,就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一切。

明式家具在造型上注重委婉含蓄,洁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宽阔的想象空间,表达了虚无空灵的禅意。

如:官帽椅和架格的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简,在道家看来也是一种返璞归真、趋达本性之真的审美境地,明式家具的结构直接来源于ZG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采纳横断面很细的硬木材榫接,很少用块材,与西方古代家具相比,显得很轻松。

由横竖线材而不是块材来制作家具就留下了大片的空间,也划出了大大小小的空间,空与空的对比、穿插、铺排,呈现出虚实结合的意境。

它们并不是无意义的抽象存在,而是被明式家具的使用者和制给予了深刻的含义,道家所追求的虚静之心,使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以实就实,而是空睹一切,以实就虚,容纳万景的境地。

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与传承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49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APPLICATION OF CHINESE ART PHILOSOPHY IN MODERN FURNITURE DESIGN南阳职业学院 杨晓英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天然合一”属于儒家和道家均提倡的哲学理念。

与此同时,《老子》中也对“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天下万物源于自然,所以需要对其自然规律进行充分尊重。

其次是“文质兼备”的艺术哲学,站在客观的立场出发,工业产品设计在具体分析期间主要倾向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西方现代设计侧重形式应当服务于功能,确保功能是在第一位的。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质兼备”;二是“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

这里所说的“质”,主要说的是功能,而就“文”来说,其属于外在的形式,顾名思义“文质兼备”就是要确保功能与外在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就儒家文化而言,其实质上是倡导文质和谐、内外和谐的理念,显然也是中国人阐述万物和谐共处的集中表现。

2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意义将中国艺术哲学应用现代家居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现代家具设计与“天人合一”“文质兼备”的中国艺术哲学内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家具中渗透着水墨国画的艺术韵味。

当然,现代家具的自然淳朴以及朴实无华恰好是这一文化的传承。

由此可知,将中国艺术哲学合理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之中,能够较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其次,将中国艺术哲学与现代家具进行融合还有利于现代家具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展现出时代特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艺术哲学以新的内涵。

把设计人员的创意有机的和民族家具手艺匠人的创意结合在一起,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文化内涵也就得以显现出来。

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创造性的发展传统文化,使得传统艺术哲学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风貌,这有益于文化的创新和家具设计的革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的一种,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真善美”理念。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理念在每一件家具中的体现。

本文将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分别展开,来探讨“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首先是“真”。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真”主要体现在对材料、工艺的真实性上。

明式家具讲究用料考究,材料真实,讲求纹理美、色泽美,尊重、利用了木材原有的本质和特性。

在原始状态下,木材无需经过太多加工,以保留其天然的美感。

明式家具工艺考究,注重手工制作,追求精湛的工艺技术,每一件明式家具都是匠人的用心之作。

这种对材料和工艺的真实追求,使明式家具展现出朴实和真诚的美感,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真”这一理念的传承。

其次是“善”。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善”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工程学的善待上。

明式家具一般采用坚硬木材,结构稳固,使得家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久和稳固。

同时明式家具的设计考虑到了人体的舒适感,家具的形状、曲线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使得人们在使用明式家具时更加舒适自然。

明式家具还注重陶冶人的情操,其设计风格典雅端庄,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情操的提升。

这种对人体工程学的善待和对情操的陶冶,体现了明式家具设计中的“善”。

最后是“美”。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美”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美感上。

明式家具以其典雅的线条、精致的雕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其设计风格源自古代中国宫廷家具,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高贵气质。

明式家具的美感不仅在其外观上体现,更重要的是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张力上。

每一件明式家具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它以其高雅典雅的风格和深厚古老的文化底蕴,传达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价值。

这种对传统文化美感的传承和发扬,使得明式家具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真善美”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类型之一,它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弘扬了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

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真善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价值观不仅贯穿在家具的外观造型上,也深刻地体现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上。

本文将以“真善美”为主题,探讨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体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精神。

真、善、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代表了对真理的追求、对善良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明式家具的设计中,这三个价值观都得到了体现。

首先是“真”,明式家具注重以最真实的方式展现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设计师们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美,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精美的雕刻展现出木材本身所蕴含的真实之美。

其次是“善”,明式家具设计注重实用性和人文关怀,家具的设计舒适、实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让人们能够在家居生活中感受到舒适和温馨。

再次是“美”,明式家具的外观造型典雅大方,线条流畅、雕刻精细,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纹样展现出中国古典美的魅力,这种美不仅来自外在的装饰,更源自内在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明式家具设计融合了真、善、美的精神内涵,通过家具的形态、功能和审美,传达出传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理想追求。

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体现了真善美的精髓。

明式家具是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制作工艺的,这种手工艺不仅注重技艺的精湛,更注重工匠对材料的细致感悟和对生命的敬畏。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都要严格遵循传统制作工艺,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精细的工艺将材料转化为精美的家具作品。

这种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古代木工技艺的精华,更传承了工匠对待工艺的认真态度和对待生命的尊重之心,体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精神。

在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使家具作品在外观上更加精致,更使其在内在精神上更具人文关怀和生活情感。

明式家具的材料选择体现了真善美的品质。

在明式家具的制作中,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明式家具设计虚实相生——意境美

明式家具设计虚实相生——意境美

明式家具设计虚实相生——意境美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

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

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

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

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末清初黄花梨垛边霸王枨八仙桌一个物体空间存在可以分为三部分:物体本身的实空间、中空间、物之外的虚空间。

人们一般习惯体会物体的实空间,如,一件家具的形式、色彩、材质是设计者创作出的形象,而能够欣赏者体会到的却不止这些实的形象,还包括形之外的空间,是能够引起想象的“虚”。

一件设计成功的家具正是由这种想象使得人们视觉上的虚实具有平衡感,虚实融洽,体现虚实相生的形式美与装饰美。

晚明黄花梨木轴门圆角柜中国家具发展到15至17世纪出现了一个高峰,因这一样式始于明代,故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家具均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兴盛因素有很多,比如,时代背景因素主要是指物质方面,也就是明式家具的构成材料,郑和下西洋之旅加深了中国与国外的交流,引进大批硬质、优质木材,为家具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等。

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中非常经典的一种风格,不论材质方面考究还是造型样式的简洁适度性一直备受现代人的喜欢。

明式家具属于一个大的艺术风格,形式多样,从功能上可分为几、椅、橱柜、床榻、台架、座屏等六大类。

明末清初黄花梨南官帽椅明式家具造型简洁、线条流利、材质统一是其主要特点,明式家具十分重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善于体现在选材、结构、装饰的整个制作环节中。

其主要构成方法,以下简称构法,对实体与虚无空间的尺寸关系非常之考究。

实体的外缘线条走势、虚无空间的形象美感,决定了明式家具的外在形式美。

当然,除了造型样式,家具材料、结构与尺度、装饰元素及成型技术等方面在视觉与触觉上也产生了极其安静、素雅、水墨般融合的意境,曲折对比、刚柔相济的线条韵律,等等,都是明式家具所带给人们视觉上、心理上的高雅盛宴。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探讨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探讨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文化理念开始体现在设计中,在现代家具的设计中要随时把握现代文化时尚的发展方向,随着当前信息发展以及各种施工手段和施工措施的不断改善和应用,将这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整个家具设计过程中,同时还要有意识的进行风格的体现。

本篇文章分析了明式文人家具的特点,以及在其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

关键词:明式文人家具;家具设计;“逸”;效果体现家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家具更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无处不在的。

家具的生活自古至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家具和明式家具业从功能材料以及结构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的优点。

从本源上看都是现代人的思想追求的体现。

家具在设计的过程中展现了时代美观的同时,更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控制。

一、现代家具设计中明式家具设计的发展过程。

明式文人家具中的逸体现在一种精神方面的闲逸,闲适的文人远离视图和庙堂祭情于山水,这种悠闲隐逸的生活态度融入到明代的文人家具设计理念中,配合相应的使用方式可以产生极富韵致的气氛。

在现代家具与明式家具共用的基础之上,可以让整个设计效果更加节约资源,增强其使用功能和舒适性。

近代的明式家具设计中又增添了很多新的效果,比如他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功效,比如椅子就是通过对其尺度和造型进行改变,使其更加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规律是一则可以真正成为一种让人休息的工具,虽然明式家具中有一些比较朴素的人提供使用效果,但是就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这些效果可以更好的让人适应生活。

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明式家具功能的分化比较粗略,这也让明式家具很难融入到现代生活。

现代家具中明式家具由于采用了很多新的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使很多连接的零件使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一些不锈钢的家族制作过程中就需要焊接的工序,这样能够增加其美观和实用性。

二、明式家具在色彩上的发展。

明式家具的逸也体现在色彩方面的轻逸,很多的家具在造型上采取简单的色彩,弧度和形式也比较随意,给人一种轻盈顺畅的感觉,显示出明示家具的高雅脱俗。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真善美”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明式家具设计中体现了“真善美”的理念。

“真”体现在明式家具的真实性和真诚性上。

“真”是指追求真实、真诚、真挚的品质。

明式家具设计注重用材的真实性,追求原木的自然质感和纹理。

明式家具选用的原材料多为名贵的硬木,如红木、榆木、核桃木等,这些木材具有天然的纹理和木质感,使家具更加真实和朴实。

明式家具设计还注重保留材料的天然色泽,不做过多的修饰和加工,使其保持最原始的状态,展示出材料的真实质感。

这种追求真实性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明式家具设计中的“真”。

“善”体现在明式家具的实用性和人性化上。

“善”是指追求合理、实用和便利的品质。

明式家具的设计考虑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和使用习惯,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明式家具的结构简单、稳固,容易拆装和移动,方便人们的搬迁和布置。

明式家具的尺寸和比例合理,符合人体工学,使人在使用中感到舒适和自如。

明式家具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如木雕花纹和木料的拼接等,使家具更加精致和美观。

这种追求实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明式家具设计中的“善”。

“美”体现在明式家具的外观和造型上。

“美”是指追求形美和色美的品质。

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追求简洁、平衡和匀称的美感。

明式家具的线条流畅、简洁,不做过多的繁琐装饰和雕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简约美学。

明式家具的色彩也注重和谐和统一。

明式家具大多使用深色木材,如红木、黑酸枝等,这些木材本身的颜色就非常美丽,能够赋予家具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明式家具的外观和造型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形与神的追求,展示出中国室内美学的独特魅力。

这种追求形美和色美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明式家具设计中的“美”。

明式家具设计中体现了“真善美”的理念。

它真实地展现了材料的原始质感;它善于实用和人性化的设计;它以简洁、平衡和匀称的外观展示了形美和色美。

这些设计理念使明式家具具有文化内涵和观赏性,成为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

从明式家具看设计功能美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起源于明朝,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功能美而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赞誉。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简约、精致和实用。

它以材料的天然原始美为基础,追求平衡和谐的形态,并在细节处理上下功夫,力求达到美的完美表达。

在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常使用红木、花梨木、楠木等优质木材做为原料,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经久耐用,为家具赋予了独特的质感和韵味。

明式家具的设计追求的是简约自然的美感。

它遵循“造化精神”的理念,强调自然、内敛、朴素的审美,反对过度的华丽和繁复。

明式家具的外形常常是简洁而均衡的,注重整体的和谐,用线条的流畅来表达精神的气质,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明式家具的设计追求的是内外相应、形与神合、虚实相间的境界,以及符合人体工学和人文关怀的原则。

明式家具的设计也非常注重实用性。

它充分考虑了家具的功能,使之能够满足生活的需要。

明式家具的设计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的要求,不仅在形态上考虑了人体的舒适度和使用的方便性,还在细节设计上注重功能性的发挥。

在柜子的设计上,明式家具会考虑到分隔、收纳、防潮等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材料的保存和处理,以确保家具的使用寿命长达数十年。

除了设计上的功能美,明式家具还注重符合东方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明式家具的设计常常融入了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明式家具的设计以平衡和谐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中庸之道”的理念。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中国艺术哲学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在中国风格家具研究与设计的基础之上,研究中国特有哲学观及其在中国明式家具设计上的具体表现方式。

[关键词] 中国艺术哲学家具设计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明式家具曾经风靡世界。

然而,工业革命给古老的家具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手工生产的家具己经不适应新的社会背景。

在由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型期,中国家具设计多是以市场为导向,盲目抄袭西方设计。

对传统的继承,多半抛弃设计的思想精髓,而在形式的束缚中止步不前,这样做的结果是设计水平的降低和产品价格的低廉。

一、中国艺术哲学发展探源
中国,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及哲学。

中国,自古以来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哲学研究和应用的国家,哲学的影响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艺术领域。

中国哲学史中各个流派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想体系,在家具设计中体现中国风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哲学虽然流派甚多,但儒家与道家两派为主线。

儒家讲求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讲求消极避世,“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人在顺境和处于盛世时常常选择儒家哲学作为人生的指导,积极的投身于社会的建设和改革之中。

而当处于逆境的时候,或在乱世之中,常选择道家哲学,以求洁身自好。

儒家和道家哲学反映在艺术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讲究“大美无言,大巧若拙”。

注重空灵的意境胜于实在的事物。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和道家难得共同的艺术哲学观,对中国的艺术与设计领域影响深远。

其影响表现于绘画、园林、建筑、家具等方方面面。

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某种“韵外之致”;不是简单的形追求形似内在的神似;不是满足于实的意象,更重视虚的意蕴;是从有限到无从有到无,进而进入“道”。

这也是道家“虚无观”哲学的体现。

中国艺术哲学运用于工艺美术设计最精髓的三点可归结为: 天人合一、文质兼备、致虚极,守敬笃。

二、明式家具社会历史背景
明代,是一个市井文化盛行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形成了以华为美的消费风尚,放情纵欲的生活方式和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

明代人的审美观在不断的冲破束缚,否定传统的过程中确立起来。

明代城市乡镇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兴起讲求家具陈设的风气。

人性的解放带来风格的多元化,人性的舒适化。

海禁的开放,带来硬木的大量输入。

王小舒所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为深入理解明式家具的精神内涵和批判性的继承明式家具传统,提供了有力的背景资料。

明代人注重享乐的特点体现在明式家具中,表现为它的比例合宜,曲直有度,自然舒适。

明式家具的质朴,是其市井化的体现。

由于它是民间化、大众化的,本身含有的对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性不大,因而从形式上非常接近现代设计的简约风格。

明式家具产生的地理环境是江南的私家园林。

由于处在自然风景的包围之中,它没有体现出明代大部分工艺品的“错彩镂金”之美,反而显示贴近自然的“初发芙蓉”之美。

而且江南文人的审美特点,决定了明式家具含蓄典雅的书卷气息。

明式家具,在继承前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在摆脱权利束缚较为彻底的历史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时期,在私家园林这样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应运而生。

它是明代、江南和文人三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三、中国艺术哲学与明式家具结合的设计表现形式
1、“天人合一”与明式家具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共同追求的哲学观,是中国哲学最典型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体现再明式家具的方方面面。

明式家具从木料的选择和利用,到家具的造型设计、结构组合、装饰手段和制作工艺诸方面,无不表现出天然的功巧与人的设计意匠和工艺巧思的浑然一体,甚至看不出任何人为造作的痕迹。

明式家具的材料以优质硬木为主,包括紫檀、黄花梨、乌木、鸡翅木、樟木等,低档一些的家具使用非硬质木材,如:榉木、柞木、松、杉等。

明式家具对于木料的选择非常严格。

为了使优质木料的自然质地和色泽能够完美的再现,完全放弃了传统的霖饰工艺,而使用打磨、擦蜡工艺,从而使自然的质地、色泽、纹理更加清晰透视、光润细腻。

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现于中国的许多建筑中。

中国这种对天地的认识也自然的流露于明式家具的形式中。

明式圈椅就是最好的例子:椅面上部的扶手、靠背、鹅脖全部为曲线构件,椅面以下的腿部则为直线构件。

明式家具的连接为榫卯结构。

通过手工制作,将木材加工出各种形式的榫头和榫眼,相互搭接在一起。

不需施胶,仅在木材的自然状态下,就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并且经久耐用。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呈现出非常多样化的特征。

这些结构常常隐藏与内,从表面上甚至看不出任何痕迹。

以巧妙的结构,实现简洁的形式,是明式家具的惯用手法。

2、“文质兼备”与明式家具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设计争论的焦点。

中国人自古就强调形式与
功能的平衡。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大方,使用舒适,材料亲和宜人,整体简洁却不简陋,明式家具选料甚精,无瑕疵腐朽之处。

表面经人工打蜡处理后更加光润,不需手触摸便能感到快人的质感。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自然质朴但是局部的装饰又加工的精致到位使整体简洁却不简陋,质朴却不粗俗。

明式家具的很多部件既是结构部件,又是装饰部件。

在明式家具中比如:支撑结构素牙,那流畅优雅的曲线轮廓本身,就是很好的装饰。

还有柜体上的合页,既起到了连接作用,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合页的色彩与柜体形成弱对比,加上金属质感带来的反光效果,使之既突出又能与整体保持和谐。

明式家具的结构除了满足功能的需要外还体现出造型结构的美学原则其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形体结构的对比形成的形式美;另一方面体现在由此带来的材料差异而形成的形式美。

明式家具的结构非常巧妙,许多结构部件,如:牙条、罗锅帐、透雕挡板等同时也是装饰部件,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3、致虚极,守敬笃与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以线为主虚实,空间比例上虚空间占有绝对优势形态,曲直兼具直线与大曲度曲线为主。

选材单一、结构稳定、色泽淡雅、装饰较少。

所有这些特点共同体现了“虚实相生,以虚为大;动静结合。

以静为主”的道家哲学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人讲究整体性、连续性、无形性、功能性;物我不分,天人合一。

在这种艺术哲学观指导之下,产生了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明式家具。

它简洁明快、质朴典雅,充分利用优质木材的天然纹理,展现出一种“芙蓉出水”般的艺术品格。

吸收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把握其形式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对成功开创现代中国风格家具设计很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